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 L

    小莘:浅评“猫论”

    作者: 宁心潮 浅评“猫论” 大约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起,随着邓小平发动一场“改革开放”运 动的出现,一种说法、一个幽灵,乃至成为一门“理论”,在中国大地的上空呼 啸着、回荡着,并且,实际上成为了人们在思考一切问题、做一切工作、制订一 切计划、对待一切事情的“思想理论基础”。这种说法、这个幽灵,就是“不管 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就是后来被一些著名“理论家”们称之为 的“猫论”。 在“猫论”者的眼中,这个“老鼠”就是“财富”,而“金钱”正是其标志。因 为人的生存、生活需求都不能没有“它”,所以逮到“它”,就等于逮到了一切...
  2. L

    “黑夜”钓了一串“鱼”,呵呵

    http://www.comefromchina.com/newbbs/showthread.php?s=&forumid=3&threadid=426540
  3. L

    俺比较喜欢的一类摄影作品--Weather Photography

    http://www.twisterchasers.com/Web%20Video%202005/March%2021,%202005%20test.wmv March 21, 2005 Broadband 22MB File (Broadband) March 21, 2005 5MB File (Broadband) March 21, 2005 1MB (56k Dial up)
  4. L

    沈彤?台?人妻;裸?泡?泉照 被?通?酌?

    六四XX 沈彤?台?人妻 裸?泡?泉照 被?通?酌? 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NewsType=twapple&Loc=TP&showdate=20051116&Sec_ID=5&Art_ID=2205104 滔果日? 沈彤昨晚躲避媒篦?蕴,由友人掩罪?揠公室後樵搭?匆匆滕去。胡瑞麒...
  5. L

    哈哈,太搞了!(本坛的民猪不要羡慕呦~~)

    六四英雄 沈彤?台?人妻 裸?泡?泉照 被?通?酌? 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NewsType=twapple&Loc=TP&showdate=20051116&Sec_ID=5&Art_ID=2205104 滔果日? 沈彤昨晚躲避媒篦?蕴,由友人掩罪?揠公室後樵搭?匆匆滕去。胡瑞麒...
  6. L

    婚纱摄影

    1
  7. L

    中国留学生海外拼富 开奔驰打工“吓坏”老板(图)

    图说:新西兰当地电视台拍摄的“阔少”与跑车(电视截屏,黑圈中标注的是车主姓名和跑车型号) 衣服不到几千根本就不看 开着奔驰去打工“吓坏”老板 出手大方赌场专机迎接   开宝马买豪宅 中国阔少一掷万金   有的国家出手最阔绰的中国留学生不是来自北京等大城市 而是来自于国内贫困地区和一些中小城市   中国目前的海外留学生总数达几十万人,并且大多数留学生都是自费出国,留学生每年的花费至少几百亿元以上。面对这么庞大的消费市场,各国大学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争夺中国学子。...
  8. L

    阿拉斯加(Alaska)风光[转贴]

    相机20D;镜头主要用两个Canon EF-S 10-22mm;17-40L
  9. L

    你相信吗?-法国科学家研究称流沙并不会完全将人吞没

    2005年09月30日 10:08 重庆时报   本报综合消息  在电影中时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毛骨悚然的景象,人在陷入流沙后很快就被吞 没得无影无踪。然而据英国《泰晤士报》29日报道,上述情景纯属瞎掰,最新科 学研究发现,人一旦陷入流沙,最多只会陷到腰部就会停止。   据报道,法国科学家柏恩在研究中发现,流沙是沙、粘土和盐水的混合物。 一旦流沙表面受到运动干扰,它就会“液化”,使得在上面的物体下沉。接着沙 和粘土掉到下方底层混合,便会创造出厚实的沉积层,可以防止物体进一步下陷 。...
  10. L

    [转贴] 女人之美

    女人之美,除了要看容颜和身材之外,更在于青春气息和气质。没有内在气质而 只有青春气息的女人,其美犹如朝露,随着日头渐高,其青春气息和青春之美也 随之挥发,到了某个时刻之后就只剩下满脸的带皱纹的猪头肉和柏油桶般的身材 了;有内在气质的女人,其美犹如醇酿,当其青春气息和青春之美随着日头渐高 而随之挥发之后还会显示出别样的风韵和美------或慈眉善目,或雍容华贵------尽 管也是面带皱纹(但身材不能如柏油桶般)。 唯一不能用此眼光看的同辈女人是你的妻子。因为妻子是与你同老和为你生儿育 女传宗接代的女人。 一般来说,中国女人比美国(白种)女人更容易保持青春之美。...
  11. L

    只给看一点

  12. L

    西格雷夫夫妇:我们要告诉世人真相

    财经时报     □ 本报记者 杨时?   这是一次独特的访谈。作者隐居在法国的山区,只留下了一个邮件地址。和 记者的笔谈中,这位年近70岁的作者,仍然像一名斗士,语言中充满着激情。      问:你最开始为什么要写作《黄金武士》?我想知道你的初衷。   答:写作每一本书都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真相,也可以让我们知道 什么是官方的宣传和谎言。我们看到有些国家是如此腐败和肮脏,所以决定写这 本书,要告诉人们真相。   问:在你们搜集证据的18年时间里,有什么组织或者个人给予你们物质上的 资助吗?...
  13. L

