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了一个Competitive sport 对于将来入加拿大大学有什么好处么?

每天?!这是鸡汤吗?一星期一次我都嫌有点贵呢。我太不上心了。:(
去钢琴老师家的路上和自家的钢琴前:evil:
 
和中庸之道比,西方讲究发挥人的最佳潜能。发挥最佳潜能和获得最大的物质奖励是有统计关联的,但对个人特别是中年之后益处/害处比是debatable. 我觉得人要发挥70%的能力大约生活最舒服。这就是为啥同是97分的孩子,有的会抑郁,有的活蹦乱跳健康阳光。因为前者用尽了力气,后者很有余地。每个家长都要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孩子到底智商情商在哪一类。不要瞎攀比。要攀比就自己先和别的家长攀比去。
有道理,入木三分。。。
 
这头花了时间在一个Competitive sport上面,那头花时间学习的时间肯定得减少啊
大多數的大學入學只看成績,沒錯。
我覺得課外活動主要的用處是培養伴隨孩子一生的習慣。比如在運動中養成彼此照顧、不自我中心的團隊精神,有效分配、運用時間,守時守紀律,在困頓時奮鬥不懈,在一次次的逆境失敗中自己爬起來。再來就是身體健康一些 (不過也可能造成一輩子的運動傷害...) 當然也可以從其他活動、甚至日常課業中訓練這些。就當成是一種長線投資吧。進什麼大學,十年二十年以後看沒什麼。二流的大學裡都有牛人教授,神人同學,就看孩子怎麼去發現他們,自己創造機會。人類社會還是看你認識什麼人,進步到什麼境界,做了什麼貢獻,在什麼狀況下做出什麼非常人的反應.... 進什麼大學只是一張標籤而已,認標籤的地方一般水平不高。
 
最后编辑:
大多數的大學入學只看成績,沒錯。
我覺得課外活動主要的用處是培養伴隨孩子一生的習慣。比如在運動中養成彼此照顧、不自我中心的團隊精神,有效分配、運用時間,守時守紀律,在困頓時奮鬥不懈,在一次次的逆境失敗中自己爬起來。再來就是身體健康一些 (不過也可能造成一輩子的運動傷害...) 當然也可以從其他活動、甚至日常課業中訓練這些。就當成是一種長線投資吧。進什麼大學,十年二十年以後看沒什麼。二流的大學裡都有牛人教授,就看孩子怎麼去發現他們,自己創造機會。人類社會還是看你認識什麼人,進步到什麼境界,進什麼大學只是一張標籤而已,認標籤的地方一般水平不高。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热狗:good::good::good::jiayou:
 
请教各位家长, 家里孩子将要进入一门Competitive sport。教练提前说好了,将会占用很大的时间。 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是一个big commitment. 这个我和孩子都理解,孩子本身喜欢,也有心里准备。 这倒是没什么。
但是,作为一个家长,我不得不很现实的考虑将来。我明白要在美国,Competitive sport对于将来爬藤校有帮助。 但是我们以后没考虑去美国。 感觉加拿大很好。 问了几个当地加拿大人,他门说Competitive sport对申请加拿大好的大学没有特别帮助的。在加拿大申请好大学,还是要看分数。但是细细想想,如果完全没帮助,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老外也是)会对某一个课外的Competitive sport 那么热衷呢? 这头花了时间在一个Competitive sport上面,那头花时间学习的时间肯定得减少啊。难不成是将来考什么医学院有用处么?想请教以有经验的家长不吝赐教。

谢谢
进入competitive sport没什么特别的,基本上给钱就能进一个,等出了成绩你再担心这些不晚。
如果你想你娃在学习上发展,可以自己带着体育锻炼。像我门这种想参加奥运会的,都是担心学习时间太多了,影响训练。:monster:
 
进入competitive sport没什么特别的,基本上给钱就能进一个,等出了成绩你再担心这些不晚。
如果你想你娃在学习上发展,可以自己带着体育锻炼。像我门这种想参加奥运会的,都是担心学习时间太多了,影响训练。:monster:
我没有说有什么特别啊。 就是知道很多孩子都有玩competitive 才上来请教的。不是人人上来都想没事炫耀炫耀的。
就是觉得competitive sport 没什么大不了,才想着不一定想继续呢。。
 
进入competitive sport没什么特别的,基本上给钱就能进一个,等出了成绩你再担心这些不晚。
如果你想你娃在学习上发展,可以自己带着体育锻炼。像我门这种想参加奥运会的,都是担心学习时间太多了,影响训练。:monster:
你们真是有志向!:good: 俺娃上俱乐部是为了减肥 !:(不然天天给老子玩游戏,蹲了一身的肥膘!:mad:
 
我没有说有什么特别啊。 就是知道很多孩子都有玩competitive 才上来请教的。不是人人上来都想没事炫耀炫耀的。
就是觉得competitive sport 没什么大不了,才想着不一定想继续呢。。

Youth Sports本应是long term investment..可是家长们要么live through kids,要么急功近利 (我声明,我都沾点:()。。<Time>月前有篇文章,供参考。。
How Kids’ Sports Became a $15 Billion Industry
http://time.com/magazine/us/4913681/september-4th-2017-vol-190-no-9-u-s/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