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伟大的孝文化又出纰漏了, 孔子学院怎么教的啊?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9981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9981

Nanoriver
VIP
注册
2004-12-11
消息
18,918
荣誉分数
4,257
声望点数
373
http:///news/2014/01/19/2949832.html

82岁老人惨遭5个儿女抛弃:我想回家过年(图)
文章来源: 光明网 于 2014-01-19 01:13:1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20663 次)
1
Img393756186.jpg


志愿者前来探望老人

本报讯 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82岁的韩老太却没人养了。

当好心人把她送到敬老院时,老太太说:“我想回家过年。”

昨日,记者了解到,目前绥中县法院城郊乡法庭已开庭审理了这件子女不赡养老人案,希望老人能回家过个团圆的新年。

老人流落街头 被送到敬老院
昨日,绥中县城郊乡司法所所长任大宁介绍,老人叫韩桂茹,生于1932年。老人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三年前老伴去世后老人在谁家一直没有落实。
老人自己提议在5个子女家轮番吃住,每家住一个月,这样一直维持了多年。今年1月2日晚在大女儿家出来后,轮到二女儿家,可是到了二女儿家后却不让进屋。
据介绍,当晚有人发现街头上的老人后报了警,警察把老人送到了绥中县民政局救助站。
救助站发现老人一天没有吃饭,赶紧给做点热乎的饭菜。老人称家里有5个子女都互相推脱不养自己了。
当晚10点多,救助站、城郊乡民政、城郊乡派出所等10多人带着老人来到二女儿家却看到大门紧锁,无奈,将老人送到绥中县城郊乡敬老院临时居住。

房子给了儿子 女儿不愿养老人
昨日,香坊村村主任王忠民向记者介绍,老太太把两套房子给了大儿子和二儿子,3个女儿可能感觉没有分到家产就不愿尽赡养义务了。
1月3日,当地乡政府部门和村主任王忠民帮着联系韩桂茹老人的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大女儿表示:“我独身,怎么安排都行,轮到我班就送我家来”;二女儿的电话没联系上;三女儿表示不会接老人。
在向两个儿子阐明了对老人应尽的赡养义务和遗弃老人的法律后果后,老人的大儿子和媳妇儿、二儿子依然对赡养老人之事表示不满,最后均拒绝接老人回家。

城郊乡副乡长朱永良回忆,后来联系到了二女儿张志凤。“轮到你班伺候老人,你得接回家啊!”张志凤表示:“我们家庭的事很多,老人的财产都给了儿子,我们做闺女的啥也没得着。另外,我养着老妈,没人说我好,我是不会接她回家的。”

庭审后没一个子女愿意接走老人
当地政府部门为老人的赡养问题进行调解,5个子女都有各自的道理,都不肯接老人回家,老人只能仍在敬老院住着了。
朱永良表示,会协调司法、法院等部门,对韩桂茹老人无人赡养的事走法律程序。
昨日,司法所所长任大宁表示,老太太告子女不赡养是自己帮老人请的律师。13日在绥中法院城郊乡法庭开庭审理了此案。因大女儿未到场,大儿子表示自己说了不算,法院没调解成功。
庭审结束后,他们扔下老人不管,没有一个子女愿意接走老人。任大宁说:“没办法,最后我接走了老人。”

任大宁介绍,目前已经宣判了,但只等庭长签字。“已要求判决5子女每家每月拿出200元,养老院每人每月收费950元,但是生病了不管,还希望判决时把生病的费用也加里。”
82岁的老太太虽然住在了温暖的敬老院里,不愁吃住,但是她仍希望回到子女身边过年。
“年前能送达判决书。”任大宁介绍,但是能不能在年前执行还很难说。目前,还没有子女想把老人接回家过年。

律师说法:赡养老人都是无条件的
葫芦岛市的杨律师介绍,目前咨询养老赡养问题的案件很多,但是打官司的还没几个。
杨律师表示,赡养老人都是无条件的,目前出现不赡养老人的情况有多种原因:生活困难;老人对财产分配不均;老人和子女有约定的,把财产给一方,其他人不管。此案,是老人处理家庭财产的方式引起子女间互相心理不平衡,最终把矛盾激化到了老人身上,但无论如何也应赡养老人。

