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走进加拿大课堂?华人家长闹翻天抗议ZT

同性恋没招谁没惹谁,有什么可反对的。
还想问那些反对的,如果找你们说同性恋是后天的,是不是想变同就同,想异就异?那你们变个看看!
 
人也是动物大家族中的一员,为什么不能比?

人不是动物,还是不要比了。

心脏病患者、毒瘾者不治疗就无法有效地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这些患者需要他人照料,是占用了社会资源。
同性恋不需要治疗,因为改变他们的性取向也不会阻止他们对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所谓治疗,也不会让他们作出更多的贡献或占用更少的资源。只有不歧视他们,才能让他们更自在地生活,才能激发他们的更多潜能来造福社会。所以正确的“治疗”方案,就是不歧视他们。

试问一下,如果你的亲属(非配偶)是同性恋,没有其他不良嗜好和病症,会碍着你什么吗?会需要你照料吗?会需要你出钱吗?会影响到你个人的生活、饮食、起居吗?

这种以个体“能为造福社会”为理由否认一个明显的疾病的做法既不“科学”也不人道并且充满歧视。

首先,难道心脏病人就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难道毒瘾患者就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麦克杰克逊吸毒成瘾以致送命,然而他的音乐即使在死后仍然风靡全球。他是为社会作了贡献还是没有?

其次,难道以后医生判定病例还要先考虑病人能否为社会做出贡献?一位年轻即使有病不治也能为社会做贡献,治不治?一位老人家,治好之后也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了,治不治?

最后,美化鼓励同性恋对同性恋患者是爱还是害?人的心思意念是很脆弱的。这世界上有各种的瘾君子,吸毒的、赌博的、打电玩的......甚至系列杀人犯都有人说是遗传问题。对这些人社会需不需要关心提供协助帮助治疗?

前面有网友提到对同性恋接纳的问题,这本身不是问题。我们对任何人都要凭着爱心接纳。但爱不是颠倒是非黑白去迎合美化不好的东西。比如说孩子说谎,父母当然应该照样爱他。但爱他不是要告诉他说谎没关系,而是要帮他克服说谎的冲动。

指出同性恋不好不正常本身可以是爱的表达也可以是歧视,这在乎我们对同性恋者的态度而不在乎我们对同性恋这种不正常行为的态度。真正关心同性恋者的人应该用爱的关怀来消除歧视帮助矫正而不是其它。
 
这种以个体“能为造福社会”为理由否认一个明显的疾病的做法既不“科学”也不人道并且充满歧视。

首先,难道心脏病人就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难道毒瘾患者就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麦克杰克逊吸毒成瘾以致送命,然而他的音乐即使在死后仍然风靡全球。他是为社会作了贡献还是没有?

其次,难道以后医生判定病例还要先考虑病人能否为社会做出贡献?一位老人家,治好之后也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了。治不治?

最后,美化鼓励同性恋对同性恋患者是爱还是害?人的心思意念是很脆弱的。这世界上有各种的瘾君子,吸毒的、赌博的、打电玩的......甚至系列杀人犯都有人说是遗传问题。对这些人社会需不需要关心提供协助帮助治疗?

前面有网友提到对同性恋接纳的问题,这本身不是问题。我们对任何人都要凭着爱心接纳。但爱不是颠倒是非黑白去迎合美化不好的东西。比如说孩子说谎,父母当然应该照样爱他。但爱他不是要告诉他说谎没关系,而是要帮他克服说谎的冲动。

指出同性恋不好本身可以是爱的表达也可以是歧视。这在于我们对同性恋者的态度而不在乎我们对同性恋这种不正常行为的态度。我们应该用爱的关怀来消除歧视帮助矫正,而不是其它。

我没有说过有疾病的人没有为社会作贡献,只是指出疾病者的治疗和照料的确占用社会资源。如果他们没有疾病,则会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而同性恋者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我哪里美化同性恋了?请你指明!
 
我没有说过有疾病的人没有为社会作贡献,只是指出疾病者的治疗和照料的确占用社会资源。如果他们没有疾病,则会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而同性恋者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我哪里美化同性恋了?请你指明!

