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国了一趟, 回来昏天黑地睡了两天,缓过来了。 找个地方说说感想。

再说两点:

1) 上海的街道食堂很有意思的。 我去吃了几次, 也不贵, 东西也挺干净, 味道也不错。 有各种小菜, 也有各种面食。
我去拜访一个长辈, 说起来她还是我父母当年谈恋爱的介绍人。 年纪很大了。 老伴几年前走了, 她一个人住。每天早饭自己做一点。 中午就去接到食堂买几个菜,一碗饭。 回去可以吃两顿, 晚饭也解决了。 也不用去买菜做饭。 她说只要走得动, 这样挺好的。 因为每天去, 跟食堂的人都认识了。 有一天生病, 没去吃, 食堂还派人去她家看望了她。 我觉得这种状态比加拿大的养老院可能都要好。

2) 还是钱。 真的是很奇怪。 我这次回去接触了很多人。
一方面是下面做生意开厂的, 其实非常需要钱, 没钱就转不起来, 他们为了筹资金, 把车子房子都抵押出去的不少。 找银行是借不到钱的, 去找的那些做短期拆借的人, 利息之高啊! 月息,9个点,10个点! 月息啊! 可见底下的实体经济缺钱缺得厉害。

另一方面吧, 是特么银行居然钱放不出去! 每年的贷款任务完不成, 几个行长急得头发都要掉光了。 他们甚至主动劝说那些接了房贷还不起的人, 不要着急, 不去收房子, 只要还利息, 甚至利息都不用全部还, 还一部分就行了。 这样至少贷款好看一点。 那些想要提前还款的, 门都没有, 不可能让你提前还的。 银行那里贷款任务都完不成, 还能让你提前还?

个么我说, 你们知不知道有很多工厂缺钱啊, 他们在银行借不到钱, 只能去地下钱庄搞高息借贷来周转。 银行说知道的呀,但是有金融纪律, 不能给他们的。

奥哟, 我说这个事情真的是。。。。 僵住了。
 
哦, 对了, 还有就是AI和机器人。

中国人对这个的热情之高, 是我没想到的。

机器人就不说了, 各大学, 各大公司, 基本上能有条件的都搞了, 没有条件的也在积极创造条件。

AI更是各种应用, 我虽然是走马观花,浅浅地看了一圈, 给我的感觉就是四个字:如火如荼!
反观加拿大, 在这方面, 这一副死样怪气,半死不活的样子, 哎呀, 跟中国没得比啊。 这么下去,不得了啊, 会彻底被淘汰的。
 
希望熬过这一波, 经济能有一个boost。

他们闲下可以多读读书,比如日本那二三十年是怎么失去的,有时候大方向预测错了,越努力越糟糕
 
今天开个会,结束对面就发AI记录。感觉比较奇怪。这和录音有啥区别。面谈不就是不想被记录么
 
今天开个会,结束对面就发AI记录。感觉比较奇怪。这和录音有啥区别。面谈不就是不想被记录么
我们现在zoom会议完了也发AI的会议概要。不用专人整理,还是方便了不少.
 
这次把老人送回去, 过冬以后再过来。 我顺便也去以前工作生活的几个城市转了转。

总体还好, 大家的日子还是过的不错的。

但是, 我观察之下呢, 以下几点
1, 大家都很焦虑。 不管有钱没钱, 都在焦虑。 从失业在家, 到打工牛马, 再到开厂办企业的老板, 都在焦虑。
生意么不好, 不说马上死掉, 但是也看不到希望。 只是一点一点的耗。

2, 做生意的, 无论大小, 都在被税务合规追着屁股整。 税务局是动真格的了, 一笔一笔地算, 我同学说是恨不得一个虱子壳都不放过。 生意人么两头受阻:生意不好, 在萎缩, 税收则是越来越严格,以前不合规的都要补缴。哪怕以前已经被税务局审核通过的, 这次也要翻出来重新合规。反正要榨出钱来。

3, 房子, 无论商住, 外墙开裂、剥落的情况很严重。 从杭州到上海,再到无锡, 一路上各种房子的外墙剥落比比皆是。 新房子老房子, 都一样, 都逃不掉。 旧房子刷的涂料,开裂斑驳,一片一片的裂开,翘着, 难看的要死;新房子贴的保暖材料+瓷砖, 那是真的危险, 而且新房子都是高层。 我是很害怕, 但是居民无所谓。

