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民族没有英雄史诗?

樓主對英雄史詩的要求有哪些?
歌功頌德的似乎不缺。
 
有些民族的史诗似乎是在他们没有文字时,口口相传下来的。
 
中国少数民族都有英雄史诗,像蒙古族的《江格尔王传》,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而汉文化相比它们是何等发达,恢宏,源远流长,历史上也流传下无数民族英雄,文人墨客浩如烟海,怎么就没出现过英雄史诗呢?史记毕竟记录的是历史,是精英列传,二十四史又是帝王世家。更深层的原因还是要从自身上来找,从文化上来找。除了老华侨说的太监文化,还有其他什么原因?
 
各民族有自己的传统和喜好。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不知道你所谓的英雄史诗是怎么定义的,如果你认为每个民族必须有一个喝马血对着月亮狼嚎的传说人物,那我就只能呵呵了。
汉民族有山海经,女娲补天,三皇五帝,大禹治水什么的,挺有意思的。
每个民族都有怂的人和怂的时候。

辛亥革命之后,满人怂了,一夜之间改汉姓,99.99%到现在都没改回去。

当然,是人都怕死,大家都理解。

我定义不来,问问而已,也没说必须。取义与存孤都是大义,汉民族有不怕死的。
 
我定义不来,问问而已,也没说必须。取义与存孤都是大义,汉民族有不怕死的。

别装逼了,搞得好像你不怕死似的。
 
汉民族 厄,这词读起来好别扭。哈哈

自孔孟之后,都是中庸思想统治。拿到今天来讲,便是常挂嘴边的做人要低调吧。所以汉族很少会支持与崇尚个人英雄主义。

自然而然的没有那种大篇章的单独记录某位英雄事迹的史诗。

《史记》 《汉书》 其下 各个列传。就是讲述很多英雄事迹。只是篇幅没那么大。
 
水浒三国是小说
所以您問的是,用 "詩" (韻文) 的形式寫傳說歷史,不能用小說講故事的形式?

單純用韻文講一大段故事有些困難,第一是韻文受限於格式,比較難精準地表達細節與含義,易流於空泛的辭藻堆砌;第二是中國相當早就開始有信史,有 "在晉董狐筆" 這些史官的氣節在,在史官看來,傳下事實比傳下藝術更重要,所以也不必追求押韻。

個人認為 <三國演義> 是符合史詩的標準的 (水滸不是,格局差遠了),因為它裡面有很多史和詩 :D


自己正在似水流年板連載長篇歷史小說,也歡迎您的意見指教。
 
最后编辑:
中国少数民族都有英雄史诗,像蒙古族的《江格尔王传》,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而汉文化相比它们是何等发达,恢宏,源远流长,历史上也流传下无数民族英雄,文人墨客浩如烟海,怎么就没出现过英雄史诗呢?史记毕竟记录的是历史,是精英列传,二十四史又是帝王世家。更深层的原因还是要从自身上来找,从文化上来找。除了老华侨说的太监文化,还有其他什么原因?

没有文字,口口相传,吹牛屄跑火车跑得更快,多少代下来就吹成一部史诗了
 
写些神话超人故事了不起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