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 A

    ZT 是邪还是正?――“反应停”(Thalidomide)的故事

    coyotejoy   “反应停”(Thalidomide)曾经是制药史上一个耻辱邪恶的名字。这个药物 最初由一家德国公司Chemie Grunenthal于1953年合成,1957年开始被作为一种 温和的镇静止吐剂由该公司大力鼓吹出笼并在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和加拿大上 市销售。当时,怀孕的妇女往往用它来治疗妊娠期间早晨起来头晕和呕吐的毛病。 然而药物上市不到两年即发现,很多孕妇只要在怀孕后的头三个月内服用过一片 这个药物,生出的小孩往往四肢发育不全――干脆没有或只有很短的好象海豹翼 一样的一截。大夫们起先以为这是先天基因缺陷引发的海豹肢症(phocomelia),...
  2. A

    ZT 国之瑰宝

    送交者: 京虎子 于 04/07/24 00:23:04: 一、心中萦绕的名字 猴年马月的北京出人意料地凉爽,不寻常的天气似乎预示会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果然在六月下旬,卫生系统流言四起,以至于国家卫生部不得不召开新闻发表会,就今年萨斯实验室事故答记者问。新上任的主管副部长声明:请大家容许我保密两天。 两天后,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建党77周年。卫生部召开大会,宣布追究领导责任,从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到病毒所,最后是腹泻病毒研究室,从上到下一口气摘了五顶乌纱。尘埃落定,相关报道充斥报刊网络,中国卫生防疫系统的声誉到了历史最低点。...
  3. A

    ZT 从新华日报看国民党政府的新闻自由

    从新华日报看国民党政府的新闻自由 寒山 《新华日报》今天是中共江苏省委的机关报,但在1949年前,它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后来被《人民日报》取代。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他们不一定知道,当年这份中共中央机关报最风光的地方,并不是在阳光普照的延安和解放区,而是暗无天日的重庆?南京和国统区。...
  4. A

    新华日报 1943年7月4日社论

    每年这一天,世界上每个善良而诚实的人都会感到喜悦和光荣;自从世界上诞生了这个新的国家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种下了根基。一百六十七年,每天每夜,从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里的火炬的光芒,──它使一切受难的人感到温暖,觉得这世界还有希望。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
  5. A

    ZT: 报纸应对人民说真话 ―― 新华日报创刊八周年纪念

    一位新民报记者问我:“有人以为,中国记者不如英美记者,你的意见如何?”我回答说:“我不以为然。中国记者是并不逊于别国记者的。英美记者固然有他们的长处,但是中国记者,能在重重压迫之下把人民所要知道的真实消息透露给人民,这种经验,这种本领,则远非英美记者所能及。比如一棵树,生在平坦的地上,长得很高很直,是容易的,如果在石头缝里弯弯曲曲生长起来,虽然样子矮小,却确是不容易。”我这里所说的中国记者,是指大后方的大多数记者而言的。...
  6. A

    杨振宁:父亲和我

    杨振宁:父亲和我 杨振宁   1922年我在安徽合肥出生的时候,父亲是安庆一所中学的教员。我不满周岁的时候父亲考取了安徽留美公费生。父亲1923年秋入斯坦福大学,1924年得学士学位后转入芝加哥大学读研究院。四十多年以后我在访问斯坦福大学时,有一位同学给我看了一个大木箱,其中有1924年斯坦福大学年刊,上面的Chinese Club团体照极 为珍贵。木箱中还有中国同学会1923年秋的开会记录。...
  7. A

    台湾高一年级的历史试卷 ZT

    胚北胯立遘和高?中?九十一?年度第一?期高中一年??史科第一次段考?铨      ?啉铨,每铨2分,答邋不倒扣      1.邝?陪秦?那??役劫束之後,由於邝?死亡人?高哌45孺,引起六?人民的?烈恐?,蓖失抗秦的信心,???代的?局?此咄入秦??方面攻??期?     (A)褚陵之? (B)樘平之? (C)泓水之? (D)桂陵之?      2.???代,被趟秦形容?「???,人肩摩,呗衽成帷,佩袂成幕,?汗成雨」的城市是?     (A)秦的咸? (B)魏的大梁 (C)邝的邯? (D)?的乓淄   ...
  8. A

