快讯:刘晓波病亡

刘晓波自己都说,一直受到较好的待遇,直到病危临终还请国内外专家会诊,共党对他仁至义尽,这也是他赖在中国不愿离开去流亡,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打民主人权时的一张重要的牌,反而显得很突出,因此获得和平奖。相比那些89六四前后比他有名气的民运人士和大批的学潮领袖,流亡到西方国家后绝大部分人也就so so,聪明的人拿了台湾的钱读个学位找个好工作或做生意日子也过得不错,还靠敌对势力施舍过日子的连糊口都成问题,成为让人讨厌的垃圾。
看看今天的CTV News,媒体就是那么回事,只报道自己想说的那一面。
http://www.ctvnews.ca/world/chinese-political-prisoner-liu-xiaobo-dies-at-age-61-1.3500996
 
作者:何敬平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
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
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东方的和平使者
DElP_G3UMAIRBNI.jpg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黑利就刘晓波去世发表声明(ZT)

华盛顿 —

美国常驻联合国大使妮基·黑利7月13日就中国异议作家、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因病去世发表声明。

黑利大使的声明说,“今天我们失去了一位争取自由的真正勇士,他对全世界渴望民主的人来说是一种激励。刘晓波运用他声音的力量,他知道自己会受到报复,但是正如他在201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发表的言论所说,这样后代就会有‘一个拥有法治,人权高于一切的国家’。他死了,但是他还活着,虽然刘晓波体内的癌症在夺去他最后的呼吸,但是他还是被那些害怕他声音的人关押至死。我的哀悼和祈祷与他遭到软禁、深爱的妻子刘霞,他的家人和中国同胞以及世界各国公民同在。我们和他们一道哀悼失去了这位为中国人民的权利而英勇奋斗的勇士”。

此前担任南卡罗来纳州州长的妮基·黑利大使对人权事业非常关注和支持,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持鲜明的批评态度。

妮基·黑利今年3月30日在纽约表示,美国是世界的良心,人权问题是联合国使命的核心。她说,将把人权议题作为安理会日常优先事项考虑。

虽然传统上安理会是讨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联合国最权威机构,包括授权军事行动。但黑利大使认为,事实上,在违反人权的地方,无法实现和平与安全;一系列案例证明,“人权遭侵犯不是冲突的产物,而是冲突的原因,或者是加剧冲突的助燃剂。”

妮基·黑利大使誓言要改变联合国的文化和规则,她说,“安理会从来没有召开一次集中讨论人权问题的会议。从来没有一次会议讨论人权受侵犯导致国家和平与安全出现崩溃这样一个更广泛的议题。”

妮基·黑利大使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持鲜明的批评态度。她今年6月6日在瑞士日内瓦表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失败的、充满政治操控的组织,包括中国在内的那些曾经担任人权理事会成员的国家达不到维护人权的标准。黑利说:“委内瑞拉、古巴、中国、布隆迪占据人权理事会的席位。在创建人权理事会的决议文字中,这些席位要求这些国家维护最高的人权标准。它们显然没有维护这些最高标准。”

黑利表示,美国不想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而是希望重建这一理事会的正当性。黑利提出,联合国必须停止让那些侵犯人权最严重的国家获得人权理事会席位。
 
世界政要哀悼刘晓波(ZT)

华盛顿 —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于2017年7月13日逝世后,世界各地政要,从美国国务卿到台湾总统到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纷纷发表声明哀悼刘晓波。大多数的声明还要求中国政府释放被软禁中的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并允许她按照自己的意愿离开中国。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刘晓波展现了诺贝尔和平奖的人文精神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的声明说:刘晓波是“因为推动和平民主改革而在中国长期服刑期间去世的”。“刘先生把他的一生都贡献于改善他的国家与全人类以及对公正与自由的追求”。

蒂勒森的声明还说,“在他为中国的自由、平等和宪政而斗争的过程中,刘晓波彰显了诺贝尔奖所表彰的人文精神。他至死不渝地完全印证了诺贝尔委员会做出的选择。”

美驻华大使:中国“失去了有高度原则的典范”

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的声明说:“刘晓波作为一位勇敢的维权人士,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争取民主和自由的事业。我对她的夫人刘霞、家人和朋友及中国人民表示诚挚的慰唁。”

他说,刘晓波的去世使得中国“失去了一位有高度原则的典范”。

麦凯恩:刘晓波之死是中国共产党摧残人权、民主和自由的最新案例

美国国会重量级议员也分别发表声明哀悼刘晓波的逝去。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共和党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发表声明说,“刘晓波的狱中之死代表了北京当局对刘晓波博士为之奋斗终身的基本人权的极度践踏。……这是共产党中国摧残人权、民主和自由的最新一例。”

