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结果太恐怖了:转基因农作物让野生动物出现异常(图)

倚南窗

封禁用户
注册
2010-08-18
消息
18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据2010-年9月17日出版的《文摘周报》转引自《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当种种动物异常现象摆在眼前,转基因突然成了绕不开的话题。也许,争议、发现异常并非坏事,它可以提醒人类,那些未知的不确定的风险,其实近在身边。    

消失的大老鼠
一直深受鼠患之苦的山西农民刘旻,现在却为当地老鼠绝迹而感到不安。刘旻是山西晋中张庆乡农民,家里种了十来亩玉米。“过去,家里的老鼠经常是蹿上蹿下的,需要买剧毒的鼠药,从三年前开始,我突然发现即使不放老鼠药,也少有老鼠吃家里东西了。”刘旻说为此,刘旻开始观察村里的老鼠情况。他跑去问贩卖玉米的,他家里堆积如山的玉米也不见大老鼠光顾,偶而只看到小老鼠。即使是小老鼠,也是呆头呆脑,看上去还不会分辨方向。
    今年5月,记者在晋中8个村庄走访,进一步印证了刘旻所说的动物异常情况,并发现了当地另外的怪事:母猪产子少了,不育、假育、流产的情况比较多。村民张健红养了快10年猪,他说,以前他家养的20多头母猪,一窝猪最多能生16只,从来没有低过10只的。也就是在四年前,他发现母猪生的小猪越来越少。还有些生下来的小猪,看起来很健康,但生下来没过多久也死了。
    地处吉林省榆树市西北部的弓棚镇,是全国闻名的生猪集散地。不过,当记者7月底到该镇调查时,发现这里很多村子的养猪业已经变得萧条。除了老鼠和和猪以外,记者还在晋中发现了羊和狗出现异常的情况。杨村的一位养羊专业户介绍,以前母羊一胎能生两到三只,但是,现在只有一只,最多时两只。一名狗贩子也与记者聊起,现在狗经常出现肝腹水或者肾腹水的情况,剖开肚子总会有很多水。他说,他现在一般不收购那些肚子大的狗,因为这些狗会亏本。
    玉米惹的祸?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出现异常的动物,几乎都吃过同一种玉米——先玉335。在记者调查的所有养猪户中,他们均表示,自从家里种了先玉335玉米,这些玉米就成了猪饲料。而猪出现异常,也都是在以这些玉米为饲料之后。晋中的羊虽然不是直接吃的先玉335,但是主要饲料是当地用玉米做完醋后的玉米渣,就是当地俗称的“醋糟”。刘旻告诉记者,正是在种植了这种玉米后,他发现老鼠逐渐减少了。
    记者在弓棚镇新农村9村采访时,发现了一家母猪没有出现异常的养殖户。她从去年开始养母猪,目前保持十几头的规模,她称家里的母猪一般都有12头的产子率。这位养殖户介绍,她喂的是自家种的玉米,主要是国产的“信誉1”,她没有种过先玉335。
    有专家告诉记者,先玉335在2004年正式推产,2006年开始普及。5—6年的时间,老鼠可以传递20代以上,猪可以传三代,而这个时长仅为人的生命周期的十分之一,因此,老鼠表现突出,人却不会出现严重的反应。    转基因疑云  
  “农民的观察也往往高于科学家的发现,许多线索农民更能够提供,而学者经常在实验室里。实验室里的一些数据相对于现实问题是显得苍白。”对于刘旻的怀疑,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认为,暂时虽不能完全肯定先玉335是转基因玉米,但是从种种迹象看,这个玉米可能是“有些手脚的”。
    根据中国农业部门的公告,先玉335是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杂交玉米,其母本为PH6WC,父本为PH4CV,均为先锋公司自育。先锋公司在接受采访时称,先玉335“不含有转基因成分,为非转基因玉米新品种”。查证的过程异常艰难。记者就此向多位专家求教,大都称不了解或者难以证实。    后来在一位海外读者的协助下,记者终于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官方网站上查到了关于PH4CV的信息。    PH4CV的类别编号包括“800/302”;在美国专利法的规定中,“302”即指“基因修饰”。长长的专利资料文件显示,PH4CV的开发包括了使用BT和HT转基因技术——这是用于商业化大宗农作物仅有的两类转基因技术。
    对转基因问题非常关心的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教授顾秀林认为,转过一次基因以后的作物不论经过多少代自交,然后再做多少次杂交,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杂交品种,而是转基因品种。
    “如果是这样的话,山西、吉林等地的各种动物异常反应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因为世界各地独立试验均揭示转基因食品喂养动物会出现肾脏和肝脏损害、生殖系统出问题、免疫不正常,而这种大面积、多地区类似的异常反应也绝非仅仅是环境因素改变而形成,这意味着转基因玉米正在我国进行着实实在在的非模拟检验。”一位业内人士说。  

  
 
中国是否成了美国转基因产品的实验场?
<!--[if gte mso 9]><xml> <w:WordDocument> <w:View>Normal</w:View> <w:Zoom>0</w:Zoom> <w:PunctuationKerning/> <w:ValidateAgainstSchemas/> <w:SaveIfXMLInvalid>false</w:SaveIfXMLInvalid> <w:IgnoreMixedContent>false</w:IgnoreMixedContent> <w:AlwaysShowPlaceholderText>false</w:AlwaysShowPlaceholderText> <w:Compatibility> <w:BreakWrappedTables/> <w:SnapToGridInCell/> <w:WrapTextWithPunct/> <w:UseAsianBreakRules/> <w:DontGrowAutofit/> <w:UseFELayout/> </w:Compatibility> <w:BrowserLevel>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w:BrowserLevel> </w:WordDocument> </xml><![endif]--><!--[if gte mso 9]><xml> <w:LatentStyles DefLockedState="false" LatentStyleCount="156"> </w:LatentStyles> </xml><![endif]--><!--[if gte mso 10]> <styl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0in;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style> <![endif]--> 方舟子与那个神秘的美国生物信息公司
  
  I、方舟子是否曾受雇于一家美国生物信息公司
  
  根据方 舟子不是生物信息学家这个事实,我们自然而然地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在这个世界上,哪一个专业生物信息公司会聘任一个仅仅具备初级生物信息学知识的 人,担任咨询科学家?他们要向这个人咨询什么?这个问题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因为:方舟子从来就没有透露这家生物信息公司的名称、地址、 联系方式、业务内容,以及他自己向这个公司提供何种服务——即使在网友们五次三番地就此向他发出质问之后,方舟子仍旧是牙关紧闭,一个字儿也不肯透露。方 舟子说自己是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哪个公司叫做美国生物信息公司,所以方舟子这样自报家门,就象有些网友指出的那样, 类似于说我的博士学位来自美国某大学,明显是既要显示自己的资格,又不愿意透露自己资格的来历。而越是这类遮遮掩掩的举动,就越是让人怀疑其中藏有不 可告人的秘密。
  
  当然,对方舟子的研究,如果仅仅停留在怀疑这个水平上,我们就不配说自己是在研究方学。作为一门学问,它必须建立在坚实的事实和严密的逻辑之上。先看事实。
  
  事实一:2001615日,《科学时报》发表《直面中国学术腐败:在溃疡处撒》。其中说:方舟子,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在生物学领域,这是方舟子本人的专业,而且至今他在美国从事的也是生物学信息咨询工作,因此在这方面是有口皆碑的。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Net/fzz_jxy.txt)。
  
   事实二:200186日,方舟子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是这样回答选择做自由职业者经济上有保障吗这个问题的:我把博士后研究时做的东西 (克隆了一个基因)申请了专利,得到一笔钱,可以维持基本生活费用。同时,我与人合作在国内开了个专门向国外留学生卖书的网站,还可以拿到一笔钱。此外, 我还在一家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兼任咨询科学家。总之,我还是攒了一些钱。(苏庆先:《方舟子访谈:活跃在网络上的啄木鸟》,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cience/xinmin1.txt)。
  
   事实三:2001810日,新华社记者熊蕾在《科学》杂志发表《中国:生物化学家发动反对道德败坏的网上战争》,其中说:今年34岁的方在美国受 的训练,是一家生物信息公司的咨询顾问(the 34-year-old Fang is a consultant to a bioinformatics company。(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cience/science_report.txt)。
  