    王选:必须讨还被掠夺的财富

    财经时报      □ 本报记者 刘峰   “中国只要有两个王选就能让日本沉没。” 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曾发出这样 的感慨。      记者是在理想大厦的门口见到王选的,3个沉甸甸的包在她身上显得分外扎眼 。虽然在媒体的视线里,她从来都是严肃的,但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她时常会 流露出灿烂的笑容,并把这种情绪感染给身边的人。   《财经时报》:请谈谈你加入《黄金武士》编译工作的情况。   王选:该书的作者没有挑选其他的人,因为他们很信任我,我们也是很要好 的朋友。他们对我的语言能力和我的人格都比较信任。对于这样的历史著作,一...
  14. L

    黄金武士的真相

     《财经时报》     □ 本报记者 杨时? 刘峰   日本快要投降的时候,菲律宾的一些岛屿上,一群劳工还在地下没日没夜挖 着不知何用的隧道。几天之后,成吨的黄金和财宝被运往那里掩埋,永远地掩埋 。当那些工人刚要爬上地面的瞬间,一声巨响,然后便是一片死寂。一切成为永 久的秘密,只留下一个叫做“金百合”的传说      在战争中,日本军队惨无人道的暴行无人不知,但在历史的尘烟后面却还掩 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当时,日本每到一处,都毫无例外地将那里的财宝洗劫一 空,这其中包括大量的黄金、珠宝,以及珍本书籍字画和大量的艺术品。...
  15. L

    日本掠夺巨额黄金被披露 中国经济可能被摧毁?

    《财经时报》   “山下黄金”的故事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一直在民间流传,在“传说”与 史实之间一直没有得到学界和官方的澄清,美国作家西格雷夫夫妇用了18年的时 间收集资料,追踪案件,终于获悉这批价值被认为有上万亿美元的财富的去向。      这本叫做《黄金武士》的书一出版就引起轩然大波,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 版,目前中译本已经上市,书中披露的史实史料令人震撼。部分学者自动加入到 对“黄金”的研究中。《财经时报》根据书中提供的线索,走访了大量的专家、 学者,并采访到该书作者及组织编译者,试图揭示出故事背后的隐秘。...
  16. L

    拿下65亿高铁大单 西门子一错再错后的狂欢

    财经时报/罗斌 郭威   一错再错的策略,曾让西门子在去年夏天的盛宴中颗粒无收,眼下他们在飞 溅的香槟泡沫中,甚至能闪过更大胆的念头。中国市场大得足以容纳任何疯狂的 食欲,在未来15年,拟增加2万亿元投入,以新建2.5万公里铁路   11月11日是德国的狂欢节。 对代表德国国家形象的西门子(Siemens)而言 ,历时40日的节庆,在第一天就达到了顶峰。   大礼包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德国时送出的。当天,中国公司与西门子 签下6.9亿欧元(人民币与欧元比价约为1∶9.5)的合同,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将...
  17. L

    [转贴] 汉语是门环保语言――兼从好莱坞电影的片名对比中文相对英文的表达优势

      在下近来较忙,晚上也常加班,譬如今天周六(中国大陆时间),也要从下 午加班到晚上,所以这里(海外的“独立评论”论坛)来得较少,不知道这里原 来正在进行着关于汉语的大辩论,正反双方还争得脸红脖子粗,而且有的朋友还 上纲上线,把原本属于文化范畴的讨论内容提到吓人的高度。   我个人虽然是一名旗帜鲜明的老右派,对专制独裁视如寇仇,但是对于自己 民族的传统文化,自我感觉态度还是比较包容的。当然,对于其他文化亦以同一 心态来对待,既不过分美化其长处,亦乐意正视其缺陷,一如鲁迅先生说的,“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18. L

    [推荐] 中华文化的失传与变质发微

    张建芳 【提要】 远古时代就已自成体系的中华文化是世界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 化,它既有古老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由于一百多年来根本没有由中国 人用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母语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史,导致一些学 者无法真正了解本真中华文化的精髓,无法了解中华文化中相当一部分内容的失 传与变质并非起始于近现代,汉代甚至汉代以前就已经开始失传与变质了。出土 的七千多年前的骨笛与六千多年前的天文星图等实物与后世《史记》、《汉书》 、《隋书》、《资治通鉴》等文献记载相互吻合足可证实,七千多年来的中华民 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史才称得上是本真中华文明史。...
  19. L

    [转贴] 中国和西方文化劣根的比较

    转自中华网论坛中国佛网友 一、缘起 很多年前,大概是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本书和一部电视剧在当时比较流行,书 的名字叫《丑陋的中国人》,作者是台湾的柏杨,电视剧叫做《河殇》,剧本是 苏小康写的。所宣扬的思想大同小异,总的来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比做污秽的 \"酱缸\",把中国一百余年落后的原因归咎于祖先创造的文化---,特别是儒教。 书中列举了一些中国文化的糟粕,比如:八股文,小脚,廷杖,太监。盲目膜拜 偶像,愚忠愚孝,对思想的禁锢,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也提到了一些中国人的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