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海华认为黑人弗洛伊德之死是过度执法而不是种族歧视?

作者:Siempre Diego
链接:亚裔在美国受到的歧视比黑人还严重,为何亚裔能够发展起来,而且许多亚裔收入比黑人甚至白人还高? - 知乎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据我观察,在美国受歧视最严重的还是黑人。亚裔只是政治地位低,但并不是被歧视最严重的。美国的黑人在奴隶制废除之前和废除过程中遭受了其他种族都不曾经历的压迫,且那些压迫破坏了很多重要的文化优势,比如种族自信、男女相处形式、家庭文化等等。而亚裔并没有经历过那么严重且漫长的压迫,一些好的品质,比如肯干活、全力支持下一代等,都被保留了下来。这一点其实墨西哥裔也一样。虽然墨西哥裔的总体经济地位是偏低的,但对比一下美国的黑人区和墨西哥裔区,就能发现墨西哥裔区穷得更有活力。如果把美国比作一个国企,那黑人就是职业生涯前二十年都被一个黑心老板虐的小员工,而亚裔更像是黑心老板在位最后一两年才毕业入职的新人。黑心老板被调走之后,这两者在心气、心理创伤、习惯和能力的可塑性等方面都不可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随便找几个关键词估计都能搜出成千上百篇论文。随便挑几个点说一下。
  1.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歧视黑人的历史文化源头有多么沉重。奴隶制时期就不多说了,奴隶制在纸面上被废除之后的一百年,其实黑人的地位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最极端的就是私刑。白人会以各种理由闯进黑人家里把他们拖出去,找个宽敞的地方私下处刑。这里的私刑并不是说偷偷处刑。一般负责动手的白人会先通知附近的其他居民时间地点,邀请大家一起围观。很多民众不只自己围观,更有甚者把拍下的照片做成明信片公开出售。下图就是其中一个私刑的例子,黑人被吊在桥下,桥上站满了围观的群众。这张照片就被做成了明信片。
v2-00dcd90e73d4d16c379d4dafc1afebf1_hd.jpg