   事实四:20021121日,《华夏时报》刊登韩福东的《方舟子笑谈生物技术》一文。方舟子在文章发表当天就将之转载到新语丝上,并标出其中不够 准确的地方。但下面这句话,方舟子是认可的:目前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从事互联网开发、写作和兼任美国生物信息公司的咨询科学家。”(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cience/huaxiashibao.txt)
  
   事实五:200372日,方舟子在新华网面对视频观众说:我的经济来源有几部分。第一,我有一个专利,几年前我在做研究的时候,我当时和同事们克 隆了一个基因,这个基因产品和艾滋病治疗有关系,所以有药厂买了我们这个专利,每年支付一些专利费用,这些可以保证我的一些基本生活费用。第二,有时间我 也给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做做咨询工作,这也有部分收入。第三,稿费也是我收入的一部分。虽然说没赚到什么钱,但是维持基本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新华 网:《海外学人方舟子谈学术腐败》,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cience/xinhuanet2.txt)
  
   事实六:200443日,方舟子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采访时,对你靠什么为生呢这个问题,是这么回答的:我现在属于自由职业,收入比 较杂一些。一个是我还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我们那个实验室就克隆了一个基因,这个基因跟艾滋病有一些关系,可以用它来做药,药厂会支付专利费。还有就是我 现在写了很多文章,出了八本书,有一部分稿费收入,我现在每个月要写好多文章,有一些属于专栏文章。”(央视国际:《方舟子:揭穿皇帝新装》,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40403/100837_1.shtml)
  
   事实七:20055月,方舟子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当记者问他:你靠什么维持自己的生活时,方舟子答曰:我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收入比 较零散。例如,我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我们那个实验室克隆了一个基因,这个基因跟艾滋病有一些关系,可以用它来做药,所以有药厂来用,这样他们会支付专利 费。还有,我现在写了很多的文章,出了不少的书,有稿费收入,保障在国内的基本生活是足够了。(曾繁旭、吴虹飞、陈磊:《方舟子 我是过渡人物》) 。【注:这段话,在后来方舟子自己公布的采访记录洁本中不见了。(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interview/nfrwzk.txt)。】
  
   也就是说,方舟子的这个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的头衔,在20016月初次露面,到2003年以后发生了变化:雇佣方舟子的公司,从一家美 国生物信息公司变成了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而到2004年之后,他基本上不再提及这个收入来源了。这种变化,固然可能是因为方舟子在美国的就业情况 发生了改变——2003年以前,他在一家美国生物信息公司担任咨询科学家,在那以后,他只是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才给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做做咨询 工作;而在2004年以后,方舟子这两样工作都不作了。
  
  假如上述推测是准确的,则我们又无法理解为什么方舟子在2004年第9 期《科技中国》月刊上发表《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惧源于无知》一文时,在自己名下,仍旧注明自己是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这篇文章,极为罕见地没 有被方舟子挂在新语丝的新到资料中。这当然可能是因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已经被他反复发表了好几次,因此有自我抄袭、一稿多投的嫌疑。但更重要的原因,则 可能是他不愿意让海外华人知道他在国内显示的这个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身份,以免别人问他“HMM怎么个用法这类问题。)所以,合理的推测只能是:这一家美国生物信息公司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就是一个东西,这两个名称的后面,或者确有一个商业实体,或 者是方舟子的完全虚构。【注:根据熊蕾的那篇Science文章,方舟子所谓生物信息公司的英文是“bioinformatics company”,它的直译应该是生物信息学公司。但方舟子却一直将他的这个雇主称为生物信息公司。方舟子为什么要把这个给删去?这是 方舟子的另一个秘密。】
  
  那么,这个美国生物信息公司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是不是方舟子编造出来的呢?一般来说,象方舟 子这样最聪明的人,是绝不会去干自己认为无益的事情的。2001年正是方舟子打假生涯从网络走向中国主流媒体的关键一年,他还不至於一边 面中国学术腐败,一边又毫无缘由地凭空捏造出一个虚假的学术身份。这种事情,对他有百害而无一利,愚者尚且不为,何况我们这位智商高超状元博士。再说,我们也很难理解方舟子在2001年为什么要编造出一个自己到本专业之外的公司供职的谎言。这个谎言既容易被戳破,也不利於他的那个光辉形 ——刚刚告别科学实验室两年多,就去到一家商业公司打工,不要说从小立志献身科学的人干不来,即使是对科学稍微有点儿感情的人都很难办到。如果仅仅 是为了应付媒体对他如何养活自己的质疑,方舟子完全可以编造其他谎言,如说自己是为那家买去自己的专利的制药公司当咨询科学家 方舟子当然可能是看到了生物信息学的商机,但以他所拥有的那点儿知识,他也断不会凭空捏造出一个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的大帽子给自己戴上。
  
  总之,根据以上事实,以及合乎common sense 的推理,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地说,从2001年起,方舟子确实在为某个美国生物信息公司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提供服务,并且从中获取报酬。
  
  II、方舟子为美国生物公司提供何种服务?
  
   在确定了方舟子确实曾经被一家美国生物公司”—— 且不管它是生物信息公司,还是生物技术公司——雇佣之后,我们下一个想要知道的问题就是,这家公司到底是哪个?毫无疑问,关于这个问题,假如方舟 子死不开口,假如那家雇主不肯主动公布事实,——就目前来说,也确实如此——我们是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的。不过,古人云,听其言不如观其事,观其事不如 观其行。所以,尽管方舟子宁死不屈,死不招供,我们仍有法子把这篇文章继续作下去。这是因为,方舟子拿了人家的钱,就要为人家做事;他要为人家做事,就 要有某种行为。所以,我们只要观察方舟子做的,只要分析方是民行的,方舟子的那个秘密对我们来说就会不言自明迎刃而解 退一万步说,在法庭上,法官或陪审团并不会因为被告拒不招供,就把他无罪释放。
  
  前面提到,方舟子最早透露他的美国生物信息学科 学家这个头衔是在20016月。方舟子从1998年底脱离科学研究,到20016月受聘美国生物信息公司,中间隔了整整两年半的时间。这样的 人,在美国几乎没有可能会被专业性很强的公司聘任为专业技术人员。也就是说,以方舟子当时的状况,他在美国对美国的公司不会有什么利用价值。我们又知道, 方舟子告别科学实验室的契机,是因为他1998年秋天回国期间,从中国社会的现状发现了适合于自己生存的环境。而从2000年夏天开始打假之后, 方舟子的活动地点也逐步从美国转移到中国。20037月,方舟子在新华网上说:我现在在美国的生活,一个是写作,我这几年已经出了8本书,大部分是跟 科普有关的书。还有我给国内的报刊写一些稿子,像新华社的《环球杂志》,我基本上一个月写一篇。还有《科学世界》,上面也有一个专栏,专门揭露伪科学的。 另外我还定期给《环球时报》、《南方周末》这些报纸撰稿。写作占了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再就是上网,维护新语丝这个网站,每天的更新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在 做。”200612月,方舟子对记者说:这几年我一直是在国内外两头跑,在国内的时间有变得越来越多的趋势。(《对话方舟子 从写诗少年到打假斗士》,《天府早报》2006126日)。也就是说,方舟子自己承认,即使在美国,他所关注的也是中国国内的问题。其实,从1997 年的预谋策划脑白金,到1998年的回国探亲,到1999年的大战FLG,到2000年的打基因皇后,到2001年的打核酸营养品,这一连串的举动,无不 证明方舟子所言不虚。
  
  据此,我们的一个合理推测就是,方舟子对这家美国生物公司的价值,应该是他在中国大陆的知名度。那么,方舟子在中国能够为美国生物公司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
  
