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 学者新论:日本是中国统一台湾另一最大障碍

    《世界商业评论》ICXO.COM ( 日期:2004-07-21 09:31)   台湾问题之所以特别复杂和难以解决,主要原因就在于其中掺杂着重大的国际因素。所谓国际因素,首先是美国,其次就是日本。...
  2.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重申《与台湾关系法》承诺

    www.XINHUANET.com  2004年07月17日 21:36:1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17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17日在答记者问时说,中国坚决反对美国众议院通过所谓重申《与台湾关系法》的承诺两院共同决议案,并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众议院7月15日通过了“重申《与台湾关系法》的承诺”两院共同决议案。请问你对此有何评论?    章启月说,我们坚决反对美国众议院通过所谓重申《与台湾关系法》的承诺两院共同决议案,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3. 传南海舰队司令员吴胜利擢升副总参谋长

    (2004-07-17)   (联合早报网讯)根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继空军中将许其亮晋升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之後,海军也有一名代表进入总参谋部。成为新任副总参谋长的海军将领是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吴胜利中将。   中国官方媒体还没有公布南海舰队司令员的接任人选,但吴胜利已经以副总参谋长的身分出席军方的活动,目前,他还兼任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组委会主任。...
  4. 华盛顿时报?中国制成新型攻击潜艇

    (联合早报网讯)(2004-07-17)   《华盛顿时报》昨日引述美国国防与情报官员说,中国为了加强海军军力,已建成美国情报单位不知道的一种新型攻击潜艇。报道引述国防分析家说,这种新型攻击潜艇似乎是结合了中国自身发展的硬件与俄罗斯的武器系统,显示中国正在加强潜艇部队以准备因应台海冲突。   报道称,这种潜艇数周前首次被人发现,五角大楼已将它列为元级潜艇。这潜艇泊在中国武汉造船厂的照片,本周被张贴在一个中国网站上,一名美国国防官员证实照片中的就是新型元级潜艇。...
  5. 反应过激无益北京形象

    《联合早报》(2004-07-17) 孙传炜 作者是《联合早报》北京特派员   副总理李显龙访问台湾,引起新中双边关系的轩然大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已经证实,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取消原定前天在新加坡举行的演讲,就是因此作出的决定。从各种迹象看来,中国接下来还会有其他的“报复”措施。   中国这一次大概觉得需要采取一些行动来“杀鸡儆猴”,向全世界表明它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反对其他国家政府和台湾当局交往的决心。不过单纯地看,这一轮风波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应该还是相当有限的。毕竟,对方也很清楚,新加坡在两岸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
  6. 李副总理书面答复新加坡传媒关于台湾之行的提问全文

    《联合早报》(2004-07-17)      李显龙副总理昨天以书面答复新加坡传媒关于他近日台湾之行的提问,以下是答问全文。 问:台湾传媒对你此行作了各种各样的报道。可否谈谈你对这些报道的看法? 答:台湾传媒对我此行作了各种各样的揣测性报道。我们不能单从表面去看待它们的报道。我没跟当地记者谈过话。他们还报道了国防部长张志贤准将随行。这根本就不是事实。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张部长并没有出国,他还参加了纳丹总统在总统府园地为新加坡武装部队人员所设的招待会。...
  7. 政客鼓吹“守卫”台湾海峡 日本竟想插手台海事务

    www.homeway.com.cn 【2004.07.15 10:37】环球时报/张莉霞 一名日本陆上自卫队队员在进行无坐力炮瞄准训练。(美联社图片)   外交部发言人:中国军舰没有拦截日本调查船...
  8. 中国地位谁说了算 入“市”是否被炒过热?

    新华网 (2004-07-14 11:17:13) 来源: 【作者】新加坡《联合早报》 杜平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最近两个月以来,就像当年争取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一样,中国又兴起了一股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热潮。为什么要争取“市场经济”的地位?中国新闻媒体的说法是,在加入世贸组织时,中国被定性为“非市场经济”,中国企业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反倾销申诉,并且也很容易败诉。...
  9. 韩国加入抢油大军 钻机伸向黄海大陆架

    新华网 (2004-07-15 14:11:43)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驻汉城记者张锦芳报道 韩国石油开发公社7月9日透露,韩国最近开始在远离朝鲜半岛西部海岸的大陆架勘探石油。在中日两国就大陆架石油开发出现争议的情况下,韩国也悄悄地加入到争夺黄海大陆架石油资源的竞争行列。韩国的石油钻机伸向黄海大陆架底土,试图在那里分一杯石油之羹。由此形成了日韩向背靠中国的大陆架底土资源挺进的局面。 7月底的勘探仅是前奏...
  10. 大贪背后有“大师”

    联合早报   (北京讯)中国许多大贪官背后大都有“大师”的身影。他们或因官迷心窍,求“大师”指点升官捷径;或因做了亏心事,惶惶不可终日,企求在缭绕的香云中,求神拜佛,祈求逢凶化吉,逃避打击。   据《中国青年报》昨日报道,原湖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唐见奎、原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李会刚等地方干部,都曾经在“大师”的指点下,迷信自己会加官晋爵,纷纷托人“拿钱”到北京去“活动”,结果落得个撤职查办,锒铛入狱的下场。...
  11. 月底北京个唱 中国歌迷要逼张惠妹唱国歌

