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stsang的最近内容

  1. hustsang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藕益大师《灵峰宗论》: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此事只问心,不必问知识也。知识亦劝淡世情轻活计,专修出要耳。天平一头低,一头必昂。虽巧识强捻,不得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典故: 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发财、做官、成仙)。
  2. hustsang

    往生净土的真信切愿,从何而生?

    居士既深信念佛,若未参承净业知识,又不广阅净土经论,则真信切愿,从何而生? ——印光大师 印祖文钞选读——印光法师文钞·与福建刘廷诚居士书 文钞原文: 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 第以众生之根性不一,故如来之教法万殊。是以一代时教,随机演畅。法门虽浩若尘沙。而行人依教修持,究竟归元,皆证即心自性。...
  3. hustsang

    知道蕅益大师是怎样念佛的吗?

    蕅益大师有一首净土诗非常感人,诗云: 我有慈父,示安于西。 我久逃逝,耳罔可提。 今既悔矣,痴犹未刲。 载怨载慕,乃泣乃啼。 “慈父”也就是阿弥陀佛,称为大慈悲父。 “示安于西”,阿弥陀佛示现在西方安住。 “我久逃逝”,蕅益大师说他自己逃逝——逃开、远离老父的怀抱很久了。我们六道众生都是没有归家的浪子,无量劫来舍父逃逝,在轮回当中头出头没、流转不停。 “耳罔可提”,“罔”也就是“不”的意思,无量劫来舍父逃逝这桩事几乎是提都不可提,实在不想提是说非常的伤心后悔。...
  4. hustsang

    七笔勾(莲池大师)

    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嗏,出事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 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 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手。 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 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身似疮疣,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存否? 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 因此把贵子兰孙一笔勾。 独占鳌头,谩说男儿得意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常久。 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梦觉黄梁,一笑无何有, 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 富比王候,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
  5. hustsang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公元1523~1615年),明代僧,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莲池大师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邻家有一老妪,日日念佛名,莲池大师问其所以,老妪回答:先夫持佛名,临终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莲池大师闻语感动,遂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于案头以自警策。二十七岁丧父,三十二岁母亦永诀,莲池大师决志出家修行,与妻子汤氏决别:「恩爱不常,生死莫代,我得出家,你自己保重。」汤氏洒泪说:「君先走一步,我自会打算。」莲池大师作一笔勾词弃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发。其妻随后也削发为尼。...
  6. hustsang

    阿弥陀经秦译唐译对照

    阿弥陀经秦译唐译对照 佛说阿弥陀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一时。 一时。 佛在舍卫国。 薄伽梵在室罗筏。 祇树给孤独园。 住誓多林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僧。 与大苾刍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千二百五十人俱。 皆是大阿罗汉。 一切皆是尊宿声闻。 众所知识。 众望所识。 大阿罗汉。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 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候罗。桥梵波提。宾头庐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
  7. hustsang

    答净土四十八问

    答净土四十八问 [明]莲池大师 著...
  8. hustsang

    印祖直言:知道这个念佛秘诀,你就不必再问人了

    都摄六根,入手在听。无论大声念,小声念,不开口心中默念,均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诀也。 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知此二者,更不须再问人矣。 ——印光大师 印祖文钞选读 《印光法师文钞》复明性大师书 白话译文: 你的来信,我都看过了。过分地赞誉我,令人不安。我的为人,心直口快。不过分赞誉他人,也不接受他人的赞誉。 年纪虽已八十岁,却一无所知,所以只以念佛来作为自我了脱的计策,但因为业障深重,绝对没有所得,由于有六十年的阅历,所说的还不至于贻误他人。...
  9. hustsang

    历代净土圣贤传

    历代净土圣贤传 智圆法师 译白 往生比丘 慧远(莲宗初祖) 晋朝慧远大师(莲宗初祖),雁门楼烦人,小时候非常好学,对儒家六经都有广博的通达,尤其擅长《庄子》《老子》。当时的高僧道安法师在太行恒山建立宝刹,慧远就去归投他。当他听到道安法师讲述《般若经》时,豁然开悟。因此出家依止道安法师学习。求学时,对佛法非常精心地思维讽诵,从早到晚不间断。道安法师感叹地说:“使道法流传东土的人就在慧远了!” 晋朝太元六年,慧远大师经过九江,见庐山空旷安闲,可以安居,就在那里建立精舍,称为“龙泉寺”。...
  10. hustsang

    一函遍復

    一函遍復 印光大師著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於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信,則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願,則願速出離此苦世界,願速往生彼樂世界。行,則至誠懇切,常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時刻刻,無令暫忘。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閒忙,立一課程。...
  11. hustsang

    今天是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往生日(四月十四)

    省庵大师(公元1686一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大师自小就不吃荤腥,少年时便有出尘的志向。父亲早亡,母亲张氏知儿子宿具善根,便命其出家修道。七岁时,大师礼清凉庵僧容选为师。大师聪慧俊彦,经典过目不忘。十五岁剃度受戒,兼通世典,吟诗书法俱精,然并未顷刻忘怀生死大事。...
  12. hustsang

    八万四千法门,念佛最为方便,这四大原因你不可不知!

    在无量法门中,念佛最为方便,这是方便中的方便。为什么呢?莲池大师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胜方便的原因所在。 ▼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教起所因十义》之第二义: “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者。入道多门,本无拣择。险夷曲直,难易攸分。则无量门中,念佛一门,最为方便。略陈有四:一、不值佛世,得常见佛方便;二、不断惑业,得出轮回方便;三、不修余行,得波罗蜜方便;四,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 01不值佛世,得常见佛方便 这是从见佛上讲。如果能够往生见佛,所谓“见佛了生死”,这对于我们修习佛法会有极大的利益。...
  13. hustsang

    【梵琦(楚石)大师,略传】

    【梵琦(楚石)大师,略传】(转贴): 楚石禅师:一心不退思安养,万善同归忆永明。   嘉兴天宁楚石梵琦禅师,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之人,径山无叟行端禅师之法嗣,俗姓朱,明州象山人。   其母张氏梦见红日堕怀,遂生梵琦禅师。   梵琦禅师在襁褓中时,曾有异僧来家中化斋,摸着梵琦禅师的头顶说:“此佛日也,他日必当振扬佛法。”父母因此给他取小字昙曜。梵琦禅师四岁时父母双亡,由亲戚抚养。七岁时即灵慧大发,读书一目十行,远近之人皆称之为神童。...
  14. hustsang

    蕅益大师净土选集—诗偈

    西斋净土诗赞 稽首楚石大导师 即是阿弥陀正觉 以兹微妙胜伽陀 令我读诵当参学 一读二读尘念消 三读四读染情薄 读至十百千万遍 此身已向莲花托 亦愿后来读诵者 同予毕竟生极乐 还摄无边念佛人 永破事理分张恶 同居净故四俱净 圆融直捷超方略
  15. hustsang

    往生论注(元魏,昙鸾大师)

    往生论注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