当时最常用的私刑的借口就是诬陷黑人强奸白人女性。当然,后来很多记者都证实这只是借口。比如在某一个案件中,三个黑人被私刑处死并非强奸白人女性,而是因为生意做得太好,被白人竞争对手商业报复。后来还有经济学家专门统计了一些金属价格和私刑数量的关系。在统计的那些年份内,如果金属价格走高(经济形势好),私刑数量就减少;只要金属价格往下走,私刑数量就明显上升。甚至后来臭名昭著的KKK二次回归时,其私刑处死黑人的事迹还被拍成电影公开放映,连总统都欣然观看。中国古人说“简直连禽兽都不如”,估计用来形容当时的黑人也不为过。这里我主要想表达两层意思。第一,历史上黑人被歧视的程度远远强于亚裔。 第二,黑人即使曾经有发奋图强的心,也很可能在几十年私刑的威胁中被消耗殆尽。
有人可能觉得这种歧视都是几十年以前的事了,跟现在的黑人有几毛钱关系?曾今我也这么想,直到我来了美国。这里要引用福柯的一个观点。人们总说每个年代的人都在压抑“性”,比如婚外性生活是原罪,同性恋违反上帝意旨等等。但福柯认为,人们在“压抑性”的时候,其实是在争夺性的话语权。本来只是两个人关起门来做的事,现在邻居要评头论足,神父要祷告,法官要判罚,学校要教育,性这个话题在各种场合反反复复被提及。在这个过程中,“性”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同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主流社会一直在说人人平等,拒绝歧视之类的话语。先不论他们实际上做的跟嘴上说的有多大差距,这种拒绝歧视的观点本身其实是以另一种形式强调了黑人以前被歧视的历史。
美国很多大学里(不知道高中有没有)都专门设置了很多讲述少数族裔被奴役被歧视的历史(大部分时候都在讲黑人),有些学校甚至强制学生上一两节这样的课。咱们先不说这个出发点到底好不好,但我认为结果是很差的。我自己在旁听一门关于亚裔如何被歧视的课时,头几周下来就觉得内心深受重创。当那些令人痛心的历史细节一次一次被讲述时,我觉得好像我自己一次一次经历了那些歧视,自尊心被打压,觉得羞辱,低人一等。若要举例说明,那基本上就是国人看南京大屠杀相关资料时的心情吧,而且是每周变着花样看,心也每周变着花样被扎。其实亚裔被歧视的历史相对来说不怎么得到美国人的关注,这某种意义上不算坏事,因为在心态上亚裔可以相对轻松地向前看,而周围的人也不会用他们自己都别扭的态度来对待亚裔。但是对黑人来说,那些屈辱的历史在一次又一次被提及的过程中,他们自己也是反复在精神上被虐待。换句话说,奴役和私信虽已不再,但这份屈辱和怨恨一直传承了下来,而且正因为它无形,也因此挥之不去。不仅仅是他们,整个美国都一直被这段历史笼罩:白人不愿直视,黑人不忍直视,谁也没法放下历史。
另一方面,美国的电影电视剧和媒体一起很多年来把黑人塑造成了罪犯,或者说,是把罪犯塑造成了黑人。从20世纪初在电影里公然把黑人描绘成强奸白人女性的惯犯和被处死刑的对象,到60~80年代新闻和电影里只会卖毒吸毒斗殴的罪犯,某种意义上”黑人“这个身份已经与“犯罪”紧紧绑定在一起。曾经有一个傍晚,我在校园里瞎溜达时遇到一个巡逻警察,他对我微微一笑就走过去了。在我身后有个黑人学生也若无其事地走着,但警察看到后下意识就用手摸着腰间,喊了句“sir”径直向他走去。那是我第一次在生活中感受到了美国社会对黑人的偏见。在很多衰败的市区,黑人孩子从小就被警察当罪犯对待。无论是在街上散步,还是在公园玩耍,甚至是在家门口看着人来人往都会被警察搜身(以怀疑他们身上有毒品为由)。在美国疫情初期,我自己也感受了一把被歧视的滋味。出门不戴口罩怕病毒,戴了口罩怕歧视。打车要担心被司机盘问,坐公交被乘客躲避,上课还要回避同学不友好的眼神。每天只要出门在外就会思考怎么跟别人解释,怎么样应对别人的偏见,偶尔还要脑补被砍的画面。对很多黑人而言,这可能就是他们的一生。
上面说的历史的屈辱和被罪犯化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会转移他们生活的注意力。他们在学习工作之余,总是会有一部分精力会被迫用于应对这样那样的压力,亦或者是去主动捍卫自己的权利。相对来说,亚裔受到的针对更少,平时消耗在这方面的精力也不如黑人多。
顺便安利一部纪录片,《13th》(《第十三修正案》),讲述的就是黑人在后奴隶制时代如何被白人变相蹂躏。
以上是过去的历史对现在的黑人相对明显的影响。实际上可能还有一些隐藏的因素阻止黑人进步。比如黑人群体中男性抛弃妻子和孩子非常普遍,这种“文化”与亚裔(and 拉美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认为这是黑人总体的教育和经济水平低的一大原因,因为他们的努力成果没办法逐代积累。在奴隶制时期,黑人往往被白人奴隶主当牲口一样互相交配。当时奴隶主想要强壮的努力,于是他们就让强壮的黑男和黑女强行交配,剩下强壮的后代既可以做苦力,又可以拿市场上卖钱。我大胆猜测,这种交配的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父母和孩子被频繁变卖,都在文化上破坏了很多家庭和婚姻的纽带。再加上内战这种暴力的争权形式,奴隶制被废除后的私刑和杀戮,还有去工业化后的毒品和犯罪,美国社会近百年的每一次社会变迁都把黑人群体的家庭蹂躏得支离破碎。在这样一连串畸形的环境中发展出来的婚姻观和家庭文化,很难对整个种族的进步起到正面作用。
除此之外,美国主流社会的劳动文化和消费文化也阻碍着黑人的逆袭。比如,长期浸润在美国文化里的黑人父母,即使得到了一点小钱也不太会像亚裔那样投资到下一代。典型的美国父母如果在自己享受生活的前提下还有财力,是会愿意资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但如亚裔这样降低总体的生活水平来投资下一代,在土生土上的美国人里比例偏低。
我不想草草给黑人群体世世代代贫穷的原因下定论(人的问题 vs 社会环境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贫穷、以及暴力了那么多代的黑人,犹如一辆在高速路上没有刹车系统的汽车,已经形成了太大的惯性。黑人区域的犯罪、吸毒、暴力、家庭等问题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已经成年的黑人多在这种文化中长大,然后他们又会这样对待下一代黑人,这种文化在总体上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很难短时间改变。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场(reality distortion field)总是被人津津乐道。作为一个民族而言,我觉得中国人也有这种将主观文化变成客观事实的能力。不管我们漂泊到何地,总是能迅速开始积累物质和社会文化资产,一代一代往上爬。虽然中国近代也经历了不少磨难,但华人圈内始终保留了这种能东山再起的信念。而美国的很多黑人正好相反。他们之中虽然很多人也想好好生活,但因为各种原因有心无力。而且每个社区中总是有足够的人会把水搅浑,让暴力、毒品和犯罪充满整个社区,从而拖累整个群体。
但是在政治上,黑人的潜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也许被白人蹂躏得最惨的黑人,恰恰完美继承了白人走向巅峰的各种核心传统(先一轮烧杀抢掠,占了便宜之后跟你讲道德文明),知道怎么褥民主制的羊毛。现在看似没有纲领没有目标的群体,如果出现像Martin Luther King 和 Malcolm X 那样的风云人物组合,就可能形成一股团结的政治力量。虽然从人道主义角度我非常同情黑人,但从政治上讲黑人并不是亚裔的盟友。美国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黑人想多要,白人不想给,犹太人有免死金牌,那剩下的人谁过得好谁送人头。但愿亚裔不骄不傲,在政治上继续发力。
 
