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 S

    一个无家可归者是怎样变成百万富翁的?(图)

    一个无家可归者是怎样变成百万富翁的?(图) 2020-10-22 作者: 纳尔逊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的唯一价值,只能由花掉后留下的东西来衡量。(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哈克基·阿克德尼兹多年前从中东来到纽约。曾经无家可归,现在已成为百万富翁和慈善家。他现在回到街头帮助那些比他更不幸的人。...
  2. S

    在中国拯救四千孤儿的美国人(图)

    在中国拯救四千孤儿的美国人(图) 2020-10-14 在中国拯救四千孤儿的美国人。(图片来源:Adobestock) ●有问题的并不是这些孩子,而是我们自己。 30年前,贝天牧把家从美国搬到中国,30年后,他成了4000个孤儿的“洋爸爸”,其中95%的孩子都是残障儿童。 2019年6月,南京一位患有脑瘫的8岁女童被父亲和爷爷推进河里,她背着的书包里还装着两块砖头。在村民口中,这孩子“养着不中用”,还不如扔掉。...
  3. S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句话出自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灵乌赋》。 范仲淹曾担任北宋京城开封的知府,他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仅仅几个月,开封就“肃然称治”,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政绩。只要他不再得罪什么朝廷的大人物,本可凭此政绩逐渐获得進一步提升,然而他却生性耿直,不仅不会阿谀奉承,看到朝政上的过失不管是不是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他都要理直气壮的提出批评。...
  4. S

    不倒的心碑(图)

    不倒的心碑(图) 轮船。(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哈尔威船长是著名作家雨果在《诺曼第号遇难记》这部短篇小说里描述的人物,这部小说,主要叙述了“诺曼第”号上的哈尔威船长在海轮遇难、忘我救人的过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精神。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大雾弥漫。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诺曼第”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5. S

    一个庶民家族的故事 (7)撑起半边天的那位女性

    一个庶民家族的故事 (7)撑起半边天的那位女性 作者:农本木 二祖母宅心仁厚,乐于助人,活到102岁高寿才往生。(Fotolia) 有一句俗话“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的成员只要心齐了,能和睦相处,能处处为他人设想,这个家就会事事兴旺,事事顺利。在我们家族中,我二祖母就是这句俗语的最佳演绎者。 二祖母是光绪31年、黄历乙巳年出生的。她是在我大祖母去世六年后,因家中小孩长期乏人照顾,邻居亲友都看不过去了,拗不过亲友的催促撮合,祖父将她娶进门。那时我父亲八岁,以后陆续育有养女明仔、女儿玉秀。...
  6. S

    一个庶民家族的故事 (6)没有半毛钱怎么过活? 祖父的活计

    先民奋斗多重奏 一个庶民家族的故事 (6)没有半毛钱怎么过活? 祖父的活计 作者:农本木 祖父那个年代,凡借来典籍,都先把内容抄写一遍,再把原书奉还。祖父也因此练了一手好字。(农本木提供) (续前文) 我祖父从小就很聪明,很多东西能无师自通。没真正上过学,却买眼科书籍来研究,医好自己的白内障。没学过书法,却透过抄写借来的典籍,使自己既多了一本珍贵的书,又练出一手好字。...
  7. S

    一个庶民家族的故事 (5)他坐箩筐 兄弟抬他走两天两夜去求医

    先民奋斗多重奏 一个庶民家族的故事 (5)他坐箩筐 兄弟抬他走两天两夜去求医 作者:农本木 台湾淡水沪尾偕医馆,是台湾“北部”第一家西式医院。(shutterstock) 得承是我的曾祖父,五兄弟中他排行老二。他体型高大,长手大脚,喜欢与人辩论,声音宏亮,人称“三国得承”。育有三子。 有一年,得承右脚患疾,间歇性的剧痛让他好长一段时间无法行走,痛苦难耐之际,中医、西医,跌打损伤、草药、针炙……凡是有人介绍哪家高明,他就去看。然而百般求医均无济于事。在几臻绝望的情况下,不免心灰意冷,觉得自己这一生就是这样了,前途渺茫,只能在无尽的痛苦中,过一天算一天了。...
  8. S

