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王立军的英雄末路

Rockman

I WILL ROCK YOU!
VIP
注册
2011-08-29
消息
3,702
荣誉分数
334
声望点数
193
悲情英雄 王立军 的 英雄末路


刚得到的消息证实了这几天来我一直在跟踪的王立军事件暂时有了一个结果。

美联社发言人证实王立军确实是找到美领馆并和美方谈话。

得到这个消息,我居然莫名 其妙地松了一口气。

之所以对他的关注超过任何一个当下的热门事件,是因为在这个缺乏英雄的年代,在我眼里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只草原上飞出的雄鹰,从一飞冲天,到折翅陨落,不能不说是非常悲剧性的,特别以这种“叛国”的方式。

我想他骨子里是高傲和高贵的,一定是有英雄主义情结 的,而且我也相信他不是那种沽名钓誉的小人,这么多年来,他应该是在为他的理想而奋斗,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这种精神,当今社会,不说没有,可实是罕见。

是什么样的处境使得这个视荣誉高于生命的警察选择了这种卑劣的方式?

他有一事一直困惑我:在文强伏法前,他和文强有50分钟的谈话,出来后,人们都想知道谈话的内容。他几乎没透露什么, 就告诉记者文强送给他一句张君伏法前对文强说的话:“总有一天,你也会和我一样。”(原话也许有出入)。


说不清为什么,当时读到这消息时,我觉得他说得不 妥,但又不知不妥在什么地方。直到动手写这篇文章,我仍然找不到答案,他为何这么说,而我又为何不安。

刚请教了朋友,他说他是在暗示潜在的对手“我从文强 那儿得到了内幕,我现在是豁出命的,我什么都不怕,哪怕是和文强一样的下场。”,好像是这样,又好像不是。

那么我的不安,是不是因为说这句话的人和被送这 句话的人最后都有同样的下场?

下午读到电视剧《铁血警魂》的编剧周力军的微博《王立军一语成畿》:1997年春,王立军对我说:“我心里最清楚,我就是当 官的嘴里的一颗口香糖,嚼得没味儿时吧唧吐地上,指不定粘在谁的脚底下。”

联想起来,其实他早已知道自己的结局了。

他别无选择,只有走下去。利用别人为利用他而设的平台尽可能地朝自己的理想迈进,不得不说王立军是一位悲情英雄。

他的一张照片曾深深地打动了我:站在台 上,右手高举警帽,左手放在胸前,头微垂,双目微闭。其表现出来的殉道般的悲剧英雄形象恐怕在电影里也难找。

我曾想,这位英雄有一天会倒在敌人的枪口下。 万万没料到的是,他会倒在自己人的枪口下。

正如一位网友说的那样,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击。王立军最终选择美国领事馆。珍惜荣誉甚于爱惜羽毛的他不是没想过“叛逃罪”的后果。

在我看来,他做出 了正确而明智的选择。如果他不这样做,人们也许永远也没有了解那些冠冕堂皇的“唱红打黑”背后的肮脏的一天,也许永远也看不到伸张正义的时候。

他,作为一 个悲情英雄,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穷途末路时作出的选择完成了一个英雄的壮举,完美谢幕。

随着事件的深入,关于他的所作所为会更多地被揭露出来,在民主与法制的名义下,他一定会是犯罪分子。

但是放眼泱泱大国,那些权力圈子的人,有几个不是违法 犯罪分子?英雄都是有历史局限的,我想已经是共识。

他的悲剧是看错了人,把自己的理想托付给了伪君子,并成了打手。

都说要出污泥而不染,问题是不染,你出 得了吗?

当然,按照我们传统的成则王,败则寇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也许该称他为枭雄。

话说回来,英雄还是枭雄,某种意义上,除了价值观上的区别,还有别的分别吗?

张君是个十恶不赦的枭雄吧,把他放在水浒里,他比哪一个水浒英雄差或者更过分?

