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width=600 border=0><TBODY><TR><TD width=592 bgColor=#ffebac colSpan=2>
缅甸国父——昂山将军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编绎者按:昂山将军是缅甸目前全国最大的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民盟)总书记昂山素季的父亲,是领导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抗击日本占领、争取国家独立的民族英雄,被缅甸人尊称为国父,在素季两岁那年不幸遇害。希望下面这篇文章能使读者对素季的父亲——昂山将军有所了解。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新缅甸的总设计师昂山将军1915年2月13日出生在缅甸马圭县那卯镇,信奉佛教。父亲吴巴,母亲杜素。昂山将军出生时取名为貌腾林①,其兄名叫昂丹,故他父母后来将他改名为昂山;参加“我缅人协会”时改名为德钦昂山;昂山将军的日本名字为缅田门义。在泰国首都曼谷时,“三十志士”②名字前纷纷加上“波”,昂山将军也不例外,他改名为波德查。在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事业中,他以“昂山将军”之名而闻名遐迩。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学生时代和受教育情况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22年昂山就读于马圭省那卯大法师吴多毕达主持的迪彬格亚寺庙,1928年在仁安羌市民族高中继续深造,七年级获政府学习奖和吴瑞柯奖,1932年十年级毕业,巴利语和缅文成绩优异。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32-1933学年中,进仰光大学学习,期间,进仰大业余军事组织学习过军事知识。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35-1936学年中,担任仰大学生联合会执委、宣传部长,并担任《欧威》杂志编辑。该杂志上曾登载一篇名为《地狱之狗无拘无束》的文章,英国殖民者追查作者,昂山拒绝说出作者姓名,1936年3月被学校开除3年。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36年仰光大学第二次罢课斗争中,昂山是领导成员之一,是“全缅学生联合会”的组建者之一;学生们复课后,昂山返回仰大继续学习。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36-1937学年中,担任仰大学生联合会副主席和全缅学生联合会执委,并担任“勃固宿舍楼联谊读书社”社长,1937年5月获文学士学位。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37年6月,全缅学生联合会下设仰光大学法修改委员会,昂山是积极倡导者。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37-1938学年中,昂山在仰大继续学习法律,担任仰大学生联合会后补执委和全缅学生联合会主席。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38年年初,英国当局任命昂山为仰光大学法修改委员会委员。1938-1939学年中,担任仰大学生联合会主席和全缅学生联合会主席。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38年8月暑假期间,昂山离开仰大,11月3日辞去两联合会主席职务。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40年6月5日,在仰大行政管理机构当选为首届仰大学生代表。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革命生涯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昂大离开仰大后,1938年10月参加了德钦哥德迈领导的“我缅人协会”,从事政治活动,在“我缅人协会”总部执委会里负责宣传工作,1938年11月26日成为该协会秘书长。昂山不辞辛苦,努力工作。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38年事件”③中,昂山积极声援,为此,1939年1月23日被英国当局逮捕,不久被担保出狱。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39年10月1日成立“缅甸出路协会”,昂山担任秘书长;1939年11月18日成立地下秘密组织,昂山负责与外国的联络工作。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40年3月29日,昂山赴印度国民代表大会。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40年6月1日,昂山在兴实达县日仑镇进行反政府演讲,兴实达县警察局长6月29日发布悬赏令捉拿昂山,赏金5缅元。该悬赏令当年8月20日被取消。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德钦昂山为了不被英国当局逮捕,决定去国外寻求帮助。1940年8月8日,昂山化名为唐龙祥,德铭拉棉化名唐苏堂,乘一艘挪威籍海轮,从仰光出发,于8月24日抵达阿迈市所在的库郎素岛(KulangsuIsland);德钦昂山等人在阿迈市未能与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他们在阿迈市停留期间,国内的同志经过努力,与日本取得了联系。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铃木上校邀请德钦昂山等人去日本,于是,1940年11月12日,昂山等人抵达日本。德钦昂山在日期间,与日方商讨了缅甸独立事业的纲领,之后,为与国内同仁商议此纲领,他于1941年3月3日乘一艘日本邮轮返回缅甸,就此纲领与人民革命党成员进行了商议。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德钦昂山1941年3月10日日率领30志士中第一批人员德钦拉佩(又名波莱雅)、德钦巴姜(又名波拉扬)、德钦埃貌(又名波莫)、郭吞形(又名波仰奈)乘日本邮轮于1941年3月27日抵达日本。之后,他们于1941年4月赴日军占领下的中国的海南岛,分别在海南岛和台湾学习军事知识。之后,他们在泰国曼谷歃血为盟,于1941年12月27日组建了缅甸独立军,昂山任副总司令,指挥部队向国内挺进,与英军作战。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42年7月27日,解散缅甸独立军,组建缅甸国防军,昂山任总司令,授上校军衔,1943年3月晋升为少将。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43年3月11日,应日本政府的邀请,昂山将军与巴莫博士、登貌博士、德钦妙一道访问日本。1943年8月1日,缅甸组成新政府,昂山将军出任国防部长。