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虱, 水甲虫(diving beetle)或真水生甲虫(true water beetle)。 翅目(Coleoptera)龙虱科(Dytiscidae)肉食性、水生甲虫,4,000多种,捕食的生物从昆虫到比自身大的鱼都有。龙虱成虫呈长卵流线形,扁平,光滑,背面拱起,后足扁平刚毛发达。触角为丝状,共11节,下颚的触须较短。常见个体大小为10至20毫米,部分物种身长可达35毫米以上 。龙虱的成虫和幼虫均以肉食性为主,喜食水中昆虫、孑孓、小鱼、蝌蚪等,部分亦属植食性和腐食性。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当它们见到灯光时便飞向高空,趋向光源。
1形态特征
体形较大,体长3.5~4厘米,椭圆形,扁平,有光泽,有的种类具有条纹或点刻。通体黑色,鞘侧缘黄色,黑色部闪绿辉。复眼位于头的后方,紧靠前胸前缘。前、中足基节小,后足发达,侧扁如桨,被毛长,基节宽大,左右相接触,跗节5节,适于游泳。
雄虫前足跗节第1~3节扁平宽阔,具有吸附作用,用于在交配时吸着在雌虫背上,为抱握足。
外形特征
扁卵圆形,长1.5~逾35
毫米(0.06~逾1.4吋)。适应
水生环境,后足扁而长,有
缘毛,以扩大表面积,利于漂浮和游泳,腹背
鞘翅顶端下方有气门,便于呼吸。静止时,把头倾斜水下,举起鞘翅
末端,露出
气门呼吸。准备潜水前,把空气贮存翅下,以备水下呼吸之用。身体呈流线型,有些种类的雄虫前足有吸盘,交配时藉以伏在雌虫光滑的背上。
眼突出。
前胸背板横阔。
鞘翅有
3行稀疏的纵点,点纹等宽,不明显。腹部3~
5节,两侧有绿黄褐色斑纹。足3对,前脚黄褐色,
后脚红褐色,中后
跗节暗色。雄性
前跗节基部3节扩大,有吸盘。
雄虫前足
跗节第1~3节扁平宽阔,成为
吸盘,具有
吸附作用,用于在交配时吸着在雌虫背上,为
抱握足。
椭圆形,概形似牛眼。通体黑色,鞘翅侧缘黄色,黑色部闪绿辉。复眼位于头的后方,紧靠前胸前缘。前、中肢细小;后肢发达,侧扁如桨,被长毛,适于游泳。雌 体色钝。雄体前跗节吸盘状。生活在河流、湖泊水域中。幼虫圆筒形,头大,口器锐利,体黄褐色,老熟时入水边泥土中化蛹 ,渐蜕化为成虫。幼虫与成虫均肉食,在水中捕取食物。
锦龙虱
较三斑龙虱稍小,体长14~15毫米。长椭圆形。体黑色,具光泽。触角、前胸背大部、鞘翅二直条及近内缘角纹均黄色。鞘翅散布细点刻,列为3条。腹面赤褐色。前肢黄褐色中后胫节赤褐色。雌虫雄虫几等长,雄虫前肢有吸盘。见于淡水水域。
墨龙虱
又名短龙虱。较锦龙虱稍大,较三斑龙虱稍小,体长20~22毫米。短椭圆形。体黑色,闪绿辉。头、前胸背多点刻。鞘翅有3条疏点直纹。触角、上唇黄褐色,翅端及第3、4腹节的两侧有淡黄褐斑纹。前肢及中肢均为赤褐色。雌虫雄虫几等长,雄虫前肢具赤褐色吸盘。常见于水沟中。
3生物特性
成、幼虫都生活在静水或流水中,少数见于卤水或温泉内,均能捕食软体动物、昆虫、蝌蚪或小鱼。幼虫尤其贪食。成虫有趋光性,成虫的臀腺能释放苯甲酸苯、甾类物质对鱼类和其它水生脊椎动物有显著毒性,可危害稻苗和麦苗。
龙虱幼虫及成虫均为水栖,捕食小鱼、虾、蝌蚪等水生小动物,产卵在水生植物枝上、叶上。幼虫体细长,头大,有眼6对,触角短,6~9节,上颚尖锐、弯曲,内有孔道,能吸食动物汁液,有3对胸足,幼虫老熟时入水边泥土中化蛹,之后逐渐蜕化为成虫。
龙虱又称水龟子,为龙虱科各大小种属的统称,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是新兴食用的珍贵水生昆虫,生活在 田野、水沟、小溪等水体中。它在水能游,出水能飞,并有很强的趋光性。成年龙虱体型椭圆,长约3厘米左右。龙虱个体大小不一,呈流线体,以肉食性为主,也 兼食植物性等,尤其善于捕捉水中的小鱼虾和水生昆虫为食。
4小虫蝌蚪,连体积比自己大几倍的鱼类、蛙类也会去攻击捕食,一昼夜吃掉10多只蝌蚪都不足为奇。
成、幼虫都生活在静水或流水中,少数见于卤水或温泉内。在我国主要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湖南、湖北等省区。格陵兰,南至南乔治亚岛都有其分布。
