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领又出招了,美国计划向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现在皮球在谁那儿?都踢乱了

这招蠢到家了,你针对运输船征税,难道别人不会针对运输机征税?波音是谁的?黔驴啊。
的确是蠢到家了,不是什么本事。已经有大佬发话说,如果中国想报复的话,也可以宣布向所有美国造的飞机每停靠一次中国任何机场收取 200 万美元。
 
最后编辑:
的确是蠢到家了,不是什么本事。已经有大佬发话说,如果中国想报复的话,也可以宣布向所有美国造的飞机每停靠一次中国任何机场收取 200 万美元。
以后只有AB飞中国
 
如果真的硬刚的话,说到底还是要看谁是甲方,谁是乙方,也就是看谁进口多,谁有市场。中国天天说自己是第二大市场,但是它的进口在逐年衰退。
别什么甲方,乙方,看关税战吧,有需求,没货的市场如何?看谁有货,看谁先顶不住。
 
最后编辑:
这个不是大统领出台的,是美国国会从拜登政府开始就算计的,实际上美国国内很多企业,特别是农业出口反对,比原先的计划大大缩水阉割。

有分析说对加拿大温哥华港和墨西哥港极大利好,陆路再过去,特别是亚洲和欧洲货物



United States eases port fees on China-built ships after industry backlash

路透社报道的标题就是美国减低了港口费
 
最后编辑:
这个我相信,吃土可以过三年的国家肯定是最后的胜利者:jiayou:
当年大清也是这样封锁外国的
中国吃土,加拿大可能土都吃不上了,中国那些制造(出口到美国)的东西基本不可能回美国制造, 也不可能来加拿大制造,相反加拿大制造的汽车钢铁铝甚至能源都会回美国制造,哪个受害最大,起码三年中国不会是受害比加拿大大
 
当年大清也是这样封锁外国的
中国吃土,加拿大可能土都吃不上了,中国那些制造(出口到美国)的东西基本不可能回美国制造, 也不可能来加拿大制造,相反加拿大制造的汽车钢铁铝甚至能源都会回美国制造,哪个受害最大,起码三年中国不会是受害比加拿大大

川普应该已经放弃了全世界征税的企图,因为美国根本承受不起。所以,拭目以待90天宽限期内会发生什么。
 
川普应该已经放弃了全世界征税的企图,因为美国根本承受不起。所以,拭目以待90天宽限期内会发生什么。
不可能,更大可能是减为10%, 其他国家货币贬值一点,都能承受

关键川普对于汽车和钢铝真可能保持25%, 这些都是他需要搞回美国的产业,其他产业搞不回去,川普又不傻,什么事他要做,心里明白得很
 
ChatGPT:

美国重建本土钢铁和铝制造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与时间成本。以下是从政治意愿、经济可行性、技术能力和时间预估几个角度分析:

一、可能性分析

✅ 有利因素:
  1. 国家安全与供应链独立
    美国政府愈加重视“制造业回流”,特别是在对中国的依赖成为战略风险之后。拜登政府的《基础设施法》和《芯片与科学法》都强调“美国制造”。
  2. 资源基础尚在
    美国仍拥有丰富的铁矿、铝土矿资源,以及基础的冶炼和机械制造能力。比如美国的铝土矿储量主要在阿肯色州;钢铁主要集中在中西部“铁锈带”。
  3. 有先进技术与环保压力并存
    美国拥有全球领先的绿色冶金技术,可发展更清洁的“电弧炉钢”或再生铝,符合全球碳中和趋势。

❌ 限制因素:

  1. 成本极高
    与中国和印度等国相比,美国制造成本高出30-70%,主要来自人工、环保、能源和法律合规成本。
  2. 缺乏产业链完整性
    美国在部分领域(如初级铝冶炼、电解铝生产)依赖进口。一旦建设新厂,仍需同时建立上下游设施。
  3. 人才缺口严重
    熟练冶金工程师、技工、炉台操作人员等在美国已严重萎缩,可能需要重新培训或引进外籍劳动力。
  4. 环保审批和社区阻力
    新建大型冶金厂需数年环保审批,且常遭遇地方居民或环保组织的抗议。

二、重建所需时间


阶段
内容
时间估算
规划与审批
选址、环保评估、投资计划

1-3年

基础设施建设

建厂房、炼炉、管网、电力系统等

2-5年

设备采购与安装

高炉、电解槽、环保系统等

1-2年

人才招聘与培训

操作工、工程师、安全员等

0.5-1年

试运行与正式投产

调试产线,达产稳定

0.5-1年

总计:

最快约5年,通常需8-10年才能完全达产。

三、现实案例
  • Cleveland-Cliffs 与 Nucor 等美国本土钢铁巨头,正通过收购老旧产线和建立电弧炉厂来扩大生产,但都偏向于“升级老厂”而非“全新建厂”。
  • **美国铝业公司(Alcoa)**也在探索使用低碳电解技术重新启动关闭产能。
四、结论

**重建美国的钢铁与铝制造能力是可能的,但需要时间、政策持续推动和市场支撑。**若政策强力介入(如高额补贴、减税、限制进口等),可望在5-10年内形成部分产能自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