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羽扇纶巾 韩家军灰飞烟灭(ZT)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James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James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2-03-16
消息
3,849
荣誉分数
155
声望点数
223
在方舟子亲自出手的“打假”事件中,韩寒作为对手,其实是所有这些“假货”中档次最低的。像唐骏、肖传国、李开复等人,即使他们没有文凭造假,没有学术欺诈,没有编造传奇经历,也是人中吕布的人物,仅就个人能力而言,是很有些能耐的。 韩寒神话的破灭速度有些意外,尽管这之前很多人,尤其是爱写爱读的文学爱好者,对韩寒的文笔并不看好,只是觉得韩寒有些小聪明而已。直至目前发现所有文字几乎都是由韩寒的亲爹韩仁均代笔,甚至由于欺世盗名带来了巨大商业利益,发展成团伙文字造假,人们皆惊愕的合不拢嘴;那些韩寒的崇拜者,所谓“韩粉”,更是如看见亲娘偷汉,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笔者对韩仁均的职业完全不了解,也没有兴趣搜索,姑且认为他是一个爱好文学的人吧,能写点儿东西。韩仁均的作品不是什么高级货,往高了捧,勉强算是中流水平。韩仁均可能也发现了这一点。当他把自己的平庸之作加到当时年仅16岁的儿子身上时,令人惊奇的效果出来了,人人皆惊叹这样的少年“才子”,对于韩仁均那些提不起兴趣的文字也愿意研读起来。韩仁均恍惚间在作品上得到了一种读者“认同”,而韩寒则在很小的年龄里,享受到了虚荣带来的光环与吹捧。一举两得,最初的“欺诈”模式可能就是在这样双重“快感”中形成的。

笔者相信韩寒是个文学爱好者,受他父亲的影响,在同龄人当中更愿意谈及一些跟文学有关的话题。韩寒的文学天赋很一般,韩仁均遗传了对文学的崇拜,却不能遗传丝毫文学灵性,因为韩仁均本身也不具备。韩仁均必须将自己的作品降低一个辈分,宣称出自儿子之手,才能赢得读者的重视。

韩寒16岁时“创作”的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小说《三重门》,如今看来是出自韩仁均的作坊。笔者的外甥念初中时曾经买过一本,尽管当时韩寒的名气很响,但笔者还是坚决阻止了外甥读这本小说;原因并不是发现了小说的结构哪里不对劲儿,而是笔者非常反对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无病呻吟地模仿大人口气。文学的前提得有生活,足不出户地坐在家里意淫是不会创作出来好作品的。当时笔者还不知道这是一个成年人韩仁均假未成年人韩寒之名的欺世作品。二八佳人站在门框子处揽客,六八老妪关了灯脱裤子上阵,这种组合迷惑了不少人。韩粉们至今不敢相信自己的偶像就这么令人作呕,他们宁肯相信这是范冰冰带着罗玉凤的面具在跟大家玩SM。

真正让人们对韩寒产生质疑的,是他的“韩三篇”,关于革命、自由、民主的话题。明眼人一看,无不蹙眉。这三篇文章无论从学识、见解、文笔等方面都有失水准。韩寒作为韩仁均团队的“集体智慧”,其实一直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示人。人们只是觉得这一切出自一个少年之手十分难得,其实不知不觉中时光荏苒,韩寒已经三十多岁的人了,再炮制出“韩三篇”这样的作品,人们忽然觉得这孩子在学识方面其实一直没怎么“发育”。

韩仁均有些本事,但不是文学方面;也有些人脉,却和文学领域有关。他包装炒作的韩寒神话是成功的,这方面才能韩仁均一点儿也不输唐骏。从各种少年大奖赛到作品的出版发行,韩仁均都发挥了自己超常的公关策划能力。这类似一种太监逛窑子的狠劲儿,自己有力气使不出,于是“花样”便是常人想象不出来的。韩寒的“成功”为韩仁均创造了高效益的经济利益,因此围绕韩寒的经济活动很快便由父子单干变成集体劳作。