上海都是这样, 我是真的非常惊讶。 我说就冲着面子, 也要把这些东西修好呀。 朋友说这事情难了去了。 没人管, 没人干, 也没钱干。 建筑商房产商, 跑了, 倒了, 找不到责任人。 要维修, 就要居民一致同意, 一起出钱,根本不可能。 政府也没钱, 所以, 也没动力去管这些事情。 这种外墙开裂剥落,越是不管, 情况越是严重。 多层还好, 那些高层, 我看修都难得修。 而且危险啊, 那些大片瓷砖真的会砸死人的!他们担心的居然不是掉下来砸到人, 而是砸到车。 我也是无语了。

4, 光伏企业不行了。 亏得不得了, 补贴一停, 基本上都要死掉。 老百姓也不买账, 不愿意买光伏产品。 搞不懂怎么会这样。

5, 就业压力山大。 真的是压力山大。 从政府到每个老百姓, 都在感受这种压力。 到了四五十岁, 一旦被裁, 基本上这辈子就算是完了。 根本找不到工作,连面试都不可能有。 年轻人也是找不到工作。 只能创业。 我看到的创业基本上都不行。 属于瞎猫在碰死耗子。

6, 这是一个大亮点, 现在国内的AI 和机器人,真的是火的不行不行的。 什么阿狗阿猫都在搞AI 和机器人。 有些人我是知根知底的,也在开培训, 教AI。 我问他你什么时候学的这些东西, 他说上课前一天,翻墙去Youtube看老外的视频, 然后第二天就讲课。 也居然是有人花钱去买这个课。 想不通。 机器人也是, 到处都是在搞机器人的。 大公司, 小公司, 都在搞。 怪不得黄仁勋说希望在中国。

7, 大学里也是焦虑的很, 编制跟成果挂钩, 压力都很大。 搞科研的那些人都是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在做。 我劝他们要放松点, 他们也只是苦笑。

一句话, 形势严峻, 但是真正有能力的人还是走到哪里都有offer的。
服了,现在谁要是看油管视频去教AI, 那就是傻逼中的弱智。学生都知道有什么AI 的问题,直接问AI 比什么都靠谱,还有江湖郎中去油管学了去教,拍屁股观察的吧
 
再说两点:

1) 上海的街道食堂很有意思的。 我去吃了几次, 也不贵, 东西也挺干净, 味道也不错。 有各种小菜, 也有各种面食。
我去拜访一个长辈, 说起来她还是我父母当年谈恋爱的介绍人。 年纪很大了。 老伴几年前走了, 她一个人住。每天早饭自己做一点。 中午就去接到食堂买几个菜,一碗饭。 回去可以吃两顿, 晚饭也解决了。 也不用去买菜做饭。 她说只要走得动, 这样挺好的。 因为每天去, 跟食堂的人都认识了。 有一天生病, 没去吃, 食堂还派人去她家看望了她。 我觉得这种状态比加拿大的养老院可能都要好。

2) 还是钱。 真的是很奇怪。 我这次回去接触了很多人。
一方面是下面做生意开厂的, 其实非常需要钱, 没钱就转不起来, 他们为了筹资金, 把车子房子都抵押出去的不少。 找银行是借不到钱的, 去找的那些做短期拆借的人, 利息之高啊! 月息,9个点,10个点! 月息啊! 可见底下的实体经济缺钱缺得厉害。

另一方面吧, 是特么银行居然钱放不出去! 每年的贷款任务完不成, 几个行长急得头发都要掉光了。 他们甚至主动劝说那些接了房贷还不起的人, 不要着急, 不去收房子, 只要还利息, 甚至利息都不用全部还, 还一部分就行了。 这样至少贷款好看一点。 那些想要提前还款的, 门都没有, 不可能让你提前还的。 银行那里贷款任务都完不成, 还能让你提前还?

个么我说, 你们知不知道有很多工厂缺钱啊, 他们在银行借不到钱, 只能去地下钱庄搞高息借贷来周转。 银行说知道的呀,但是有金融纪律, 不能给他们的。

奥哟, 我说这个事情真的是。。。。 僵住了。
Co感!赞总结。
 
其实, 我倒是没觉得中国人因为房价的波动而焦虑或者沮丧。 并没有。
大家当然意识到房价在下跌, 说起来也是唏嘘不已, 但是也就如此了, 大家接受的都挺坦然的。

可能也是因为我接触的人群,大多数都买的比较早, 对他们来说, 自用房已经足够, 多出来的当作投资, 也不错,无非就是多赚少赚的而已。
真正会因为房价下跌而急得跳脚的, 是疫情后入市的那一批。 22, 23年冲进去的。 那真是卡在高点入市, 这一轮下跌, 真的是心痛到睡不着觉的地步。

