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住廉租房的老人鸣不平。

楼主是这座老人公寓里的义工吗?感觉老人的要求不合理,让大家评理的?

还是家里有老人住在里面?或者是有认识的亲戚朋友住里面?
 
The Ottawa Community Housing 的网站有中文网页,这个赞一下。知道政府很关心老人生活,但可以有改进空间。

今天打算投诉。贴在这里以引起大家对移民老人的关注。

首先在此新春来临之际请允许我们代表楼里的华裔老人对政府对老人的支持与关爱表示感谢,对楼里常驻的社工一年来的努力表示钦佩。

我们最近碰到一件事,希望政府能体谅我们年老体弱,冬天气候严酷,交通不便,提高办事流程,改善我们的生活。

我们一群老人想在周五11号预定某某一楼会议室举办迎新春活动。我们被告知要亲自去你们的办公室预交50刀押金以预定房间。恳求你们考虑一下,能否改成与楼里的社工联系,将押金交给他即可,以减免我们舟车劳顿,消除由此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如果能考虑减免押金,我们会更感激不尽。我们都是善良守法爱护公物的居民,用完会议室一定会完璧归赵。

以上建议如有不便之处我们乐于与驻楼社工联络,共同改进这个问题,为社区一起创造美好前景。

谢谢考虑。

租借活动室,需要填写表格签字吧?
 
多大的事儿啊?问问办公室收不收一毛窜四佛,快递卡付款,银行转账,微信支付,cfc金币什么的思密达:rolleyes:
什么年代了,付钱不需要亲自跑一趟

鸭子很能扯
 
The Ottawa Community Housing 的网站有中文网页,这个赞一下。知道政府很关心老人生活,但可以有改进空间。

今天打算投诉。贴在这里以引起大家对移民老人的关注。

首先在此新春来临之际请允许我们代表楼里的华裔老人对政府对老人的支持与关爱表示感谢,对楼里常驻的社工一年来的努力表示钦佩。

我们最近碰到一件事,希望政府能体谅我们年老体弱,冬天气候严酷,交通不便,提高办事流程,改善我们的生活。

我们一群老人想在周五11号预定某某一楼会议室举办迎新春活动。我们被告知要亲自去你们的办公室预交50刀押金以预定房间。恳求你们考虑一下,能否改成与楼里的社工联系,将押金交给他即可,以减免我们舟车劳顿,消除由此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如果能考虑减免押金,我们会更感激不尽。我们都是善良守法爱护公物的居民,用完会议室一定会完璧归赵。

以上建议如有不便之处我们乐于与驻楼社工联络,共同改进这个问题,为社区一起创造美好前景。

谢谢考虑。
什么『投诉』『鸣不平』呀?弄得太吓人了。不就是个小提议吗?
 
这对我来说就是投诉,提建议是因为不能光抱怨。我自己也租住过公寓,公共会议室的使用应该是包含在租约里。需要定的话就是提前跟办公室打个招呼,避免冲突,没有需要押金的。
以前楼里的公共活动室使用好像也不需要押金,椅子也是免费使用。现在据说椅子都锁起来了。我个人认为有些问题稍微加强管理就可以解决。
回应楼上的问话。今天有人去定了。打电话说任何一处办公室都可以定。但据说到了那里,又说不能定。最后好歹定了。如果押金不收回,以后只要发邮件预订,到时候会有人上门验收, 不需要老人亲自跑。
加拿大的服务水准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照还是比我们预期的要高的。老人不懂英文,真有问题沟通不了也是白跑一趟。这件事我认为楼里常驻的社工可以帮忙解决,不应该要老人出门跑一趟。而且这样的活动社工应该予以协助以示鼓励。
老人适应这边生活也不容易。我们帮忙就帮忙, 尽量让他们入乡随俗。
 
这对我来说就是投诉,提建议是因为不能光抱怨。我自己也租住过公寓,公共会议室的使用应该是包含在租约里。需要定的话就是提前跟办公室打个招呼,避免冲突,没有需要押金的。
以前楼里的公共活动室使用好像也不需要押金,椅子也是免费使用。现在据说椅子都锁起来了。我个人认为有些问题稍微加强管理就可以解决。
回应楼上的问话。今天有人去定了。打电话说任何一处办公室都可以定。但据说到了那里,又说不能定。最后好歹定了。如果押金不收回,以后只要发邮件预订,到时候会有人上门验收, 不需要老人亲自跑。
加拿大的服务水准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照还是比我们预期的要高的。老人不懂英文,真有问题沟通不了也是白跑一趟。这件事我认为楼里常驻的社工可以帮忙解决,不应该要老人出门跑一趟。而且这样的活动社工应该予以协助以示鼓励。
老人适应这边生活也不容易。我们帮忙就帮忙, 尽量让他们入乡随俗。
既然想要随乡入俗,就按照人家规矩来吧。
一栋楼那么多租客,加强管理可能不一定像楼主想的那么容易。
 
这对我来说就是投诉,提建议是因为不能光抱怨。我自己也租住过公寓,公共会议室的使用应该是包含在租约里。需要定的话就是提前跟办公室打个招呼,避免冲突,没有需要押金的。
以前楼里的公共活动室使用好像也不需要押金,椅子也是免费使用。现在据说椅子都锁起来了。我个人认为有些问题稍微加强管理就可以解决。
回应楼上的问话。今天有人去定了。打电话说任何一处办公室都可以定。但据说到了那里,又说不能定。最后好歹定了。如果押金不收回,以后只要发邮件预订,到时候会有人上门验收, 不需要老人亲自跑。
加拿大的服务水准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照还是比我们预期的要高的。老人不懂英文,真有问题沟通不了也是白跑一趟。这件事我认为楼里常驻的社工可以帮忙解决,不应该要老人出门跑一趟。而且这样的活动社工应该予以协助以示鼓励。
老人适应这边生活也不容易。我们帮忙就帮忙, 尽量让他们入乡随俗。
這些老人都沒有兒女麽? 多大點事啊!兒女抽出一點時間就能搞定。
 
看不出有啥不平, 老人中就没有一个能做公车的吗?能唱,能跳,能演的估计出去做公车都不是问题. 如果所有的老人身体都差到不能出门了,迎新春活动也没啥必要了.
老人们都没儿女么? 儿女都不管他们么? 让儿女们开车带着跑一趟好像也不是啥问题吧。
今天这样的天气,肯定会有人从老人公寓坐公交去新世界的。
 
又问了,去定的人说房间已经被楼里的社工定了。这结果很好啊。应该是社工是新手,没有经验。以后每次定只要发电邮确认,开会完会有人上门验收。如果想要回押金,上门验收的人会处理。
 
既然想要随乡入俗,就按照人家规矩来吧。
一栋楼那么多租客,加强管理可能不一定像楼主想的那么容易。
这边的乡俗就是老人会有人关照,不需要数九寒天亲自出门就为了定一个会议室。租客多租金收入也多,跟加强管理没有矛盾。
 
这里的服务似乎不会因为年纪而搞特殊。
身体或者精神障碍才会被特殊照顾。
 
看了这么多跟贴,不由得感叹,中外老人命运就是不一样,虽然同在一片蓝天下。老外多优雅从容自尊自重懂得维护自我权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