韩寒作为一张“画皮”临风独立,摆出一副傲视群雄的表情,对于读惯了古典小说和看惯了武侠电影的人们来说,这种造型很符合他们心目中“高手”的描述,人们认定韩寒是个绝世高手。在跑调的曾轶可被封为音乐天才,在卖淫的马睿菈被封为影视明星,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当今,人们一窝蜂地盲目起哄、造神弄鬼,其实暴露的是人们内心对生活的压抑和对时事的嘲讽。反主流、反社会、反常态,甚至反道德,都会吸引人们的兴趣,只要有一点理由,人们就会假借心中的偶像发泄一番。因此偶像的破灭在有些人来说几乎是人格的否定,这是很难自我接受的。韩粉们的疯狂抗议不难理解。

韩粉不都是脑残,但单纯崇拜韩寒小说的,可以说是“文学脑残”。因为韩仁均父子的作品文学性实在不高,这爷俩儿的文学素养,至今仍是“16岁的花季”。韩粉也分真假,假韩粉是与韩寒神话有经济利益瓜葛的,靠着韩寒神话代言经商赚钱。也有一部分是出事以后花钱请来的“水军”,3毛钱一条跟帖,铺天盖地的满世界骂街混淆视听的。凡是被造神者洗了脑的人,基本都是失去了是非判断能力。“粉丝”在精神层面上等同于僵尸。——跟随着偶像,他怎么动我怎么动,他怎么说,我怎么学,丝毫不差。一旦有人与偶像对抗,必群起扑上去撕咬。招惹了这类粉丝比招惹了偶像本人还麻烦,因为他们没有独立的思想。

很长一段时间,韩寒靠着对时政的插科打诨取悦大众。像所有的愤青一样,由于有了很高的知名度,韩寒的言论被社会底层民众视为对抗政府的舆论明灯。这方面功力韩寒远没有李承鹏、叶匡政等学者的思想深刻,但依靠着韩仁均团队的炒作,韩寒的屁话也会被舞弄出超强的气场。民众在社会丑恶现象积重难返的时候,在反抗政府不人性措施的时候,需要“重量级”人物的舆论为他们撑腰,韩寒在这几年里多次充当了这种角色,因此很多人不反感他,甚至很需要他。其实韩寒的言论只是口气上与大众一致,内容实在没什么干货,无非打个比喻,讽刺一下,挖苦一下,嘲笑一下;对于现象的深刻挖掘是没有的。韩仁均是个写小说的,对时政并不敏感;韩寒是个小玩闹,假的,更不会研究理论性东西;因此他们的插科打诨仅限于在文学形式的,类似小品、小笑话。

“韩三篇”动静不小,很多人包括一些知名学者惊呼“韩寒成熟了!”庙堂、江湖皆发出喝彩,互相吃惊,都以为韩寒是自己这边的人,这个反应也是韩寒团队始料未及的,因为他们本来是做好了要挨骂准备的。在韩寒团队来说,“韩三篇”实在是被江湖大家理解错了。人们被字面和韩寒一贯的态度所牵引,误读了“韩三篇”要传递的讯息。这三篇东西是韩寒团队向庙堂主流投诚的过渡产品,全篇充满了撒娇、表白的媚眼,北大教授张颐武及时扑捉到了这个信号,一篇《韩寒已化蛹为蝶,超越左与右》,算是对韩寒团队集体来降充当了谈判代表,不然真的要把韩仁均这群人急死了。即便是韩寒神话此刻没有破灭,韩寒也不会再为社会底层呐喊半句,也不会再仗义执言针砭时弊为难政府。因为韩仁均的团队要全面转型,盈利才是目的,与政府舆论擦边对抗只是讨好大众换取名气。一旦他们觉得时机成熟,与庙堂主流合作生财才是这个团队下一步的目的。

方舟子对韩寒出手打假,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是因为一个叫麦田的出示了部分证据质疑韩寒的诚信,应该说证据是很有说服力的。至于后来为什么麦田突然宣布退出调查并向韩家道歉,原因不明;麦田对方舟子有旧恨,有可能是看到方舟子接手,想顺便给方舟子一个难堪也说不定;也许是受到了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总之,麦田挑起了事由,韩仁均父子一蹦三尺高,污言秽语谩骂麦田,表现了韩仁均父子的泼妇素养,全无半点儿斯文形象,读者无不大惊。反常的反应与平静的质疑并不对称,很有些做贼心虚的表现,让大众心生疑窦。尤其是声称拿出2000万要给替他写书的人;不说给打假的人,而是给自己的枪手,里外里肉烂在锅里;还未开战就先预留后路,更暴露了韩家军的心虚。方舟子是有精神洁癖的,大概平生最看不惯“装逼”的人,这种情况下,方舟子受到激将,被大众问敢不敢接手继续打假韩家军,方舟子犹豫一下终于接了过来。

