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那次在Shoppers看到一中年国移男硬挤着一对母女过路,差点把小女孩挤倒,还一句“Excuse me”或“Sorry”都没说, 那人是你吧?那位母亲在你背后瞪了你好久, 你知道吗?
呵呵真有同感。我婆婆喜欢送我们她自己做的东西,其实我不一定喜欢,就随口说一声谢谢阿,就被误会了,后来是叫老公当坏人了。老外一般不会象我们这么实在,赞美的话多一些。
老外夸别人,跟我们也不一样。我们对夸很在意,感到夸是真实的夸。而老外水分就多一些,久了就不能当真。
感觉他们是习惯,有时他们自己也可能不知道夸了什么。
看来,在这生活久了,也会潜移默化的有意无意的接受一些北美的文化。呵呵真有同感。我婆婆喜欢送我们她自己做的东西,其实我不一定喜欢,就随口说一声谢谢阿,就被误会了,后来是叫老公当坏人了。
这个不算侥幸,如果是我,直接就说了。昨天去TNT买点东西,结帐的时候我后面的两位老人基本上就贴在我背后,尤其是老大爷,我往前挪一步他就跟上继续贴过来。甚至我输入信用卡密码的时候,大爷也是心怀坦荡大大方方贴在我背后的注视着键盘。
我也知道大爷多半不是信用卡骗子,只是在国内习惯了,但我还是觉得很不舒服。我本来想说一下,但是为了面子就没说。这种事情可能子女说相对好一点。
不知道我是不是有点矫情,或者像有些人说的对国人要求不能太高,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经常提醒一下自己的父母入乡随俗,把一些小的细节跟他们说说,不算过份吧?
蒜泥狠,没忍内伤,可你的黑脸就是介么忍出来的吧。你勾起我美好回忆了。在国内银行办出国手续时,被一个大波女在后面“点”击,爽得我没敢出声,回家就流鼻血了。
黑脸是被别人打的。本来是男的,偏要装女的,结果又一次尿急真往女厕所跑了,..., 经验之谈啊,以史为鉴啊。蒜泥狠,没忍内伤,可你的黑脸就是介么忍出来的吧。![]()
想起来刚来的时候在亚刚昆学英语,当班上搞聚餐时,我就带了一个蒜拌凉菜。结果乘座公交车就惹出了麻烦,当时的蒜味传遍了整个车厢,和我一起乘车的一位中东大哥成了替罪羊,众人都向他投了不怀好意的目光,还有人出声的不满,当时他还辩驳了几句。我当时抱紧了内装凉菜背包,恨不得有一个地缝钻下去。碰到楼主那种情况,可以嬉皮笑脸的问候一下“大爷你还好吧,是不是急着结账阿。。麻烦你现在这呆一会儿,我很快就搞定。”把他请到他该站的地方去。
老人其实也可怜的。年龄那么大还要折腾到海外当聋子,瞎子,瘸子和孙子。如果他们知道他们所做的努力可以赢得欣赏和尊重他们还是愿意改的。
老外一般都很善良,宽容,不会在公共场合点破让人尴尬。我们也可以对老人友好一点,至少以身作则,让老人多一些安全感。
继续教材。开篇还是要先解释一下这儿的风俗。尊重私人空间,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和个体, 物质丰富,无须占便宜。
尊重个体。1。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 比如隔好几米远吆喝打招呼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你的存在是不太雅观的。
如果子女敢如实这样教育,我敢打赌很多老人一定反驳,小兔崽子,翅膀硬了,出国没见天,竟敢嫌弃父母了?!国内来的很多都这样,习惯了。让他们适应也得慢慢来。
这里有渥太华华人社区服务中心的人吗?可以编个教材吧。Salas88 开了个好头。这第一讲就是,来加拿大,在公共场合注意保持私人空间。然后弄几个实例。1。在超市阿,银行阿的柜台要有一米线。2。 路上要超人的话,不要挤碰他人,停一下说一声“一个私就是米”, 等人家让开了再走。3。除非被邀请,不要碰触陌生人的肢体。 如果不小心碰了,说声“骚瑞”。
得空再补充。
昨天去TNT买点东西,结帐的时候我后面的两位老人基本上就贴在我背后,尤其是老大爷,我往前挪一步他就跟上继续贴过来。甚至我输入信用卡密码的时候,大爷也是心怀坦荡大大方方贴在我背后的注视着键盘。
我也知道大爷多半不是信用卡骗子,只是在国内习惯了,但我还是觉得很不舒服。我本来想说一下,但是为了面子就没说。这种事情可能子女说相对好一点。
萨姐,你对老大爷说:我是个女的,离我太近,我可喊了。或者,你对他说:我是同性恋。他肯定离你远远地。
不知道我是不是有点矫情,或者像有些人说的对国人要求不能太高,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经常提醒一下自己的父母入乡随俗,把一些小的细节跟他们说说,不算过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