最后编辑:
其实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简单。你只要问自己,如果你出租房子,会不会租给黑人。如果你的儿子或女儿结婚,你能不能接受黑人。如果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你内心里事实上是“歧视”黑人的。其实,歧视思想最重的是华人。
 
作者:Siempre Diego
链接:亚裔在美国受到的歧视比黑人还严重,为何亚裔能够发展起来,而且许多亚裔收入比黑人甚至白人还高? - 知乎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据我观察,在美国受歧视最严重的还是黑人。亚裔只是政治地位低,但并不是被歧视最严重的。美国的黑人在奴隶制废除之前和废除过程中遭受了其他种族都不曾经历的压迫,且那些压迫破坏了很多重要的文化优势,比如种族自信、男女相处形式、家庭文化等等。而亚裔并没有经历过那么严重且漫长的压迫,一些好的品质,比如肯干活、全力支持下一代等,都被保留了下来。这一点其实墨西哥裔也一样。虽然墨西哥裔的总体经济地位是偏低的,但对比一下美国的黑人区和墨西哥裔区,就能发现墨西哥裔区穷得更有活力。如果把美国比作一个国企,那黑人就是职业生涯前二十年都被一个黑心老板虐的小员工,而亚裔更像是黑心老板在位最后一两年才毕业入职的新人。黑心老板被调走之后,这两者在心气、心理创伤、习惯和能力的可塑性等方面都不可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随便找几个关键词估计都能搜出成千上百篇论文。随便挑几个点说一下。
  1.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歧视黑人的历史文化源头有多么沉重。奴隶制时期就不多说了,奴隶制在纸面上被废除之后的一百年,其实黑人的地位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最极端的就是私刑。白人会以各种理由闯进黑人家里把他们拖出去,找个宽敞的地方私下处刑。这里的私刑并不是说偷偷处刑。一般负责动手的白人会先通知附近的其他居民时间地点,邀请大家一起围观。很多民众不只自己围观,更有甚者把拍下的照片做成明信片公开出售。下图就是其中一个私刑的例子,黑人被吊在桥下,桥上站满了围观的群众。这张照片就被做成了明信片。
v2-00dcd90e73d4d16c379d4dafc1afebf1_hd.jpg

