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有毛用,这些年认识的11家有过高中孩子的坎北中国家庭,有9家去了CB的IB

Morgan's Grant就是West Carleton SS校区了

是啊! 非得凑那个热闹。有钱任性。
 
很多近几年在中国湖买房的,并不是冲着学区房去的。人家就是觉得上班近、社区环境好、公共设施好而且比较新、购物方便、老人活动方便、房子的格局和建筑标准相对好一些、进出高速公路方便……以学区房定义那个地区,没有体现那个区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有毛用?
美国加拿大那么多地方都有学区房,难道买学区房的人都比你傻? 都是被忽悠的? 世界上就你一个聪明人?
 
有一家专门买了EOM旁边的房子,结果卯足了劲,把两孩子送去了IB。

都说EOM好,其实心心念念的还是IB。无非就是拿EOM保个底。咱华人孩子都不错,为嘛多花几十万,就为了找个备胎?
认识两家住在EOM学区内,结果孩子进了IBP。又在CB附近买了个小房子,夫妻轮流住在那儿陪孩子,周末回坎屯。四年后卖掉小房子,重回坎屯长住。:rolleyes:
 
有毛用?
美国加拿大那么多地方都有学区房,难道买学区房的人都比你傻? 都是被忽悠的? 世界上就你一个聪明人?
美国的情况跟加拿大差远了,那种烂校实在逼得你没办法。
 
个人觉得关键看上班吧。。如果两口子都不在这边上班的话,真没必要。
 
美国的情况跟加拿大差远了,那种烂校实在逼得你没办法。
你这种论调就是搞极端化,好像除了学区房的好学校,就是烂校了?没有中间中等的学校?
能买得起学区房的,基本上收入都不会低。按收入来比较,高收入的人群平均智商就是比低收入人群高,更重视孩子的教育。
 
说实话,我不知道学了gifted,学了IB有毛用。我们家孩子大学同学里,学IB的很多,他有个韩国裔同学,IB毕业甚至平均98分。私立高中毕业生也很多,现在回头一看,毕业后找到工作拿到薪酬大家都彼此彼此。读了IB有用的同学中唯一听说的就是一个印度裔他的housemate,大学读到3年级,被McMaster 医学院录取。这还真是凤毛麟角。那又怎么样?我们已经一年十几万薪水挣着,他还在上学苦读呢。
 
普通学校去waterloo and U of T 很多, 人家并不在这里鼓吹学区房, 我们去多大 open house, 一个在读的学生说自己从高中drop 了, 最后还是上了多大. 英雄不问出处, 一切靠自己. 工作后你的头未必是名校出身. 在人家的工作能力, 处理问题的方式social net work 也许就是比名校出来的强.
 
说实话,我不知道学了gifted,学了IB有毛用。我们家孩子大学同学里,学IB的很多,他有个韩国裔同学,IB毕业甚至平均98分。私立高中毕业生也很多,现在回头一看,毕业后找到工作拿到薪酬大家都彼此彼此。读了IB有用的同学中唯一听说的就是一个印度裔他的housemate,大学读到3年级,被McMaster 医学院录取。这还真是凤毛麟角。那又怎么样?我们已经一年十几万薪水挣着,他还在上学苦读呢。
事情是变化的,刚毕业几年。过个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再看。别下结论太早。
 
又是改不了坏毛病的中国家长,活该被嘲笑,永远只憋在这个小圈子里
 
普通学校去waterloo and U of T 很多, 人家并不在这里鼓吹学区房, 我们去多大 open house, 一个在读的学生说自己从高中drop 了, 最后还是上了多大. 英雄不问出处, 一切靠自己. 工作后你的头未必是名校出身. 在人家的工作能力, 处理问题的方式social net work 也许就是比名校出来的强.
小孩读书不能太差,但是一味强求高分没有必要。
 
将来如何?与孩子讨论过,孩子说埋头好好干一直做下去,争取每几年升个职,他的同事,很少有人跳槽的,40多岁年收入百万以上的不在少数,他的40多岁同事的现在就是他的将来。这样的待遇不会比做医生的差多少吧?

事情是变化的,刚毕业几年。过个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再看。别下结论太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