   几乎是与方舟子亮出美国生物信息学科学家牌子的同时,从来没有研究过植物、更不要说是转基因植物的方舟子,在国内发表了第一篇为转基因植物大唱赞歌 的文章:《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该文作于2001521日,载《环球》半月刊2001年第12期,见2001614日新语丝新到资料)。 从此之后,方舟子一直是中国国内支持推广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的最有影响的人物,其风头,甚至超过了那些专门研究转基因植物的专家学者。200412 23日,方舟子自己说:这两年来我写了十来篇与转基因有关的文章,做过三次讲座,对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健康或导致过敏、转基因作物是否会破坏生态或导 致基因污染等学术问题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方舟子:《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注:方舟子为转基因植物辩护最卖力的时间段是从2002年底 2004年底,所以他说这两年来。在此之前,国内公众对转基因植物问题并没有很大的兴趣。】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方舟子的这十来篇与转基因有关的文章,以及做过的三次讲座,我们就不能不惊讶地发现,方舟子的所作所为,既象是一个卖力推销自家产品的商业贩子,又象是一个 被人雇来压制反对派的打手——他拼命也似地宣传转基因植物是如何如何好,而对那些反对推广转基因植物的环保人士则象是有着刻骨的仇恨。比如,在他的第一篇 关于转基因植物的文章中,方舟子还只是说:转基因作物的反对者,甚至包括活跃分子,大多其实并不了解转基因技术是怎么回事。目前的这场恐慌,不过是因无 知而恐惧的又一个例子。(方舟子:《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但在他的第二篇文章中,方舟子对转基因作物的反对者的攻击调门几乎是提高了三个八 度:绿色和平组织就是一个热衷于制造基因恐慌的反科学组织反科学组织和人士猛烈抨击基因工程,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制造对基因的恐惧。(《转基 因食品恐慌传到中国》,作于2002128日)。谁都知道,在方舟子的词汇中,反科学的含义,与十年文革期间反革命的含义,几乎是一样,它 们都充满了腾腾杀机。
  
  那么,方舟子对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的有关问题都作过什么样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呢?关于这个问题, 笔者将在下一节作详细分析。在此,我们先看看一位网友的归纳。20055月,一个ID肉唐僧的网友在博客中国发表《印尼的萝卜,能不能带出中国的 泥?》,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比如方舟子,稍微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一出道,就是以头缠白布条、手拿两把破菜刀的扮相在江湖上行走的。但在转基因这件事情上,他却令人拍案惊奇地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对于转基因的态度,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条:
  
  1 反对者都是伪科学人士
  
  2 欧洲不允许进口转基因农作物,那是欧洲的一个阴谋
  
  3 咱中国不但要允许美国转基因产品进口,而且进来之后不能加标注,以免无知的大众对转基因产品产生不必要的偏见
  
  以上都是他在一次关天讲座中表明的态度。他那一次的讲座内容,充斥着谎言、谬论和歇斯底里。比如说在美国转基因产品不标注、比如说美国人自己吃转基因大豆产品,吃不完才出口、比如要以牺牲大众的知情权为代价,呼吁在中国不要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注。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6/transgenic3.txt)。
  
   对於肉唐僧给方舟子总结出的这三条,方舟子又是咬牙又是跺脚又是晃脑袋地说了一大串这是造谣。但是,任何人如果读过方舟子的十来篇与转基因有 关的文章,以及听过他的三次讲座,就会发现,肉唐僧的所说丝毫不错——方舟子自己甚至在批驳肉唐僧时都会把这三条复述一遍。那么,什么样的人,会对 一种不仅自己不懂、而且全世界这方面的专家都不敢说准的问题,夸夸其谈,把话说得那么绝、那么肯定呢?他又为什么要对对手如此地穷凶极恶呢?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在2001521日以前,方舟子不仅对转基因植物问题没有明确的态度,他甚至对这个问题连关心都不关心。在作于1999年底的 《展望数字化、网络化和基因化的二十一世纪》(发表于19991229日《中华读书报》)中,方舟子展望21世纪基因化的众多前景,诸如什 从此我们就有了一本隐藏着人类遗传的全部秘密的密码本呀、在未来的几十年间,编码人体的蛋白质(约十万种)的所有基因都将被鉴定出来呀、所有 与疾病有关的基因突变都将被鉴定出来,基因疗法将成为一种常规疗法呀、第一个克隆人还是有可能诞生呀、人类的个体寿命有可能被无限制地延长呀, 等等等等,但就是没有提到他后来赞不绝口的这项刚刚起步、有着无限美好的应用前景、甚至可能最终解决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的新技术”—— 转基因植物技术。
  
  【注:在1999年底,科学界已经普遍认为人类基因组中所含基因数目比十年前的猜测——“约十万种”—— 少得多,在4-6万个左右。而方舟子在当时还在展望”“约十万种基因,可见此人的知识老化,并不仅仅限於内含子。另外,在说出基因化可能使人类 的个体寿命……无限制地延长这样的话之后不到一年,方舟子就极力批判吴柏林说的基因科学能使您活150,说它是耸人听闻计算方法是荒唐可 笑的,是地地道道的虚言!由此可见,他的所谓打假,实际上就是打人,因为他的观点比被他打的人还要,假到无穷大”(“无限”÷150 = ∞)。】
  
  2000823日,新语丝转载《光明日报》两天前发表的一篇文章,《转基因作物并不可怕》(作者江炜)。但方舟子 对这个问题相当冷漠,既没有加按语,也没有写评论,并且,这篇文章是和另外三篇谈论基因的文章——刘华杰的《基因拟子》、魔鬼教官的《基因的题 外话:媒体,需要什么样的科普心态》、和杨昆的《基因疗法 前景看好》,——一起发表的,《转基因作物并不可怕》仅仅被方舟子排在第三位。显然,新语丝转 载这些文章,不过是因为它们都是讨论基因问题而已。
  
  2001128日,新语丝转载了《光明日报》20001211日的 另一篇文章,《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吗》(作者朱作言)。这是为转基因技术唱赞歌的文章。但当时方舟子对这一问题仍旧是懵懵懂懂,不置可否,没有表示任何态 度。并且,他在这一天还转载了《南方周末》2001119日的一篇文章,《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作者沈孝宙),该文的主题,就是表达对转基因技 术可能造成的灾难的忧虑。这在几个月之后,是要被方舟子嘲笑为无知的,在两年之后,是要遭到方舟子狗血喷头般的痛骂的。但在当时,这篇文章却被排在《转基 因动物食品安全吗》之前。(新语丝新到资料的排序,具有十分明显的倾向性,这是不需要笔者来证明的。)
  
  所以说,方舟子在2001 56月间,突然成为转基因植物的坚定支持者,肯定有幕后的原因。而根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判断,这个幕后原因极有可能就是他得到的这个新职业—— “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给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做做咨询工作。换句话说就是,方舟子受聘于美国生物公司,与他突然间全力支持转基因植物, 同时发生在200156月间,不太可能是偶然的巧合。


  III 方舟子论转基因:伪科普,真科唬
  
  2006年底,一个记者问方舟子:如果没有走上打假这条道 路,根据您的所学,最有可能踏上哪一条道路?方舟子答曰:最有可能成为一名纯粹的科普作家。(谭晓娟:《对话方舟子 从写诗少年到打假斗士》,《天府早报》2006126日)。这说明,方舟子是把自己定位为科普作家的,虽然他自己承认,至少在当时,他还不是一个纯粹的科普作家。笔者在20071127日凌晨google互联网,发现共有212个网页含有科普作家方舟子这个字串,其中60个网页在这个 字串前面冠有著名二字。如果用打假斗士方舟子来做相同的搜索,只得到208个网页,其中仅有14个网页在这个字串之前冠有著名二字。也就是 说,在公众面前,方舟子主要以一个科普作家”——并且是著名科普作家”——亮相的。
  
  确实,在新语丝的方舟子作品之下,有 一大类文字被他冠以科普作品的招牌。不过,如果稍微浏览一下这些作品,人们就会发现,它们之中,有很多并不是方舟子作品,而是一些记者和拥趸 们的吹捧作品,如刘菊花的《读〈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如江晓原的《需要这样的学术警察》、如陶世龙的《评扁船儿〈方舟子何以能够在《自 然辩证法研究》发表论文?〉》,等等;还有一些文字,确实是方舟子作品,但它们和科普几乎毫无干系,如《海归是这样糊弄副总理的》、《中国青年报 与美国骗子大学联合招生》、《方舟子剽窃铁证如山的真相》,等等。这些或者不是方舟子作品、或者不是方舟子科普作品作品,在方舟子作 科普作品科学哲学中,占据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比重。
  
