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恩,2016的台湾

民主接班又不是比年龄大小

人家吴敦义是副总统,
尽管他比马大1-2岁,他也想着4年后竞逐大位呢

这就看党内民主竞争了。
 
I predict:

Wu D. Y. + Zhu Li Lon will be the right and next group from GMD for 2016.

吴敦义/朱立伦

If this works, they will do 1 or 2 term(s);

Otherwise, Zhu L. Lon will join a local one in 2020 or 2024 to win the election.
 
看来,屁股坐的地方虽不一样,但观点还是可以相同地。"物以类聚"论乃是一例:)
 
看来,屁股坐的地方虽不一样,但观点还是可以相同地。"物以类聚"论乃是一例:)

而且双方认为由对方聚在一起的”物“到底是什么一般都是一致的。从人的思维深度上论,真是世界大同,争个什么劲啊?:D:D:D
 
口恩

民进党里总算还有个让人饭后剔牙时开心的东西 -- 王世间,“问世间,情为何物”。

:blowzy:
 
包括那个陈文茜,08年大选,对此人很失望



:blowzy:



两岸四地,外加海外华人,政论无有能敌此女者。
 
马英九接班人之争浮出水面 2016看三人

马英九总统连任成功,蓝营立即面临2016谁接棒的乱局。即将上任的副总统吴敦义,中生代百里侯朱立伦、郝龙斌、黄敏惠都将成為各界瞩目焦点,然以国民党当年情势,谁能在四年后出线,人人有期待个个没把握;而选前一天宏达电王雪红力挺的表现,让大家看到作為国际级企业CEO的气势与魄力,有南韩李明博的前例,不排除2016年有像王雪红这样的政治新星出现,代表蓝营出征。


马英九连任,国民党马上面临党内权力接班问题,吴敦义虽成為副总统,很难不被与2016年联想,尤其曾任立委、县市长、党秘书长、阁揆乃至即将出任副总统,经歷完整,惟吴敦义的劣势在於不像台北市长郝龙斌、新北市长朱立伦已有自己班底,在副总统职务上如何兼顾全国性声望与地方人脉的经营,视总统授权多寡而定,也影响4年后吴副总统竞逐大位的机会。

其他也可能被列入2016新星的,当然包括两任台北市长即将任满的郝龙斌,未来动向也受关切,郝龙斌过去以环保署长的专业角色踏入政坛,但以郝大兵的色彩,未来要跃向全国性舞台,需要优先克服向中南部挺进的侷限性。

朱立伦向来被视国民党的明日之星,此次选战辅选卖力,大选马英九在新北市赢的票数,多过五都县市长朱立伦自己票数,符合朱立伦选前的目标设定,从立委、两任桃园县长、行政院副院长到成為全国第一大都会的百里侯,朱立伦逐步建立自己的施政风格,各界研判角逐2016年代表国民党出徵,朱立伦应不会缺席。

马成功连任,国民党却面临人才断层严重问题,除2016年大选蓝绿将再度交锋,马主席领导国民党也要思考如何培育政内新血,以在国家改造同时推动党结构改造,因此除可能竞逐2016大位的正副总统候选人才,即将两任任满的百里侯,包括彰化县长卓伯源、桃园县长吴志扬,以及此次选战努力辅选的前台北县长周锡瑋,都可能在未来党政扮演角色。

此外,新国会生态大洗牌,除新国会领袖的栽培,资深立委中也不乏挑选人才,例如有专业形象的赖士葆此次高票连任成功,也可能成為内阁未来的明星,而立委选战虽败犹荣的苏俊宾等刺客选将,都是国民党未来的希望。

马英九次选战在三强相争下胜得辛苦,国民党主席连战在最后一刻感性呼吁,虽未成功劝退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但确有助蓝营大选票的弃宋保马,连战在此次选战展现领导人的高度与视野,未来马总统应仍有倚重之处;而曾受枪击一度淡出政治的连战之子连胜文,此次选战為大局亦挺身奋力辅选,对新血严重匱乏的国民党,连胜文必然是颗耀眼的新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