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尘的最近内容

  1. 戒尘

    七種不需本錢的布施

    七種不需本錢的布施 即使沒有財富也能做的七種布施 有一人向佛訴苦:「我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失敗,這是為什麼?」 佛說:「因你從不佈施!」 那人答說:「可我是一無所有的窮人!」 釋佛開示:「不對!即使你沒有財富,也可以給人七種佈施!」 一為和顏施:對於別人給予和顏悅色的佈施。 二為言施:向人說好話的佈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說好話,並勉人切實力行。 三為心施:為對方設想的心,體貼眾生的心的佈施。 四為眼施:用慈愛和氣的眼神看人。 五為身施:身體力行幫助別人。 六為座施:讓座給需要的人的佈施。 七為察施:不用問對方就能察覺對方的心,並給予相對其所需的方便的佈施。...
  2. 戒尘

    11位高僧圆寂前的珍贵开示!

    六祖慧能 公元712年7月,六祖慧能大师集徒众,预知他们:自己将于8月离世。徒众听罢,多皆痛哭。唯有一人,神情不动。此人,便是神会上人。 对痛哭者,六祖斥之:数年山中修道,修得什么?你等悲泣,为谁悲忧?难道,是悲伤我不知到哪去吗?为此,六祖为徒众说了“真假动静偈”,阐述“一切无有真”,认为“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同时,说明了动即不动,生即不生,去亦不去,灭亦不灭的道理。六祖与徒众作最后的告别时,说:欲求见佛,但识众生。说:自见本心,自成佛道。说:法身报身与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认为,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3. 戒尘

    佛來世間為什麼不能暴露身分

  4. 戒尘

    蕅益大師法語

    示法源 念佛工夫,祇貴真實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養的可歸,熾然欣厭。次信現前一舉一動,皆可迴向西方;若不迴向,雖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迴向,雖誤作惡行,速斷相續心,起殷重懺悔,懺悔之力,亦能往生。況持戒修福,種種勝業,豈不足莊嚴淨土?只為信力不深,勝業淪於有漏,又欲捨此別商,誤之誤矣!但加真信,一切行履,便不須改也。 示王心葵...
  5. 戒尘

    摩登伽女的啟示:男女之情,皆有前世因緣

    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余經典,逐漸而滅。”如果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由此可見《楞嚴經》之重要性。《楞嚴經》的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或簡稱為《大佛頂首楞嚴經》,佛說該經的直接因緣為,阿難化緣時,遭摩登伽女之母以咒攝入淫室,戒體快要被毀壞時,佛陀令文殊菩薩持楞嚴咒前往救護阿難,將阿難與摩登伽女帶回。阿難自恨道力未全,請佛宣說奢摩他、三摩提、禅那等諸佛如來得成菩提之最初方便。由此可見,摩登伽女是理解《楞嚴經》心要的關健性人物之一。 本講座共分兩部分:...
  6. 戒尘

    虚云老和尚:笃信因果真实不虚

    原题:因果略谈 (1947年在揭阳第一中学讲) 在坐诸位,我们在沦陷期间,受敌人蹂躏,水深火热,今幸国土重光,当有无限的感想。我们要知道这回战争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因各人共业所感而来的。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云:“倘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人们缺乏道德,做种种罪恶,酿成干戈水火饥馑的浩劫。若要转移天心,消弭灾祸,应从转移人心做起,应从人类道德做起,人人能履行五戒十善,正心修身,,仁爱信义,才可转移天心。若人只管做恶事,不肯回头,怎能化除戾气?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即是由迷得觉,导人归于至善的不二法门。...
  7. 戒尘

    佛教电影汇集

  8. 戒尘

    三皈依

  9. 戒尘

    佛母准提神咒的功德利益

    【佛母准提神咒的功德利益】 准提神咒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唯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多喃 nā mó sà duō nán 叁藐叁菩驮 sān miǎo sān pú tuó 俱胝喃 jù zhī nán 怛侄他 dá zhí tuō 唵 折隶主隶 ǎn,zhé lì zhǔ lì 准提娑婆诃 zhǔn tí suō pó hē 持诵准提神咒的殊胜功德:...
  10. 戒尘

    见和同解

    问:「请问为何不能达到见和同解?」 答:为什么不能达到见和同解?主要的原因就是专门见别人的过失。你不能和睦相处,见和同解就做不到。见和同解最小的范围是家庭,一家人和睦,家庭的核心是夫妻,夫妻好合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怎样能和睦?我讲经时常讲到,要专看对方的好处,不要看对方的缺点。 我说得很多,夫妻没有结婚前,彼此都看对方的好处,所以生欢喜心,结了婚。结婚之后就糟了,专看对方的缺点,这个麻烦就大了。能保持一生当中永远看对方的好处,不要把对方的过失放在心里,夫妻就能够百年偕老,你的家庭就和合、兴旺。...
  11. 戒尘

    四种素食

    冬季进补正当时,四种素食让你在冬日吃,可调理脾胃,胜过肉食。 1.红薯:补虚乏、益气力 营养分析:系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粘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因此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常吃红薯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防止胶原病的发生。 2.包心菜:增强抵抗力 营养分析: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西红柿的3.5倍,钙的含量是黄瓜的2倍。包心菜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钼和锰,是人体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质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十分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 3.萝卜:消积滞、化痰热...
  12. 戒尘

    佛教为何重视感恩?震撼心灵的真相超越想象

    视频链接: http://fo.ifeng.com/a/20161124/44499472_0.shtml 佛教的感恩文化有哪些?(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感恩这个词从佛教的根本教义里面,是贯穿始终的。(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我很感恩两位大师(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真诚恭敬心清净平等。感恩之心是前提!学会感恩是我们做人的开始,学会感恩是我们学佛的起端,学会感恩是我们修行的起步,学会感恩是我们成佛的根本。感恩之心从何而来?听听两个和尚告诉我们佛教为何重视感恩?震撼心灵的真相超越想象...
  13. 戒尘

    放下

    了知真相 看破放下 節錄自 淨空老和尚講演集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是假的。科學家也證實了宇宙之間只有物質、能量、信息。科學家講信息就是阿賴耶的見分,物質是阿賴耶的境界相,能量是阿賴耶的業相,這是阿賴耶的三細相。三細相起作用,就變現出整個宇宙萬事萬物,三細相是能變,萬物是所變。...
  14. 戒尘

    无德禅师故事六则

    一、无所事事的地狱   无德禅师收了不少青年学僧,大家慕名而来跟他学禅,禅师叫大家把所有一切都不准带进山门。在禅堂里,他要学僧“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给龙天”,但学僧有的好吃懒做,讨厌工作;有的贪图享受,攀缘俗事。 无德禅师不得已,说了下面一段故事: 有一个人死后,神识来到一个地方,当他进门的时候,阍王对他说:“你喜欢吃吗?这里有的是东西任你吃。你喜欢睡吗?这里睡多久也没有人打扰。你喜欢玩吗?这里有各种娱乐由你选择。你讨厌工作吗?这里保证没有事可做,更没有人管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