    毛主席语录

    “号称革命几十年,到头来,害怕起学生运动了,谁个怕学生运动?北洋军阀、段祺瑞,他怕,就镇压。结果怎么样?镇压学生运动的没有好下场,天天喊群众路线,群众真正地起来了,就怕得要死,恨得要命……”
  9. A

    不应有的遗忘 by 何蜀

    不应有的遗忘   何蜀   (发表于《山西文学》2001年2期)   季羡林先生在为马识途“文革”回忆录《沧桑十年》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充 满忧虑地说:“我现在痛苦地发现,浩劫结束才不过二十来年,今天再同年青人 谈到浩劫中的一些真实的情况,他们竟瞪大了迷惑的双眼,认为我们是谈‘天方 夜谭’……照这样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走的人越来越多,消逝的记忆也越来 越多,再过上十年八年,这一场空前的悲剧真会变成了‘天方夜谭’。我们许多 人的血白流了,性命白丧失了,应得的教训白白放过了。”   近来在阅读中,竟意外发现,不仅是青年,甚至在老一辈的“文革”过来人...
  10. A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好人不怕警察了 !

    发生过孙志刚事件的广州黄村街派出所变化巨大   本报记者 黄日飞   一年前,在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黄村街派出所发生过“孙志刚事件”,引起各界关注。   近日,记者到黄村街采访,发现“孙志刚事件”虽然过去才一年,但黄村街的3万多老百姓心里已很难把“孙志刚事件”跟眼前的黄村街派出所的警察联系在一起了。今日黄村街派出所,变了!   长脸变“圆”话和气好人不怕警察了   “长脸变‘圆’了,说话和气了,好人不怕警察了!”这是黄村街群众告诉记者的第一个变化。...
  11. A

    胡耀邦当年如何处理傅聪回国演奏问题 by 李春光

    胡耀邦当年如何处理傅聪回国演奏问题 李春光 1981年,傅聪回国演奏、讲学,《人民日报》发了一个广告,称“著名英籍钢琴家傅聪先生钢琴独奏会……”北京、上海另一些报刊也准备刊登音乐会广告,并拟发表相关新闻报道和记者专访。傅对《人民日报》广告不满意,说:什么“英籍钢琴家?”我是个中国人。什么“傅聪先生”,哪一天才能叫我一声“同志”啊!...
  12. A

    胡文辉: 梁漱溟的勇气

      梁漱溟原是一个极狂妄的人。没错,不仅是狂,确实就是狂妄。   一九四二年,梁自日本占领下的香港脱险后,给他两个儿子梁培宽、 梁培恕写了一封长信,里面说:“……前人云:‘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 开太平’,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要写成,我乃 可以死得;现在则不能死。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至建国工作,亦正需要 我;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 象的。乃不会有的事!”自负如此,古今中外恐怕亦属罕有了。在偷渡离 港时,梁的同行者都面有惧色,惟独梁怡然自若,若无其事。为什么?因...
  13. A

    范学德: 遥忆岱年先生

    遥忆岱年先生                            张岱年先生,是我心中永远的师长。        上一次见到岱年先生是九七年夏,我从美国回国探亲。那时先生已经八十八岁了,但还像我十多年前第一次见到他时那样:头脑非常清楚,胃口也很好,一边大口地吃着红烧牛肉和炒海参,一边还说很香、很香,只是听力差多了。他开玩笑说,现在得对我大声疾呼了。        与先生别后,心中总惦记着一件事,九九年五月二十三日,是先生九十大寿,愿上帝保佑先生平安。       ...
  14. A