我想我没有表达清楚我的意思。同性恋之为疾病,不是因为他们不能为社会作贡献,而是因为深陷其中会使同性恋者自身的心理生理健康受到催残。而讳病忌医对他们不是有利而是有害。

我没有说你美化同性恋吧?我只是说美化同性恋不好,而现在社会上的确有这样一股风气。

我想我们在不应该歧视同性恋者这个问题上是一致的。我们的分歧在于怎样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我想这种不同观念的对话是有益的。
 
我想我没有表达清楚我的意思。同性恋之为疾病,不是因为他们不能为社会作贡献,而是因为深陷其中会使同性恋者自身的心理生理健康受到催残。而讳病忌医对他们不是有利而是有害。

我没有说你美化同性恋吧?我只是说美化同性恋不好,而现在社会上的确有这样一股风气。

我想我们在不应该歧视同性恋者这个问题上是一致的。我们的分歧在于怎样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我想这种不同观念的对话是有益的。

而我不认为这是一种疾病。因为没有什么好"治疗"的。
他们"心理生理健康受到催残",是外界的歧视强加到他们身上的,不是他们本身的问题。
 
而我不认为这是一种疾病。因为没有什么好"治疗"的。
他们"心理生理健康受到催残",是外界的歧视强加到他们身上的,不是他们本身的问题。

记得多年前“主流”是避谈肥胖症的,因为那有“歧视”的嫌疑。我想现在多数人认识到讳病忌医不是出路。
 
一看介绍就不需要看了。
咱们这里在讨论纯粹的同性恋问题。你弄一个前毒贩子的例子进来,是和主题无关的。

人都不只一个身份啦。其实这位牧师还是一位艾滋病携带者。我贴出来,是因为从他的父母身上我们可以知道什麽是爱,从他身上我们知道同性恋是可以克服的。
 
人都不只一个身份啦。其实这位牧师还是一位艾滋病携带者。我贴出来,是因为从他的父母身上我们可以知道什麽是爱,从他身上我们知道同性恋是可以克服的。

要知道,纯粹非异性恋,没有犯罪、不良嗜好,不患爱滋病的,还是占多数。
此人"克服"了,不代表整体,更不说明他本身是同性恋。
 
一谈到有关性的什么东西,神父牧师们立马就来精神头了。
 
记得多年前“主流”是避谈肥胖症的,因为那有“歧视”的嫌疑。我想现在多数人认识到讳病忌医不是出路。

还请你回答,如果你的亲属(非配偶)是同性恋,没有其他不良嗜好和病症,会碍着你什么吗?会需要你照料吗?会需要你出钱吗?会影响到你个人的生活、饮食、起居吗?

同性恋这个所谓"症状",和肥胖、心脏病、酗酒、毒瘾、赌瘾有可比性吗?
 
还请你回答,如果你的亲属(非配偶)是同性恋,没有其他不良嗜好和病症,会碍着你什么吗?会需要你照料吗?会需要你出钱吗?会影响到你个人的生活、饮食、起居吗?

同性恋这个所谓"症状",和肥胖、心脏病、酗酒、毒瘾、赌瘾有可比性吗?

这可能是我们最基本的区别:我认为一种症状/行为是否为病态,应该根据对其本人有无伤害来定,而你认为应该根据是否对他人(社会)有害来定。
 
这可能是我们最基本的区别:我认为一种症状/行为是否为病态,应该根据对其本人有无伤害来定,而你认为应该根据是否对他人(社会)有害来定。

不好意思的问一下神父同学,根据您的定义,“应该根据对其本人有无伤害来定”,那您脚着:

1)什么叫做伤害
2)还有,信宗教的算不算伤害呢? (不特指某种宗教)
 
这可能是我们最基本的区别:我认为一种症状/行为是否为病态,应该根据对其本人有无伤害来定,而你认为应该根据是否对他人(社会)有害来定。

同性恋对其本身没有伤害啊。
你说的什么心理伤害,为什么?还不是社会不认同,而强加给他们的吗?如果社会对他们没有歧视,他们就不会有心理伤害。
你说的什么生理伤害,异性恋者中间就不存在吗?为什么要区别开来?
所以我觉得你的论点根本站不住脚。

p.s. you are avoiding answering my question.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