方舟子对这次打假是很谨慎的,这种谨慎并非惧怕韩寒的名气,而是文学作品打假不像一般造假事件那么醒目,证据多靠推理,没有一件假文凭那样的明显漏洞。方舟子的文学素养是很高的,文笔也是一流,这是他这次打假的“胆量”根源!大多数人只知道他是一个科普作家,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其实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他对韩寒作品是不屑的,在他看来韩仁均父子的作品都是不入流的蒙蔽青少年的地摊货。事实也的确如此。成年人的作品与未成年人的作品在方舟子眼里是一目了然的,这一点就像范冰冰是不是处女一样明显。今年春节的这个事件,比爆竹声声来的脆生,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力。说是“韩方大战”其实并不恰当,方出招,韩家并未接招,而是以谩骂、阴阳怪气为主要应对手段,甚至还要不断提醒大家有关方舟子妻子的论文问题来转移视线。仅通过韩家父子的博客、微博反应,胜败已经很明显了。正如“五毛党”主席染香所说,这件事后,方舟子还是方舟子,但韩寒不再是韩寒了。

对于文学爱好者或者以码字为生的人来说,韩家父子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极其令人厌恶。文学以圣洁为生命,把商业中蝇营狗苟、生活中的鸡鸣狗盗引入文学领域里,欺世盗名十几年,直到而立以后才逐渐力不从心,破绽露出。如果不是方舟子果断出手打假,恐怕韩寒的孩子十岁就要出小说了,更神奇的神童将会一代一代在韩家遗传,因为他们的那些写作蹩脚的小说只能通过未成年的智商呈现给大众。韩仁均选错了行当,他要是经商,可能赚钱比唐骏还要容易些。

韩仁均的微博在昨晚起了悄悄的变化,原来“作家韩寒的父亲”改为“韩寒父亲”,取消了“作家”二字;主动自废了充血功能,看上去再也硬不起来了。骂街、偷偷改资料、悬赏却玩文字陷阱,当韩寒的光环褪去后,人们发现这是一对极其小家子气的的爷俩儿。像他们的文学水平一样,面对方舟子,他们的表现实在太不堪一击。韩仁均甚至找来一大群拍照的人拍摄韩寒写文章的照片,而所谓反击文章《人造方舟子》充其量算个长一点儿的回帖,要文采没文采,要见解没见解,更没有像样的回击,只是骂大街。这也要炫耀地自称是了不起的作品,人们算是彻底见识了韩家父子的牛皮水平。

关于韩寒神话破灭之时还发生了一个插曲,不得不提一句。

范冰冰,范爷,财大气粗,事件开始时扬言加镑2000万,一时成为焦点。其实这是范冰冰脑子发热。并不是说她不可以出资,也不是说她不可以发表观点;只是这件事属于文学领域里清理队伍、锄奸捉贼的行动,范冰冰作为一个娱乐圈里的头牌,插嘴文学圈子看上去有些好笑,不伦不类的。范冰冰这类人,可以当老板,可以当大款,甚至目前的国情下可以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但惟独不能当自己是文化人。尤其文学这个圈子,不管目前多么乱,其本质还是纯洁的。文学爱好者这个领域基本是由一群追求高尚精神世界的人组成,因此范爷这2000万无论讲不讲诚信,无论肯不肯认输,都是没放在大家眼里的。杜十娘再怎么有钱,在大户人家看来也是不被承认身份的!这就是范爷为什么闹出个笑话,自己沾沾自喜没觉得,却发现很少有正经人接话茬儿,原因在此。

 
二八佳人站在门框子处揽客,六八老妪关了灯脱裤子上阵.
 
难以置信!

