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能使鬼推磨啊,他是得了多大好處:共产党是中国的骨架,换党如换骨,去掉共产党中国会垮

独裁政府在执政上有一定优势,但因为没有制约机制很难自我纠错,所以在大趋势上走向消亡。民主有民主的问题,除了效率低下,还有就是我们总说的“民主被玩儿坏了”。对社会发展来说,这其实是个自然选择的过程,适者生存。目前似乎”民主”优势较大,前苏联的解体以及前华约国家的反水已经说明问题。各位都是人精,不是也从国内毅然跑出来投奔“腐朽没落“的民主国家吗?:evil:
你关于”独裁“、”民主的“的观点值得商榷。

能留在国外的“人精”,最终回国的也不少,否则老美为什么不让中国人学理工科?

想方设法留在国外的,也未必是”人精“,也有很多脑子有问题,比如甜甜圈、桂云才。。。
 
从目前的历史经验,发展经济阶段,民主政府和独裁政府都成功先例。但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有民主法制整体才能保证经济成果为大众服务,也就经济发展广惠于民,而不是被特权阶级垄断和窃取。在这方面,独裁政府目前没有成功的先例。
 
“中国的 K签证,其实只是对全世界表个态:美国走孤立主义,我们欢迎全世界的人才。

其实就算没有K签证,美国已经在流失人才到中国了,这是过去200年来从来没发生过的事。

从去年到现在,已经有85名行业顶尖人才和科学家全职加入了中国的科研机构,其中有一半以上是2025年做出这个决定的。

其中包括普林斯顿大学一名核物理学家,一位NASA的机械工程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位神经生物学家,多名数学家,以及超过6名人工智能专家。

这样的趋势还将继续扩大,因为川普正在大幅削减科研预算、提高外籍专业人士的H1-B签证费用、并且不断对各大高校施压。

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谢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共将川普这一系列孤立主义和赶走外国人才的动作视为“川普送的礼物”,他们求之不得。

所以 K签证只不过是做个样子,表个态。你美国不想要的顶尖人才,我们要了。

MAGA再这样胡作非为下去,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半导体、生物科技以及智能化军事装备等领域,全球的顶尖人才都会逐渐在美国日渐排外的政策下,流向中国。

我是真的没想到,中共外交部说了很多年的,“美国拿石头砸自己的脚”,真的在川普这里实现了。”

View: https://x.com/laozhouhengmei/status/1973365292601581855
 
从目前的历史经验,发展经济阶段,民主政府和独裁政府都成功先例。但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有民主法制整体才能保证经济成果为大众服务,也就经济发展广惠于民,而不是被特权阶级垄断和窃取。在这方面,独裁政府目前没有成功的先例。
说话要有根据

Grok

中美社会财富分配的总体特征


中国和美国的财富分配均呈现出显著的不平等特征,但两国在不平等程度、驱动因素和阶层间差距上存在明显差异。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4-2025年),美国的财富不平等更极端,尤其是财富集中度更高,而中国的收入不平等虽在过去几十年急剧上升,但底层阶层的相对财富份额高于美国,且政府政策(如扶贫和城乡差距缩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极端分化。全球财富不平等的Gini系数(0表示完全平等,1表示完全不平等)显示,美国财富Gini约为0.85,中国约为0.70-0.75,但收入Gini方面,中国约为0.45-0.47,美国约为0.41。两国顶层10%人口均占有全国财富的约67%-72%,但中国底层50%在人均净值上高于美国,尽管中国的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3。


财富分配受资产类型影响:美国财富主要集中于股票和金融资产,中国则更多依赖房地产(占私人财富的70%以上)。以下按社会阶层(底层50%、中层40%、顶层10%)分析特征,使用收入和财富份额作为指标。


底层阶层(底层50%:低收入群体)