文强,枭雄吧,可在出事前谁又不认为他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公安英雄呢。

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是我个人的价值观,无关政治立场。

美联社发言人还说,王立军是自行离开领事馆的。我宁愿相信他是放弃了寻求政治庇护,而不是被拒绝。


Elwyen,

2012年2月8日
 

附件

  • 20120207_1340.jpg
    20120207_1340.jpg
    26.8 KB · 查看: 619
先有林彪,今有王立军:共党危机的症状

专制政权不仅仅是对人民,对国际上的控制和限制;更严重,更残酷的是对内部的异己,另类的控制和迫害。因为共党深知“碉堡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道理。

文革十年,死伤的老百姓性无数,同样死伤的共党, 尤其是共党领导, 更是惨不忍睹。最大的例子是number 2 的接班人林彪副主席。在文革已把中国几乎折腾到了崩溃边缘时,竟阴谋刺杀最高领袖,结束文革。

今天我们有要看到历史重演——重庆打黑英雄,(原)公安局长王立军, 又要重演林副统帅的旧戏。

从中我们看到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1. 共党的专制不但是中国, 中国人民的祸根,更是共党自身的祸根。为了一党的长期统治,共党一直在搞绝对权威。真理,公正,道义,人权都可以践踏。

这样一个没了灵魂,没了道德的政党组织, 是由能力作出任何反人类的行为的。

2。共党”内讧”出现的时刻,往往是其政党危机到了临界点的时候。

林彪出走,王立军鱼死网破,正是共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达到顶点。

林彪出走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王立军鱼死网破,是否会给已病入膏肓的中国, 开启另一个生机???
 
主席说过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既然是斗就有输赢..
 
说的跟英雄一样。面相不讨喜。
 
王立军赴美领馆经过精心设计 “进出”一招险棋 联合报

北京传出王立军赴美国成都总领事馆,以及走出领事馆,都经过「精心设计」。既避开了「叛国罪」流亡海外,又保全了性命。

北京消息人士称,王立军「进出一趟」美国领事馆,避免了「叛国罪」。华盛顿和北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是安全的。只要王还能活着,就有继续打这局牌的资格。

消息称,王立军可能并未想通过美国庇护离开大陆,最大可能是想脱离重庆控制,同时保证自身安全,最后到达北京再向中共最高层陈述重庆案情。美方给予协助,使北京有充裕时间协调安排,顺利抵京。这是一招「险棋」,王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刑警,考虑周全。

针对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与打黑英雄王立军「翻脸」的主因,消息不一,有人称,王在打黑建功立业,掌握不少重庆「打黑」内幕,功高震主。后因为王贪腐和刑讯逼供被中央纪检委调查,王立军向薄求援,薄为防受牵连,和王划清界线,罢去王的公安局长,引发二人决裂。薄熙来采取行动,先软禁王身旁十一名亲信。

重庆台商表示,王是技术型官员。但打黑以来,他深陷政治漩涡,经常被置于仅次于薄的政治光圈中,被各种虚名架高,直到价值被榨干,顿时失去所有价值感和安全感。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重庆市长黄奇帆。这位多次访台和台湾多家上市公司老板熟识的市长,在王立军事件中奉薄之命带了七十辆车去抢王立军,成为焦点。由于薄熙来公开称和黄的关系是「如鱼得水」,黄奇帆也曾公开表示感谢薄熙来知遇之恩,在这次事件后将受到怎样的影响,备受瞩目。



张甲田 发表评论于 2012-02-09 17:09:42
345654说得对。这些共产党高层,不管嘴上怎么说,但他们心里明白,只有美帝最靠得住。有事的钻美领馆,没事的先把老婆孩子放美国。就连所谓的精英人士,像司马南,对美国破口大骂,但还是往美国跑去会老婆孩子,哪怕头都被夹扁了。

只有五毛最坚定,彻夜奋战在第一线,吃的是草,一次只有五毛钱;挤出的是奶,尽管带点三聚氰胺。对党一心一意的爱,对美彻头彻尾的恨。向五毛致敬!

