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 一尘

    精华 送别 ——李白绝句《送孟浩然之广陵》赏读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李白最著名的送别绝句,它被誉为千古杰作。这里包含了两位著名大诗人李白和孟浩然,名城扬州,名楼黄鹤楼,名水长江,和诗人送别友人的特殊时刻。这么多人人耳熟能详的景色是怎样在诗人的笔下熠然生辉的呢?诗仙妙笔挥洒,浓墨酣畅,通篇无一字深奥。写了故人远行地的遥远;写了三春盛景的壮丽;写了船与江水单纯的画面;写了浩渺长江的辽阔与空况。...
  2. 一尘

    浪潮中的踏浪者有自己的歌

    海外和国内的文化同根生,两地长;我们一直和西方文化碰撞着,吸纳着,亦排斥着;这文化的冲击让飞速改变的时代变得更新异。我们即是幸运儿,又是被考验者。我们这些两股巨浪浪潮中的踏浪者有我们自己的歌。。。。。。
  3. 一尘

    精华 夜阑人寂对小窗—— 一尘学填词

    一尘 夜阑人寂对小窗, 炎凉苦辛催文章。 新诗古韵铮铮句, 他乡犹自飘墨香。
  4. 一尘

    灵魂的伴侣

    一尘 灵魂的伴侣是 口干时的一杯清茶,夏夜里的一袭凉风。 骄阳下的一棵大树,思念时的一曲乡音。 跌倒时的一双大手,哭泣时的一付肩膀, 错误时的一个盯聍,痛悔时的一种宽容。 焦虑时的一声安慰,孤独时的一份理解。 心痛时的一份倾听,平静时的一抹微笑。
  5. 一尘

    文学是沙漠中的骡驮,背负着精神的水和米粮

    一尘 文学是御寒的衣衫,裹住灵魂的颤栗和孤单; 文学是寒夜的篝火,驱散内心的寒冷和黑暗。 文学是智慧的向导,带人走出迷途和凶险; 文学是大海中的航标,照亮惊涛骇浪中的航线。 文学是伤口上的敷药,让心灵的创伤结痂愈合。 文学是沙漠中的骡驮,背负着精神的水和米粮; 文学是荒野的草屋,让人在小屋的炉火前熟眠; 文学是心灵的家园,让人宁静地享受阳光和蓝天。
  6. 一尘

    春天的诱惑

    今天晴空蓝天,艳阳高照;充满了春天的诱惑。 蓓蕾悄悄跳上枝头, 相信不用很久就会笑颜绽放。多伦多的土地非常辽阔,地平线一直延伸到天际;象很多年前的中国北方一样。如果不是规划好的公路划出方整的井田, 它一定是一片迷人的大草原。一马平川,任凭骏马纵横驰骋。 小时候,我读过一本书,名字是“大甸风云”,描写当年军垦拓荒的故事。王振率领十万官兵,给荒漠的黑土地带来生机和笑语欢歌。 它也描写了北大荒的原始和富饶。那一幅壮美辽阔的画面一直在脑海里。...
  7. 一尘

    别辜负了心海里那泛舟的一帆灵性

    凛冽的寒风刮走的,岁月会重新铭镂。岁月的每一笔都不一样,谁能说出其中的玄机? 莫非造物主那看不见的每一鞭都是为了催我们成长;让我们别在婴孩的梦中睡得太久;辜负了心海里那泛舟的一帆灵性?!
  8. 一尘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宋体的英文翻译

    汉字的演变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宋体 Oracle bone script 甲骨文 Bronze inscriptions 金文 Large Seal Script 大篆 Small Seal Script 小篆 Clerical Script 隶书 Regular Script...
  9. 一尘

    半句诗

    一尘 诗读半阙一腔热,一阕读就半痴迷。 半写清明一人泪,一人独吟半襟湿。
  10. 一尘

    少年的梦想【原创】

    少年的梦想【原创】 一尘 弯弯的河水向东流 青青的上脉向西走 青山碧水的小山寨 盛不下,盛不下这许多乡愁 凛凛的秋风剪不断 剪不断青春的五彩梦 冽冽冰霜凝不住 凝不住青春的热血流 清清浅浅的小河水 泛不起,泛不起理想的舟 我要走出小村的山外 去寻找我心中的梦想 我要飞到山外的世界 去看那烂漫多彩的天地。。。。。。
  11. 一尘

    二丫与微博(小小说)【原创】

    二丫与微博【原创】 一尘 (妈妈看着二丫哭得泪人一般,桌旁的地上扔满了一团团擦泪的纸巾。 妈妈给了她一条毛巾,劝慰她。) 妈妈: 把他忘了吧,他既然不理你, 就别总想他了。 二丫: 不,妈妈。 我喜欢他, 我永远不会忘记他。 妈妈: 你这孩子心眼这么死。他有女朋友,以后还会结婚, 有他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二丫: 那我也是世界上最爱他的人。 妈妈: 你这傻孩子,他大学毕业,就再也不会回到咱农村了。 这次是你最后一次见他。 二丫: 这我知道。 。。。。。 (二丫忍不住抽泣起来。妈妈心里也泛起一阵阵酸楚。 她轻轻地用手拍着二丫抽动的肩膀。 )...
  12. 一尘

    原来四个字的不都是成语

    一则小故事: 我有一友久居国外,女儿从小在国外长大; 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可谓饱读英语古典现代大作。 她热爱汉语,在家庭里和亲人们学习很多汉语。从北京回来后,她骇然大悟: 妈妈, 原来 “秃噜反涨, 半拉磕基” 不是成语啊! 妈妈说,不是啊。 女儿说:你天天说这些,我以为四个字的都是成语呢!我一开口,人家问我: 你是东北人吧? 我说, 你怎么知道的? 人家说, 听你说的这些东北方言。 我说,可是我说的是成语啊! 人家全都笑了。
  13. 一尘

    悄悄的我来了

    悄悄地,我来了 放轻脚步 不惊动路边觅食的山雀 静静地,我来了 放慢步履 不踩到河畔柔弱的春草 来看这里的彩虹 怎样染红渥太华的晨波 来看这里的风影 怎样捉住春天树梢上的蓓蕾 。。。。。。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