    一个庶民家族的故事 (4) 你来牵罟 只有得没有失

    先民奋斗多重奏 一个庶民家族的故事 (4) 你来牵罟 只有得没有失 作者:农本木 人们合力拉绳 牵罟。(Yuriy kosygin/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续前文) 先民们为了谋得更好的生活,还开发一种“牵罟(音谷)”的活动,这是一种群体拉网捕鱼的方式。它不但可以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求,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产生更好的群体性社会关系。...
  9. S

    一个庶民家族的故事 (3) 先民智慧 石沪圈鱼

    先民奋斗多重奏 一个庶民家族的故事 (3) 先民智慧 石沪圈鱼 作者:农本木 台湾苗栗合欢石沪。(张文雄/Wikimedia Commons) (续前文) 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为了获取更多资源,使生活更上一层楼,古代的智者在海边做了一种特别的设置。透过这一设置,不但吸引更多潮间带生物来此驻足,也使捕鱼方式简单化,一般人都能独自执网捕鱼。那是什么创建呢?就是设置“石沪”。 建石沪是一个极浩大的工程...
  10. S

    一个庶民家族的故事(2) 靠海吃海 造物主的慈悲

    先民奋斗多重奏 一个庶民家族的故事(2) 靠海吃海 造物主的慈悲 作者:农本木 海天一色,广袤的海滩空无一人。(农本木提供) (续前文) 信神的人,都相信宇宙中有造物主,这个造物主是全能的,非常慈悲的,祂在创世造人时,已全方位地为人设想周全。比如,为了让人能维持生命,一代代绵延下去,造出相应的食物链,然后给人一定的智慧,让人有能力去创造活命的条件。当然,人得勤奋努力、不畏艰险地去做,因循放任是不行的……...
  11. S

    一个庶民家族的故事 (1) 一根扁担渡重洋

    先民奋斗多重奏 一个庶民家族的故事 (1) 一根扁担渡重洋 作者:农本木 飘洋过海,移民路艰辛。 我的祖先是从中国大陆移民到台湾的,当时可称为“来台始祖”的两兄弟,背着母亲的骸骨,飘洋过海,历尽千辛万苦,最后落脚在现在的设籍地,台湾中部靠海的一个小村落。仔细算,包括骨骸来台的先祖在内,到我这一代是第五代。当然,现在下一代、下下一代也出生了,他们是第六代、第七代。...
  12. S

    微笑是人生一剂良方

    微笑是人生一剂良方 作者:周鑫雨 微笑是快乐的开始,也是善良的开始。(shutterstock) 送人玫瑰,犹有余香。微笑也是一样 人非圣贤,孰能不被七情六欲所惑?孰能不被名利情的伤痛所缠绕?孰能轻易地拿得起放得下?那都是旁观者清的心态。身在其中,怎好脱身?当无助缠绕于身,当哀怨充满眼神,当委屈萦绕心头,当气恨吞噬心肺,告诉自己:先给自己一个微笑。...
  13. S

    我最恨的人 竟是那个救我的人

    我最恨的人 竟是那个救我的人 01 二战时,一个名叫罗迪克英国战俘,被押送到了一座德国集中营,这里关押着近千名英国士兵。他们被迫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天天像牲口似的,从事着沉重的劳动。 一天,纳粹发布通告,在战俘中招募汽车司机。相比起来,这是个轻松、方便的差事,可几乎没有一个英国汽车兵愿意承担这项工作,原因很简单,开车的任务是,专门运送死去战友的遗体。 出人意料的是,罗迪克站了出来。被俘前,罗迪克是英军一名汽车兵,他开过四年贝德福德卡车,他对纳粹说,他很乐意干好这件事。...
  14. S

    天理人皆知 几人能做到

    天理人皆知 几人能做到 很多人都说“天机不可泄露。” 可是有些天机人人皆知,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楚国的孙叔敖很小时,出外玩耍回到家,非常忧愁闷郁不肯吃饭。母亲问他为什么,他哭着说:“我看见了两个头的蛇,可能要死了。”母亲说:“现在蛇在哪儿?”孙叔敖说:“我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会死,害怕以后别人也看见它,就打死埋了。”母亲说:“不要忧愁了,我听说有阴德的人,上天会报答他福的。”...
  15. S