圓夢園 发表评论于 2012-02-09 16:12:44
這是反薄派的圈套。
唐铁嘴 发表评论于 2012-02-09 15:45:54
王英雄一进领事馆的门就拼命地喊:清天大老爷,救命啊!
勃事后 发表评论于 2012-02-09 15:13:44
如此弱智的分析也会有人信,那是因为这是他们希望的结果。
既然王立军能策划进成都的美国领事馆,为什么就不能策划进趟北京?
抓一个王立军需要72辆警车?


keepdoing 发表评论于 2012-02-09 15:05:25
當大家都在熱議王立軍、薄熙來的同時,不妨也檢查一下自己,當中共官媒大張旗鼓地宣傳重慶的“唱紅打黑”時,自己當時的觀點是怎樣的?是盲聽盲信,還是有獨立的思考?如何通過重慶這件事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不再上當受騙,對你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故乡的水 发表评论于 2012-02-09 14:44:32
楼下的,这是险棋是肯定的。你为何认为这是“臭棋”?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出这是保命的高招。他去土共内部去讨公道,有机会么??很可能是被不声不响的做掉。他的势力怎么可能与薄相比?!

Shuguangt 发表评论于 2012-02-09 14:25:21
这样分析很有道理。至少能解释为何王立军出这样一找都认为是臭棋的险棋。真还不是一般人的智慧。拭目以待后戏。
linjinfeng1 发表评论于 2012-02-09 14:34:48
在中国政局这样多乱的时期,还能扯出什么为了让王立军打击薄熙来而,搞出这么大动静的事吗?

中国的政治家,都像这里的美分们那和弱智吗??

如果王立军出事,只能证明是他个人的问题。用不着瞎联系。

什么注定成为什么的,别拿宿命论那套来骗人。
任何人的路,都是自己走的。自己的行为自己负责,怎么就注定会成为什么的了呢?你在这算命呢?

王立军一直在打黑前线工作。肯定是个很直率的一个人。他自己就说过:“他不懂政治”。其实政治是什么?就是搞好上上下下及周边人际关系而已。如果一个只注重工作的人。脑子里集中一件事情,当要他分散到另一个方面时,这个弯很难转的。

英雄人物也好,政治人物也好,有时为什么容易昙花一现,就是因为,后面的推力太大,特别在中国,当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时,人们恨不能把他想像成又一个雷锋再世一般。无限拔高,直至把此人送上神坛。而当随着时间的推移,英雄也好,政治人物也罢,不能总是绷着吧,一但出现常人出现的毛病或错误时,没人会从人性的角度去原谅及从善意的角度批评。却采取落井下石之举。!!!!

这里看贴写贴的都是中国人。你自己心里才最清楚,你出于什么心里写出些无哩头的话来。

那些借机起哄造谣者,明明生活在海外多年,混国外没有扎下根,成天眼盯着中国出点事的“美分党”们。更是不会说出好话。恶毒之语频频发贴。老实讲,这样下做的做法,根本就不是从政见出发的讨论。只是你们自己阴暗心理的写照。

王立军也好,文强也罢,他们都在他们曾经的工作岗位。尽了他们自己的职责,做了他们的工作。

如今不论王立军本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只能另当别论。那种阴谋论者可以闭嘴。不能因为你自己心中有阴谋,就推论任何一件事情都有阴谋,不是你高估了对手的能力,就是你智力低下的表现。