  • 美国:底层50%(约1.67亿成年人)财富份额极低,仅占全国总财富的2.5%(2024年Q4),相当于约4万亿美元,但人均净值仅约2.4万美元。该群体收入份额约为12%,主要依赖工资和转移支付,但自1990年以来份额持续下降(从3.5%降至2.4%),受医疗债务和高生活成本拖累。COVID-19期间刺激政策短暂提升了收入,但2022年后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增长停滞。该阶层流动性低,教育和住房资产有限,贫困率约11.5%(2023年)。
  • 中国:底层50%(约7亿成年人)财富份额约为10%-15%,人均净值约为美国的两倍(约5万美元,2024年估计),得益于大规模住房私有化(95%住房为私人所有)和农村扶贫政策。该群体收入份额约为15%,自1978年以来增长5倍,城乡差距缩小(农村收入增速高于城市)。然而,底层仍面临就业不稳和医疗负担,贫困率降至0.6%(2021年官方数据),但隐性贫困(如流动人口)较高。总体上,中国底层财富增长更快,受益于国家资产转移和资产价格上涨。

中层阶层(中层40%:中产阶级)


  • 美国:中层40%(50th-90th百分位)财富份额约为30%,收入份额稳定在35%-40%,但实际增长缓慢(1990-2024年年均1%)。该群体主要持有住房和退休账户,但股票市场波动和教育债务侵蚀了积累。中产收缩:1971年占61%的家庭,现仅为51%(2023年),流动性下降,受自动化和全球化冲击。典型特征是“双收入陷阱”——高薪但高债,住房负担率达40%。
  • 中国:中层40%财富份额约为20%-25%,收入份额稳定在40%左右,自2015年以来未显著变化。该阶层受益于城市化,中产规模达4亿人(2024年),但68%为下中产(年收入1-3万美元),高度依赖房地产(房价上涨贡献50%财富增长)。城乡分化明显:城市中产扩张,农村中产滞后。政策如“共同富裕”旨在扩大中产,但房地产泡沫风险高,流动性不如美国。

顶层阶层(顶层10%:高收入和高净值群体)


  • 美国:顶层10%(约3,300万成年人)占有全国财富的67.2%(2024年Q4),其中顶1%占30.8%(约49.2万亿美元)。收入份额约为45%,主要来自资本利得和企业股权(顶1%持49.9%股票)。该阶层扩张迅速:亿万富翁数量2024年增至813人,财富增长率年均8%。特征是“赢者通吃”——科技和金融驱动,税收优惠放大差距。
  • 中国:顶层10%财富份额67%(2015年数据,2024年估计类似或略升),收入份额41%(2015年,2023年稳定)。顶1%收入份额约14%-16%,主要靠房地产和企业所有权(国有资产占比降至30%)。亿万富翁数量约1,000人(2024年),但增速放缓,受监管(如反垄断)影响。该阶层从私有化中获益巨大,但政治风险高,财富外流趋势明显(2024年净流出数百亿美元)。

比较与趋势


美国财富分配更“金字塔形”,顶层主导金融资产,底层依赖社会保障,但流动性低(社会阶层固化率高)。中国呈“倒丁字形”,中下层扩张快,但顶层与底层的房地产依赖放大脆弱性。2020-2023年,COVID加剧美国不平等(市场Gini升1.5点),而中国通过刺激维持稳定。未来,中国“共同富裕”政策可能缩小差距,美国则依赖税改。数据来源多为World Inequality Database和美联储,注意中国官方数据可能低估顶层收入。


这些特征反映两国经济模式:美国市场导向放大分化,中国国家干预促进底层增长,但两者均面临老龄化和资产泡沫挑战。
 
说话要有根据

Grok

中美社会财富分配的总体特征


中国和美国的财富分配均呈现出显著的不平等特征,但两国在不平等程度、驱动因素和阶层间差距上存在明显差异。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4-2025年),美国的财富不平等更极端,尤其是财富集中度更高,而中国的收入不平等虽在过去几十年急剧上升,但底层阶层的相对财富份额高于美国,且政府政策(如扶贫和城乡差距缩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极端分化。全球财富不平等的Gini系数(0表示完全平等,1表示完全不平等)显示,美国财富Gini约为0.85,中国约为0.70-0.75,但收入Gini方面,中国约为0.45-0.47,美国约为0.41。两国顶层10%人口均占有全国财富的约67%-72%,但中国底层50%在人均净值上高于美国,尽管中国的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3。


