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一说出于《礼运》,那里说,孔子在年底参加完蜡祭之后,登上门楼,喟然叹息。感慨自己未能赶上“大道之行”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贤能的人们管理着社会,大家都诚信而和睦,而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每个人都像关爱自己父母子女那样关爱别人的父母子女,只怕自己为社会出力少,而不把财物据为己有。所以用不着智谋,也没有盗贼和战争,晚上睡觉也用不着关门。这样的时代,就叫做“大同”。但是后来大道不行了,人们各自为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父母子女。于是发展了智谋,修建了城池,有了争斗和战争。为了社会安定,从大禹开始,直到周公,圣人们建立了一套礼仪制度,赏善罚恶。按照这套制度办事,大家才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