345654 发表评论于 2012-02-09 14:27:26
看来在关键时刻,某些中共党员心里最信任的还是十恶不赦的美帝国主义。
Shuguangt 发表评论于 2012-02-09 14:25:21
这样分析很有道理。至少能解释为何王立军出这样一找都认为是臭棋的险棋。真还不是一般人的智慧。拭目以待后戏。
加急滑人 发表评论于 2012-02-09 14:14:37
哪天等美国一副省长跑中国使馆寻求庇护,咱的老脸才能找回来呀,唉。你说这英雄跟狗熊咋就这么一步之遥呢?
laborlaw 发表评论于 2012-02-09 13:51:12
终究是缺乏智慧的人。 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 几年前就该知道会有这一天。 混得好, 能跟薄熙来去做公安部长, 混不好, 就是这样。 但以薄熙来的手腕, 下场多半不会好。

古往今来, 这种酷吏能吏,下场都很惨。 替老板做恶人, 都是被榨干了,就一脚踢开。
 
综合事件发生各舆论走向, 基本断定:

- 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中国掌权的右派势力对左派势力的围剿
- 平西王操之过急. 把打黑唱红用运动方式运作是一大败笔.
- 平西王代表的左派如果掌权, 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王立军出事,明摆着是薄熙来的政敌开始向薄发难的结果.薄想进政治局常委的梦想看来是泡汤了.会不会步陈希同和陈良宇的后尘则要看薄手上有多少"核威慑力量",就是说他手上多少其他大佬的黑材料.

薄熙来野心很大,为了控制这个野心家,几年前胡和谐就派李克强到辽宁去收集薄贪赃枉法的材料.所以这次对王立军发难,材料都是现成的.目的当然是要把薄从十八大拉下来.

薄在重庆打黑其实也是对胡和谐和李克强的回应.通过打黑把一大批原来汪洋,贺国强重用的干部和大款关起来搞逼供信.从他们身上肯定挖掘到不少汪洋和贺国强贪赃枉法的材料(可能还有其他大佬的材料.地方和中央是通的).薄熙来这样搞,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造一颗"薄记原子弹"建立自己的核威慑力量.使得中央不敢对他下手.

记得陈老总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后兴奋地写了一首著名的打油诗:"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是啊!薄熙来手上也有"原子弹",大家只能"协议不放弹"了.

这也解释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薄熙来把重庆搞得天翻地覆,胡温和其他常委们像吃了苍蝇一样,心里恨得痒痒的,但没有人啃声.因为薄打着反黑的旗号造原子弹啊!

接下来最大的可能是,为了避免同归于尽,大家各让一步.薄熙来不当常委,但保持政治局委员.或至少可以全身而退.
 
这红卫兵的一代没太平过。
王的这一招真是聪明绝顶
 
王立军:不逃死路一条

--------------------------------------------------------------------------------

博讯 2012-02-09 23:28:37


据重庆最新可靠消息,薄熙来已经抓捕王立军身边的人19人,包括司机、厨师、两名保镖、秘书等,其中1人自杀。王立军获悉,如果他不逃跑,会被暗杀(谋杀),所以就有了6日“造访”美领馆的戏剧化事件。据悉,整肃王立军和他的人马由薄熙来的左右手、办公室主任吴文康实施。
 
以“打黑”闻名的重庆市副市长、前公安局长王立军再次成为舆论瞩目的焦点。

据新华网,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在9日应询答问时表示,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于2月6日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1天后离开,“有关部门正在对此进行调查。”

而在此前,一系列有关王立军的消息已引起外界极大关注。

2月2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称,近日重庆市委决定,“王立军同志不再兼任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以副市长身份分管联系经济领域工作。”王立军的分管领域由过去的公安、国安、司法、政府维稳、政府应急管理等,转到教育、科技(知识产权)、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体育、民防、园林、参事、文史、修志等工作上。这也是自1984年从警以来,王立军首次脱警。

在分工调整之后,2月5日,王立军还曾到重庆市教委、重庆师范大学调研,了解重庆市教育工作情况。2月8日上午,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据悉,王立军副市长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严重不适,经同意,现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

“彪子”王立军

“我不接受采访。”2月9日上午,曾以王立军为原型创作过一部电视剧的编剧周力军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说,“现在很敏感。”