更惨的是遇到烂尾楼的。 一边借着债, 还着贷款, 一边看着自己的房子遥遥无期,还要出去借房子住。 那真的是惨得一塌糊涂。这个我只能说开发商没良心了。 收了钱, 不办事。

我接触到的人群焦虑主要是因为看不到未来昂扬向上的经济预期。 大家无论是打工, 还是当老板的, 都是在苦熬。 希望熬过这一波, 经济能有一个boost。大家心底里还是习惯了过去几十年那种一年一个台阶的蒸蒸日上。 突然一下放缓, 还是接受不了。

说明大家还是都在想做一些实事的。 虽然嘴巴上经常说躺平, 但真正躺平的,至少我是没见到。 有些人, 其实按照我的标准, 绝对有足够的资源和资历去躺平的, 也没躺平, 也在积极找事情做。 按说么, 他们年龄也到了, 儿女也不用操心, 房子车子什么都有了, 早年奋斗也奋斗过了, 成绩比大多数人都要好, 创造的价值足以让他们心安理得的享受生活了。 但是他们还是在找机会奋斗。

说实话, 我还是蛮感动的。 我自认为做不到, 我要有他们那样的成绩, 我早就躺平了。
我的看法是中国有两个大问题直接导致目前的焦虑

1,体制内退休的人拿的太多。加拿大顶多拿工作时工资的70%,而且要工作35年才行。中国50,55,60岁就可退休,没工作35年,替代率超过70%的应该不少。这样55岁退休,拿一两万一个月,年轻人累死累活,拿几千一个月,自然会有情绪问题

2,21世纪是一个变化巨大的时代,很多时候并不是个人不努力。这种情形就需要政府出面发钱,比如生孩子(发足够的)钱,大学生毕业没工作(有限期)发钱,老年人生活费不够发钱(但排富,即自己有收入就按比例扣减)。。。

印钱发可能是解决中国现在问题的根本措施,因为中国现在通缩。

如果因为政府收入减少就裁员减支,那很可能会导致美国1929大萧条重演
 

To recover, people turned to clean energy — solar in particular. The province of Sindh rebuilt homes with solar panels on their roofs, and people ordered panels directly from China. Pakistanis were so enthusiastic about this energy source that in 2024, they added 22 gigawatts' worth of solar power — more than Canada has ever installed.

光伏不行?CBC都在吹中国光伏是巴基斯坦和世界环境的救星。
经济学人更是附和中国宣传,说新能源,包含电动车和太阳能板,属于新兴产业,不能以市场饱和产能过剩来解释,就像当年福特T型车,只有价格降到比化石能源低很多,才能知道是不是够用
 

To recover, people turned to clean energy — solar in particular. The province of Sindh rebuilt homes with solar panels on their roofs, and people ordered panels directly from China. Pakistanis were so enthusiastic about this energy source that in 2024, they added 22 gigawatts' worth of solar power — more than Canada has ever installed.

光伏不行?CBC都在吹中国光伏是巴基斯坦和世界环境的救星。
经济学人更是附和中国宣传,说新能源,包含电动车和太阳能板,属于新兴产业,不能以市场饱和产能过剩来解释,就像当年福特T型车,只有价格降到比化石能源低很多,才能知道是不是够用

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国在引领全球绿色转型​

Yuchen Li | Louise Osborne

2025年11月23日2025年11月23日

随着美国逐渐退出气候外交,中国正抓住时机,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融资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负责任的大国。

 
这次把老人送回去, 过冬以后再过来。 我顺便也去以前工作生活的几个城市转了转。

总体还好, 大家的日子还是过的不错的。

但是, 我观察之下呢, 以下几点
1, 大家都很焦虑。 不管有钱没钱, 都在焦虑。 从失业在家, 到打工牛马, 再到开厂办企业的老板, 都在焦虑。
生意么不好, 不说马上死掉, 但是也看不到希望。 只是一点一点的耗。

2, 做生意的, 无论大小, 都在被税务合规追着屁股整。 税务局是动真格的了, 一笔一笔地算, 我同学说是恨不得一个虱子壳都不放过。 生意人么两头受阻:生意不好, 在萎缩, 税收则是越来越严格,以前不合规的都要补缴。哪怕以前已经被税务局审核通过的, 这次也要翻出来重新合规。反正要榨出钱来。

3, 房子, 无论商住, 外墙开裂、剥落的情况很严重。 从杭州到上海,再到无锡, 一路上各种房子的外墙剥落比比皆是。 新房子老房子, 都一样, 都逃不掉。 旧房子刷的涂料,开裂斑驳,一片一片的裂开,翘着, 难看的要死;新房子贴的保暖材料+瓷砖, 那是真的危险, 而且新房子都是高层。 我是很害怕, 但是居民无所谓。