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日本法西斯在缅甸统治压迫缅甸人民,因此,昂山将军准备领导人民大众推翻日本法西斯的专政。1944年8月4日至7日,昂山将军在勃固市模范营与缅共代表德钦索、德钦丹东、德钦巴罕会谈,决定成立反法西斯同盟,8月23日召集举行了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大会。1945年3月1日至3日,在位于仰光市甘多枝环城路与吴吞妙路角的昂山将军的官邸商讨制定了一系列反日本法西斯的革命计划。3月27日,抗日武装起义开始,昂山将军任前线指挥部总指挥。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45年5月16日,在密铁拉市与英军威廉斯利姆将军会面,5月19日从密铁拉市乘飞机返回仰光,8月12日出席缅军高级将领会议,8月19日在雷都迎代表大会上担任大会主席,同月被选为反法西斯同盟主席。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45年9月7日,就缅甸军队方面的事情与英军签定了甘迪协议。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莫北丹建议昂山将军出任副总检查长一职,军衔为准将。这样,虽然昂山将军舍不得放弃军队生涯,但为了缅甸的独立事业,不得不于1945年10月27日辞去缅甸爱国军(1945年9月7日改为此名)总司令一职而重新步入政界。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缅甸总督多曼史密斯力邀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入阁,但由于该同盟提出的要求未得到满足而拒绝入阁。该同盟在昂山将军的领导下,依靠缅甸人民群众的力量,继续进行缅甸的独立事业。1945年12月1日,昂山将军组织了人民同志军,任总司令;1946年元月,在反法西斯同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该同盟改名为反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昂山将军再次当选为主席。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在缅甸总督多曼史密斯爵士统治期间,缅甸人民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当时,英国政府将多曼史密斯爵士召回英国,派胡巴杨斯爵士为新任总督。新总督邀请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入阁。1946年9月26日,昂山将军任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同时在国防部和外交部任职。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入阁后,于1946年11月8日向英国政府提出在一年之内给予缅甸独立的要求。为此,英国首相艾德礼先生于1946年12月20日宣布将邀请缅甸代表团赴英国下议院商讨此事。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昂山将军率领的缅甸代表团应邀前往英国,英国政府与代表团进行了会谈,于1947年1月27日签定了昂山——艾德礼协议。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昂山将军为了将缅甸本部和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统一为一个整体,于1947年2月12日与少数民族首领们签定了彬龙协议。1947年4月9日,在建国议会选举中,昂山将军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候选人的身份,在仰光选区参选,无竞争对手,当选为议员;参加了1947年5月19-23日举行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预备会,在1947年6月16日举行的建国议会会议中,就制定缅甸联邦宪法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组织政党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39年8月13日,在我缅人协会中,德钦昂山、德钦拉佩(又名波莱雅)、德钦登佩(又名吴登佩敏)、德钦巴罕和达塔先生等人发起成立了一个共产党组织,1939年8月15日秘密将缅甸共产党组成核心党,昂山将军出任党的总书记。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获奖情况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43年3月22日,在日本东京被授予日本天皇三级日升勋章和中等绶带。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44年9月4日,在仰光被授予日本天皇一级崇高瑰宝勋章。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59年3月27日,鉴于昂山将军为了缅甸独立事业所作的贡献,祖国为纪念一代伟人,特授予昂山将军一级独立纪念勋章。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英勇捐躯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1947年7月19日,在部长会议室里正举行部长会议,昂山将军被吴素派来的杀手杀害,其遗体于1948年4月11日从仰光市柔美里大厦迁入烈士墓地安葬。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TD></TR><TR><TD width=592 colSpan=2>
注释:
</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5>
①
</TD><TD vAlign=top width=571>
缅甸人有名无姓,男性习惯在名字前加上“貌”(兄弟之间)、“郭、哥”(兄长之意)、“吴”(叔叔之间);女性习惯在名字前加上“玛”(姐姐之意)、“杜”(婶婶之意),以表示谦虚或尊重。有的人在名字前加“德钦”(主人之意)、“波”(军官之意)以及地名等等,以表示身份、地位、籍贯等。
</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5>
②
</TD><TD vAlign=top width=571>
1941年上半年,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在日本的帮助下,缅甸30名勇士秘密前往日军占领下的中国海南岛和台湾学习军事知识,后成为争取缅甸独立的骨干力量,其中包括昂山、奈温等,被称为“三十志士”。
</TD></TR><TR><TD vAlign=top width=15>
③
</TD><TD vAlign=top width=571>
1938年爆发了缅甸人民称之为“1300年(公元1938年是缅历1300年)运动”的全国性的反英运动。
</TD></TR></TBOD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