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能源汽车事故鉴定中心4月7日公布的初步分析指出,事故暴露出三大技术症结。其一,SU7标准版采用的纯视觉方案,在夜间低光照条件下,对静态障碍物的识别距离比激光雷达方案缩短47米,导致预警时间减少3.8秒,其二,电池包底部防护钢板厚度仅1.8mm,低于行业主流2.5mm标准。水泥桩贯穿部位恰好位于电池模组间防火隔离墙的接缝处,其三,Aeb系统设计逻辑中排除锥桶类临时障碍物。这与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2024年新版指南建议相悖,事故车辆残骸的CT扫描显示,动力电池遭受贯穿伤后电解液泄漏速度达3.2L/秒,远超防护结构设计的1.5/L秒安全阈值。清华大学车辆工程实验室模拟实验证实,当碰撞速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