老太感叹:你们可真好,可我想家啊
面对志愿者送来的水果,韩桂茹老人说:“你们可真好,政府也好,管我吃管我住。可我想家啊!我还有8个孙辈,我想他们。”
老人还念叨:过去,吃不上喝不上的,好赖我把他们伺候大了,还都供几天书念,给儿子们娶上媳妇儿……

老人心愿:我就想回家
昨日19时,记者采访到了82岁的韩桂茹老人。据敬老院介绍,老人依然住在敬老院,生活起居很有规律。
记者:住在敬老院里习惯吗?
老人:我要回家。
记者:5个孩子不来接你,你怨恨他们吗?
老人:他们……我要回家。
记者:要过年了,想回家和子女一起过年吗?
老人:我就想回家,回家……
 
最后编辑:
在那个鬼齐地方,什么丑事都不奇怪!没有最丑,只有更丑!
 
http:///news/2014/01/19/2949832.html

82岁老人惨遭5个儿女抛弃:我想回家过年(图)
文章来源: 光明网 于 2014-01-19 01:13:1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20663 次)
1
Img393756186.jpg


志愿者前来探望老人



本报讯 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82岁的韩老太却没人养了。



当好心人把她送到敬老院时,老太太说:“我想回家过年。”



昨日,记者了解到,目前绥中县法院城郊乡法庭已开庭审理了这件子女不赡养老人案,希望老人能回家过个团圆的新年。



老人流落街头 被送到敬老院



昨日,绥中县城郊乡司法所所长任大宁介绍,老人叫韩桂茹,生于1932年。老人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三年前老伴去世后老人在谁家一直没有落实。



老人自己提议在5个子女家轮番吃住,每家住一个月,这样一直维持了多年。今年1月2日晚在大女儿家出来后,轮到二女儿家,可是到了二女儿家后却不让进屋。



据介绍,当晚有人发现街头上的老人后报了警,警察把老人送到了绥中县民政局救助站。



救助站发现老人一天没有吃饭,赶紧给做点热乎的饭菜。老人称家里有5个子女都互相推脱不养自己了。



当晚10点多,救助站、城郊乡民政、城郊乡派出所等10多人带着老人来到二女儿家却看到大门紧锁,无奈,将老人送到绥中县城郊乡敬老院临时居住。



房子给了儿子 女儿不愿养老人



昨日,香坊村村主任王忠民向记者介绍,老太太把两套房子给了大儿子和二儿子,3个女儿可能感觉没有分到家产就不愿尽赡养义务了。



1月3日,当地乡政府部门和村主任王忠民帮着联系韩桂茹老人的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大女儿表示:“我独身,怎么安排都行,轮到我班就送我家来”;二女儿的电话没联系上;三女儿表示不会接老人。



在向两个儿子阐明了对老人应尽的赡养义务和遗弃老人的法律后果后,老人的大儿子和媳妇儿、二儿子依然对赡养老人之事表示不满,最后均拒绝接老人回家。



城郊乡副乡长朱永良回忆,后来联系到了二女儿张志凤。“轮到你班伺候老人,你得接回家啊!”张志凤表示:“我们家庭的事很多,老人的财产都给了儿子,我们做闺女的啥也没得着。另外,我养着老妈,没人说我好,我是不会接她回家的。”



庭审后没一个子女愿意接走老人



当地政府部门为老人的赡养问题进行调解,5个子女都有各自的道理,都不肯接老人回家,老人只能仍在敬老院住着了。



朱永良表示,会协调司法、法院等部门,对韩桂茹老人无人赡养的事走法律程序。



昨日,司法所所长任大宁表示,老太太告子女不赡养是自己帮老人请的律师。13日在绥中法院城郊乡法庭开庭审理了此案。因大女儿未到场,大儿子表示自己说了不算,法院没调解成功。



庭审结束后,他们扔下老人不管,没有一个子女愿意接走老人。任大宁说:“没办法,最后我接走了老人。”



任大宁介绍,目前已经宣判了,但只等庭长签字。“已要求判决5子女每家每月拿出200元,养老院每人每月收费950元,但是生病了不管,还希望判决时把生病的费用也加里。”