  除了这些挂羊头卖注水狗肉的方舟子科普作品之外,方舟子其余的科普作品实际上还可以被继续划分为炫耀才学的掐架的两大类,前者属於传统意义上的科普(根据维基 百科,科普是指利用各种传媒方式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而后者则是所谓的打假 之类的文章。可以想象,后者在方舟子科普作品中,占据绝对优势。(方舟子作品科普作品分为以下七个亚类:进化论虚妄 吗?进化新篇章科学哲学科学史科普小品神创论批判、和进化怪论批判。这七个亚类之中,科学哲学是最庞杂的一个, 共有195个条目,其中纯粹的科普文章只有三十余篇,不到总数的六分之一。http://www.xys.org/fang/science.html。)
  
   毫无疑问,方舟子关于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的文字,是被他划归到科普作品一类的。(新语丝网站的方舟子作品栏目在2002年以后似乎就不再更 新,因此其中关于转基因植物的文章,只有《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一篇,以及与之间接有关的《〈美梦还是噩梦〉不是科普著作》、《对遗传工程的痴人说梦 ——再评侯美婉〈美梦还是噩梦〉兼评柯志阳〈遗传工程:美梦还是噩梦〉》两篇。)从20015月到20078月,方舟子对转基因问题共发表了三十余篇 文章(包括讲座)和评论(包括媒体访)。通读了这些文字,笔者的一个印象就是:它们之中,除了第一篇文章,《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可以勉强算作是 耀才学的”“纯粹的科普之外,其余的文字,多数可以被划归为掐架的。在这些掐架的文章中,方舟子对於那些站在他的对立面的人物和媒体,仍旧是一 如既往地破口大骂,把科学的大棒挥舞的呼呼山响。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方舟子的这些文章之中,有一些内容却既不是炫耀才学,也不是 。在这类文字之中,方舟子不仅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产品极力推崇,而且对那些搞转基因研究的科学家——包括那些最最让他看不起的中国科学家——也好像与有荣焉似的,受到了方舟子的青眼相待。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肉唐僧网友说的,(方舟子)在转基因这件事情上,他却令人拍案惊奇地来了个180度大 转弯的主要原因——一个头缠白布条、手拿两把破菜刀的主儿,突然间怜香惜玉起来,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
  
  现在谁都知道,方 舟子是毫无保留地支持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的。但问题是,方舟子既没有亲手搞过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关于这一点,下面将予以充分证 明,但我暂时要提供的这样的逻辑来代替证据:他连自己的本行都似通非通,他对非本行怎么能通?),他为什么要跑到这个领域来兴风作浪呢?他能够普及一些什 么样的知识呢?前面提到,肉唐僧先生曾把方舟子关于转基因问题的观点总结为三条:1、反对者都是伪科学人士;2 欧洲拒绝转基因产品,是一个阴谋;3、中国应该允许美国转基因产品进口,并且不应该加标签。应该说明的是,这三条,是肉先生根据自己聆听方舟子的一个讲座 之后归纳总结的。就那个讲座而言,这个总结是不错的。不过,方舟子关于转基因的言论和文字共有三十多篇,前后持续了六年多,仅仅根据一次讲座,很难得见方 舟子观点的全貌。况且,出於某种原因,方舟子在讲座时的言论,和他在大陆媒体上公开发表的言论,以及和那些仅仅在新语丝上发表的言论,并不完全一致。为了 对方舟子关于转基因的观点做出一个公正、客观的概括,笔者耐着性子通读了他这方面的全部文字(方舟子的粉丝们总是对主子的文字工夫赞不绝口,好像他是 个语言大师似的。其实,依我看,方舟子要吃文字这碗饭——不靠掐架吸引眼球——,也就是一个饿不死、撑不着的下场),从中总结出了方舟子论转基因问题的以 下三大特点:
  
  第一, 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产品,一律赞不绝口——转基因食品安全、绿色、营养全面,转基因技术能够解决世界粮食危机;
  
  第二, 对反对转基因的人,一律骂不绝口——无知、反科学、制造恐慌、玩弄阴谋;
  
  第三, 对於支持转基因的人,尤其是那些极力主张推广转基因食品的专家学者,一律一视同仁”——都是为科学而献身的、无私的、正直的科学家。
  
   下面将对以上三点分别进行分析讨论。为了表明我对方舟子的言论不是断章取义、没有对方舟子的本意做出曲解和妄解,我先把他的文章标题及其全文链接,按照 它们发表的前后顺序,列出如下清单(由於某些原因,方舟子关于转基因的一些言论和文字并没有在新语丝网站上登出,笔者尊重方舟子的选择,在此不予讨论):
  
  1 01.06.14, 方舟子《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cience/transgenic.txt
  
  2 01.11.29, 方舟子《〈美梦还是噩梦〉不是科普著作》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cience/homw.txt
  
  3 01.12.14, 方舟子《对遗传工程的痴人说梦——再评侯美婉〈美梦还是噩梦〉兼评柯志阳〈遗传工程:美梦还是噩梦〉》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cience/homw2.txt
  
 
In a general scientific sense, genetically altered food should pose no problem for human consumption. But....there is always a flip side to everything. The concern is more on the introduction of artificially altered genes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Remember all the hybrid roses that look beautiful but have no scent? Or coriander sold nowadays that does not have the fragrance it used to have? Or supermarket chickens, lots of meat but tasteless? Well you may think it is trivial and a small price to pay for a better or more economical product. Think again. (Mind you: The examples I cite are done by cross breeding and not by gene manipulation. Gene manipulation is just easier and faster and the effect more pronounced.)

Earth's ecology evolves very slowly through millions of years. So called harmful insects or bacteria are there for a reason. If you have insect/bacteria resistant plants everywhere, you will have nice looking plants... just for a while. Those insects/bacteria then start to adapt to the new plants and environment. They become something else, maybe more aggressive. The new genes introduced will also get transmitted to the old species and affect its behavior. Is that good or bad? I don't know. I am not God. One thing for sure, old species may die off and other animals/plants may also become extinct because of that.

Is this what we want?

Notice I am not standing on the other side of fence and say "Absolutely no bloody way". I will just say when people paint too rosy a picture, it is the time to be skeptical.
 
转基因玉米和食用油已经在中国大陆普遍销售,包括著名品牌金龙鱼等等。

百度知道 > 生活 > 生活常识

金龙鱼的调和油是转基因吗?调和油好还是不好?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9-8 09:55

金龙鱼的调和油是转基因吗?

调和油好还是不好?如果不好,不好在哪方面?

有请专业人士帮忙解答一下

提问者: haiyan19850612 - 二级


最佳答案

是转基因的,包括现在刚刚上市的深海鱼油,都是转基因的,调和油说实在话不好,因为例如花生调和油,配料表写着【大豆,菜籽,芝麻,花生,玉米,葵花籽,.....】没有写比例,要是写着多少大豆,多少花生,那还行,而且配料表最后一位还写着抗氧化剂【TBHQ]那是化学制剂抗氧化防腐剂,反正我是不会吃,转基因属于人为合成基因,现在虽然国家暂时没有明令禁止,但是还是不好的,转基因大豆是外国进口来的,中国不是没有飞转基因大豆,造价高,以美国巴西,阿根廷生产的大豆,转基因的,95%的全部销往中国了,你可以去找找,外国人都不食用转基因的食品的,【基因突变】着究竟有没有依据还没有明确规定,但是要是像三路似地真的出大事了,才制止,那就完了,你说呢?说点爱国的话,为什么中国的食用油会涨幅这么大?为什么金龙鱼的油在我们东北没有被百姓追捧呢?因为东北有飞转基因大豆油,所以金龙鱼打不进东北市场,现在我们中国人的食用油市场受控于外国,就是中国人热捧金龙鱼的后果。反正我是不吃金龙鱼,是中国人就不该吃金龙鱼
3
回答者: 木子——海糖 - 四级 2010-8-25 14:08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8234224.html?fr=qrl&cid=163&index=1
 
也许是环境污染了!
 