看来我以前大大地低估了人性的丑陋。
 
以前是老华侨还是谁在CFC上说韩寒是韩芙蓉来着?
 
《光明和磊落》——我的手稿集

今天又有媒体的朋友给我电话,向我求证,说他们突然集中收到了一批“劲爆”匿名稿件要求刊发,邮件内容是举报我的第一本小说《三重门》不是我自己写的,证据当然没有,依然是主观臆测,因为“爆料人”觉得一个十七岁的孩子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所以推测一定是背后有人在代写和操纵。主要嫌疑人还是两个。第一个就是永远的路金波,“爆料人”指出这是路金波包装我的第一步,包括新概念作文比赛,都是路金波在背后操纵。爆料人可能不知道,我是2003年认识路金波的,而1998年,路金波尚未出道,还在河南的一个罐头厂工作,主攻销售芦笋罐头。第二个嫌疑人就是我的父亲,爆料人觉得我父亲在大学因为肝炎劝退,所以必然满怀对教育的仇恨,于是写了一本书,借儿子之名发表。“爆料人”为了防止我拉出同学来作证,帮我把路都堵了,说是我的父亲每天晚上写几页稿纸,要求我背诵出来,于第二天上课再故意当堂写给同学们看,所以其实我的同学们看见的都是假象。“爆料人”可能不知道我当时是寄宿的,两三个星期才回一次家。也就是说我必须一次背诵两万字并在课堂上默写。

我知道从我出道至今,很多人看我不顺眼,在等待看我笑话之余,一直想把我踩倒,又苦于没有把柄,这次麦田给他们指明了一条可以攻击任意作家的道路,原来只要看一个作家不顺眼,就可以说,这个作家的书不是他自己写的,并列举出大量的“证据”——比如饭桌上听业内的朋友,比如他突然之间风格有了变化,那么这个作家就完蛋了。麦田无意间启发了这些人,于是他们群起而攻之了,并非他们真心觉得我的文章是别人写的,只是他们觉得这是个突破口,泻一下自己的私仇之余,只要阅读到他们帖子的人相信就行了。这招太好用了,因为这招作家是无法自证的,只要他们反复传播,就很容易让人觉得这个作家的确有问题。而这种污蔑对一个作家又是最大的打击,甚至无法说我将用更好的作品来证明自己,因为你从事这个职业的正当性已经被剥夺了。大众又往往不认为谁主张就应该谁举证,反而会要求作家本人来证明自己。像我这样文字风格明显的人,也不得不用重金来鼓励他人来举证我,可想而知作家这个行业已经跨入高危,十几年的心血只要一个造谣的帖子和几个互相捧臭脚的人表演一番就能毁于一旦。

至于我,我也觉得很奇怪,走在路上好好的,被人泼了一脸粪,我抹了几下,还有人说我擦粪的动作不够优雅,不够从容,不如泼粪的那人镇定自若。于是泼粪有理,辩解有罪,污蔑是一种质疑精神,不辟谣是心虚,辟谣是不淡定,愤怒是失态,凶手不继续泼粪就是风度,受害者一辈子成了嫌疑人,理由是无风不起浪。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分不清楚什么是质疑,什么是诽谤,认为造谣是一种言论自由需要保护,辟谣并要求对方停止造谣则是打压言论自由需要批判。

不过,对于我的读者和所有爱我的人,甚至不讨厌我的人,我还是有礼物送给大家的。这个礼物之前,我先说一个小故事:

好几年前,有人写了一个帖子,说作家海岩是有一个写作团队的,理由是海岩平时还是一个生意人,很忙,所以应该没有时间来写东西。当然,还夹杂着一些非常阴损的诸如“在饭桌上听一些圈内的朋友聊起”的话来给自己的谣言增加真实性。的确,海岩工作很忙,所以很多人在吃喝玩乐的时候,海岩正在埋头苦写,结果这反而成为了他的罪过。最后海岩被迫拿出了所有的手稿来证明清白——海岩不太会用电脑,一直是用笔写作的。但这事情至今对海岩还有着负面的影响——我在和某些文化界的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海岩,到现在还有一些人说“哦,就是那个被爆出来书和剧本都是有人代写的那个海岩啊”。