当时最常用的私刑的借口就是诬陷黑人强奸白人女性。当然,后来很多记者都证实这只是借口。比如在某一个案件中,三个黑人被私刑处死并非强奸白人女性,而是因为生意做得太好,被白人竞争对手商业报复。后来还有经济学家专门统计了一些金属价格和私刑数量的关系。在统计的那些年份内,如果金属价格走高(经济形势好),私刑数量就减少;只要金属价格往下走,私刑数量就明显上升。甚至后来臭名昭著的KKK二次回归时,其私刑处死黑人的事迹还被拍成电影公开放映,连总统都欣然观看。中国古人说“简直连禽兽都不如”,估计用来形容当时的黑人也不为过。这里我主要想表达两层意思。第一,历史上黑人被歧视的程度远远强于亚裔。 第二,黑人即使曾经有发奋图强的心,也很可能在几十年私刑的威胁中被消耗殆尽。
有人可能觉得这种歧视都是几十年以前的事了,跟现在的黑人有几毛钱关系?曾今我也这么想,直到我来了美国。这里要引用福柯的一个观点。人们总说每个年代的人都在压抑“性”,比如婚外性生活是原罪,同性恋违反上帝意旨等等。但福柯认为,人们在“压抑性”的时候,其实是在争夺性的话语权。本来只是两个人关起门来做的事,现在邻居要评头论足,神父要祷告,法官要判罚,学校要教育,性这个话题在各种场合反反复复被提及。在这个过程中,“性”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同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主流社会一直在说人人平等,拒绝歧视之类的话语。先不论他们实际上做的跟嘴上说的有多大差距,这种拒绝歧视的观点本身其实是以另一种形式强调了黑人以前被歧视的历史。
美国很多大学里(不知道高中有没有)都专门设置了很多讲述少数族裔被奴役被歧视的历史(大部分时候都在讲黑人),有些学校甚至强制学生上一两节这样的课。咱们先不说这个出发点到底好不好,但我认为结果是很差的。我自己在旁听一门关于亚裔如何被歧视的课时,头几周下来就觉得内心深受重创。当那些令人痛心的历史细节一次一次被讲述时,我觉得好像我自己一次一次经历了那些歧视,自尊心被打压,觉得羞辱,低人一等。若要举例说明,那基本上就是国人看南京大屠杀相关资料时的心情吧,而且是每周变着花样看,心也每周变着花样被扎。其实亚裔被歧视的历史相对来说不怎么得到美国人的关注,这某种意义上不算坏事,因为在心态上亚裔可以相对轻松地向前看,而周围的人也不会用他们自己都别扭的态度来对待亚裔。但是对黑人来说,那些屈辱的历史在一次又一次被提及的过程中,他们自己也是反复在精神上被虐待。换句话说,奴役和私信虽已不再,但这份屈辱和怨恨一直传承了下来,而且正因为它无形,也因此挥之不去。不仅仅是他们,整个美国都一直被这段历史笼罩:白人不愿直视,黑人不忍直视,谁也没法放下历史。
另一方面,美国的电影电视剧和媒体一起很多年来把黑人塑造成了罪犯,或者说,是把罪犯塑造成了黑人。从20世纪初在电影里公然把黑人描绘成强奸白人女性的惯犯和被处死刑的对象,到60~80年代新闻和电影里只会卖毒吸毒斗殴的罪犯,某种意义上”黑人“这个身份已经与“犯罪”紧紧绑定在一起。曾经有一个傍晚,我在校园里瞎溜达时遇到一个巡逻警察,他对我微微一笑就走过去了。在我身后有个黑人学生也若无其事地走着,但警察看到后下意识就用手摸着腰间,喊了句“sir”径直向他走去。那是我第一次在生活中感受到了美国社会对黑人的偏见。在很多衰败的市区,黑人孩子从小就被警察当罪犯对待。无论是在街上散步,还是在公园玩耍,甚至是在家门口看着人来人往都会被警察搜身(以怀疑他们身上有毒品为由)。在美国疫情初期,我自己也感受了一把被歧视的滋味。出门不戴口罩怕病毒,戴了口罩怕歧视。打车要担心被司机盘问,坐公交被乘客躲避,上课还要回避同学不友好的眼神。每天只要出门在外就会思考怎么跟别人解释,怎么样应对别人的偏见,偶尔还要脑补被砍的画面。对很多黑人而言,这可能就是他们的一生。
上面说的历史的屈辱和被罪犯化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会转移他们生活的注意力。他们在学习工作之余,总是会有一部分精力会被迫用于应对这样那样的压力,亦或者是去主动捍卫自己的权利。相对来说,亚裔受到的针对更少,平时消耗在这方面的精力也不如黑人多。
