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学者教太太开车发生口角 跳车身亡

老婆老公还是不要互相教了,尤其是大妈大叔们。



不过从侧面也说明,大叔大妈们,激情仍在啊

他杰叔,31和33耶,就大叔大妈了啊:eek:
 
有次我开车,我家先生在旁边指手画脚,我气死了,注意力不集中一下闯了个红灯。然后我lg立马闭嘴了,还在旁边不停做自我批评,说不该在我开车时指挥我,容易出危险。
 
纪念我的一位牛人同学

11月4日科学网上出现了一篇精选博文《分享发高水平文章的经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02646-629146.html 杨磊博主介绍了自己科研以及发表Science等高水平科技论文的经验,想必大家和我一样,都有深刻的印象。

博主的名字挺熟悉,仔细看一下他的简历,居然是我本科同系同级隔壁班的。多年不见,居然在美国把研究做得如此出色,让我兴奋了半天,今天一大早在微博上把他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和其他同学进行了分享。但也就在今天,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杨磊于美国时间11月4日下午4点由于车祸不幸去世,也就是他在科学网上发布博文的同一天!



生命就是如此的奇妙无常。一群同学们还在感叹他的优秀,却不知他其实已经离开了我们这个世界,大家印象中那个小胖子的形象永远定格在记忆中。从北航,到清华,再到佐治亚理工,一颗科学明星慢慢的升起,把我们甩在后面,还来不及仰望,他却又一瞬即陨落,成为一个传说。我们终究都要死去,但他走得确实太快了,才30岁。



由于不是同班,我和他其实接触不多。我们同在1999年进入北航材料系,我在四班,他在五班,同住北航18楼,宿舍斜对门。上课,食堂,如厕,冲凉,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杨磊本科的时候并不显山露水,后来考研到清华,再后来听说他到了美国佐治亚理工,再后来就是这两天看到他的博文,在谷歌搜索他的名字,了解到他在美国取得的成绩—在Science,Nature Comm.等杂志上发表30余篇论文,拥有5项美国专利。曾获IUPAC国际青年化学家奖、ACerS美国年度最重要贡献奖、MRS全美研究生金奖,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等—,再后来,就是得到他去世的消息。



记忆中的他平常穿着邋遢,带高度眼镜,背个双肩包,个头偏矮,而且有点小胖。记得有一次运动会,他跑步的样子让大家感觉非常滑稽。他的外形可以说是其貌不扬,当时没人能够预计,未来的十年他将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获得很多的荣誉。



看看他在获得2009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时说了什么?


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我倍感荣幸。该荣誉是国家对我以往4年的科研成果的肯定,这将成为我人生简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感谢祖国对海外学子的关怀与厚爱,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加倍努力,为祖国的高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杨磊
 

附件

  • 352445j.jpg
    352445j.jpg
    56 KB · 查看: 300
看照片,不象个火爆脾气的人,属于海外China Town 到处可以看到的国男啊
 
资深, fix up your link.
 
资深, fix up your link.



我读了杨博士的那篇怎么在Science 发文章的博文后,对杨博士很尊重,是个善于动脑筋,是个搞研究的好手:coo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02646-629146.html





[FONT=宋体]1〉“发牛文更多是因为你的研究热情和辛勤付出,因为科研成果的内核还是你能否真正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FONT]



2〉“要想在Nature 或者Science (以下简称NS)上发表文章,首先要对自己领域最近10年有哪些文章发表在这些刊物上,并进行分类。以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为例,在2002-2012年区间总共有8篇文章发表在这两个杂志上。如果你研究的小领域没有文章在NS或者Nature的子刊上,那说明杂志编辑认为你的领域不具有很广的关注度。同时,要分析是些什么样的突破发表在NS上”





3〉“当你获得比以前文献中更好的性能时,就要开始考虑怎么设计一系列系统的试验,以能够将来写出一篇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章。因为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除非你的结果能够改变人类的认知,否则都需要思考围绕该突破的实验设计。其工作量大约是一般长文的2~3倍”
 
水晶瓶子呢?:lookaroun
瞧你干的好事,:flaming:惹毛了高知人士,把个开车楼歪成如何发表高级论文的科普楼了。:(:o
:tx::tx::tx:
 
我读了杨博士的那篇怎么在Science 发文章的博文后,对杨博士很尊重,是个善于动脑筋,是个搞研究的好手:coo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02646-629146.html

[FONT=宋体]1〉“发牛文更多是因为你的研究热情和辛勤付出,因为科研成果的内核还是你能否真正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FONT]

2〉“要想在Nature 或者Science (以下简称NS)上发表文章,首先要对自己领域最近10年有哪些文章发表在这些刊物上,并进行分类。以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为例,在2002-2012年区间总共有8篇文章发表在这两个杂志上。如果你研究的小领域没有文章在NS或者Nature的子刊上,那说明杂志编辑认为你的领域不具有很广的关注度。同时,要分析是些什么样的突破发表在NS上”

3〉“当你获得比以前文献中更好的性能时,就要开始考虑怎么设计一系列系统的试验,以能够将来写出一篇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章。因为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除非你的结果能够改变人类的认知,否则都需要思考围绕该突破的实验设计。其工作量大约是一般长文的2~3倍”

杨博士确实是牛人,可惜了。
 
闹离婚的知道,把罗哩罗嗦的老公甩郊外的知道,学back in 把老公撞死的听说过,这跳车闹出人命的头一回啊!:eek::wall::wall:
 
吵架的有,其他的还真没有听说过。
 
吵架的有,其他的还真没有听说过。
那个back in把老公撞死的是真事!朋友的朋友,在停车场!:(:(:(他家娃那时才2岁多....
所以猫妈从来都不让人帮着下车看什么位置距离,车撞坏了可修可再买,人,撞出问题,承担不起啊!:crying::crying::crying:
 
那个back in把老公撞死的是真事!朋友的朋友,在停车场!:(:(:(他家娃那时才2岁多....
所以猫妈从来都不让人帮着下车看什么位置距离,车撞坏了可修可再买,人,撞出问题,承担不起啊!:crying::crying::crying:

:cool::p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apdmTiZEzAE[/MEDIA]
 
水晶瓶子呢?:lookaroun
瞧你干的好事,:flaming:惹毛了高知人士,把个开车楼歪成如何发表高级论文的科普楼了。:(:o
:tx::tx::tx:

哥来了,下午一直开会没上来,这帖子多好啊,丰富多彩了:D
 
杨博士确实是牛人,可惜了。

确实是个细心会动脑子的人,实在可惜了。



正在读博士的,正在做AP的朋友们读一读他这篇文章,会有启发的
 
no need read the detail
the guy must be a PHD:D:D: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