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2-27
- 消息
- 9,438
- 荣誉分数
- 2,120
- 声望点数
- 273
rt
方肘子:“有些药物虽然对治疗疾病有良效,但是由于毒副作用过强,也无法使用或必须慎用。对那些急毒、剧毒药物,靠经验还可能发现,但是对那些毒副作用要较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的慢性毒,例如药物导致的癌症、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凭经验根本不可能发现,必须靠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流行病调查才能查出来。中医虽然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但是这只是一句废话,对某种药物究竟有什么毒副作用,服用后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现代药物在说明书中都会详细说明毒副作用,而我抽查了几种常见中成药,都对毒副作用只字不提,最多在“注意事项”中写一句“孕妇禁用”,给人以为中药对普通人都无毒副作用的印象。”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kb/zhongyi2.txt
方肘子的这一小段话,充满了无知和逻辑矛盾,下面分别来批。
1)“药物导致的癌症、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凭经验根本不可能发现,必须靠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流行病调查才能查出来”。
中国中医中药的经典著作,都是许多代中医师的医疗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可以说是长期临床试验验证后的科学结论。虽然可能跳过动物实验,直接进行临床试验,但没有经过动物试验直接进行临床试验就不可靠不科学吗? 可见方肘子对医学多么无知,逻辑多么混乱;
2)“中医虽然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但是这只是一句废话,对某种药物究竟有什么毒副作用,服用后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基本上是一无所知。”
中医不知道砒霜的毒副作用和服用后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什么样的损害?你相信吗?事实胜于雄辩,还是看看中药典籍的描述吧:
《开宝本草》:虽云味苦酸,而其气则大热,性有大毒也。酸苦涌泄,故能吐诸疟风痰在胸膈间。太热大毒之物,故不可久服,能伤人也。砒黄既已有毒,见火则毒愈甚,而世人多用砒霜以治疟,不知《内经》云夏伤于暑,秋必痎疟,法当清暑,益气,健脾,是为正治,岂宜用此大热大毒之药。如果元气壮实,有痰者服之,必大吐,虽暂获安,而所损真气实多矣。
《本经逢原》:砒霜疟家常用,入口吐利兼作,吐后大渴,则与绿豆汤饮之。砒性大毒,误食必死。然狂痴之病,又所必需,胜金丹用之无不应者。枯痔散与白矾同用,七日痔枯自落,取热毒之性以枯歹肉也。
《本草衍义》:砒霜,疟家或用,才过剂,则吐泻兼作,须浓研绿豆汁,仍兼冷水饮。
《本草》:谓主诸疟风痰在胸膈,可作吐药,盖以其性之至燥,大能燥痰也。
方肘子:“有些药物虽然对治疗疾病有良效,但是由于毒副作用过强,也无法使用或必须慎用。对那些急毒、剧毒药物,靠经验还可能发现,但是对那些毒副作用要较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的慢性毒,例如药物导致的癌症、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凭经验根本不可能发现,必须靠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流行病调查才能查出来。中医虽然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但是这只是一句废话,对某种药物究竟有什么毒副作用,服用后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现代药物在说明书中都会详细说明毒副作用,而我抽查了几种常见中成药,都对毒副作用只字不提,最多在“注意事项”中写一句“孕妇禁用”,给人以为中药对普通人都无毒副作用的印象。”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kb/zhongyi2.txt
方肘子的这一小段话,充满了无知和逻辑矛盾,下面分别来批。
1)“药物导致的癌症、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凭经验根本不可能发现,必须靠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流行病调查才能查出来”。
中国中医中药的经典著作,都是许多代中医师的医疗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可以说是长期临床试验验证后的科学结论。虽然可能跳过动物实验,直接进行临床试验,但没有经过动物试验直接进行临床试验就不可靠不科学吗? 可见方肘子对医学多么无知,逻辑多么混乱;
2)“中医虽然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但是这只是一句废话,对某种药物究竟有什么毒副作用,服用后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基本上是一无所知。”
中医不知道砒霜的毒副作用和服用后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什么样的损害?你相信吗?事实胜于雄辩,还是看看中药典籍的描述吧:
《开宝本草》:虽云味苦酸,而其气则大热,性有大毒也。酸苦涌泄,故能吐诸疟风痰在胸膈间。太热大毒之物,故不可久服,能伤人也。砒黄既已有毒,见火则毒愈甚,而世人多用砒霜以治疟,不知《内经》云夏伤于暑,秋必痎疟,法当清暑,益气,健脾,是为正治,岂宜用此大热大毒之药。如果元气壮实,有痰者服之,必大吐,虽暂获安,而所损真气实多矣。
《本经逢原》:砒霜疟家常用,入口吐利兼作,吐后大渴,则与绿豆汤饮之。砒性大毒,误食必死。然狂痴之病,又所必需,胜金丹用之无不应者。枯痔散与白矾同用,七日痔枯自落,取热毒之性以枯歹肉也。
《本草衍义》:砒霜,疟家或用,才过剂,则吐泻兼作,须浓研绿豆汁,仍兼冷水饮。
《本草》:谓主诸疟风痰在胸膈,可作吐药,盖以其性之至燥,大能燥痰也。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