所以我深知这种污蔑对一个作家的声誉损失的一辈子的。既然很多质疑我的人主要焦点集中在我17岁时候我第一本小说《三重门》上,而理由恰恰是在他们的17岁写不出来,所以我的17岁也必须不行。好在我留下了当年《三重门》所有的手稿,定稿整整四百多,加上初稿和修改稿一共超过八百页,接近四十万字。17岁的我为了这本书,花费了整整一年多,也荒废了学业,白天到深夜,课内到课外,周一到周日,甚至连体育课都逃了,和一帮来例假的女生一起窝在教室里不停的写。我至今所有的荣誉都是因为这本书而开始。虽然这本书在现在看来多有幼稚和卖弄。今天,我真的是被逼无奈了——我决定把《三重门》的手稿出版成书——400多页的手稿为一本,再赠送一本200多页的笔记本。笔记本里有缀了一些我全新的文字给大家助兴。共700页左右,该书的套装售价为人民币十元。是的,你没有看错,仅需要十元,你就可以得到接近700页的两本套装哦,厚度超过6厘米哦。我知道电脑前很多的朋友都在用手大拇指和食值比划哦,在中国出版史上就这一次机会哦。这个套装的名字叫《光明和磊落》,笔记本的部分叫《光明》,因为明显是光秃秃的一本。《三重门》手稿部分叫《磊落》,因为稿纸累了一摞。我用这个只卖十块钱的礼物来答谢所有我的读者。此书正式上市的时间为2012年的4月1日,以纪念我的偶像张国荣先生。这绝对不是愚人节玩笑,预售通道将在近日开启,希望大家支持我的《光明和磊落》。我还特地和手稿一起拍了几张照片,在文章的最后。

不光这本,我初中发表的文章,参加比赛的文章,我的第二本书,我的笔记本的手稿,我基本上也都有哦。手稿和笔迹和时间可以鉴定哦。但是无奈从第三本书开始,我就用电脑写作了。所以我就不能证明自己了哦。如果污蔑者还要一口咬定并不断臆测从那以后我有了团队或者代笔,那么我就有哦,我为我的代笔感到骄傲哦,我为我的团队感到自豪哦。

当然,我知道,无论我做什么,说什么,恨我的人不会停止恨。爱有的时候是一种惯性,而恨则需要不停的鞭策自己,所以恨特别伤身体。这件事让我明白,停在原地爱惜自己的羽毛也许并没有用,因为当你的羽毛太亮,反而更能引发一些人泼粪的欲望。而枪总是打出头鸟的。身为一只出头了十三年的鸟,我只怨我自己飞的还太低。既然有这么多人看着我,趁我三十岁,我要开始我人生新的事业。全新的哦。暂时保密哦。我为此踌躇犹豫和准备了三年多。今年终于可以下定决心开始了。感谢所有恨我的人,你们让我充满了动力,我会飞出你们的射程。你们朝天泼粪,只会掉到你们自己脸上。在你们的视线里,只能看到我羽翼的光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2e0ak.html
 
上面是我第二次读韩寒,第一次转韩寒。第一次读韩寒在前天。
 
方舟子以咬人为工作每次都使出全身力气咬,由此还受了伤,缝了针,可是被他咬的连个牙印都没留下,比如吴征,唐骏,这个韩氏父子也不会被他咬死,可能还跳的更高。
 
韩寒误赌,冰冰正跟

范冰冰身上的东西都可以卖,但这精神上的东西却无处卖弄。



韩寒设2000万的赌局是有把握不输的,但是却无法证明其无人代笔。因为,无人证明(暂时)不等于没有发生。



韩寒真想证明其“才华”的话不妨这样设赌:



0、 韩寒设下写作比赛的擂台

1、由方舟子出题目

2、由与韩寒年龄相仿并对韩寒的“才华”持怀疑态度的30人各写一篇文章与其比试(必须能排出与韩寒有默契的嫌疑);

