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 J

    孙中山与黄兴为什么反目? [转贴]

    文章来源: 周公瑾 于 2004-08-30 16:57:06 讨袁运动失败后,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受到袁世凯 的通辑,逃到日本。鉴于革命党组织涣散而至失 败的教训,孙中山决定整理党务,党员重新登记, 登记时需按手印,表示效忠领袖(即孙中山),以增 加革命党的凝聚力。 但黄兴带头反对,绝决按手印。 他说:我们流血牺牲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铲除封建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吗?可你现在用这种封建专制的手段去达到革命 的目的,那么革命还有什么意义? 孙中山表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以人格担保, 革命成功,一定还政于民。...
  2. J

    “为国争光”还是为中华民族争光?[转贴]

    中国奥运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奋力拼搏,抢金夺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在全国一片欢腾的形势下,有些朋友提出了一个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例如他们提出了国家为了这一块块金牌牺牲了多少弱势群体的利益,有人甚至统计出中国每获得一块金牌的费用可以让好几万贫困失学的儿童重返学校。这些统计虽然有些地方不够准确,但是毫无疑问,却都是有事实根据的。...
  3. J

    气要高,骨要硬 ? 蒋百里将军侧记[转贴]

    蒋百里将军,名方震,字百里,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这位陆军上将同时还是徐志摩的密友,西方美术史专家,为兴登堡器重,舌战过墨索里尼,用个副官都叫蒋纬国少尉,若是谈他的传奇,得用一本书来写。 这里想写的,仅仅是百里将军在日本学习军事的一幕。 蒋百里将军在1901年留学日本,经成城 ( 初级军事学堂 ) 而进士官学校,1906年毕业的时候,日本天皇赐刀给最重要的步兵科毕业生中的第一名,结果蒋百里夺了这个第一,把日本天皇的赐刀带回中国去了。 一代名将蒋百里...
  4. J

    邓小平如何看待怎么评价毛泽东的[转贴]

    文章来源: 蓑笠翁 于 2004-08-16 12:39:47 如何评价mao,直接关系到如何评判林案。 当年,在中央4000名高级干部,讨论《历史若干问题的决议》的草案时,有人提出mao:“开国有功,建国有过,文革有罪”的惊世骇俗的意见,不同意《历史若干问题的决议》的草案中,对mao的评价。...
  5. J

    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转贴]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28日       主持人开场白:张培刚,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名誉院长。除此之外,他再也没有任何更显赫的头衔。        厉以宁:他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这个在国内经济学界是没有争议的。因为他是最早建立自己的、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一条模式。        胡鞍刚:在五十年代实际上,南有张培刚先生,北有马寅初先生,他们俩都对中国的发展我称之为做出历史性的知识贡献。        高鸿业:我们中国经济学界把他称作为“发展经济学之父”,我也同意,我觉得恐怕评价起来至少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
  6. J

    揭秘:以色列究竟向中国提供了多少武器?[转贴]

    1 80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以色列曾卖给大陆一批5号电池,这是以色列卖给大陆最早的‘武器“ 2 哈比/空中女妖,数目不祥,哈比再贵也贵不到哪去 3 120毫米炮,中国拿双向稳定仪换的,不是买的。 4 椐“**网上说或**人士说的一两则真假不辩的消息”以色列曾卖给大 陆”爱国者导弹”,在下与诸多同好字细研就把这种可能性排除,大陆现役 与研发中的各种防空导弹均与爱国者导弹”无关。 5以色列曾想卖给大陆的武器后终止的有:费儿康(赔尝中国后停止),F-10(暴光停止),wz-10的被动红外系统(近期停止)。...
  7. J

    强龙也压地头蛇[闲聊]

    强龙难压地头蛇?这老皇历得改。君不见,那日本队楞是在工体灭了中国队么? 还有很多。比如如雷贯耳的大庆油田,就一直死死地压着大庆市。那大庆市电信局是要找大庆油田电信处要号的。那电信处牛的,一次就到长邮要走一个班的毕业生。...
  8. J