    联合晚报 (2004-07-15)   (香港讯)张惠妹被为难,月底顺利在北京开演唱会,中国歌迷却特别点名要她在台上唱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被贴上“泛绿”(支持台湾总统陈水扁)标签,令张惠妹到中国开演唱会的计划一度受阻。几经折腾终于获得批文在本月31日于北京开演唱会,不料,却有歌迷在网上要求她演唱中国国歌。   张惠妹坦承,前阵子的“绿色艺人”风波对她产生困扰,但她已经越过关卡,只想好好唱歌,希望大家能听她演唱熟悉的好歌,不是刻意点她唱“特别”的歌曲。...
  12. 揭秘印藏特种边境部队:美国出枪达赖出人印度出谋

    千龙新闻网 (2004-07-14)   印藏特种边境部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应付未来对华作战而成立,该部队由美国出枪、达赖出人、印度出谋,于七八十年代成为印度反恐第一军。但随着中印关系改善,这支布防在中印边境10公里内的特种部队的未来前途备受质疑。...
  13. 测试:你用左脑还是右脑?

      男性是根据右脑和左脑各自不同的分工来使用大脑的;相比之下,女性却可以同时使用左脑和右脑;可惜,原来可以灵活地同时使用左右脑的LADY们,却因为要在职场上面对男性的竞争,面对家务、孩子的拖累,而不得不逐渐依靠左脑思考问题。使原本感性灵敏的右脑处于沉睡状态。   相信你也听过:男性大脑=左脑,女性大脑=右脑。这也就是为什么男人和女人之间...
  14. 从坐姿看心理反应

      一个人的坐姿,不仅反映他的惯常的性格特征,而且反映他此时此刻的心理。...
  15. 男人最怕回答的问题

    文章来源:东方网 “你想什么呢?”      男人最怕女人入侵他们的脑袋,他又不想让你生气,所以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面对他的尴尬,你会觉得自己在自讨没趣,所以还是给他宁静让他去梦想吧。      “你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
  16. 关于爱的20个经典暗示

    1 无字情书   那种暗示的方法曾经风行于80年代,可是当时我就偏偏不懂。一天,我收到了一封莫名其妙的来信,邮票倒着贴在上面。我认出了信封上他的字迹,可是信封里却是空空如也。   也许是因为未收到回音,他终于忍不住来找我,捧来一摞厚厚的白纸,“这回你就不必借口没有稿纸而不回信了。”   2 爱屋及乌   我是先认识它,然后才认识她的。她经常在晚上带着那只小狗来公园散步, 再以后我和它成了好朋友,接着我和她也成了好朋友。一天我们坐在长椅上休息 的时候,我拍拍小狗,对它说;“告诉你的主人,你还需要一位男主人照顾。”   3 占卜...
  17. 当遭遇死亡威胁的时候,你最牵挂的人是谁?

    __记得女儿小的时候,我染上了哮喘的病,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总反复发作。好几次让家人送往医院输液,接氧气。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是否活不下去了?想到可爱的女儿还那么小,就没有了母爱,悲痛溢满了整个心胸。甚至对LG说:“假如我死了,你们不好好待女儿的话,我一定要变成鬼来找你们。”还牵挂我亲爱的父母双亲,辛辛苦苦养育我几十年,到头来唯一的女儿要走在他们面前。一时间泪水伴着哭声淹没了我……...
  18. 章启月谈周小川取消访新「中新关系难免会产生严重后果

    联合早报 ● 于泽远(北京)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昨天说,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对台湾的非正式访问,将“不可避免的会对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关系及两国的合作产生严重后果”。   章启月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已经取消了近期访问新加坡的计划。她说,关于周小川取消对新加坡访问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中新关系之中的一些重要交往,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   章启月说:“台湾问题是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中国政府在这样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一贯的、坚定的,和明确的。”...
  19. 出生性别比偏高 明年起将出现娶妻难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答《广州日报》记者问称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04.07.13  出生性别比偏高一直是我国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社会问题,而且目前这一现象正从沿海部分省份向全国蔓延。国家计生委近日表示,要采取措施和对策遏制性别比继续增高的趋势。...
  20. 中国欲在缅甸修建石油通道 破解马六甲能源困局

    《世界商业评论》ICXO.COM ( 日期:2004-07-13 15:12)   《掺望东方周刊》记者许瑛报道   国内专家提出了从缅甸修一条输油管道到昆明的计划。至少能减少1200公里的路程,而且要相对安全得多   50年前,缅甸总理吴努将中国比喻为“大象”,将缅甸比喻为“羔羊”,坦言对中国“感到害怕”。但是,随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中缅边境问题的解决,中缅两国自古以来的胞波(缅语:同胞兄弟)友谊得到继续,时至今日更是日久弥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