1996年冬,周力军受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委托,前往辽宁铁岭采访王立军,在那里度过了十几天时间,后来又数次回访。那时候,王立军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民警、中共“十四大”代表,是铁岭市公安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打黑”英雄,“警民同心万里行”英雄事迹报告团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出发仪式,举着拳头领誓的就是王立军,“万千瞩目于一身,前程不可限量。”

“我的人生与王立军有过交集,直到现在仍然把我所了解的那个他当作朋友。”在2月8日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周力军写道。

周力军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王立军时的感觉,“当他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一个突出的感觉是屋子变小了,一方面因为他身材高大,另一方面因为他气场很强。”见面当晚,周力军就坐上了“他那辆闻名的三菱吉普”,随王立军一起行动。根据周力军的描述,王立军爱车、爱枪,他的那辆吉普车经过改装,车顶前后都装上一排大灯,“在寒冷漆黑的夜里,人们远远就可以知道‘王局长来啦!’”

那天的行动是到铁岭辖下的铁法市(现调兵山市)“打黄”。周力军回忆,王立军亲自驾车,车速飞快,他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必须牢牢抓住把手才不致倾翻,过铁路时也不减速,车辆腾空而起,王立军的兄弟们都被远远地甩在后面。进入市区,汽车在一家小发廊门前停下,两男两女正在里面闲聊,“王立军冲进去,二话不说,使出一个擒拿招式将一个染着黄发的小青年掀翻在地,命令其他干警进入后屋搜查。”

结果,那却是一家“比较正规”的发廊。周力军回忆:“大概因为是当着我的面吧,王立军不愿就这样收场走人,而是下令把人带走,其理由是染黄毛的不是什么好人。据说,当晚一共抓了数十人,据说其中确有卖淫嫖娼者,但我没有见到。”

这次行动给周力军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感到王立军确实像我来之前听到的那样‘有点彪’,有点小题大做。现在回过头去看,他从那时起就是一个争议不断的人物。这从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的确有人不喜欢他,”周力军说,“这主要来自于他那股子‘彪’劲儿。”在东北当警察期间,他还获得了一个外号:“王彪子”。

铁岭往事

辽宁省铁岭市是王立军的“发迹”之地。

自1982年开始在铁法市商业局做职员,到2003年在铁岭市公安局长任上离开,王立军在铁岭呆了22年,并开始以“打黑”知名。至今王立军的弟弟王立辉还生活在铁岭,2月9日下午,本报记者联系到王立辉,但他以“不在本地”为由拒绝了采访。

周力军这样描述铁岭时期的“打黑副局长”王立军:

“一方面他对兄弟们说的是‘你跟我上!’而决不会说‘你们给我上!’另一方面又特别钟情于‘戏剧化’的情节,对付几个走私犯也会兴师动众,也会身穿黑风衣跳到汽车上先冲着天空发射一梭子弹;一方面他对媒体非常低调,另一方面也会对我没有用他的真名创作剧本和小说感到失望,为不能自己演自己而失落;一方面打黑除恶毫不手软,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黑帮人物的陷落让人感觉证据牵强;一方面,他会在死刑犯临刑前夜单独探望,另一方面,也会让那些他痛恨的死刑犯‘留到最后一个走’。”

王立军生于1959年,内蒙古阿尔山人,蒙古族。早年曾参军,后到铁法市商业局做职员,一年后得到机会成为警察,先后担任铁法市公安局晓南镇派出所所长、大明派出所所长、铁法市公安局副局长,1993年以后历任铁岭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等职,2003年离开铁岭,调任锦州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

