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 T

    光荣绽放

  2. T

    本无风流事,枉担风流名。

    一年进口芯片花费超万亿 中国制造在为美国打工?_面包财经_原创_原作者 http://www.mbcaijing.com/news/NewsDetails.aspx?nmid=1&nid=378 一年进口芯片花费超万亿 中国制造在为美国打工?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30日 来源:面包财经 芯片贸易中国制造 本无风流事,枉担风流名 中国的出口和制造业总产值已经高居世界榜首,但很多高附加值的关键产品和零部件其实仍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中国每年花费在芯片进口的金额超过万亿,耗费已经超过原油。...
  3. T

    转帖:韩裔美女在银行被骂

    韩裔美女在银行被白人误当华人骂“支那猪” - 无忧资讯 http://info.51.ca/news/canada/2016-11/482695.html
  4. T

    转帖:仇华传单的思考:华人为何总成为被攻击目标?

    仇华传单的思考:华人为何总成为被攻击目标? - 新闻中心 - 温哥华港湾 http://www.bcbay.com/news/2016/11/18/457605.html
  5. T

    转帖:哈佛大学校长的公开信

    原标题:美国总统大选结束一周,哈佛大学校长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编者按:唐纳德·特朗普在本月8日美国大选中当选新一届总统后,美国多地持续发生反对特朗普当总统及其部分政策主张的示威游行。 大选结束已经一周,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向全体师生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全文翻译如下: 尊敬的哈佛社区成员: 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已经一周时间,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最分裂,最有争议的选举。无论我们个人的政治观点如何,情绪高涨抑或低落,眼下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富有挑战和不确定的时刻。在全国各地,包括大学校园,恐吓性言语和不断升级的残酷而可怕的事件,正威胁着我们国家和人类最深层的价值观。...
  6. T

    转帖: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就美国大选致全校公开信

    1月8日美国大选结束,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正式当选为新任美国总统,瞬时引发美国多地的集会和抗议示威,尤其是一些大学校园。 11月9日,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赖夫(Rafael Reif)写信向麻省理工学院校园的全体成员表达了安抚之情,强调了美国的多元价值观以及自由表达,强调了麻省理工学院对于追求科学和真理的坚持,并呼吁麻省理工学院全体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倾听、团结一致。 麻省理工学院的全体成员: 今天,我们得知,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将成立新的领导政府,而新政府必将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7. T

    Hillary赢了23万选票,未赢得白宫

    如果计算直接选票总数(popular votes),希拉里更获得了超过23万张的明显优势。 也就是说,如果这是一场一人一票的普选,胜出的人就是希拉里。但是,美国独特的“选举人团”竞选制度,让特朗普取得了胜利。
  8. T

    转帖:Trump 是一个大坏人吗?

    1986年2月4日,一个三代居住在佐治亚州东部波克(Burke)县的农民希尔(Lenard Hill),在买了一份保额可观的生命保险以后,在自己的卧室中用一支0.22英寸口径的步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原因很简单,因为长期的农业欠收,希尔家面临银行大约30万美元的债务。如果不能按期清偿,他将会失去祖辈经营了三代的农场,而且对于世代经营农场的农民来说,失去土地是耻辱的。   为了能让家庭能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选择了自杀。   可是,生命保险条款中,自杀是不能获得赔偿的,希尔明显没有搞清条款。他的遗孀(Annabel...
  9. T

    天朝形势一片大好

    江苏交通设计院IPO获通过 6位股东身价将上亿,70多人超千万。
  10. T

    深思 一个华为员工站在非洲看中国,看清许多真实…

     China你好!   平生第一次来到这块神奇而陌生的土地,一切都那么新鲜,尤其有感于当地人的热情友好。虽是相逢陌生,但每每老远就笑眯眯的招呼。只是开头往往会先问我是日本人、韩国人还是中国人。当得知我来自中国后,便总是不约而同的竖起大拇指说:   “你好!My friend。”   虽然在他们可能只是礼貌,但对我来说还是非常受用的。既因为他们竖立的大拇指而感到自豪,也为他们的友好而感动。...
  11. T

    河南人为何成为中国地域歧视的替罪羊?