方舟子10月1日博文写道:Mitbbs.com

每 隔一段时间,媒体上就会出现有关转基因食品如何有害的传闻。最近的这一个尤其恐怖。《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声称,他们经过4个月的调查,发现山西、吉林部分 地区出现大老鼠消失、母猪爱生死胎、狗肚子里都是水等等动物异常现象。他们认为这是由于3年前那些地区开始种“先玉335”玉米引起的。这种玉米是杂交玉 米,其母本为PH6WC,父本为PH4CV,但是记者查了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上关于PH4CV的专利介绍,发现它是转基因玉米,“如果是这样的话,山西、 吉林等地的各种动物异常反应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Mitbbs.com

转 基因玉米让动物大量死亡!这则消息在网上疯转,并且成了一些报纸、网站的头条新闻。这些人转之前也不想想,其可信度有多高?如果该报道的结论能够成立,那 将是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作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人,在听到耸人听闻的说法时,不能轻信,要抱着怀疑的态度,多问几个为什么。Mitbbs.com


<table style="width: 1px; height: 135px;" align="left"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tbody><tr><td width="360" align="center" height="271">
</td></tr></tbody></table>
第一个问题是,那些动物异常现象是否真的出现了?记者所谓的调查,其实只是采访了几个农民,听了他们的说法。这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调查,更没有定量的统计、 对比。别人做类似的调查,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山西农业厅针对该报道,组织11名专家成立了联合调查组,根据报道中提到的线索进行了调查取证,对乡、村防 疫员和养猪户进行了询问,近年来都未发现有普遍的母猪产仔少、死亡率高的现象。这就说明,所谓动物异常现象并不是一个可以确认的事实,至少是有争议的。Mitbbs.com
即 便真的出现了动物异常现象,就是由于种植“先玉335”玉米引起的吗?记者提供的理由是二者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同时发生的事件并等于存在因果关系。山西农 业厅组织的调查似乎认可老鼠变少变小的现象,但是却提供了另一个解释:当地乡、村干部和农民普遍认为是由于猫的饲养量增加产生生物抑制作用,以及农村基础 设施和村民住房由砖瓦结构改善为水泥结构,老鼠不易打洞做窝而造成的。这个解释显然更为合理。Mitbbs.com

如 果动物吃了“先玉335”玉米之后身体会出现损伤乃至死亡,这是很容易用实验证实的。记者花了4个月时间去搜集没有说服力的道听途说,却不愿找实验室做一 下简单的实验看看究竟,表明他们其实并没有把问题搞清楚的诚意。而对于别人来说,完全没有浪费时间去做动物实验的必要,因为没有理由相信一种被广泛种植、 食用的玉米品种有如此吓人的毒性。Mitbbs.com

对 《国际先驱导报》的记者来说,似乎只要证明了“先玉335”的父本PH4CV是转基因玉米,就找到了问题所在。但是在这里他们摆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大乌龙。 他们知道去查美国专利说明,却看不懂或有意歪曲了专利的内容。专利说明很清楚,PH4CV是自交系玉米,是由单株玉米连续自交多代培育而成的“天然”玉 米,既非杂交玉米也非转基因玉米。专利内容里提到转基因,是在权利说明里头的,意思不过是说该自交系玉米可以用做培育转基因玉米的材料。如果因此就说它是 转基因玉米,那么在权利说明里还说到该自交系玉米可以用来培育杂交玉米,它岂不又成了杂交玉米?Mitbbs.com

中 国目前没有批准转基因玉米的种植。如果研发出“先玉335”的杜邦先锋公司胆敢拿转基因玉米冒充杂交玉米,这是很容易揭穿的非法行为。做一个分子检测实验 就可以测定一个玉米品种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记者与其在那里凭空推测,何不花点钱找一家检测机构坐实杜邦先锋公司的罪名?经常声称在中国市场上检测出食品 含“非法转基因成分”的绿色和平组织这回却不好意思出声了。Mitbbs.com

和 中国不同,美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玉米已有14年的历史。今年美国种植的玉米中有86%是转基因玉米。美国种植的玉米大量地作为食品和饲料供人、畜食用,却 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声称:“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卫生部等部门发表的文献说明了世界各地由于使用转基因饲料出现异常的案例,包 括内脏发生异常的老鼠,假孕或不育的猪和非正常死亡的母牛。”这纯属谣言。这些部门从未发表过这样的文献,恰恰相反,它们发表的报告都一再确认了现有转基 因食品的安全性,否则根本不可能批准其上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也指出:“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尚未发现可验证的、因食用由转基因作物加工的食品而导致 的有毒或有损营养的情况。”Mitbbs.com

“转 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没有定论”是媒体上常见的说法,但是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国际权威机构都认可已上市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指出 的:“人们认为食用当前存在的转基因作物及其食品是安全的,检测其安全性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恰当的。这些结论反映了国际科学理事会所研究的科学证据的共识, 而且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一致。”Mitbbs.com

新的事物往往会让无知者感到恐惧。中国政府已把推广转基因作物作为农业政策,但是这并不能打消许多人的疑虑,在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谣言还会一再出现,恐慌也还会一再发生。
 
方舟子10月1日博文写道:Mitbbs.com
<table style="width: 1px; height: 135px;" align="left"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align="center" width="360" height="271">
</td></tr></tbody></table>
第一个问题是,那些动物异常现象是否真的出现了?记者所谓的调查,其实只是采访了几个农民,听了他们的说法。这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调查,更没有定量的统计、 对比。别人做类似的调查,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山西农业厅针对该报道,组织11名专家成立了联合调查组,根据报道中提到的线索进行了调查取证,对乡、村防 疫员和养猪户进行了询问,近年来都未发现有普遍的母猪产仔少、死亡率高的现象。这就说明,所谓动物异常现象并不是一个可以确认的事实,至少是有争议的。Mitbbs.com


对 《国际先驱导报》的记者来说,似乎只要证明了“先玉335”的父本PH4CV是转基因玉米,就找到了问题所在。但是在这里他们摆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大乌龙。 他们知道去查美国专利说明,却看不懂或有意歪曲了专利的内容。专利说明很清楚,PH4CV是自交系玉米,是由单株玉米连续自交多代培育而成的“天然”玉 米,既非杂交玉米也非转基因玉米。专利内容里提到转基因,是在权利说明里头的,意思不过是说该自交系玉米可以用做培育转基因玉米的材料。如果因此就说它是 转基因玉米,那么在权利说明里还说到该自交系玉米可以用来培育杂交玉米,它岂不又成了杂交玉米?Mitbbs.com

中 国目前没有批准转基因玉米的种植。如果研发出“先玉335”的杜邦先锋公司胆敢拿转基因玉米冒充杂交玉米,这是很容易揭穿的非法行为。做一个分子检测实验 就可以测定一个玉米品种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记者与其在那里凭空推测,何不花点钱找一家检测机构坐实杜邦先锋公司的罪名?经常声称在中国市场上检测出食品 含“非法转基因成分”的绿色和平组织这回却不好意思出声了。Mitbbs.com

和 中国不同,美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玉米已有14年的历史。今年美国种植的玉米中有86%是转基因玉米。美国种植的玉米大量地作为食品和饲料供人、畜食用,却 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声称:“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卫生部等部门发表的文献说明了世界各地由于使用转基因饲料出现异常的案例,包 括内脏发生异常的老鼠,假孕或不育的猪和非正常死亡的母牛。”这纯属谣言。这些部门从未发表过这样的文献,恰恰相反,它们发表的报告都一再确认了现有转基 因食品的安全性,否则根本不可能批准其上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也指出:“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尚未发现可验证的、因食用由转基因作物加工的食品而导致 的有毒或有损营养的情况。”Mitbbs.com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当然可以讨论。但是,讨论应该基于事实,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来讨论。这些所谓记者,连这种玉米是不是转基因玉米这个事实真相也有意无意地弄错,并拿模糊的所谓调查结果来说转基因食品的事情。这样的讨论,不是为了弄清事实真相的讨论,而是为了弄混事实真相的胡说八道。
有些人也许真不是肖粉丝,但明显是刻骨铭心的反方粉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也被方舟子揭过假,所以“报复”。
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如果能够找到任何一点表面上看来可以攻击方舟子的信息,立刻传播。至于这些攻击是不是违反逻辑,他们不管;是不是有事实根据,他们不管;是不是已经有了对方舟子有利的调查结论,他们就是看见了,也闭口不提;有时候他们还为了某些原因,在传播的过程中自己添加一点子虚乌有的东西在里面,以便增加攻击效果。
他们的逻辑是,他们不是论坛编辑,所以他们可以胡说八道,澄清工作由论坛编辑来做就好了。
仔细想一想,他们说的也有道理。正如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在公众场所到处大小便,清理工作当然不是他们的事情。
 