顺便安利一部纪录片,《13th》(《第十三修正案》),讲述的就是黑人在后奴隶制时代如何被白人变相蹂躏。
以上是过去的历史对现在的黑人相对明显的影响。实际上可能还有一些隐藏的因素阻止黑人进步。比如黑人群体中男性抛弃妻子和孩子非常普遍,这种“文化”与亚裔(and 拉美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认为这是黑人总体的教育和经济水平低的一大原因,因为他们的努力成果没办法逐代积累。在奴隶制时期,黑人往往被白人奴隶主当牲口一样互相交配。当时奴隶主想要强壮的努力,于是他们就让强壮的黑男和黑女强行交配,剩下强壮的后代既可以做苦力,又可以拿市场上卖钱。我大胆猜测,这种交配的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父母和孩子被频繁变卖,都在文化上破坏了很多家庭和婚姻的纽带。再加上内战这种暴力的争权形式,奴隶制被废除后的私刑和杀戮,还有去工业化后的毒品和犯罪,美国社会近百年的每一次社会变迁都把黑人群体的家庭蹂躏得支离破碎。在这样一连串畸形的环境中发展出来的婚姻观和家庭文化,很难对整个种族的进步起到正面作用。
除此之外,美国主流社会的劳动文化和消费文化也阻碍着黑人的逆袭。比如,长期浸润在美国文化里的黑人父母,即使得到了一点小钱也不太会像亚裔那样投资到下一代。典型的美国父母如果在自己享受生活的前提下还有财力,是会愿意资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但如亚裔这样降低总体的生活水平来投资下一代,在土生土上的美国人里比例偏低。
我不想草草给黑人群体世世代代贫穷的原因下定论(人的问题 vs 社会环境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贫穷、以及暴力了那么多代的黑人,犹如一辆在高速路上没有刹车系统的汽车,已经形成了太大的惯性。黑人区域的犯罪、吸毒、暴力、家庭等问题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已经成年的黑人多在这种文化中长大,然后他们又会这样对待下一代黑人,这种文化在总体上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很难短时间改变。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场(reality distortion field)总是被人津津乐道。作为一个民族而言,我觉得中国人也有这种将主观文化变成客观事实的能力。不管我们漂泊到何地,总是能迅速开始积累物质和社会文化资产,一代一代往上爬。虽然中国近代也经历了不少磨难,但华人圈内始终保留了这种能东山再起的信念。而美国的很多黑人正好相反。他们之中虽然很多人也想好好生活,但因为各种原因有心无力。而且每个社区中总是有足够的人会把水搅浑,让暴力、毒品和犯罪充满整个社区,从而拖累整个群体。
但是在政治上,黑人的潜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也许被白人蹂躏得最惨的黑人,恰恰完美继承了白人走向巅峰的各种核心传统(先一轮烧杀抢掠,占了便宜之后跟你讲道德文明),知道怎么褥民主制的羊毛。现在看似没有纲领没有目标的群体,如果出现像Martin Luther King 和 Malcolm X 那样的风云人物组合,就可能形成一股团结的政治力量。虽然从人道主义角度我非常同情黑人,但从政治上讲黑人并不是亚裔的盟友。美国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黑人想多要,白人不想给,犹太人有免死金牌,那剩下的人谁过得好谁送人头。但愿亚裔不骄不傲,在政治上继续发力。
很同意"黑人总体的教育和经济水平低的一大原因,因为他们的努力成果没办法逐代积累"的观点。
其它族裔都有自己的历史不管是曾经辉煌还是没落,自己的文化不管是优秀还是酱缸,自己的道德观念不管是崇高还是低劣。如果把每一个族裔缩小为一个人作代表,他们每一个人都多多少少有让自己骄傲的底蕴。而这些是一两百年前被强行挖根式的移到美国的黑人奴隶后代所没有的,有的仅仅是被压迫被奴役屈辱的历史和对暴力等于语话权的认知。
 