麦凯恩还进一步批评中国“霸凌”邻国。他说:“在残暴对待自己的公民的同时,中国还继续欺霸邻国。通过把南中国海军事化并支持朝鲜政权,中国给亚太地区带来不稳定。”

佩洛西:刘晓波是我们时代伟大的道德的声音

美国国会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的声明称,“刘晓波是我们时代伟大的道德声音”。声明说: “今天,全世界都在哀悼刘晓波--他是我们时代伟大的道德声音。他在中国吹响的人权和民主的号角代表了人类最美好的希望。他的勇气成为全世界热爱自由的人们的痛苦象征。”

佩洛西还说:“刘晓波的死亡是一个悲剧,是北京对公正和人类尊严基本理念的公然冒犯。”声明要求美国为中国的人权大声疾呼。声明说,“因为这惨痛的损失,世界更加黯淡。但是,我们必须继承刘晓波的遗志。美国必须履行自己的道义责任,为中国许许多多为争取更自由和更有希望的未来而被当局投进监狱的记者、人权律师、民主活动人士、捍卫宗教自由的人士大声疾呼。如果我们因为商业利益而对中国的人权闭口不谈,我们就失去了在世界其他地方谈论人权的道德上的权威。”

史密斯:刘晓波死亡是中国政府洗刷不掉的污点

美国国会共和党籍众议员、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主席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说,“刘晓波2009年不公平地被关押最终变成了死刑。责任应该由中国政府全部承担。他的死亡是他们洗不掉的污点。这是自卡尔・冯・欧兹茨基在纳粹集中营里死去以来,第一位被政府关押死去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史密斯还说: “我们欠他一个感激,因为他展示了民主、合法程序、自由和法治在中国并不是完全陌生的理念。而这些将会是一个更加和平、繁荣的中国和全球的一部分。”

台湾总统蔡英文:落实民主是刘晓波的“中国梦”

台湾总统蔡英文称刘晓波是中国一位不懈的“人权斗士”。刘晓波曾在自己的文章《我没有敌人--我的最后陈述》中说过:“我坚信中国的政治进步不会停止,我对未来自由中国的降临充满乐观的期待,因为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拦心向自由的人性欲求,中国终将变成人权至上的法治国家”。

蔡英文说:“这是刘晓波的中国梦。我们期待中国大陆当局展现自信,推行政治改革,让中国大陆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天赋权利,并为两岸关系打开新的契机。中国梦不应是耀武扬威,中国梦应该把刘晓波先生的梦想也一起思考进去。落实民主,让每个中国人都有自由与尊严,这才是值得骄傲的真正大国。”

她还说:“如果中国梦是民主,台湾会在中国大陆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协助。”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刘晓波是世界人权运动的“坚定的引导者”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拉阿德•侯赛因称刘晓波的去世让中国和世界的人权运动“失去了一位坚定的引导者。”

声明还说:刘晓波的行为界定了公民勇气和人类尊严,他是一位希望自己国家有一个更好未来并为之奋斗的诗人和知识分子。他是一位历尽苦难而终生不悔地宣传和平政治理念的男子汉。无论是过去还是和将来,刘晓波都将继续是所有人权捍卫者的灵感和榜样。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谴责中国政府,称北京当局对刘晓波之死负有主要责任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也就刘晓波逝世发表声明,对刘晓波的死亡表示“遗憾和悲恸”,并称刘晓波的逝世中国政府负有主要责任。

声明说:“刘晓波因其推动实现在国际文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被确保的基本人权所付出的努力于201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刘晓波一直是中国民主运动的领军人物。”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还说,“刘晓波通过非暴力的方式抵抗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压迫行为为增进不同民族间的友爱做出了贡献。” 委员会的声明指出,刘晓波被中国政府以试图破坏政治秩序为理由判处11年徒刑。但是,“我们认为刘晓波没有实施任何犯罪行为,他仅仅是行使了其公民权利。中国对刘晓波的审判和刑罚是不公正的。”

因为没能出席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典礼,当时,颁奖委员会以一把空椅子替代了刘晓波。声明说,“我们现在不得不与事实达成妥协,为刘晓波准备的那把椅子将会永远空着了。”

中国官方喉舌环球时报英文版则针对刘晓波的去世发表了一篇评论。 评论说,“刘生活在中国近代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但是,他在西方的支持下试图对抗中国社会的主流,从而决定了他悲剧的人生。即使他活得更久一些,他也永远不会达到抗拒历史潮流的政治目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世界媒体看中国:我们时代的曼德拉死了(ZT)