中国是否成了美国转基因产品的实验场?
方舟子与那个神秘的“美国生物信息公司”
  
  I、方舟子是否曾受雇于“一家美国生物信息公司”
  
  根据方 舟子不是“生物信息学家”这个事实,我们自然而然地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在这个世界上,哪一个专业“生物信息公司”会聘任一个仅仅具备初级生物信息学知识的 人,担任咨询科学家?他们要向这个人“咨询”什么?这个问题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因为:方舟子从来就没有透露这家“生物信息公司”的名称、地址、 联系方式、业务内容,以及他自己向这个公司提供何种服务——即使在网友们五次三番地就此向他发出质问之后,方舟子仍旧是牙关紧闭,一个字儿也不肯透露。方 舟子说自己是“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哪个公司叫做“美国生物信息公司”,所以方舟子这样自报家门,就象有些网友指出的那样, 类似于说“我的博士学位来自美国某大学”,明显是既要显示自己的资格,又不愿意透露自己资格的来历。而越是这类遮遮掩掩的举动,就越是让人怀疑其中藏有不 可告人的秘密。
  
  当然,对方舟子的研究,如果仅仅停留在“怀疑”这个水平上,我们就不配说自己是在研究“方学”。作为一门学问,它必须建立在坚实的事实和严密的逻辑之上。先看事实。
  
  事实一:2001年6月15日,《科学时报》发表《直面中国学术腐败:在溃疡处撒“盐”》。其中说:“方舟子,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在生物学领域,这是方舟子本人的专业,而且至今他在美国从事的也是生物学信息咨询工作,因此在这方面是有口皆碑的。”(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et/fzz_jxy.txt)。
  
   事实二:2001年8月6日,方舟子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是这样回答“选择做自由职业者经济上有保障吗”这个问题的:“我把博士后研究时做的东西 (克隆了一个基因)申请了专利,得到一笔钱,可以维持基本生活费用。同时,我与人合作在国内开了个专门向国外留学生卖书的网站,还可以拿到一笔钱。此外, 我还在一家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兼任咨询科学家。总之,我还是攒了一些钱。”(苏庆先:《方舟子访谈:活跃在网络上的啄木鸟》,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ce/xinmin1.txt)。
  
   事实三:2001年8月10日,新华社记者熊蕾在《科学》杂志发表《中国:生物化学家发动反对道德败坏的网上战争》,其中说:“今年34岁的方在美国受 的训练,是一家生物信息公司的咨询顾问(the 34-year-old Fang is a consultant to a bioinformatics company)”。(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nce_report.txt)。
  
   事实四:2002年11月21日,《华夏时报》刊登韩福东的《方舟子笑谈生物技术》一文。方舟子在文章发表当天就将之转载到新语丝上,并标出其中“不够 准确”的地方。但下面这句话,方舟子是认可的:“目前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从事互联网开发、写作和兼任美国生物信息公司的咨询科学家。”(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axiashibao.txt)。
  
   事实五:2003年7月2日,方舟子在新华网面对视频观众说:“我的经济来源有几部分。第一,我有一个专利,几年前我在做研究的时候,我当时和同事们克 隆了一个基因,这个基因产品和艾滋病治疗有关系,所以有药厂买了我们这个专利,每年支付一些专利费用,这些可以保证我的一些基本生活费用。第二,有时间我 也给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做做咨询工作,这也有部分收入。第三,稿费也是我收入的一部分。虽然说没赚到什么钱,但是维持基本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新华 网:《海外学人方舟子谈“学术腐败”》,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xinhuanet2.txt)。
  
   事实六:2004年4月3日,方舟子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采访时,对“你靠什么为生呢”这个问题,是这么回答的:“我现在属于自由职业,收入比 较杂一些。一个是我还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我们那个实验室就克隆了一个基因,这个基因跟艾滋病有一些关系,可以用它来做药,药厂会支付专利费。还有就是我 现在写了很多文章,出了八本书,有一部分稿费收入,我现在每个月要写好多文章,有一些属于专栏文章。”(央视国际:《方舟子:揭穿“皇帝新装”》,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40403/100837_1.shtml)。
  
   事实七:2005年5月,方舟子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当记者问他:“你靠什么维持自己的生活”时,方舟子答曰:“我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收入比 较零散。例如,我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我们那个实验室克隆了一个基因,这个基因跟艾滋病有一些关系,可以用它来做药,所以有药厂来用,这样他们会支付专利 费。还有,我现在写了很多的文章,出了不少的书,有稿费收入,保障在国内的基本生活是足够了。”(曾繁旭、吴虹飞、陈磊:《方舟子 我是过渡人物》) 。【注:这段话,在后来方舟子自己公布的采访记录“洁本”中不见了。(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iew/nfrwzk.txt)。】
  
   也就是说,方舟子的这个“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的头衔,在2001年6月初次露面,到2003年以后发生了变化:雇佣方舟子的公司,从“一家美 国生物信息公司”变成了“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而到2004年之后,他基本上不再提及这个收入来源了。这种变化,固然可能是因为方舟子在美国的就业情况 发生了改变——在2003年以前,他在“一家美国生物信息公司”担任咨询科学家,在那以后,他只是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才给“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做做咨询 工作”;而在2004年以后,方舟子这两样工作都不作了。
  
  假如上述推测是准确的,则我们又无法理解为什么方舟子在2004年第9 期《科技中国》月刊上发表《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惧源于无知》一文时,在自己名下,仍旧注明自己是“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这篇文章,极为罕见地没 有被方舟子挂在新语丝的新到资料中。这当然可能是因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已经被他反复发表了好几次,因此有自我抄袭、一稿多投的嫌疑。但更重要的原因,则 可能是他不愿意让海外华人知道他在国内显示的这个“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身份,以免别人问他“HMM怎么个用法” 这类问题。)所以,合理的推测只能是:这“一家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和“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就是一个东西,这两个名称的后面,或者确有一个商业实体,或 者是方舟子的完全虚构。【注:根据熊蕾的那篇Science文章,方舟子所谓“生物信息公司”的英文是“bioinformatics company”,它的“直译”应该是“生物信息学公司”。但方舟子却一直将他的这个雇主称为“生物信息公司”。方舟子为什么要把这个“学”给删去?这是 方舟子的另一个秘密。】
  
  那么,这个“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和“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是不是方舟子编造出来的呢?一般来说,象方舟 子这样“最聪明”的人,是绝不会去干自己认为“无益”的事情的。2001年正是方舟子“打假”生涯从网络走向中国主流媒体的关键一年,他还不至於一边“直 面中国学术腐败”,一边又毫无缘由地凭空捏造出一个虚假的学术身份。这种事情,对他有百害而无一利,愚者尚且不为,何况我们这位“智商高超”的“状元”、 “博士”。再说,我们也很难理解方舟子在2001年为什么要编造出一个自己到本专业之外的公司供职的谎言。这个谎言既容易被戳破,也不利於他的那个光辉形 像——刚刚告别科学实验室两年多,就去到一家商业公司打工,不要说“从小立志献身科学”的人干不来,即使是对科学稍微有点儿感情的人都很难办到。如果仅仅 是为了应付媒体对他如何养活自己的质疑,方舟子完全可以编造其他谎言,如说自己是为那家买去自己的专利的制药公司当“咨询科学家”。 方舟子当然可能是看到了生物信息学的“商机”,但以他所拥有的那点儿知识,他也断不会凭空捏造出一个“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的大帽子给自己戴上。
  
  总之,根据以上事实,以及合乎common sense 的推理,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地说,从2001年起,方舟子确实在为某个“美国生物信息公司”或“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提供服务,并且从中获取报酬。
  
  II、方舟子为美国生物公司提供何种服务?
  