    如何看待一九五四年宪法中的国家主席职权?:和温相商榷(1)[转贴]

    起轩 1954年宪法来自于西方的宪政理论,很大程度上脱胎于仿效法国宪法的孙中山五权宪法. 在国家主席(总统)职权的规定方面,1954年宪法和五权宪法有些相似.和法国宪法不同的是,中国的两个宪法都规定国家元首间接选举.在一党独大的中国政治现实中,国家元首由于没有直接的民意基础,他必须在本党的充分支持下,才有可能当选并行使其主要职权.换句话说,元首职权是宪法给的,但其职位却是本政党给的,他决无可能超越其政党,去行使元首职权...
  9. J

    焦国标:我的后讨伐中宣部时代[转贴]

    《亚洲周刊》编者按:北大新闻学院副教授焦国标月前在网上发表的《讨伐中宣部》,已在全球迅速引发反响。他作品集日文版即将付梓,作者写了近五千字序言,现摘要如下: 我在网上发表《讨伐中宣部》,得到海内外强大声援,但也受到「汉奸」、「教兽」一类谩骂。我的电话遭监听、骚扰,出版界不敢出我的书,有些私下约稿则要求以笔名发表。...
  10. J

    宋元战争,改变整个中国历史进程[转贴]

    2004年08月07日05:33 作者:Napolen  _看看历史,会对今天有所借鉴,800年前的宋朝,或许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一章,却不幸毁于蒙古人的铁骑之下。...
  11. J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契机 [转贴]

    南方周末   2004-08-05 15:59:54   ■月度论文   □薛涌   编者按:问题与观念是公共知识分子的主要关怀。在后改革时代悄然到来的今天,影响中国前途的关节性问题有哪些;面对现实复杂性,观念的呈现和颠覆又如何。这些都是很多读者用心思量过、一直关心着的问题。月度论文拟为这种思考添薪加火,每月月初推出一个话题,旨在为作者留出讨论这些问题的公共话语空间。我们深知,任何对真理的简化都是危险的。所以,我们留出充裕的空间,也期待有兴趣的读者耐心品味。基于同样的理由,我们热切盼望读者的回应与批评。...
  12. J

    运十的悲壮之路背后是什么?――听程不时教授讲在CCTV述运十相关事实后的九大疑惑[转贴]

    关于运十,过去听到的多半是一片嘲笑、贬斥之音,就像刘姥姥被大观园中上上 下下的贵族、帮闲、奴才们评头品足,浑身的“不是”一样,看多了、听多了, 印象就形成了,无非是傻大粗笨,不合时宜,前途晦暗云云,久而久之,因为运 十事实上的落魄,也基本就看淡了。7月17日,中央电视台10套《大家》节目播放 了运十副总设计师程不时教授的访谈录,看后,震撼、无奈、疑惑,似有话要讲 ,又似无言以对。 程不时,少年时代因为被侵华日军的飞机轰炸追杀躲在田野的沟渠里,萌生长大 要为祖国造飞机的理想,从初中开始,程不时就痴迷于航空事业。1947 年,程不...
  13. J

    杨小凯的贡献──兼谈我俩的差异[转贴]

    中国经济时报刊载黄有光的文章说,杨小凯患上肺癌数载,终医疗无效,不幸于七月七日早七时七七四十九分离开了世界。我已经写了一篇《我所认识的杨小凯》。本文着重谈我和小凯合作的经过与小凯的贡献,以及我们两人之间的差异,小部分重复前文,但略有补充。为求真实与对历史的见证,本文采取实话实说的原则。 杨小凯1993年发表关于新框架的最主要着作《专业化与经济组织》。此专着虽然是和我合着,但主要贡献肯定是小凯的。《专业化与经济组织》写作的大致过程如下。小凯把他的毕业论文给我看了,我对他提出评论。我们又讨论了好几次后,决定把论文改写成一部专着。...
  14. J

    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转贴]