王立军在警界崭露头角是在任铁法市晓南镇派出所所长期间。已于2002年更名为“调兵山市”的铁法市是个县级市,在铁岭市区西北方向约35公里处,晓南镇是其最南端的一个镇,境内有座晓南煤矿。2月9日,晓南煤矿73岁的徐师傅告诉本报记者,他们这些老工人都认识当年在这里做过所长的王立军。1978年,徐师傅与3000多名工人一起从辽宁抚顺胜利煤矿转移到晓南来,1980年煤矿开始开采,不久,王立军也调到了晓南来。

“我们对他印象很深,他就是从这里开始发迹,开始红起来的。”徐师傅说,“那时候他很年轻,身体很棒。我要去派出所落户,户籍警让我找所长签字,王立军看了一眼,立马就签了,字写得非常漂亮。”

根据徐师傅的介绍,在王立军调来之前,“市场才开放,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甚至把人扎一刀,把人打死,在晓南矿都是常事,”自从王立军做了所长,这些事情就都没有了,“就震住了。”晓南镇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也对本报记者说:“最早这个矿区很乱,王立军过来就给治理好了。”

目前晓南镇派出所共有9名民警,因时间久远,已几乎没有人跟王立军接触过,其中一名年龄稍长的,自称在王立军任铁岭市公安局长时,“见面的机会就是他在台上,咱在台下,他在电视里,咱看电视,”他这样评价王立军:“确实有能力,有水平,有正义感,自我约束力强,敢碰硬,也得罪了一些人。”

晓南镇派出所是个三层小楼,使用面积约500平方米,据派出所民警介绍,这还是王立军任所长期间建造的,“那时候,晓南镇派出所是铁法市最好的派出所。”

在铁岭,王立军几乎人尽皆知。2月9日,出租车司机张师傅告诉本报记者:“我们这里都知道他,说他是个清官,好官,有力度,敢跟黑恶势力做斗争,是打黑除恶先锋。”

王立军留在铁岭的故事也并非全是“光辉”形象,近期网上开始流传一篇1999年6月8日《中国青年报》刊出的题为《被公安局长的车撞着挨打又挨拘》的报道,报道描述了发生在辽宁省开原市下岗职工张贵成身上的一件事,那是1998年10月14日,张贵成蹬着“倒骑驴”(一种车厢在前的人力三轮车)运送一个孕妇和一个小孩,在一个十字路口被一辆白色“奔驰”警车撞翻。在理论中,张贵成挨了车主三拳。车主正是时任铁岭市公安局副局长的王立军。

该报道说,开原市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7条交通肇事决定给予张贵成拘留15天的处罚。“然而开原市公安局交警当场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则是这样认定:第一当事人王立军,因违反机动车行车规定,应负该起事故的主要责任:70%。第二当事人张贵成,因违反非机动车行车规定,应负该起事故的次要责任:30%。”“主要责任者驾车而去,次要责任者带着满嘴血迹进了‘班房’。”

重庆“打黑”:声誉与争议

2月7日上午,周力军给重庆市公安局的一位朋友发了一条短信,打听王立军的近况,朋友回言:立军局长工作调动,一切很好。

但这并不能使周力军感到平静。“我已经感觉到了一个重大事件即将降临。”他说。

从2008年6月起,王立军离开辽宁任职重庆,先后担任重庆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党委书记、局长、副市长等职,到2月2日宣布“脱警”时,已是副总警监警衔。

“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天生干这个的,见过他的人几乎都没异议。”王立军的一位同学告诉本报记者。据他介绍,王立军对手下和自己都很苛刻,且很爱钻研,陆续发明多项专利,得到部里一些领导的赏识和认可。在王立军的这位同学看来,“脱警”或许对王立军打击很大,“毕竟他十分热爱这个行业。”

关于他的性格,曾经与王立军一起于1992年9月到1994年7月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干部学院管理专业学习过的一位同学讲:王立军从读书时候起就显得有点“愣”,还有点霸道。在铁法任派出所所长时,就因为这种“愣”,让派出所一度停水停电,还分不了福利房,直至最后多方协调才罢休。该人士表示,“官场还是需要稍微圆滑点,他的性格太直,太较真,所以很吃亏。”

2009年6月3日重庆江北“爱丁堡枪击案”的发生,拉开了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整治的大幕。重庆“打黑”既给王立军带来极大声誉,也带来争议。

有媒体曾这样描述王立军主持公安局内部抓捕大会的情形:

王立军主持全市公安局副处级以上公安干部会议,会场武警全副武装,“杀气腾腾”。会上,点到谁就报谁的罪名:

“陈光明,女,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总队长,犯有××罪,抓!”