财富分配受资产类型影响:美国财富主要集中于股票和金融资产,中国则更多依赖房地产(占私人财富的70%以上)。以下按社会阶层(底层50%、中层40%、顶层10%)分析特征,使用收入和财富份额作为指标。


底层阶层(底层50%:低收入群体)


  • 美国:底层50%(约1.67亿成年人)财富份额极低,仅占全国总财富的2.5%(2024年Q4),相当于约4万亿美元,但人均净值仅约2.4万美元。该群体收入份额约为12%,主要依赖工资和转移支付,但自1990年以来份额持续下降(从3.5%降至2.4%),受医疗债务和高生活成本拖累。COVID-19期间刺激政策短暂提升了收入,但2022年后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增长停滞。该阶层流动性低,教育和住房资产有限,贫困率约11.5%(2023年)。
  • 中国:底层50%(约7亿成年人)财富份额约为10%-15%,人均净值约为美国的两倍(约5万美元,2024年估计),得益于大规模住房私有化(95%住房为私人所有)和农村扶贫政策。该群体收入份额约为15%,自1978年以来增长5倍,城乡差距缩小(农村收入增速高于城市)。然而,底层仍面临就业不稳和医疗负担,贫困率降至0.6%(2021年官方数据),但隐性贫困(如流动人口)较高。总体上,中国底层财富增长更快,受益于国家资产转移和资产价格上涨。

中层阶层(中层40%:中产阶级)


  • 美国:中层40%(50th-90th百分位)财富份额约为30%,收入份额稳定在35%-40%,但实际增长缓慢(1990-2024年年均1%)。该群体主要持有住房和退休账户,但股票市场波动和教育债务侵蚀了积累。中产收缩:1971年占61%的家庭,现仅为51%(2023年),流动性下降,受自动化和全球化冲击。典型特征是“双收入陷阱”——高薪但高债,住房负担率达40%。
  • 中国:中层40%财富份额约为20%-25%,收入份额稳定在40%左右,自2015年以来未显著变化。该阶层受益于城市化,中产规模达4亿人(2024年),但68%为下中产(年收入1-3万美元),高度依赖房地产(房价上涨贡献50%财富增长)。城乡分化明显:城市中产扩张,农村中产滞后。政策如“共同富裕”旨在扩大中产,但房地产泡沫风险高,流动性不如美国。

顶层阶层(顶层10%:高收入和高净值群体)


  • 美国:顶层10%(约3,300万成年人)占有全国财富的67.2%(2024年Q4),其中顶1%占30.8%(约49.2万亿美元)。收入份额约为45%,主要来自资本利得和企业股权(顶1%持49.9%股票)。该阶层扩张迅速:亿万富翁数量2024年增至813人,财富增长率年均8%。特征是“赢者通吃”——科技和金融驱动,税收优惠放大差距。
  • 中国:顶层10%财富份额67%(2015年数据,2024年估计类似或略升),收入份额41%(2015年,2023年稳定)。顶1%收入份额约14%-16%,主要靠房地产和企业所有权(国有资产占比降至30%)。亿万富翁数量约1,000人(2024年),但增速放缓,受监管(如反垄断)影响。该阶层从私有化中获益巨大,但政治风险高,财富外流趋势明显(2024年净流出数百亿美元)。

