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4. 伊斯坦布尔的大集市--Grand Bazzar 有人说土耳其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如果我们将丝绸之路比着一条连接东西方的一条纽带,那么伊斯坦布尔无疑是这条纽带终端上的一颗灿烂明珠。可以说是伊斯坦布尔将来自远方的华夏文明辐射到了欧洲,带进了昔日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皇宫。很早以来伊斯坦布尔就是一个东西方文明汇集和交流的中心。从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中国瓷器和丝绸、印度的香料和波斯的地毯在这里由威尼期商人带到了欧洲。
  2.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游船收费很合理,大约每人35欧元。含一顿晚餐并有土耳其民族风情表演和著名的土耳其肚皮舞。民族风情表演无论是服装还是表演来看,很象我国的新疆舞蹈。其实土耳其人本来就是一千多年前在中国新疆地区的突厥人。其中一段土耳其人传统婚俗表演很有特色。我这是第二次来土耳其,总算观赏到了所谓的土耳其肚皮舞。
  3.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浪沙东流永不返,故人西去终不回。 青山绿水铸伟魂,日月天地颂丰碑。
  4.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凭栏眺望:厚实坚固的古城堡,宏伟庄严的大教堂,高耸入云的宣礼塔,横空飞跃的大索桥。 遥想当年: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伟烈丰功的拜占庭,遗臭万年的十字军,征服欧亚的奥斯曼。
  5.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晚上07:40,我们登上了游船。08:00,游船从港口出发,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北上。穿过两坐大桥后又沿着海峡东岸返回。历时共计3个半小时。 夜色中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充满了迷人的色彩。海峡倒映着两岸的景色,缓缓移动的游船泛起了平波细浪,寂静的海面只有丝丝的浪花拍响,萤火星光中的伊斯坦布尔象披上了黑纱的少女隐约闪烁着她的娇媚和羞涩,让月光下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更加增添了她的神秘与温馨。
  6.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几千年来这个划分了两个大陆的水带,也区分了东西方两个世界的文明。1973年和1998年先后建成的两座跨海大桥,不仅将欧洲与亚洲两个大陆连起来,也给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搭起了直接的桥梁。
  7.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4. 夜色中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有30公里长。北端入口连着黑海,南端出口汇入地中海。这小小的一条海峡在历史的长流中却总是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荷马史诗》中的希腊联军就是通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出口后,来到了小亚西亚,为了一个海伦,攻陷了特洛伊城。公元前四世纪,为了争夺这块宝地,波斯帝国与希腊开战,将海峡染成了血色。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东迁,君士坦钉大帝首先看中这条海峡对帝国中心君士坦钉堡的独特防御作用。拜占庭帝国能维持一千一百多年,无不得益于这条海峡形成的天然屏障。如果不是守军一时疏忽,穆罕默德二世的奥斯曼大军也不知道要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漂浮多久才能功破城池。
  8.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皇宮里有大量的屋宇和厅堂,但现今只有最重要的部分对公众开放。皇宮由土耳其军方的武装守卫把守。托普卡匹皇宮是奥斯曼建筑的代表作,内藏有大量的瓷器、官服、武器、盾牌、盔甲、伊斯兰书法原稿、壁画以及奥斯曼的珠宝玉器。任何一个物品都价值连城。其中有世界上最大、重达3公斤的祖母绿宝石,世界第二大、重达八十六克拉的钻石,最著名的是纯金板覆盖的王座,和镶着蓝宝古与绿宝石的王座,及嵌有三颗巨大绿宝石的短刀。 (参观时严禁拍照,所以没有图片与大家共享)...
  9.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3. 托普卡匹皇宮 托普卡匹皇宮(Topkapi)由征服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1459年下令动工兴建。皇宮自1465年建成了后至1853年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內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托普卡匹皇宮是昔日举行国家仪式及皇室娱乐的场所。皇宮由四个庭院及其他矮小的建筑组成,昔日有大约四千人居住。其实托普卡匹皇宮相当于中国北京的故宫。当然相比故宫的规模,她就要小一些。 奥斯曼帝国在1921年灭亡。1924年新成立的土耳其政府下令将其变成帝国时代的博物馆。
  10.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面向麦加朝拜的伊斯兰教信徒
  11.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清真寺的圆屋顶高达43米,直径为23.5米,虽然怎么比也比不过阿亚索非亚清真,但其独有的六个宣礼塔让天下所有清真寺相形见龊。据说当六个宣礼塔被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发现后,苏丹艾哈迈德一世受到了麦加的谴责,因为当时麦加的清真寺才只有六个宣礼塔。后来,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也不得不向伊斯兰教圣地低头,为了将功补过,苏丹艾哈迈德一世只好出钱给麦加再修一个宣礼塔,这样麦加的清真寺就有了天下最多的宣礼塔,共七个。看来伊斯兰人也崇尚攀比。
  12.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2.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蓝色清真寺)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是国家级的大清真寺。也叫蓝色清真寺,称其为蓝色主要是源于内壁用了很多蓝色瓷片装饰。她建于公元1609-1616年,当时正时艾哈迈德一世的统治时期。为了赶超阿亚索非亚清真寺并想拥有自已的清真寺,艾哈迈德一世继位后根本不顾及当时正是与波斯的战争时期,国家财力短缺,只顾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宏大建筑。其中最大的建设的项目就是这坐大清真寺。
  13.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随着奥斯曼帝国的不断强大,继任者在四周先后建起了共四个宣礼塔。并不断对大教堂进行改造与转换。原来四壁镶嵌的基督教马赛克壁画被石膏涂盖,直到二十世纪初才被人们发现。剥去石膏后残存的基督壁画吸引了不少西方基督游客前来拍照和祭奠。据说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既吸引伊斯兰教又吸引基督教游客的神殿。
  14.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朝奉的上帝变成了真主,念咏的《圣经》改成了《可兰经》,希腊的图符被阿拉伯文取代。
  15.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然而圣索非亚大教堂的闻名不仅仅是由于她的壮观和宏伟,更多在于围绕她的故事。十五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崛起,穆罕默德二世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远望这座神殿,垂涎三尺,发誓一定要占为已有。在占领了君士坦钉堡后,穆罕默德二世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从此这个一千多年来一直为东罗马帝国的中心变成了奥斯曼帝国的中心。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将圣索非亚大教堂转换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并改名为阿亚索非亚清真寺。
  16. 讲不完的西方故事,道不尽的东方神话 -- 伊斯坦布尔之行

    1.圣索非亚大教堂(阿亚索非亚清真寺) 举世闻名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曾是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的骄傲与象征。她建于公元326-360年,由君士坦钉大帝始建后由其儿子完成,耗时34年。在拜占庭时期,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堂。现为世界第四大教堂。高达56米直径为31米的巨大圆穹顶,无一支桩,堪称世界之最。至今无人能解释一千六百年前的人们使用的何种技术创造了如此奇迹。
  17. 首尔之行

    在首尔的韩国烧烤应该是正宗了吧。
  18. 首尔之行

    佛祖之母
  19. 首尔之行

    更好照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