其实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简单。你只要问自己,如果你出租房子,会不会租给黑人。如果你的儿子或女儿结婚,你能不能接受黑人。如果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你内心里事实上是“歧视”黑人的。其实,歧视思想最重的是华人。
把这个问题中的黑人换成华人,然后穿越到一百年前问问当时的白人,得到的回答是不是也都是否定的?然后再穿越回来依然是问题中以华人代替黑人来问白人,你觉得得到的回答会有什么不同?如果有不同,你认为做为白人他们会怎样解释这种不同?
 
把这个问题中的黑人换成华人,然后穿越到一百年前问问当时的白人,得到的回答是不是也都是否定的?然后再穿越回来依然是问题中以华人代替黑人来问白人,你觉得得到的回答会有什么不同?如果有不同,你认为做为白人他们会怎样解释这种不同?
我信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也认为族裔之间的差异(不论来自于生物学还是后天文化)是客观事实,不能回避或否认。基于统计学(目前唯一的可以用来评价某一族群的客观指标)结果的对于某一族群的印象和因此带来的不同对待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歧视。如果把不喜欢,回避,甚至排斥定义为歧视,那我觉得有的时候被歧视的主要责任在被歧视者,包括我们自己(华人)。
例如,我好像到目前为止发现只有中国城的店家把商品摆在人行道上。也许去过的地方太少。
澄清,我反对任何歧视性政策。我只是说我理解人们内心里对某一些群体的负面印象和因此而来的对待他们的负面态度。
 
我信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分不清楚群體與個體的區別,因而被貼上種族主義者的標籤,也是一種可憐吧。
 
其实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简单。你只要问自己,如果你出租房子,会不会租给黑人。如果你的儿子或女儿结婚,你能不能接受黑人。如果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你内心里事实上是“歧视”黑人的。其实,歧视思想最重的是华人。
这个程度上我算是歧视黑人,但我不会没人性到光天化日把人生生压死还认为理所应当
 
年輕一點的網友沒玩過也應該聽說過 The Last of Us 。這是極度暴力的遊戲哈。二代劇情口碑極低。
但是像下面截圖這樣的內容,如果把亞裔換成黑人,這個遊戲就玩完了。
所以亞裔在某種程度上也需要自強。完全支持黑人或白人,完全支持或反對政治正確,都是要被無視、犧牲掉的。

v2-189351e40d7ffedd4e001604a735b34e_r.jpg
 
1,18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昨天和几个黑人朋友游泳时,专门探讨了白人社会对亚裔歧视的原因,我本以为会收获不同的看法但没想到他们的答案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普通白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对亚裔的歧视是“歧视”。