比较与趋势


美国财富分配更“金字塔形”,顶层主导金融资产,底层依赖社会保障,但流动性低(社会阶层固化率高)。中国呈“倒丁字形”,中下层扩张快,但顶层与底层的房地产依赖放大脆弱性。2020-2023年,COVID加剧美国不平等(市场Gini升1.5点),而中国通过刺激维持稳定。未来,中国“共同富裕”政策可能缩小差距,美国则依赖税改。数据来源多为World Inequality Database和美联储,注意中国官方数据可能低估顶层收入。


这些特征反映两国经济模式:美国市场导向放大分化,中国国家干预促进底层增长,但两者均面临老龄化和资产泡沫挑战。

民主国家有很多,欧洲,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
说话要有根据

Grok

中美社会财富分配的总体特征


中国和美国的财富分配均呈现出显著的不平等特征,但两国在不平等程度、驱动因素和阶层间差距上存在明显差异。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4-2025年),美国的财富不平等更极端,尤其是财富集中度更高,而中国的收入不平等虽在过去几十年急剧上升,但底层阶层的相对财富份额高于美国,且政府政策(如扶贫和城乡差距缩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极端分化。全球财富不平等的Gini系数(0表示完全平等,1表示完全不平等)显示,美国财富Gini约为0.85,中国约为0.70-0.75,但收入Gini方面,中国约为0.45-0.47,美国约为0.41。两国顶层10%人口均占有全国财富的约67%-72%,但中国底层50%在人均净值上高于美国,尽管中国的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3。


财富分配受资产类型影响:美国财富主要集中于股票和金融资产,中国则更多依赖房地产(占私人财富的70%以上)。以下按社会阶层(底层50%、中层40%、顶层10%)分析特征,使用收入和财富份额作为指标。


底层阶层(底层50%:低收入群体)


  • 美国:底层50%(约1.67亿成年人)财富份额极低,仅占全国总财富的2.5%(2024年Q4),相当于约4万亿美元,但人均净值仅约2.4万美元。该群体收入份额约为12%,主要依赖工资和转移支付,但自1990年以来份额持续下降(从3.5%降至2.4%),受医疗债务和高生活成本拖累。COVID-19期间刺激政策短暂提升了收入,但2022年后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增长停滞。该阶层流动性低,教育和住房资产有限,贫困率约11.5%(2023年)。
  • 中国:底层50%(约7亿成年人)财富份额约为10%-15%,人均净值约为美国的两倍(约5万美元,2024年估计),得益于大规模住房私有化(95%住房为私人所有)和农村扶贫政策。该群体收入份额约为15%,自1978年以来增长5倍,城乡差距缩小(农村收入增速高于城市)。然而,底层仍面临就业不稳和医疗负担,贫困率降至0.6%(2021年官方数据),但隐性贫困(如流动人口)较高。总体上,中国底层财富增长更快,受益于国家资产转移和资产价格上涨。

中层阶层(中层40%:中产阶级)


  • 美国:中层40%(50th-90th百分位)财富份额约为30%,收入份额稳定在35%-40%,但实际增长缓慢(1990-2024年年均1%)。该群体主要持有住房和退休账户,但股票市场波动和教育债务侵蚀了积累。中产收缩:1971年占61%的家庭,现仅为51%(2023年),流动性下降,受自动化和全球化冲击。典型特征是“双收入陷阱”——高薪但高债,住房负担率达40%。
  • 中国:中层40%财富份额约为20%-25%,收入份额稳定在40%左右,自2015年以来未显著变化。该阶层受益于城市化,中产规模达4亿人(2024年),但68%为下中产(年收入1-3万美元),高度依赖房地产(房价上涨贡献50%财富增长)。城乡分化明显:城市中产扩张,农村中产滞后。政策如“共同富裕”旨在扩大中产,但房地产泡沫风险高,流动性不如美国。

顶层阶层(顶层10%:高收入和高净值群体)


