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5128/201201/31122.html
从非诚勿扰看中国人在各国
2012-01-29 17:48:11
最近小女子对“非诚勿扰”发生了兴趣,常常找一些最有争议的片断拿来瞄一瞄。前一阵子,看了美国专场,今天又瞥了一眼英国专场。然后发出一声感叹:在这些不同的英语国家生活过的中国人,身上马上体现出了当地的文化呀!
平时大陆的男嘉宾和女嘉宾往往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穿着打扮是不管多大的女生的都打扮得象10几岁的少女,男的穿的也是怪模怪样。很少有人能站得直的,多是歪来歪去。我常常生怕他们不要撑不住,一个趔趄,跌倒在地。大家的声音也都是尖尖细细,都象是没吃饱饭的小孩子。
英国和美国专场的嘉宾们普遍成熟,大气,穿衣打扮得体,稳重,站出来象个人样(至少腰板还直),说起话来也是诚挚,流畅,声音浑厚有中气,让人啧啧赞叹。而且,他们在择偶条件上更强调彼此的理解支持和共同的爱好,而不是那些功利的东西。我有时候对自己说,我将来的孩子,一定要让他/她在美国或者是英国长大,那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有质量的人呀!
“非诚勿扰”还没有办加拿大专场,如果办的话,按照我对加拿大当地的中国人的了解,估计肯定是这样的。男生个个柔柔弱弱,说话娇羞,一个个比女人还女人,video里面可能大量出现母亲大人耳提贴面的镜头。女人那就更不用说了,从头到脚武装一身名牌。虽然在海外,但是择偶价值观基本同中国一样,就是对方的房子,票子,车子,老子要一应俱全,所以普遍功利。
要知道加拿大强调移民保持自己原有文化,所以我在这里碰上的多数中国人,从生活方式,到思维方式,都同我在中国碰上的中国人基本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是,加拿大的中国人对同性恋,吸毒等等社会现象更包容一些。
美国和英国则是有着自己很强大的文化,而且对移民一般抱着对方会学会英语,接纳主流文化的期待值,所以在美国和英国的中国人表现地就比较象当地主流社会中的人了。
非诚勿扰,一个了解不同文化的窗口,有趣得很呀J
从非诚勿扰看中国人在各国
2012-01-29 17:48:11
最近小女子对“非诚勿扰”发生了兴趣,常常找一些最有争议的片断拿来瞄一瞄。前一阵子,看了美国专场,今天又瞥了一眼英国专场。然后发出一声感叹:在这些不同的英语国家生活过的中国人,身上马上体现出了当地的文化呀!
平时大陆的男嘉宾和女嘉宾往往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穿着打扮是不管多大的女生的都打扮得象10几岁的少女,男的穿的也是怪模怪样。很少有人能站得直的,多是歪来歪去。我常常生怕他们不要撑不住,一个趔趄,跌倒在地。大家的声音也都是尖尖细细,都象是没吃饱饭的小孩子。
英国和美国专场的嘉宾们普遍成熟,大气,穿衣打扮得体,稳重,站出来象个人样(至少腰板还直),说起话来也是诚挚,流畅,声音浑厚有中气,让人啧啧赞叹。而且,他们在择偶条件上更强调彼此的理解支持和共同的爱好,而不是那些功利的东西。我有时候对自己说,我将来的孩子,一定要让他/她在美国或者是英国长大,那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有质量的人呀!
“非诚勿扰”还没有办加拿大专场,如果办的话,按照我对加拿大当地的中国人的了解,估计肯定是这样的。男生个个柔柔弱弱,说话娇羞,一个个比女人还女人,video里面可能大量出现母亲大人耳提贴面的镜头。女人那就更不用说了,从头到脚武装一身名牌。虽然在海外,但是择偶价值观基本同中国一样,就是对方的房子,票子,车子,老子要一应俱全,所以普遍功利。
要知道加拿大强调移民保持自己原有文化,所以我在这里碰上的多数中国人,从生活方式,到思维方式,都同我在中国碰上的中国人基本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是,加拿大的中国人对同性恋,吸毒等等社会现象更包容一些。
美国和英国则是有着自己很强大的文化,而且对移民一般抱着对方会学会英语,接纳主流文化的期待值,所以在美国和英国的中国人表现地就比较象当地主流社会中的人了。
非诚勿扰,一个了解不同文化的窗口,有趣得很呀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