他们认为一切针对于亚裔的刻板印象,比如亚男是nerd & small penis,亚女是slut & submissive,是一种常识,而这种常识就类似于狗吃骨头、猫吃老鼠,没有任何丝毫值得探讨和怀疑的成分,他们不需要了解狗吃不吃老鼠,也不需要了解猫吃不吃骨头,他们同样不需要了解真实的亚裔是什么样子的,因为这和他们的生活无关。哪怕他们知道了原来有的时候狗也可以抓耗子,他们没准会感兴趣,但并不会真正关心,again,因为这和他们的生活无关。

就这么简单,简单到没有逻辑,简单到你不是白人的话根本无法理解,你无法用“白人歧视我,就类似于我歧视越南人”这种hypothesis去类比和想象,因为“白人至上”,所以白人歧视你和你歧视越南人,完全是质和量的区别,无从类比。对于这种“白人至上”的潜意识你无法理解,我也无法理解,甚至白人自己都无法理解,因为终其一生,“白人至上”的观点都无时无刻不深入于白人社会的每一寸文化,就如同水和空气。

我到现在才深刻理解“东方主义”的提出者萨义德的高屋建瓴,他将这种白人心中的东方人的形象,总结为“他者”,也就是“the others”,也就是一种在自己的世界观、文化和社会中完全不存在的东西。这类似于人类看某一种动物,而且是野生动物,你认知这种动物,也知道它的栖息地,很可能也了解它的习性,但这种动物不存在于你的生活中。
就好比当你引用一句成语“狼狈为奸”时,你没有歧视狼,也没有歧视狈,你只是单纯在引用一句成语,然而在你的潜意识里,狼和狈显然通过这句成语与贬义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让白人停止歧视亚裔,有且只有三个方法,一是像黑人那样打砸抢烧强迫他们正视问题,二是军事征服并强迫他们彻底放弃“白人至上”的观念,三是像犹太人那样控制他们并从小给他们洗脑。

没有第四种方法,那种舞龙舞狮招洋女婿的东方主义猴戏,效果仅仅是在强化白人对亚男是nerd & small penis,亚女是slut & submissive等刻板印象。

但坦白说我并不认为这种歧视有什么可恨的,白人怎么想那是他们的自由,就如同国内很多人也歧视越南人、印度人和黑人,你没有义务和必要去改变别人的思想,歧视亚裔对电影你可以你不看,歧视亚裔的游戏你可以不玩,当然你也可以去投诉这些媒体公司。只是,我作为一个华人,对同样身为华人的殇民和eg在迎合白人刻板印象方面的狼狈为奸,感到由衷的恶心。

注:殤民在這裡指反共變成反華的,我不知道 eg 是什麼。從本文知道一些黑人把打砸搶燒看成一種強迫白人正式歧視問題的辦法。更有辦法的可以去征服他,去反洗腦他。
 
最后编辑:
1,18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昨天和几个黑人朋友游泳时,专门探讨了白人社会对亚裔歧视的原因,我本以为会收获不同的看法但没想到他们的答案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普通白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对亚裔的歧视是“歧视”。

他们认为一切针对于亚裔的刻板印象,比如亚男是nerd & small penis,亚女是slut & submissive,是一种常识,而这种常识就类似于狗吃骨头、猫吃老鼠,没有任何丝毫值得探讨和怀疑的成分,他们不需要了解狗吃不吃老鼠,也不需要了解猫吃不吃骨头,他们同样不需要了解真实的亚裔是什么样子的,因为这和他们的生活无关。哪怕他们知道了原来有的时候狗也可以抓耗子,他们没准会感兴趣,但并不会真正关心,again,因为这和他们的生活无关。