    1863年,戈登出任洋枪队“常胜军”统领的同一年,英国人赫德(Sir Robert Hart)被清政府正式任命为总税务司。和戈登在中国短暂的辉煌不同,赫德担任总税务司直至1911年,主持清政府的海关长达48年之久。中国近代海关虽然为李泰国首创,却是在赫德任内得以发展和完善,成为清政府最高效廉洁的部门。 建国以后,中国近代史学者大多将赫德管理下的中国海关,界定为“为帝国主义利益服务的”;而赫德也被定性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15. J

    一些选举的往事[闲聊]

    想哪儿说哪儿,突然想起选举的事来,说两句。 第一次遇上选举是刚上大学,在胡赵的领导下可以竞选人大代表了。看了一些教授们的演讲,至于讲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大概反官倒是有的。可惜不到法定年龄,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去选举。 第二次是参加工作了,演讲是不许的了,差额也取消了。上面大致要求每人应该怎么填,谁要保,谁是陪衬,清清楚楚,大家照着划勾就是了。 第三次就更简单了,党委工作部通知说,怕给大家添麻烦,已经替大家划完勾了,大家就不用操心了。 直到来加拿大,我还没真正选举过。...
  16. J

    中国近现代史一些问题之反思[转贴]

    ◆席琳 最近读了几本书,关于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部分。加上网友们提供的资料。有一些疑问,归纳一下,列出来与大家商酌。 1) 根据政治需要随意取舍,抹杀某集团或某个人在历史上的功勋。大者如抗日战争,如陈炯明和孙中山政见之争。小者如芷江受降,如百色起义,如新四军武汉办事处等等。这不仅仅是在大陆,也不仅仅是现代,而是国人对于历史研究的通病。...
  17. J

    记宋张弘范同志二三事[转贴]

    扳手 率领元朝大军灭了南宋的,张弘范同志,死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即公元1280年。现在是2003年。2003-1280=723,张弘范同志离开我们,已经723年了。723年,多少人的功业湮没于其间,能够到今天,大名被还屡屡提及,张弘范确有过人之处。只是他的过人之处,以一种尴尬的形式存在着。...
  18. J

    孙哲:以美为鉴,谋祖国富强之路--谈中国对美工作[转贴]

    “以美为鉴,谋祖国富强之路”始终是近代国人苦苦求索的主题之一。要了解美国,就要避免神化美国,美化美国;同时,也要避免妖化美国,甚至刻意丑化美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了解美国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 我国对美工作的三个特点 从“先谋于局”的角度来看,我国对美国的工作呈现出三个全局性的特点:关心美国的街谈巷议之人众多,但真正理解美国的专业人才稀少;批评美国的舆论很多,但是能对美国的国家发展做出较为客观分析的深度研究少;对中美关系演变总体评论多,但是对我们如何进一步开发对美工作资源、进行“创意外交”的建设性提议很少。...
  19. J

    康有为与梁启超之间的恩恩怨怨[转贴]

    王玉彬 于 2004-07-23 09:29:34 康、梁关系的演变是耐人寻味的。应该说,康、梁二人都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都曾为使中国由封建制度转向资本主义制度做出过自己的贡献。然而,在历史的转折与大变革面前,一个固步自封,僵化保守,拒绝接受新事物和新变化;一个善于吸收,因时而变,努力挣脱传统事物与文化的束缚,师生的分歧乃至最后分裂是理所当然的。   康有为是梁启超治学和从政的导师,二人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与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20. J

    台独”:美国国家利益的恐怖幽灵 [转贴]

    南方周末   2004-07-22 15:02:02   □杨运忠(济南陆军学院)   ■“台独”势力已经超越了美国的战略控制,而且正在以特有的方式侵袭着美国的安全利益。   ■美国对“台独”的纵容必将导致台海紧张,甚至有酿成军事冲突的危险,从而大大增加美国“以台制华”政策的成本。   ■台湾问题无法阻止中国的正常崛起,阻挡这一进程,必然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