82岁的老太太虽然住在了温暖的敬老院里,不愁吃住,但是她仍希望回到子女身边过年。



“年前能送达判决书。”任大宁介绍,但是能不能在年前执行还很难说。目前,还没有子女想把老人接回家过年。



律师说法:赡养老人都是无条件的



葫芦岛市的杨律师介绍,目前咨询养老赡养问题的案件很多,但是打官司的还没几个。



杨律师表示,赡养老人都是无条件的,目前出现不赡养老人的情况有多种原因:生活困难;老人对财产分配不均;老人和子女有约定的,把财产给一方,其他人不管。此案,是老人处理家庭财产的方式引起子女间互相心理不平衡,最终把矛盾激化到了老人身上,但无论如何也应赡养老人。



老太感叹:你们可真好,可我想家啊



面对志愿者送来的水果,韩桂茹老人说:“你们可真好,政府也好,管我吃管我住。可我想家啊!我还有8个孙辈,我想他们。”



老人还念叨:过去,吃不上喝不上的,好赖我把他们伺候大了,还都供几天书念,给儿子们娶上媳妇儿……



老人心愿:我就想回家



昨日19时,记者采访到了82岁的韩桂茹老人。据敬老院介绍,老人依然住在敬老院,生活起居很有规律。



记者:住在敬老院里习惯吗?



老人:我要回家。



记者:5个孩子不来接你,你怨恨他们吗?



老人:他们……我要回家。



记者:要过年了,想回家和子女一起过年吗?



老人:我就想回家,回家……
五个子女都是孔子学院的毕业生?
 
五个子女都是孔子学院的毕业生?

是个中国人就从小听过爹妈三刚五常的谆谆教导, 对中国人来说不用上学, 就跟老外不用上圣经课也具备儒家宋理基本知识一样。

现在讨论的是我党我民族要把这文化推广国际化的问题。 您有很好的建议么?
 
我在另外帖里说过,道德品质不是能教育出来的。
 
他们会下地狱的, 被小鬼派成四方的,花上三刀,抖开了,再下油锅.
 
我在另外帖里说过,道德品质不是能教育出来的。
春长,要求忒高了吧,村民们不能够你每个帖子都读过啊:p
麻烦春长明示,道德品质如何出来,难不成是天生的吗:eek:
 
春长,要求忒高了吧,村民们不能够你每个帖子都读过啊:p
麻烦春长明示,道德品质如何出来,难不成是天生的吗:eek: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遗传;后天,先被父母熏陶,然后等长大了再到学校、社会混。

说教难改变人,道德品质不是教育得出来的。或者说,教育往往是too late。

你我这样的人,道德品质如何,还教育得了么?什么样就那样啦,好坏都得带到棺材里去了。
 
我在另外帖里说过,道德品质不是能教育出来的。
你在另帖里的话我没有看见。但实在不同意你这里表达的观点。道德品质绝对是教育的结果,因为它不可能是天生的;只不过这教育更加普遍化,如家庭熏陶、潜移默化、环境影响等都是是教育。因此,我揣测你的意思是道德品质和受教育程度或文化水平不完全是正相关关系,这样就很接近真实了。如女博士媳妇和丈夫吵架(无理取闹)的次数并不比初中生媳妇少就是现实中的常见现象。
 
你在另帖里的话我没有看见。但实在不同意你这里表达的观点。道德品质绝对是教育的结果,因为它不可能是天生的;只不过这教育更加普遍化,如家庭熏陶、潜移默化、环境影响等都是是教育。因此,我揣测你的意思是道德品质和受教育程度或文化水平不完全是正相关关系,这样就很接近真实了。如女博士媳妇和丈夫吵架(无理取闹)的次数并不比初中生媳妇少就是现实中的常见现象。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遗传;后天,先被父母熏陶,然后等长大了再到学校、社会混。

说教难改变人,道德品质不是教育得出来的。或者说,教育往往是too late。

你我这样的人,道德品质如何,还教育得了么?什么样就那样啦,好坏都得带到棺材里去了。
 
你在另帖里的话我没有看见。但实在不同意你这里表达的观点。道德品质绝对是教育的结果,因为它不可能是天生的;只不过这教育更加普遍化,如家庭熏陶、潜移默化、环境影响等都是是教育。因此,我揣测你的意思是道德品质和受教育程度或文化水平不完全是正相关关系,这样就很接近真实了。如女博士媳妇和丈夫吵架(无理取闹)的次数并不比初中生媳妇少就是现实中的常见现象。
以村长的第二贴为准~~:)
 
老人不是有房子吗, 把房子拿回来,回去住! 不是说的,5个子女都不管,这老人的过去史有点故事。 有人故意hold住过去,木有讲,可想而知,就是逗群众玩儿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