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习 共同进步

崭新的20加元,跟被汽车压过的20加元, 都是20加元。
做慈善, 我觉得应该从被救助者的角度看问题。 而不是捐助者的角度和出发点。

ni诚心诚意去帮助人, 很好。
你处于自己的满足感去帮助人, 很好
你处于炫耀自己, 标榜自己是个首善而捐助, 很好。

因为, 对于受助者, 他们得到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有高傲的受助者, 除了实质性的帮助之外, 会挑剔救助者的态度, 这是一回事。
但是还有大量的需要帮助者, 他们是无暇计较救助者的态度和出发点的, 他们需要的就是帮助。

帝国主义的奶粉, 跟社会主义的奶粉, 都能让孩子活下去。
反动派的粮食, 跟正动派的粮食, 都能让饥民饿蜉们起死回生。

有区别吗?
如果从被救助者的角度看问题--知道孙俪资助的贫困学生和她反目的事情吗?知道被骂为“白眼狼”的受助者故事不少吗?马斯洛的五个需求不一定是非得按照顺序来的,即使是饿着肚子,对自尊的伤害当时不计较,过后很可能会发酵,到头来捐助者捐出了一堆仇恨,这结果是捐助者和被捐助者都希望看到的吗?
至于说反动派的粮食和正动派的粮食,好像这例子不适用于我们的讨论。你讲的那个是政治路线问题,拒绝反动派粮食那是很傻的做法,这我同意,反过来看,如果站在反动派的角度,他们就更要讲究捐助的策略了--别捐了粮食还落一顿臭骂和仇恨,那就太傻了。
 
具体说说, 都有哪些不测风云?

有能力的人,不会失算、不会生病、不会老、不会死?
 
如果从被救助者的角度看问题--知道孙俪资助的贫困学生和她反目的事情吗?知道被骂为“白眼狼”的受助者故事不少吗?马斯洛的五个需求不一定是非得按照顺序来的,即使是饿着肚子,对自尊的伤害当时不计较,过后很可能会发酵,到头来捐助者捐出了一堆仇恨,这结果是捐助者和被捐助者都希望看到的吗?
至于说反动派的粮食和正动派的粮食,好像这例子不适用于我们的讨论。你讲的那个是政治路线问题,拒绝反动派粮食那是很傻的做法,这我同意,反过来看,如果站在反动派的角度,他们就更要讲究捐助的策略了--别捐了粮食还落一顿臭骂和仇恨,那就太傻了。
反目为仇, 这是另一个问题。 不在现在的讨论主题之列。这个原因在于救助者与被救助者距离太近,互动太多, 直接面对的关系。 如果有一个第三方平台, 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被救助者拿到的钱拿到的物, 到底是救助者咬牙切齿捐出来的, 还是笑眯眯的捐出来的, 关被救助者屁事。
被救助者拿到钱以后,是用于食物, 还是用于教育, 还是用于洗脚, 关救助者屁事。

“反动派的粮食和正动派的粮食”不是一样的吗?
就跟你是“暴力慈善”vs "温柔慈善" 一个模式。
 
有能力的人,不会失算、不会生病、不会老、不会死?

生老病死是躲不过的, 不是什么不测风云。
自己适当地存点钱, 还可以买大病保险, 不是什么惨不忍睹的事, 不需要救济的。

有的人一听说卖保险的就骂人是骗子, 一出事就弄得惨兮兮的。让我怎么说呢? 先不说。
 
无论哪里都有desperate的人。
这是一个主观感受, 不是客观标准。我之所以举那些例子, 只是为了让你能理解, 从受助者的角度, 大多数不会计较施助者的态度的。

有可能, 你作为旁观者觉得某人还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但是他觉得desperate了。
你咋那么肯定?:eek: 我觉得即使表面不计较当时不计较,但是在心里埋下地雷是很可能的。
要知道处在困境中的很多人都容易自卑,自卑的人容易敏感,自卑敏感的人若感觉尊严受辱,内心埋下的仇恨地雷一旦爆发起来都是灾难性的,历史上出过不少这样的人物。
 
我可以给他提鞋, 因为我在赚钱能力方面的确比他差很多啊
等我得到他的那一大笔钱, 我就有了翻身的机会, 再找回自己优越感的可能性很大。

人,以同样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又以同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在加拿大,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最后都乘那辆车走。最后,大家有同样的优越感。:p

funeral-vehicles-manufacturer.jpg
 
你咋那么肯定?:eek: 我觉得即使表面不计较当时不计较,但是在心里埋下地雷是很可能的。
要知道处在困境中的很多人都容易自卑,自卑的人容易敏感,自卑敏感的人若感觉尊严受辱,内心埋下的仇恨地雷一旦爆发起来都是灾难性的,历史上出过不少这样的人物。
第一, 不会有地雷
第二, 埋下地雷, 他也不知道找谁去炸。

你从慈善机构拿到钱, 难道还要回去找到每一分钱是谁捐助的, 捐助是出于什么目的, 当时捐助的时候态度是否高傲。。。。?