3、然后找10名中文系的教授评分

4、 若韩寒的作品在前五,就承认韩寒有才华,方舟子道歉;若不然韩寒要承认有人代笔并道歉。

5、 组织这些活动的费用由范冰冰垫付,以示其奉献。
 
人造方舟子

昨天晚上,我发了一篇文章。由于方舟子先生处在一个正要唱歌,别人切歌,正要夹菜,别人转桌的尴尬处境,我挖苦了几句,还写了一个对联。但是后来我看他还在一根筋的科普“人,为什么会秃头”,内心涌起酸楚,加上就要过年,我就删了那些话。包括我在上篇文章里隆重写到方舟子先生,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打假人物,居然连真的假的都分不清楚,内心又涌起一阵酸楚。其实你只要能分清楚方舟子和蒋方舟不是一个人,你就能知道在那篇文章里,我对方舟子的态度是如何的,甚至连正在和方舟子掐架的罗永浩,也没有落进下石,恶言相向,对方舟子的评价还是很客观的,还隐约赞美了他一个人辛勤耕耘。怎料方舟子不依不挠。既然这样,我只好向大家展示几个名词。

1 断章取义:

方舟子先生发微薄说:韩寒最新发表的答复博文,我相信是他本人写的。多上过几年学的枪手应该不会写下这些话:“你为了你的事业45岁头发就秃了,我给你这么来几句,你他妈的会不会胸闷。但我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是最下流的招数,”“证明你精子活力比较差,综合了你老婆必然偷人和你精子活力必然差,证明你孩子必然不是你的。

方舟子写下这些话,意思很明显,引导人们认为我文章的内容就是辱骂他。我的原文和上下文语境大家都看过,一般人断章取义都会取到句号,方舟子居然会断章取义取到逗号,断章取义到这样的程度,已经叫舍身断章取义了。

2 居然还能这样断章取义:

方舟子先生发微博说:“仔细看韩寒的声明,原来2000万是要奖给代笔的人,而不是证明有代笔的人“(任何人可以证明为我代笔写文章,或者曾经为我代笔,那怕只代笔过一行字……均奖励人民币2000万元),各位还在忙乎什么,即使证明了有代笔也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都散了吧。”

方舟子先生,你何其恶毒,你的断章取义不光光可以断到逗号,居然还能用省略号把所有和你结论完全相反的内容给省略了。Pia,原文在这里:凡是有人能例举出身边任何亲朋好友属于“韩寒写作团队”或者“韩寒策划团队”,任何人接触过或者见到过“韩寒写作或者策划团队”中的任何成员,任何人可以证明自己为我代笔写文章,或者曾经为我代笔,哪怕只代笔过一行字,任何媒体曾经收到过属于“韩寒团队”或者来自本人的新闻稿要求刊登宣传,任何互联网公司收到过“韩寒团队”或者本人要求宣传炒作的证据,均奖励人民币两千万元。

方舟子,你还“仔细读过我的声明”,却故意摘出一小句。这样赤裸裸的断章取义瞒天过海,在我写文章十多年的笔战生涯里,这么不要脸的还是第一次见到,连一个互联网新人都不会这么做,何况您还是一个公众人物。我都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你。当你看田汉不顺眼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这么发微博:“天哪,田汉写了一首《义勇军进行曲》,里面居然有一句是“……愿做奴隶的人们……筑长城……”。

方舟子先生,从文品,我怀疑你的人品。

3 造谣:


方舟子先生发微博说我“一边重金悬赏,一边销毁证据”。

这条微博引起了我巨大的名誉损失,因为很多新闻的标题就是《方舟子表示,韩寒一边证明自己无辜,一边删除证据》,首先,什么叫“证据”,证据两个字方舟子老师你不会不懂,我在2008年删除一些我在2006年写的文章,到了2012年居然会被方舟子造谣为销毁证据,而且用了“一边”“一边”,暗示我同时进行。方舟子老师,如果你在这几天删除我对你提出质疑的那些微博,才叫删除证据。一个打假者居然说话造假,文品人品不正。

方舟子先生还说:从昨天开始我那里来的这种明显的水军轰炸就更多了,搞得评论都没法看了。韩寒有没有创作团队还有争议,有水军团队就没什么可争的了。

可能方舟子先生从来没有遭到过这么多的质疑,看到有两个留言重复的就认为是水军。我估计方舟子先生现在拉黑名单又满了。我说过,我从不会请互联网公司做这样的事情,悬赏的两千万依然有效,方舟子先生确凿的说我有水军无疑,请拿出证据,否则就是造谣。