    新冠ADE初现 疫苗将成炸弹

    新冠ADE初现 疫苗将成炸弹(上) 文/同根,古金   2020年8月30日,第一财经网发表署名钱童心的文章《独家求证:新冠疫苗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疾病加重》,文中上海专家所说“新冠疫苗ADE比例不低”,瞬间引爆了学术界——因为一旦被确证,等于判了中国新冠疫苗的死刑! 这篇揭开新冠疫苗ADE效应的报导,被中共迅速删除,勒令按中共口径改写。...
  16. S

    疫情中,我们用善良仰望光明

    疫情中,我们用善良仰望光明 高雄市林园区汕尾日出 。 接近中午了还下着小雨,天色阴暗,我挤在骑楼下排队购买饮料的人龙里,只能望见远处街道上的车水马龙,鼎沸人声都听不见了。...
  17. S

    阳光,是一种语言

    陽光,是一種語言 早晨,陽光以一種最明亮、最透徹的語言和樹葉攀談,綠色的葉子,立即興奮地顫抖,通體透亮,像是一頁頁黃金鍛打的箔片,炫耀在枝頭。而當陽光微笑著與草地上的鮮花對語,花朵便立即昂起頭來,那些蜷縮在一起的憂郁的花瓣,也迅即展開,像一個個恭聽教誨的耳朵。 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會留意陽光。普照的陽光,有時像是在對大眾演講的平庸演說家,讓人昏昏欲睡,到處是燥熱的嘈雜。 陽光動聽的聲音,響在暗夜之後的日出,嚴寒之後的春天,以及黑夜到來前的黃昏。這些時刻,陽光會以動情的語言向你訴說重逢的喜悅、友情的溫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暫的離別而產生的愁緒。...
  18. S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活在这个世界上,人有时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他会十分肯定地觉得他会就永远永 远地活下去。 在温柔肃静的早晨,一觉醒来,走到外面,独自一人站在那儿,仰起头,使劲向上看。 苍白的天空慢慢地变红,不知是什么奇迹在发生,那东方简直让人感动得落泪,那千千 万万年来每天早晨都会出现的奇迹般亘古不变的壮丽的日出使人惊诧得心脏好像停止了 跳动。在这一瞬间,他知道他会永远永远活下去。 在日落时分,一个人站在树林中,那神秘深沉的金色的静穆慢慢滑过,在树枝下面慢慢 地讲叙着什么,可是无论人怎样努力,他仍旧听不清。这个时候,他会确定他会永远永 远的这么活下去。...
  19. S

    人生一念 神灵尽知

    人生一念 神灵尽知 宋代的大学问家朱熹先生,患有严重为脚病。有一个道士给他针灸治疗,他很快就感到 病有些减轻,朱熹高兴的赠给他一首诗:“几载相扶藉瘦筇,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 杖儿童笑,不是从前勃咐翁。”诗的大意是讲:我有几年都是拄着拐杖而行,你一针扎 下便有效能;孩子们发现我健步如常,笑着夸我恢复了青春! 道士得诗后就离去。但在几天后,朱熹的脚病又犯了,脚病根本没治好。 朱熹就派人去追找那个道士,却没有人知道那道士去了哪里。朱熹叹息说:“我找他, 不是要拿他问罪,只是要回我写的诗,害怕他拿着我的诗,再去骗别人罢了。”...
  20. S

    疫情下 加拿大郁金香节国庆日今年改在线庆祝

    疫情下 加拿大郁金香节国庆日今年改在线庆祝 渥太华郁金香节-游人赏花 【大纪元2020年04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李云兮综合报导)受新冠病毒(武汉肺炎)疫情影响,渥太华市府关于户外聚会和大型活动的禁令延长至6月30日。这意味着今年春天人们不再能携亲伴友徜徉在郁金香的花丛中,7月1日国会山的庆祝活动也改为虚拟形式。 渥太华每年5月的郁金香节,吸引众多国内、国际游客前来观赏。今年郁金香仍会在首都地区盛开,但原定于5月8日至18日举行的第68届加拿大郁金香节已改为在线形式,所有原定的表演、节目和公众参与部分都将通过互联网进行。 ADVERTISIN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