就好象你买房子,钱不够, 急得不行不行的, 这时候, 银行出面对你说, 有一笔mortgage可以贷给你, 利息你也满意, 于是, 一拍即合, 银行, 用不知哪里来的,不知道投资者,不知道投资者的态度如何的一比款项, 帮你度过了这个坎儿。

但是 从银行贷到的mortgage, 里头多少是华人的存款, 多少是来自外国的投资, 你回去关心吗? 就算你是一个极端仇日的中国人, 而你从TD贷到的款里头64.3%是日本财团的资金。 你难道买了房子,再去找那个财团的麻烦?

且不说不可能的事情, 技术上也很难实现啊
 
我可以给他提鞋, 因为我在赚钱能力方面的确比他差很多啊
等我得到他的那一大笔钱, 我就有了翻身的机会, 再找回自己优越感的可能性很大。
我刚才说的不够狠,当众提鞋的难度还不够大,甚至拍马P拍到肉麻程度估计对你也没啥挑战性。。。咱们这么说,如果要你象勾践对夫差那样,尝尝他的便便,你干不干?:evil:如果你也干,那等你翻了身以后你怎么对标哥?:monster:
 
那如果这样的话在加拿大都没有必要捐助任何人了。因为加拿大的社会保障机制基本上不会让人因为看不起病而死掉的,所以也就意味着根本没有desperately需要帮助的人。
另外我不是让父母保持自己的尊严拒绝受助,我是从捐助者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如果想要捐助取得好的效果,就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捐或者助。当然如果捐助是为了找优越感,而不是以帮助他人为唯一目的,那就另说了。
这正是我想说的,这里真正需要金钱帮助的人,政府会考虑。想做好事的人可以帮忙解决那些钱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大冬天的坚持自己买菜的时候把没车的、需要帮助的人带上并送回去。
很高兴这里有这么多有爱心的人。建议你们在国内从自己以前熟悉的圈子中寻找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的能力悄悄地赞助他们。比如你初中、高中同学没考上大学,在国内小县城或者小乡镇里挣扎着,而他们的孩子可能正在上大学,每年的大学学费都让他们发愁。捐给这样的人,比捐给生活在加拿大有着完善福利保护的人有价值的多。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人,以同样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又以同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在加拿大,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最后都乘那辆车走。最后,大家有同样的优越感。:p

浏览附件473564
同是这辆车,标哥可以在上面喷4个小圈圈,然后就有了比大家多4个圈圈的优越感。:jiayou:
 
同是这辆车,标哥可以在上面喷4个小圈圈,然后就有了比大家多4个圈圈的优越感。:jiayou:
我的车挡风玻璃上,出现了大约四,五个聚集在一起,大小相同,深浅不一的小圆圈,象咖啡杯放过后留下的印子,但咖啡杯是绝对不可能在那么倾斜光滑的玻璃上放得稳的。而且我在玻璃里外都蹭了蹭,根本去除不掉,说明印迹很顽固呢。。。奇怪啊,这些圆圈哪来的?
@TIFF

不用标哥, 圈圈优势, 已经出现了
 
我刚才说的不够狠,当众提鞋的难度还不够大,甚至拍马P拍到肉麻程度估计对你也没啥挑战性。。。咱们这么说,如果要你象勾践对夫差那样,尝尝他的便便,你干不干?:evil:如果你也干,那等你翻了身以后你怎么对标哥?:monster:


人是有底线的
我的底线就是提鞋 :evil:
 
第一, 不会有地雷
第二, 埋下地雷, 他也不知道找谁去炸。

你从慈善机构拿到钱, 难道还要回去找到每一分钱是谁捐助的, 捐助是出于什么目的, 当时捐助的时候态度是否高傲。。。。?

就好象你买房子,钱不够, 急得不行不行的, 这时候, 银行出面对你说, 有一笔mortgage可以贷给你, 利息你也满意, 于是, 一拍即合, 银行, 用不知哪里来的,不知道投资者,不知道投资者的态度如何的一比款项, 帮你度过了这个坎儿。

但是 从银行贷到的mortgage, 里头多少是华人的存款, 多少是来自外国的投资, 你回去关心吗? 就算你是一个极端仇日的中国人, 而你从TD贷到的款里头64.3%是日本财团的资金。 你难道买了房子,再去找那个财团的麻烦?

且不说不可能的事情, 技术上也很难实现啊
越说越离谱了。这里讲的是标哥的慈善模式
如果标哥把钱给慈善机构,受助人当然就不存在去了解捐助人的姿态的问题;但是标哥就喜欢大张旗鼓地叫人上台领钱,向他鞠躬,把他当大恩人。。。当然很多穷人也不在乎,不就是鞠个躬说几句感恩戴德的话吗,向蜀黍连提鞋都肯。只是作为文明的民主社会熏陶出来的支持平等理念的人,咱们境界能不能比标哥高一点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