   在确定了方舟子确实曾经被“一家美国生物公司”—— 且不管它是“生物信息”公司,还是“生物技术”公司——雇佣之后,我们下一个想要知道的问题就是,这家公司到底是哪个?毫无疑问,关于这个问题,假如方舟 子死不开口,假如那家雇主不肯主动公布事实,——就目前来说,也确实如此——我们是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的。不过,古人云,“听其言不如观其事,观其事不如 观其行”。所以,尽管方舟子宁死不屈,死不招供,我们仍有法子把这篇文章继续作下去。这是因为,方舟子拿了人家的钱,就要为人家做事;他要为人家做事,就 要有某种行为。所以,我们只要观察方舟子做的“事”,只要分析方是民行的“为”,方舟子的那个秘密对我们来说就会“不言自明”、“迎刃而解”。 退一万步说,在法庭上,法官或陪审团并不会因为被告拒不招供,就把他无罪释放。
  
  前面提到,方舟子最早透露他的“美国生物信息学科 学家”这个头衔是在2001年6月。方舟子从1998年底脱离科学研究,到2001年6月受聘“美国生物信息公司”,中间隔了整整两年半的时间。这样的 人,在美国几乎没有可能会被专业性很强的公司聘任为专业技术人员。也就是说,以方舟子当时的状况,他在美国对美国的公司不会有什么利用价值。我们又知道, 方舟子告别科学实验室的契机,是因为他1998年秋天回国期间,从“中国社会的现状”发现了适合于自己生存的环境。而从2000年夏天开始“打假”之后, 方舟子的活动地点也逐步从美国转移到中国。2003年7月,方舟子在新华网上说:“我现在在美国的生活,一个是写作,我这几年已经出了8本书,大部分是跟 科普有关的书。还有我给国内的报刊写一些稿子,像新华社的《环球杂志》,我基本上一个月写一篇。还有《科学世界》,上面也有一个专栏,专门揭露伪科学的。 另外我还定期给《环球时报》、《南方周末》这些报纸撰稿。写作占了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再就是上网,维护新语丝这个网站,每天的更新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在 做。”2006年12月,方舟子对记者说:“这几年我一直是在国内外两头跑,在国内的时间有变得越来越多的趋势。”(《对话方舟子 从写诗少年到打假斗士》,《天府早报》2006年12月6日)。也就是说,方舟子自己承认,即使在美国,他所关注的也是中国国内的问题。其实,从1997 年的预谋策划脑白金,到1998年的回国探亲,到1999年的大战FLG,到2000年的打基因皇后,到2001年的打核酸营养品,这一连串的举动,无不 证明方舟子所言不虚。
  
  据此,我们的一个合理推测就是,方舟子对这家美国生物公司的价值,应该是他在中国大陆的知名度。那么,方舟子在中国能够为“美国生物公司”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
  
   几乎是与方舟子亮出“美国生物信息学科学家”牌子的同时,从来没有研究过植物、更不要说是转基因植物的方舟子,在国内发表了第一篇为转基因植物大唱赞歌 的文章:《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该文作于2001年5月21日,载《环球》半月刊2001年第12期,见2001年6月14日新语丝“新到资料”)。 从此之后,方舟子一直是中国国内支持推广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的最有影响的人物,其风头,甚至超过了那些专门研究转基因植物的专家学者。2004年12 月23日,方舟子自己说:“这两年来我写了十来篇与转基因有关的文章,做过三次讲座,对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健康或导致过敏、转基因作物是否会破坏生态或导 致基因污染等学术问题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方舟子:《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注:方舟子为转基因植物辩护最卖力的时间段是从2002年底 到2004年底,所以他说“这两年来”。在此之前,国内公众对转基因植物问题并没有很大的兴趣。】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方舟子的这 “十来篇与转基因有关的文章”,以及做过的“三次讲座”,我们就不能不惊讶地发现,方舟子的所作所为,既象是一个卖力推销自家产品的商业贩子,又象是一个 被人雇来压制反对派的打手——他拼命也似地宣传转基因植物是如何如何好,而对那些反对推广转基因植物的环保人士则象是有着刻骨的仇恨。比如,在他的第一篇 关于转基因植物的文章中,方舟子还只是说:“转基因作物的反对者,甚至包括活跃分子,大多其实并不了解转基因技术是怎么回事。目前的这场恐慌,不过是因无 知而恐惧的又一个例子。”(方舟子:《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但在他的第二篇文章中,方舟子对“转基因作物的反对者”的攻击调门几乎是提高了三个八 度:“绿色和平组织就是一个热衷于制造基因恐慌的反科学组织”;“反科学组织和人士猛烈抨击基因工程,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制造对基因的恐惧。”(《“转基 因食品”恐慌传到中国》,作于2002年12月8日)。谁都知道,在方舟子的词汇中,“反科学”的含义,与十年文革期间“反革命”的含义,几乎是一样,它 们都充满了腾腾杀机。
  
  那么,方舟子对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的有关问题都作过什么样“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呢?关于这个问题, 笔者将在下一节作详细分析。在此,我们先看看一位网友的归纳。2005年5月,一个ID是“肉唐僧”的网友在博客中国发表《印尼的萝卜,能不能带出中国的 泥?》,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比如方舟子,稍微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一出道,就是以头缠白布条、手拿两把破菜刀的扮相在江湖上行走的。但在转基因这件事情上,他却令人拍案惊奇地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对于转基因的态度,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条:
  
  1、 反对者都是伪科学人士
  
  2、 欧洲不允许进口转基因农作物,那是欧洲的一个阴谋
  
  3、 咱中国不但要允许美国转基因产品进口,而且进来之后不能加标注,以免‘无知的大众’对转基因产品产生‘不必要的偏见’。
  
  “以上都是他在一次关天讲座中表明的态度。他那一次的讲座内容,充斥着谎言、谬论和歇斯底里。比如说在美国转基因产品不标注、比如说美国人自己吃转基因大豆产品,吃不完才出口、比如要以牺牲大众的知情权为代价,呼吁在中国不要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注。”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ransgenic3.txt)。
  
   对於肉唐僧给方舟子总结出的这“三条”,方舟子又是咬牙又是跺脚又是晃脑袋地说了一大串“这是造谣”。但是,任何人如果读过方舟子的“十来篇与转基因有 关的文章”,以及听过他的“三次讲座”,就会发现,肉唐僧的所说丝毫不错——方舟子自己甚至在批驳肉唐僧时都会把这三条复述一遍。那么,什么样的人,会对 一种不仅自己不懂、而且全世界这方面的专家都不敢说准的问题,夸夸其谈,把话说得那么绝、那么肯定呢?他又为什么要对“对手”如此地穷凶极恶呢?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在2001年5月21日以前,方舟子不仅对转基因植物问题没有明确的态度,他甚至对这个问题连关心都不关心。在作于1999年底的 《展望数字化、网络化和基因化的二十一世纪》(发表于1999年12月29日《中华读书报》)中,方舟子“展望”了21世纪“基因化”的众多前景,诸如什 么“从此我们就有了一本隐藏着人类遗传的全部秘密的密码本”呀、“在未来的几十年间,编码人体的蛋白质(约十万种)的所有基因都将被鉴定出来”呀、“所有 与疾病有关的基因突变都将被鉴定出来,基因疗法将成为一种常规疗法”呀、“第一个克隆人还是有可能诞生”呀、“人类的个体寿命有可能被无限制地延长”呀, 等等等等,但就是没有提到他后来赞不绝口的“这项刚刚起步、有着无限美好的应用前景、甚至可能最终解决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的新技术”—— 转基因植物技术。
  
  【注:在1999年底,科学界已经普遍认为人类基因组中所含基因数目比十年前的猜测——“约十万种”—— 少得多,在4-6万个左右。而方舟子在当时还在“展望”“约十万种基因”,可见此人的知识老化,并不仅仅限於内含子。另外,在说出“基因化”可能使“人类 的个体寿命……无限制地延长”这样的话之后不到一年,方舟子就极力批判吴柏林说的“基因科学能使您活150岁”,说它是“耸人听闻”、“计算方法是荒唐可 笑的,是地地道道的虚言!”由此可见,他的所谓“打假”,实际上就是“打人”,因为他的观点比被他打的人还要“假”,假到“无穷大”(“无限”÷150 = ∞)。】
  
  2000年8月23日,新语丝转载《光明日报》两天前发表的一篇文章,《转基因作物并不可怕》(作者江炜)。但方舟子 对这个问题相当冷漠,既没有加按语,也没有写评论,并且,这篇文章是和另外三篇谈论基因的文章——刘华杰的《“基因”与“拟子”》、魔鬼教官的《基因的题 外话:媒体,需要什么样的科普心态》、和杨昆的《基因疗法 前景看好》,——一起发表的,《转基因作物并不可怕》仅仅被方舟子排在第三位。显然,新语丝转 载这些文章,不过是因为它们都是讨论基因问题而已。
  