“陈洪刚,男,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局长,犯有××罪,抓!”

“陈涛,男,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原总队长,犯有××罪,抓!”

“李虹,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原总队长,犯有××罪,抓!”

就在这次会议上,共有六七人被抓,“都是当场点名,当场抓人。都不用公安,全是武警。”

重庆“打黑”期间,一位警方人士曾告诉本报记者,王立军喜欢大手笔,在“打黑”开展之初的一个会议上,曾说:“要以排山倒海之势,掀起一场风暴。”他还说:“希望能在打黑中听到枪声,枪声至今没响!”

王立军的另一句话传播甚远,那是因为负责“打黑”的重庆市刑警总队第一支队警员在“打黑”中纷纷落马,几乎“全锅端”,在宣布支队长李寒彬下课时,王立军非常愤慨,说:“打黑?打什么黑?比黑社会都黑!”

在“打黑”的同时,王立军大刀阔斧进行内部改革,2010年3月初,重庆警方从副科到正处级干部,几乎全被就地免职,3528个岗位重新竞聘,这种“大换血”的改革方式,一时惊动全国。

“李庄案”与“双起论”

重庆“打黑”期间,“李庄案”与“双起论”更是把王立军置于舆论的风头浪尖上。

2009年12月12日,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庄被重庆警方逮捕,原因是李庄为重庆“黑老大”龚刚模做辩护代理,李庄称其发现重庆警方对他的当事人有严重刑讯逼供的痕迹。重庆警方以涉嫌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起诉李庄。2010年2月9日,李庄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李庄案引起轩然大波,重庆“打黑除恶”被外界议论为“黑打”。此时王立军任重庆市公安局局长,对抓捕李庄一事知情。围绕李庄案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渝警方在“打黑除恶”中建立的良好形象开始“消退”。

“双起论”则出自2010年10月重庆市公安局一次警察维权会议上,王立军发表讲话说:“今后,凡是报纸歪曲事实真相攻击我市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就以单位起诉当事报社和撰稿人;如果他提及民警个人,且造成后果的,民警拿着证据到法院起诉记者,相关部门和民警所在单位要支持和协助。这就叫‘双起’,公安机关起诉报社,民警起诉记者。”

一时舆论哗然。面对争议,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与会的王立军面对媒体,再议“双起论”,他说:“这是一种理性维权,改变过去警察用公权力或自身行政权力来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是警察把自己和媒体以及需要维权对象放在一个平台上。这应该是法治的进步。”

在这次引人注目的“脱警”事件中,重庆官方曾给予离开警界的王立军以高度评价,称其“政治立场坚定,宗旨意识和大局观念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处事公道,执法公正,要求自己严格,群众口碑好。”“唯一的不足”,是“工作中有时要求急一些,批评人不太注意方式方法”。

而无论如何,与铁岭时期的形象相比,王立军在任职重庆后明显要低调得多,他极少正面接受采访。2009年10月下旬,在“打黑”最为紧张的阶段,本报记者曾致电王立军,王立军很客气地拒绝了采访要求,表示他在那时还没有接受过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他告诉本报记者:“只要认真做事就行了。”

2月9日下午6时30分,本报记者再次拨打王立军的手机,已是无法拨通。
 
王立军式的人物当政,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一定是好事。

不管怎样,中央的调查组,在调查结束后,应该用王立军对别人使用过的所有大刑,对王立军全部伺候一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