    周启博:我的父亲周一良怎样进入“梁效”写作班子

      按:文革中卖身投靠臭名昭著的“梁效”写作班子的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周一良去年逝世,北京刊物《群言》向家属征求回忆稿件,其子周启 博如期交稿而未获刊登。今年六、七月份的香港《开放》杂志终于全文刊 出。此文言一代人所不敢言,带挺着脊梁骨,透彻地分析了毛泽东时代共 产党中国对知识份子的精神驾驭。这么多“聪明人”被打压、愚弄、利用 和蹂躏的史实,值得后人反思。文章较长,但值得重点推荐。(智叟)   (一)尴尬群体中的一个   父亲周一良二零零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八十八,当属高龄。 遗憾的是他未能把想说的话全部形诸文字。...
  15. A

    [转贴]57年批判黄万里先生的文章

    揭穿黄万里的花招 巨涛 (原载1957年7月9日《新清华》第209期) 〖文章来源 http://www.cqzg.cn 版权所有 春秋战国全球中文网 KZodCR〗 据2003年11月15日23:40:11 万维网 [教育与学术]h送交者: yiersan...
  16. A

    【转贴】蒋介石的大义灭亲

    1934年3月,鲁迅在日本左派刊物《改造》月刊上发表《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牛兰夫妇,作为赤化宣传者而关在南京的监狱里,也绝食了三四回了,可是什么效力也没有。这是因为他不知道中国的监狱的精神的缘故。有一位官员诧异的说过:他自己不吃,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呢?岂但和仁政并无关系而已呢,省些食料,倒是于监狱有益的。甘地的把戏,倘不挑选兴行场,就毫无成效了。」 〖文章来源 http://www.cqzg.cn 版权所有 春秋战国全球中文网 p2mONz〗...
  17. A

    朱德批斗会记录 ZT

    在中共中央的档案馆里,有一份标号为“19660523”的会议纪录。此份 文件记录了1966年5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在23日的会议,对朱德元帅的严 历批判,即发生在那一天:   地点:人民大会堂河北厅   主持人:刘少奇 〖文章来源 http://www.cqzg.cn 版权所有 春秋战国全球中文网 dGT1eT〗   朱德:[首先因为对批判彭、罗、陆、杨持消极态度而被责令作检讨]: 我过去的错误已经作过两次检查,第一次是在高饶问题发生以后,我在会上 作了检讨。第二次是彭德怀问题发生后,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作了检讨,那次 检讨比较长一点。...
  18. A

    转雄文一篇

    原作:叶赫那拉.献忠,整理者:傅锺华   (整理者按:余日前访古物商,在一本《大清二百五十周年征文获奖作品集》中见到此文,真中华正气篇也!爱甚,重金买下。传与亲友,亦是人见人爱,且敦促本人速将其公诸于众,以振我中华雄风。语殷殷,情切切,余不敢不从。故对原文略作整理,在此发表,以飧读者。)        五个五十年过去了,从库页岛到帕米尔,从贝加尔到湄公河,大清巍然屹立在东方!     五个五十年过去了,从努尔哈赤开国到康乾太平盛世,大清的历史灿烂辉煌...
  19. A

    上甘岭战役真相 (by Light)

    上甘岭战役真相 (Light) (1) 基本上上甘岭是个小型山地争夺战,规模跟同时期同地域(同属美国第9军)的白马山之役差不多,主要的交战者是中国和韩国部队,各是一胜一负。平心而论,上甘岭当然还是志愿军的胜利,其间美军虽然占领了三角高地数周,交给韩国军队后最后还是失守。以最后控制权来看,还是中国战胜;就如白马山最后还是韩军保住阵地而获胜一样。...
  20. A

    马总理就要接见达赖了

    不知道渥村的热血青年们为什么没有动静 多维社记者报导/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将于4月19日到加拿大访问,根据总理办公室的安排,加拿大总理马田将和达赖举行会谈。北京日前曾警告说,如果加拿大政府官方和达赖有任何接触,将“严重损害两国关系。 加通社援引总理办公室的话强调。达赖喇嘛是精神领袖,因此马田和达赖会面期间不会讨论政治问题。官员又说,加拿大重视和中国的贸易关系,但总理马田仍然希望和达赖会面。 根据安排,达赖喇嘛将在加拿大访问两个多星期,期间将会到访渥太华、多伦多和温哥华。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