龙虱是怎样繁殖生育后代的呢?到了性成熟发育期,雄龙虱便追赶雌龙虱,用它前足跗节基部膨大的圆形吸盘(抱握足)吸 附着雌龙虱光滑的鞘翅前部两侧,并爬到雌龙虱体背进行交配。由此看来,龙虱还是雌雄异型呢(雌龙虱前足无吸盘)。雌龙虱把受精卵产在水草上,靠水的温度孵 化出小幼虫。小幼虫没有贮气囊,只靠体内气管贮存很少空气,所以在水中的潜伏时间不能太长,要经常游到水面,将腹末的气管露出水面排出废气,吸入新鲜空 气。龙虱幼虫以小鱼、蝌蚪等动物为食,但它没有明显的嘴,上颚也没有嚼碎食物的功能。它的上颚是中空的,基部有一分泌消化物质并连着口腔和食管的小洞,靠 近尖端有一个吸取液体食物的小洞口。捕到猎物时,它首先从食管里吐出有毒液体,通过空心的上颚,注入猎物体内,将其麻醉,同时吐出具有强烈消化功能的液 体,将猎物体内物质稀释,然后吸食经过消化的物质。所以,龙虱幼虫的取食消化方式称为肠外消化。
一拥而上。只要有食物,它们就吃到撑,在水里浮都浮不起来,但并无大碍,它在水中时间超过一小时后,会在尾部产生一个气体交换泡,进行水下气体交换。它的幼虫状似蜈蚣,亦是凶猛贪食。捕食其它小虫子,一昼夜吃掉15只蝌蚪都不足为奇。
昆虫中也有很多潜水能手,龙虱就是其中杰出的一类,它能长时间潜入很深的塘底。即使冬季,它也能在很厚的冰层下的水底长期潜伏,不会因缺氧窒息而死。寒冬过后,冰层融化,它才结束水下越冬潜伏生活,开始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动。它的祖先原在陆地生活,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而演变为水生,所以它还保留着祖辈呼吸空气的特征。在龙虱鞘翅下面有一个贮气囊,这个贮气囊有着“物理鳃”的功能,当龙虱在水中上下游动时它还起定位作用。龙虱停在水面时,前翅轻轻抖动,把体内带有二氧化碳的废气排出,然后利用气囊的收缩压力,从空气中吸收新鲜空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水中多很多倍,因此水生昆虫在长期的进化演变过程中,学会了各种吸取空气的办法。龙虱依靠贮存的新鲜空气,潜入水中生活。当气囊中氧气用完时,再游出水面,重新排出废气,吸进新鲜空气。
5种群分布
在我国主要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湖南、湖北等省区。市场龙虱来源大多依靠捕捉野生资源,由于水域污染和人为滥捕,故数量日渐减少,以致市场供不应求,
导致价格较贵。
龙虱种类较多,仅我国就有160种,其中日本吸盘龙虱是个体最大的一种。据试养证明,这种原为野生的龙虱可以进行人 工养殖,已在我省等地养殖成功。
6昆虫,为龙虱科各大小种属的通称,它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仅在我国就有约160种,而日本吸盘龙虱是个体最大的一种龙虱。由于龙虱个体小,所占水体空间也小,它既适合于鱼塘等大水面中养殖,也适合于在几平方米的水泥池甚至面积更小的水缸等中养殖,而且其经济价值又较高。
7小儿遗尿、老年人夜尿频多以及肾气亏损、疳积等均有较好效果。常吃龙虱对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肥胖症、肾炎等也有良好效果。龙虱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粉剂、浸剂(如龙虱酒)、丸剂等食疗品,故市场销路很好,颇具养殖发展前景。
据现代医研究表明,常吃龙虱对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肥胖症、肾炎等有良好的效果。龙虱可食部超过80%,除鲜吃外,还可以成粉剂、浸剂(如龙虱酒),丸剂等食疗食品。
梧州的龙虱制作已经有几百年,是梧州人的家常小菜,在梧州食用价钱便宜,且因梧州环境污染不大,所以龙虱能无污染地生长。
药用功用主治补肾,活血。治
小便频敷,小儿遗尿。
①《
物理小识》:"食之除面黚,活血。"
②《
药材资料汇编》:"用于老人夜溺频繁。"
③《陆川本草》:"滋养强壮,治小儿遗尿。"
用法与用量内服:0.8~1.5钱,炙,研末或入丸剂。
前景
龙 虱养殖是近两年才兴起的一种特种动物养殖项目。龙虱来源大多依靠和人为滥捕,野生龙虱数量逐年减少,以致市场上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