华盛顿 —

中国最著名的异议作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星期四(7月13日)傍晚在沈阳去世,终年61岁。罹患肝癌的刘晓波病逝的消息迅速引发广泛国际关注,一起来看看西方媒体如何报道和评价刘晓波离世的消息。

美国《纽约时报》的讣文说:

“他是纳粹德国时期以来第一位在监禁中死亡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93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国记者、希特勒的批评者卡尔·冯·奥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 1938年在监狱医院中因结核病死亡。”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和评论家纪思道(Nicholas Kristof)也在同一天发表怀念文章:《刘晓波,我们想念你》。

他写道:“我们时代的曼德拉死了。在经受了中国当局几十年的残暴虐待后,现在刘晓波至少可以找寻到安宁。”

文章说:“当民主到来中国后的某一天,天安门广场上会竖起一座刘晓波纪念碑。那里永远都不会有一座献给习近平的丰碑,异见人士在他眼皮底下遭受严酷打压,中国社会的自由度大大降低。”

这是纪思道这个星期发表的第二篇关于刘晓波的文章。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期间出任《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的纪思道说,刘晓波可能是他最钦佩的人。

美国《华盛顿邮报》以“邮报观点”署名发表社评文章:《真正的荣光不属于中国统治者,而属于那位被他们监禁至死的人》

文章说:“中国的刘晓波体现着异见者的传统——无情而和平地回击着他的国家所代表的现代威权主义政权,直到他星期四因肝癌去世,终年61岁。

他坚定的异见表达为他赢得201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尽管北京拒绝让他前往奥斯陆领奖,一如他们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拒绝他接待朋友和支持者的探视,也拒绝放行他出国接受治疗。

这些最后的凌辱是为了贬低和羞辱他,但是这些尝试都是徒劳的,真正被羞辱的是这些羞辱的制造者。在刘晓波去世前不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位对刘晓波之死,还有中国许许多多人权侵害行为应负终极责任的人——在汉堡20国集团峰会上沐浴着国际政治的荣耀。但是在习近平治下,深陷囹圄的刘晓波才是中国荣耀的真正所在。”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民运界很多人把刘晓波看作一位潜在的变革型领导人,把他比作南非的曼德拉和捷克异见人士哈维尔式的人物。哈维尔后来成为捷克总统。他支持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奖提名。 ”

英国广播公司在悼念刘晓波的文章中分析道:

“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生与死凸显了在中国从事政治抗争的代价。 刘晓波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享受着一个大学教授的舒适生活,但是1989年天安门抗争后的大屠杀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

只有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在医院的病房里,这对历尽磨难的夫妻才得以重逢。如今刘晓波之死又让他们阴阳两隔。”

法国新闻社的报道说:

“这位作家之死让这位政府批评者的声音从此消失,几十年来他一直使当局如芒在背,也成为北京日益严厉地打压异见声音的一个标志。 ”

路透社发自奥斯陆的文章援引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安德森(Berit Reiss-Andersen)的话说:“我们深感不安的是,刘晓波在病重前,没有被转移到一间能提供充分医疗的设施。”

“中国政府对他的过早离世负有重大责任,”她说。
 
刘晓波自己都说,一直受到较好的待遇,直到病危临终还请国内外专家会诊,共党对他仁至义尽,这也是他赖在中国不愿离开去流亡,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打民主人权时的一张重要的牌,反而显得很突出,因此获得和平奖。相比那些89六四前后比他有名气的民运人士和大批的学潮领袖,流亡到西方国家后绝大部分人也就so so,聪明的人拿了台湾的钱读个学位找个好工作或做生意日子也过得不错,还靠敌对势力施舍过日子的连糊口都成问题,成为让人讨厌的垃圾。
共党这次人道做的不错,如果能在他癌症早期就高调让他保外就医,爱出国就医出国,谁爱收留谁收留,堵住国内外所有人的嘴。
较好的待遇,就是关到最后几天才给治病,关到死前的一分钟都不给自由?那么,在你眼里,坏些的待遇是什么?
 
晓波永垂不朽!为拥有这样的同胞感到骄傲和自豪!
 
刘晓波为在中国实现西式民主,弘扬人权理念,建立法治国家,把自己的命赔上了。不要说当今中国社会离他想实现的目标有多远,只要听听被人权宪章罩着的不少CFCers 平时的发言,就不难明白他的理想是多么遥不可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