  • 美国:顶层10%(约3,300万成年人)占有全国财富的67.2%(2024年Q4),其中顶1%占30.8%(约49.2万亿美元)。收入份额约为45%,主要来自资本利得和企业股权(顶1%持49.9%股票)。该阶层扩张迅速:亿万富翁数量2024年增至813人,财富增长率年均8%。特征是“赢者通吃”——科技和金融驱动,税收优惠放大差距。
  • 中国:顶层10%财富份额67%(2015年数据,2024年估计类似或略升),收入份额41%(2015年,2023年稳定)。顶1%收入份额约14%-16%,主要靠房地产和企业所有权(国有资产占比降至30%)。亿万富翁数量约1,000人(2024年),但增速放缓,受监管(如反垄断)影响。该阶层从私有化中获益巨大,但政治风险高,财富外流趋势明显(2024年净流出数百亿美元)。

比较与趋势


美国财富分配更“金字塔形”,顶层主导金融资产,底层依赖社会保障,但流动性低(社会阶层固化率高)。中国呈“倒丁字形”,中下层扩张快,但顶层与底层的房地产依赖放大脆弱性。2020-2023年,COVID加剧美国不平等(市场Gini升1.5点),而中国通过刺激维持稳定。未来,中国“共同富裕”政策可能缩小差距,美国则依赖税改。数据来源多为World Inequality Database和美联储,注意中国官方数据可能低估顶层收入。


这些特征反映两国经济模式:美国市场导向放大分化,中国国家干预促进底层增长,但两者均面临老龄化和资产泡沫挑战。

成功的民主国家有几十个,发达的独裁国家没有一个。我们可以拿台湾举例,两蒋的开明独裁给台湾经济一个稳固的基础,但是保住经济发展果实的是后来的民主体制。它可以保证gdp不是给退休老干部盖疗养院,而是去给农民发养老金
 
民主国家有很多,欧洲,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

成功的民主国家有几十个,发达的独裁国家没有一个。我们可以拿台湾举例,两蒋的开明独裁给台湾经济一个稳固的基础,但是保住经济发展果实的是后来的民主体制。它可以保证gdp不是给退休老干部盖疗养院,而是去给农民发养老金
很多国家都是先发达才民主的。
比如南韩,独裁阶段经济开始腾飞。台湾也是,在小蒋独裁的年月经济腾飞。香港呢,港督说了算的日子成了小龙。
 
很多国家都是先发达才民主的。
比如南韩,独裁阶段经济开始腾飞。台湾也是,在小蒋独裁的年月经济腾飞。香港呢,港督说了算的日子成了小龙。

台湾,韩国都是经济腾飞后民主的。经济腾飞并不是发达国家,经济腾飞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矛盾,需要改革政治制度去化解。胡温时期经济腾飞,就好比蒋巾帼时期的经济腾飞,但是接下来的道路大陆和台湾迥异,这为什么大家诟病习主席在开倒车。
 
台湾,韩国都是经济腾飞后民主的。经济腾飞并不是发达国家,经济腾飞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矛盾,需要改革政治制度去化解。胡温时期经济腾飞,就好比蒋巾帼时期的经济腾飞,但是接下来的道路大陆和台湾迥异,这为什么大家诟病习主席在开倒车。
中国还需要继续腾飞。
这体量,美帝容不下,不争上游会被整死。
 
国民党:百年烂党,一坨烂泥至今糊不上墙;
民进党:数典忘祖,精日舔美,终将遭到历史的审判。
自由党:一群自以为高尚的理想主义者,忙着用空洞的口号和道德优越感掩盖他们对现实的无知。
保守党:死抱着过时传统不放的恐龙,宁愿让世界倒退到中世纪也要保住他们的特权。
民主党:伪装成进步斗士的投机分子,嘴里喊着平等,手里攥着华尔街的支票。
共和党:一群嗓门比脑子大的民粹狂热者,拿“自由”当幌子,实则只为自己的钱包和枪支自由卖命。
共产党呢?
 
1000012780.webp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