就这么简单,简单到没有逻辑,简单到你不是白人的话根本无法理解,你无法用“白人歧视我,就类似于我歧视越南人”这种hypothesis去类比和想象,因为“白人至上”,所以白人歧视你和你歧视越南人,完全是质和量的区别,无从类比。对于这种“白人至上”的潜意识你无法理解,我也无法理解,甚至白人自己都无法理解,因为终其一生,“白人至上”的观点都无时无刻不深入于白人社会的每一寸文化,就如同水和空气。

我到现在才深刻理解“东方主义”的提出者萨义德的高屋建瓴,他将这种白人心中的东方人的形象,总结为“他者”,也就是“the others”,也就是一种在自己的世界观、文化和社会中完全不存在的东西。这类似于人类看某一种动物,而且是野生动物,你认知这种动物,也知道它的栖息地,很可能也了解它的习性,但这种动物不存在于你的生活中。
就好比当你引用一句成语“狼狈为奸”时,你没有歧视狼,也没有歧视狈,你只是单纯在引用一句成语,然而在你的潜意识里,狼和狈显然通过这句成语与贬义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让白人停止歧视亚裔,有且只有三个方法,一是像黑人那样打砸抢烧强迫他们正视问题,二是军事征服并强迫他们彻底放弃“白人至上”的观念,三是像犹太人那样控制他们并从小给他们洗脑。

没有第四种方法,那种舞龙舞狮招洋女婿的东方主义猴戏,效果仅仅是在强化白人对亚男是nerd & small penis,亚女是slut & submissive等刻板印象。

但坦白说我并不认为这种歧视有什么可恨的,白人怎么想那是他们的自由,就如同国内很多人也歧视越南人、印度人和黑人,你没有义务和必要去改变别人的思想,歧视亚裔对电影你可以你不看,歧视亚裔的游戏你可以不玩,当然你也可以去投诉这些媒体公司。只是,我作为一个华人,对同样身为华人的殇民和eg在迎合白人刻板印象方面的狼狈为奸,感到由衷的恶心。

注:殤民在這裡指反共變成反華的,我不知道 eg 是什麼。從本文知道一些黑人把打砸搶燒看成一種強迫白人正式歧視問題的辦法。更有辦法的可以去征服他,去反洗腦他。
西方在工业革命占得先机,政治经济都得以高速发展,以白人为主的国民表现得自大、傲慢、甚至愚昧,越底层越明显,就像此次疫情中对口罩的态度,这个只能让事实去教育无知者。华人该做的是改掉自身容易被人诟病的东西,尽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击败竞争对手,逐步获得社会的认可。想通过打砸抢烧获得尊重?换做是你的话,你会从心底认可、尊重那些人吗?
 
西方在工业革命占得先机,政治经济都得以高速发展,以白人为主的国民表现得自大、傲慢、甚至愚昧,越底层越明显,就像此次疫情中对口罩的态度,这个只能让事实去教育无知者。华人该做的是改掉自身容易被人诟病的东西,尽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击败竞争对手,逐步获得社会的认可。想通过打砸抢烧获得尊重?换做是你的话,你会从心底认可、尊重那些人吗?
阿土骨子里还是中国传统思想:good:
 
因为这些个别海华脑子有病。
阿Q久了,从不觉得自己被歧视了,导致看到别人反歧视就莫名惊诧,以为人人都应该和他们一样享受精神胜利法。
一百多年了,启迪民智还任重道远。
呃,话不是这么说的。 2005 说的多好。 “ 有种族歧视,只是华人觉得这种歧视很正常。华人不愿意搬到黑人区,是觉得黑人穷危险犯罪率高,这就是歧视,你嘴上不敢这么说行动很实诚。 ” 看到别人反歧视是觉得怎么跟巨婴一样动不动就被歧视,要反歧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