  2001年1月28日,新语丝转载了《光明日报》2000年12月11日的 另一篇文章,《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吗》(作者朱作言)。这是为转基因技术唱赞歌的文章。但当时方舟子对这一问题仍旧是懵懵懂懂,不置可否,没有表示任何态 度。并且,他在这一天还转载了《南方周末》2001年1月19日的一篇文章,《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作者沈孝宙),该文的主题,就是表达对转基因技 术可能造成的灾难的忧虑。这在几个月之后,是要被方舟子嘲笑为无知的,在两年之后,是要遭到方舟子狗血喷头般的痛骂的。但在当时,这篇文章却被排在《转基 因动物食品安全吗》之前。(新语丝新到资料的排序,具有十分明显的倾向性,这是不需要笔者来证明的。)
  
  所以说,方舟子在2001 年5、6月间,突然成为转基因植物的坚定支持者,肯定有幕后的原因。而根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判断,这个幕后原因极有可能就是他得到的这个新职业—— “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咨询科学家”、“给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做做咨询工作”。换句话说就是,方舟子受聘于“美国生物公司”,与他突然间全力支持转基因植物, 同时发生在2001年5、6月间,不太可能是偶然的巧合。


  III、 方舟子论转基因:伪“科普”,真“科唬”
  
  2006年底,一个记者问方舟子:“如果没有走上‘打假’这条道 路,根据您的所学,最有可能踏上哪一条道路?”方舟子答曰:“最有可能成为一名纯粹的科普作家。”(谭晓娟:《对话方舟子 从写诗少年到打假斗士》,《天府早报》2006年12月6日)。这说明,方舟子是把自己定位为“科普作家”的,虽然他自己承认,至少在当时,他还不是一个 “纯粹的科普作家”。笔者在2007年11月27日凌晨google互联网,发现共有212个网页含有“科普作家方舟子”这个字串,其中60个网页在这个 字串前面冠有“著名”二字。如果用“打假斗士方舟子”来做相同的搜索,只得到208个网页,其中仅有14个网页在这个字串之前冠有“著名”二字。也就是 说,在公众面前,方舟子主要以一个“科普作家”——并且是“著名科普作家”——亮相的。
  
  确实,在新语丝的“方舟子作品”之下,有 一大类文字被他冠以“科普作品”的招牌。不过,如果稍微浏览一下这些“作品”,人们就会发现,它们之中,有很多并不是“方舟子作品”,而是一些记者和拥趸 们的“吹捧作品”,如刘菊花的《读〈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如江晓原的《需要这样的“学术警察”》、如陶世龙的《评扁船儿〈方舟子何以能够在《自 然辩证法研究》发表论文?〉》,等等;还有一些文字,确实是“方舟子作品”,但它们和科普几乎毫无干系,如《“海归”是这样糊弄副总理的》、《中国青年报 与美国骗子大学联合招生》、《“方舟子剽窃铁证如山”的真相》,等等。这些或者不是“方舟子作品”、或者不是“方舟子科普作品”的“作品”,在“方舟子作 品•科普作品•科学哲学”中,占据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比重。
  
  除了这些挂羊头卖注水狗肉的 “方舟子科普作品”之外,方舟子其余的“科普作品”实际上还可以被继续划分为“炫耀才学的”和“掐架的”两大类,前者属於传统意义上的“科普”(根据维基 百科,科普“是指利用各种传媒方式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而后者则是所谓的“打假”、“批 判”之类的文章。可以想象,后者在“方舟子科普作品”中,占据绝对优势。(“方舟子作品•科普作品”分为以下七个亚类:“进化论虚妄 吗?”、“进化新篇章”、“科学哲学”、“科学史”、“科普小品”、“神创论批判”、和“进化怪论批判”。这七个亚类之中,“科学哲学”是最庞杂的一个, 共有195个条目,其中“纯粹的科普文章”只有三十余篇,不到总数的六分之一。http://www.xys.org/fang/science.html。)
  
   毫无疑问,方舟子关于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的文字,是被他划归到“科普作品”一类的。(新语丝网站的“方舟子作品”栏目在2002年以后似乎就不再更 新,因此其中关于转基因植物的文章,只有《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一篇,以及与之间接有关的《〈美梦还是噩梦〉不是科普著作》、《对遗传工程的痴人说梦 ——再评侯美婉〈美梦还是噩梦〉兼评柯志阳〈遗传工程:美梦还是噩梦〉》两篇。)从2001年5月到2007年8月,方舟子对转基因问题共发表了三十余篇 文章(包括讲座)和评论(包括媒体访)。通读了这些文字,笔者的一个印象就是:它们之中,除了第一篇文章,《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可以勉强算作是“炫 耀才学的”“纯粹的科普”之外,其余的文字,多数可以被划归为“掐架的”。在这些“掐架的”文章中,方舟子对於那些站在他的对立面的人物和媒体,仍旧是一 如既往地破口大骂,把“科学”的大棒挥舞的呼呼山响。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方舟子的这些文章之中,有一些内容却既不是“炫耀才学”,也不是“掐 架”。在这类文字之中,方舟子不仅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产品极力推崇,而且对那些搞转基因研究的科学家——包括那些最最让他看不起的中国科学家——也好像 “与有荣焉”似的,受到了方舟子的青眼相待。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肉唐僧网友说的,(方舟子)“在转基因这件事情上,他却令人拍案惊奇地来了个180度大 转弯”的主要原因——一个“头缠白布条、手拿两把破菜刀的”主儿,突然间怜香惜玉起来,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
  
  现在谁都知道,方 舟子是毫无保留地支持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的。但问题是,方舟子既没有亲手搞过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关于这一点,下面将予以充分证 明,但我暂时要提供的这样的逻辑来代替证据:他连自己的本行都似通非通,他对非本行怎么能通?),他为什么要跑到这个领域来兴风作浪呢?他能够普及一些什 么样的知识呢?前面提到,肉唐僧先生曾把方舟子关于转基因问题的观点总结为三条:1、反对者都是伪科学人士;2、 欧洲拒绝转基因产品,是一个阴谋;3、中国应该允许美国转基因产品进口,并且不应该加标签。应该说明的是,这三条,是肉先生根据自己聆听方舟子的一个讲座 之后归纳总结的。就那个讲座而言,这个总结是不错的。不过,方舟子关于转基因的言论和文字共有三十多篇,前后持续了六年多,仅仅根据一次讲座,很难得见方 舟子观点的全貌。况且,出於某种原因,方舟子在讲座时的言论,和他在大陆媒体上公开发表的言论,以及和那些仅仅在新语丝上发表的言论,并不完全一致。为了 对方舟子关于转基因的观点做出一个公正、客观的概括,笔者耐着性子通读了他这方面的全部文字(方舟子的粉丝们总是对主子的“文字工夫”赞不绝口,好像他是 个语言大师似的。其实,依我看,方舟子要吃文字这碗饭——不靠掐架吸引眼球——,也就是一个饿不死、撑不着的下场),从中总结出了方舟子论转基因问题的以 下三大特点:
  
  第一, 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产品,一律赞不绝口——转基因食品安全、绿色、营养全面,转基因技术能够解决世界粮食危机;
  
  第二, 对反对转基因的人,一律骂不绝口——无知、反科学、制造恐慌、玩弄阴谋;
  
  第三, 对於支持转基因的人,尤其是那些极力主张推广转基因食品的专家学者,一律“一视同仁”——都是为科学而献身的、无私的、正直的科学家。
  
   下面将对以上三点分别进行分析讨论。为了表明我对方舟子的言论不是断章取义、没有对方舟子的本意做出曲解和妄解,我先把他的文章标题及其全文链接,按照 它们发表的前后顺序,列出如下清单(由於某些原因,方舟子关于转基因的一些言论和文字并没有在新语丝网站上登出,笔者尊重方舟子的选择,在此不予讨论):
  
  1 01.06.14, 方舟子《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transgenic.txt
  
  2 01.11.29, 方舟子《〈美梦还是噩梦〉不是科普著作》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ience/homw.txt
  
  3 01.12.14, 方舟子《对遗传工程的痴人说梦——再评侯美婉〈美梦还是噩梦〉兼评柯志阳〈遗传工程:美梦还是噩梦〉》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ence/homw2.tx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