    凯哥:很高兴读到你前个月对我的采访,但有些读者的评论让我感到困惑,比如,我一直为河南人被某些人歧视感到不平,但却引来某些人对非洲人的轻蔑,看来非洲人和河南人成了这些人霸凌的难兄难弟了,您可以解释一下吗?...
  12. T

    转帖:代沟,真好

    老张出差,低调地选择坐火车。 卧铺车厢,都半夜了,上铺的90后妹子还戴着耳机,没完没了四六不着调地哼着歌。 老张长夜难眠,终于忍无可忍。 于是,敲了敲上面的床板说:“美女,能让我睡会儿吗?” 妹子探出头,看了看老张,沉默了数秒,然后轻轻地回答:“行,你上来吧。” 后来,老张经常回味美妙的往事。由衷感叹:代沟,真好。
  13. T

    转帖:马云遭美国证监会调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4fd46810102xk6x.html
  14. T

    转帖:代沟

  15. T

    转:一个古代笑话

    古代曾有一个笑话,说兄弟俩去参加科举。哥哥中了,弟弟却名落孙山。弟弟郁闷地先回家了,嫂子听说老公中了,欢喜无限。弟弟就造谣诬蔑,说:“你瞎高兴啥?中了的,那花儿都要去了!”嫂子听了以后,如遭青天霹雳,一下子蔫了。等哥哥兴冲冲回来,却看到老婆在哭,就问为什么。老婆把听来的告诉他,他哈哈大笑,声称当今圣明,哪里会有南汉的弊政呢?当下脱了裤子,验明正身,老婆才破涕为笑。哥哥就感慨说:“我这进士,还比不得那花儿值钱!”中国历史上,就是把进士看的比男根更重的人太多,如果反过来的话,中国应该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16. T

    转帖:中国留学生悉尼遭暴打

    10月28日晚,一则“中国留学生在悉尼华人区被三名中东人殴打致浑身伤!耳出血!”的帖子在朋友圈疯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被暴打的这名中国留学生,叫eddy。 今年17岁,家乡吉林,他来到澳洲仅仅1年,是附近kogarah一间高中的高二学生。 事发时,他正和两个同学在hurstville westfield外吃肯德基。 两名和他们同校的中东男生朝他走来,到跟前的第一句话就是: “f**king you chinese chinky!” 听到这句侮辱华人的言论,eddy很郁闷也很生气,因为他们之前并没有过纠纷。于是他站起来说了句“shut up”。...
  17. T

    北美崔哥:在中国当明星真特么不易!

    从战国开始,所有炎黄子孙从一生出来就准备着做人上人,刚刚发育好就开始冲刺北大清华和各国的常青藤,脑子不好使的好孩子就开始冲刺村长县长和省长,每个人都是想在人肉金字塔上混个高的位置,但是,北美崔哥的我算是看明白了,真正的人上人其实只有一个-----当明星。 北大校长曾经对北大毕业的我说,“崔哥老弟,我这个北大校长只能算个名人,我不是明星。我上街没人认识我,王宝强上街全民都认识他。明星是全民共识不需要介绍的一张家喻户晓的脸,是不敢上街一上街就堵塞交通的庞然大物。 名人挣钱是有道理的,比如我要拿工资;明星挣钱是没有道理的,他们没有工资的感念,开多高的天价都会有人给。”...
  18. T

    奥巴马问马云的三个问题:

    G20 杭州峰会上,奥巴马和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探讨了一下。奥巴马说我们暂且不要讨论中国的经济总量什么时候能够超过美国,我先问问另外三个 “什么时候”: 第一,什么时候全球的精英会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而不是像今天都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美国、 欧洲留学?就连你们中国教育部部长都把自己子女送往美国上学! 第二,什么时候全球的年轻人会最欣赏中国的电影、文化、书籍,而不是像今天他们最喜欢的是美国、欧洲的电影、书籍、音乐? 第三,什么时候全球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会首选中国的品牌?
  19. T

    兰台说史·美国华裔反歧视应向黑人学什么?

    引言:这两天美国又爆出新闻,美国的华裔为捍卫自身权利进行大规模持枪游行示威,这是华人少有的大规模地合法利用自己抗争权利的行为。这里笔者要说一句,干得漂亮!因为过去华人老是以封闭、排他、懦弱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眼中。而作为生活在一个种族歧视一度非常严重的国家,美国的少数族裔一直是靠自我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争取自己的权利的。 美国是多种族的移民国家 众所周知美国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不过在刚刚建立的时候依旧是有主体民族存在的——也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以新教徒为主)。后来随着来自欧洲移民的不断增加渐渐形成了多数族裔也就是“非拉美族裔的白人”(No-Hispanic White)。...
  20. T

    转帖:"听于丹演讲, 我差点晕倒!"

    世界华人文学研讨会”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召开,举办单位暨南大学还是挺重视挺热情的,两天的会议最重的戏是开幕式后请于丹做主题演讲,她谈中国文化。 这是我第一次听于丹演讲,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于丹的想法。以前没有看过她的任何文字,但我并不反感她,一个教授能够弄得全国皆知,一定有其特长,这是任何多元社会都允许并鼓励的。 即便她讲的有不符合学术甚至错误的地方,你也去讲,去纠正过来就行了,没有必要对她太过学术、太过刻薄。这是我以前对她的基本看法。那次,她演讲起来如滔滔长江之水,唐诗宋词信口道来,旁征博引,这一讲,就是将近两个小时。也彻底破坏了我对她的看法。 难倒没人听出来于丹是在瞎胡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