上海都是这样, 我是真的非常惊讶。 我说就冲着面子, 也要把这些东西修好呀。 朋友说这事情难了去了。 没人管, 没人干, 也没钱干。 建筑商房产商, 跑了, 倒了, 找不到责任人。 要维修, 就要居民一致同意, 一起出钱,根本不可能。 政府也没钱, 所以, 也没动力去管这些事情。 这种外墙开裂剥落,越是不管, 情况越是严重。 多层还好, 那些高层, 我看修都难得修。 而且危险啊, 那些大片瓷砖真的会砸死人的!他们担心的居然不是掉下来砸到人, 而是砸到车。 我也是无语了。

4, 光伏企业不行了。 亏得不得了, 补贴一停, 基本上都要死掉。 老百姓也不买账, 不愿意买光伏产品。 搞不懂怎么会这样。

5, 就业压力山大。 真的是压力山大。 从政府到每个老百姓, 都在感受这种压力。 到了四五十岁, 一旦被裁, 基本上这辈子就算是完了。 根本找不到工作,连面试都不可能有。 年轻人也是找不到工作。 只能创业。 我看到的创业基本上都不行。 属于瞎猫在碰死耗子。

6, 这是一个大亮点, 现在国内的AI 和机器人,真的是火的不行不行的。 什么阿狗阿猫都在搞AI 和机器人。 有些人我是知根知底的,也在开培训, 教AI。 我问他你什么时候学的这些东西, 他说上课前一天,翻墙去Youtube看老外的视频, 然后第二天就讲课。 也居然是有人花钱去买这个课。 想不通。 机器人也是, 到处都是在搞机器人的。 大公司, 小公司, 都在搞。 怪不得黄仁勋说希望在中国。

7, 大学里也是焦虑的很, 编制跟成果挂钩, 压力都很大。 搞科研的那些人都是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在做。 我劝他们要放松点, 他们也只是苦笑。

一句话, 形势严峻, 但是真正有能力的人还是走到哪里都有offer的。
乳滑
 

To recover, people turned to clean energy — solar in particular. The province of Sindh rebuilt homes with solar panels on their roofs, and people ordered panels directly from China. Pakistanis were so enthusiastic about this energy source that in 2024, they added 22 gigawatts' worth of solar power — more than Canada has ever installed.

光伏不行?CBC都在吹中国光伏是巴基斯坦和世界环境的救星。
经济学人更是附和中国宣传,说新能源,包含电动车和太阳能板,属于新兴产业,不能以市场饱和产能过剩来解释,就像当年福特T型车,只有价格降到比化石能源低很多,才能知道是不是够用

T型车的福特给工人开多少工资?那是因为T型车有很大的利润,人家那市场离饱和差的远呢,别没事瞎比

福特公司的工人工资: T 型车生产时期,福特公司推行了日薪5美元的工资制度(即“5美元日薪”),远高于当时市场平均水平
 
一碗卤煮都五十块了 , 劳动人民还是很淳朴
 
上个月国庆期间回了趟福建。大部分时间都在福州和厦门。我的感觉就是真TM邪门。。。

去过一个海滨度假区,白沙滩那种,疫情前投的项目,平均三四十层的海景酒店,七八幢楼全烂尾了。海边各种游乐设施,全地形车一堆,没人管都是免费的。请个剧组可以直接拍末日电影了。从奥特莱斯,商场,旅游景区(省级非全国知名那种),人都好少啊。说好的国庆黄金周人挤人呢?去哪里都感觉像包场。带娃去个游乐场,园长直接跟我们说,这是钥匙和开关,你们自己开吧。

我就纳闷人都去哪了?难道是战前动员,都内迁了?:eek:
 
上个月国庆期间回了趟福建。大部分时间都在福州和厦门。我的感觉就是真TM邪门。。。

去过一个海滨度假区,白沙滩那种,疫情前投的项目,平均三四十层的海景酒店,七八幢楼全烂尾了。海边各种游乐设施,全地形车一堆,没人管都是免费的。请个剧组可以直接拍末日电影了。从奥特莱斯,商场,旅游景区(省级非全国知名那种),人都好少啊。说好的国庆黄金周人挤人呢?去哪里都感觉像包场。带娃去个游乐场,园长直接跟我们说,这是钥匙和开关,你们自己开吧。

我就纳闷人都去哪了?难道是战前动员,都内迁了?:eek:

这些设施在建的时候,没有人会预料到几年后的消费会降级,会通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