4:传谣:

方舟子先生转了两条微博,一条是其他网友写道,韩寒的老婆是新浪网的编辑。方舟子转了这个微博表示,不能指望新浪了,只能指望搜狐了。如果到时候还是不占上风,估计方舟子又要转一条,韩寒的妈是搜狐的编辑。是的,我全家都是各个互联网站的编辑。这样明显的谣言,方舟子还要转发评述。文品人品不正。

一条是其他网友说,上头有行政指令,凡是反对韩寒的文章,一律不让发。方舟子转发了这一条,说,凭什么,那我更要发。方舟子假借谣言,把自己放在受害者和抗争者的位置,并暗示我上面有人,好比对着一个群众叫了一声他爹是市长。所谓反对我的文章一律不准发,这是明显的谣言。方舟子先生身为打假斗士,在自己的私利需要满足的时候,不光不打假,居然还引用各种假话,一帮散布谣言者和一个所谓打假者狼狈为奸互相取暖, 真是奇观。

5:误导

有一个网友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用DICT和SPSS测试了韩寒和路金波在2008到2011年间的新浪微博文章,结论是,不能证明二人文章有显著不同。不过,这一结论除了说明软件需要改进之外,不能说明任何别的。抛砖引玉,博君一笑,望有志做文本分析的同志再接再励。

方舟子先生转发了这个微博,说,这个研究有意思,如果能对比一些人,就更有说服力了。方舟子先生的意思很明显:一个软件证明,我和路金波的文章差不多,所以暗示其实我的枪手是路金波。Dict是一个英文文本分析软件,方舟子身为一个科普人士,居然很认可用英文文本软件来分析中文,方舟子先生,昨天晚上的巴萨对皇马的比赛你是对着你家的微波炉看的吗?

方舟子先生,说实话,我经历了不少笔战,您的手段最下流最幼稚。什么是脏,并不是我说一个“他妈的”就叫脏。我上篇文章里,我还骂了我自己他妈的。那是因为我愤怒。但是我写文章不会用这些下流的手法。也许您的文章里没有一个“他妈的”,但您的文字是脏的。

我知道,您是不败的,就算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你也要宣布自己胜利,对手大败。您也可以随手在微博上摘引一句话来证明你胜利了。就算法院判你输,你也会上诉天庭。但是我希望您的手段可以干净一些,写作者的文德比胜负更重要。

最后,我们不说别的,我的文章有没有人代笔这件事情我们先不纠结。这几天无论您突发奇想说我什么,我都认,说我吸毒嗑药我也认,我甚至可以向你一个人低头,承认我所有的文章都是我妈写的,我所有的比赛都是我爸比的,但是您必须逐条回应这五宗罪,那就是——您是否断章取义?您是否偷梁换柱?您是否误导?您是否造谣?您是否传谣?而且从你这次的表现来看,实在不能相信以前打假的你就是你本人,所以您是否有团队帮你在做这一切?您作为一个打假者,为什么要造假和传假?这次您的表现如此拙劣,是否是因为您的团队都回家过年了所以只好亲自上场?

请逐条回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2e074.html
 
方舟子以咬人为工作每次都使出全身力气咬,由此还受了伤,缝了针,可是被他咬的连个牙印都没留下,比如吴征,唐骏,这个韩氏父子也不会被他咬死,可能还跳的更高。


老方虽然不务正业,但无疑是个聪明人。
 
在狂咬余杰之后,左营众将官领了新旨意,要整韩寒了。
 
在狂咬余杰之后,五毛们领了新旨意,要整韩寒了。



不会吧,韩寒不是服软了吗?

要整也先整李承鹏啊。
 
方舟子以咬人为工作每次都使出全身力气咬,由此还受了伤,缝了针,可是被他咬的连个牙印都没留下,比如吴征,唐骏,这个韩氏父子也不会被他咬死,可能还跳的更高。

被方舟子打假的无疑都是各行各业能人, 因此即使被咬了, 也还是能很成功, 毕竟都是人中龙凤.

但这些人大都曾经被神化或者自我神化, 方舟子能做的就是把他们从神坛上拉下来, 让民众看清本来面目. 从这个角度看, 我觉得他还是做到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