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报道大部分属实,王立军基本算一个好官

草头将军

高级灌水师
注册
2006-01-28
消息
9,276
荣誉分数
3,248
声望点数
323
如果报道大部分属实,王立军基本算一好官。顶多算个对敌斗争太狠的好官。



http://news.sina.com.cn/china/2000-08-24/120292.html



连载:辽宁铁岭王海洲诬陷王立军一案内幕(一)http://www.sina.com.cn 2000年08月24日17:20 沈阳晚报
  俗话说,“铁岭的大葱开原的蒜,昌图的姑娘最好看”。可见辽北这疙瘩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连葱、蒜都上了讲究,那其他的好玩意儿还差啥?据说,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高鹗,就是铁岭人;周恩来少年时代还在铁岭读过书;闻名全国的笑星赵本山、潘长江,都是出自这儿的“坐地炮”。近年来,这“大城市”铁岭,又出了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王青天”王立军。

  提起王立军,可就应了“人怕出名猪怕壮”那句老话儿,自从他当上铁岭市公安局副局长,胸脯子上的奖章、勋章越来越多了以后,他就一直没消停过。为啥?遭诬陷、挨整呗!谁整他?就是那个当了被告的王海洲。王海洲跟王立军有啥“过节儿”?听我慢慢道来—

  王立军是蒙古族人,今年才41岁,长得雄壮英俊,浑身透着一股正气和灵气。王立军自打1983年6月当上警察以后,廉洁自律、秉公执法,政绩突出,34岁就当上了铁岭市公安局副局长。当时,是1993年的8月,王立军万万没想到,铁岭市委、市政府的这一破格提拔决定,却恼怒了一个人———王海洲。

  王立军在铁法市当民警、当派出所所长时,王海洲是他的领导。1991年竞聘铁法市公安局局长,王海洲落聘,被派到法库县当公安局局长;而组织上却选送王立军到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管理系深造。这一来,王海洲心里像打碎了醋坛子,酸溜溜的不是个滋味儿。后来,王海洲调任铁岭市交警支队队长,而王立军此时已经是副局长;这更使王海洲妒火中烧。王海洲常常叫王立军是“小字辈儿”、“爷们儿辈儿”的。王立军听罢,便笑着说,历史在发展,人人每年都“普调”一岁,你长我也长嘛!

  王海洲与王立军结下疙瘩,是为了给岳某、马某说情那桩事儿。岳某是王海洲的屯亲,在铁岭参与黑社会犯罪,四处敲诈,无恶不作;马某是王海洲的朋友,在王海洲任法库县公安局局长期间倒腾假烟。1993年年底,岳、马均被王立军拿下,听候处理。当时,王海洲已经是铁岭市交警支队队长。他找到王立军说情,让王立军放岳、马一“马”。但王立军坚持原则,没给王海洲面子。

  1995年夏季的一天,一次散会后,已经当上铁岭市公安局副局长的王海洲,又找到王立军,让他对岳、马“通融通融”。在这以前,王海洲的女婿也托人找到王立军,被王立军回绝。这次,王海洲对“小字辈儿”王立军大为恼火,他说:“怎么的?谁还没个仨亲俩厚的?你今后就不求我办事?这事儿你不办,就是卷我面子!”王立军说:“这是黑社会犯罪,牵一发动千钧,党政领导关注、老百姓眼巴巴瞅着。你最好别管这事儿。”听到这话,王海洲一抖手中的折扇,说:“行,走着瞧!”然后,悻悻而去。

  没过多久,矛盾又来了:王海洲的一个朋友杨某,从大连弄到铁岭两辆高档豪华的走私“房车”。刚到铁岭,车就被警察扣了,拉到铁岭公安局的后院。当时是一个周六的晚上,王立军在外地办事,不知道这件事儿。王海洲对办案的警察说,怎么的?你们是不是跟着王立军,跟我过不去?一时给警察们弄得直“愣当”。

  王立军回到铁岭后,便接到王海洲的电话:“我朋友杨某的事儿,你咋不给面子呢?好些地方在走私,就差这两台车吗?你咋不上北京、海关去抓走私车呢?你太不像样子了!”王立军说:“我刚回来,还不知道咋回事儿。你冷静点儿,有话说话嘛。”王立军听明白了事情经过后,说:“你也是副局长,你就可以放车嘛!何必跟我发牢骚?”

  眼看着王立军工作成绩越来越突出,全国、省、市的荣誉称号一个接一个,王海洲的心里就越来越不平衡。他认为,在铁岭公安局里,能与他竞争的,只有王立军一人;如果想再“伸伸腰儿”,那么王立军便是惟一的障碍。

  一次,王海洲与王立军“商量”,能不能往边儿上闪闪,让他坐把“庄”。他年龄大了,没多少机会了。当时,省公安厅对王立军准备委以重任的呼声很高。王立军说,我这不是正在积极准备到外地去工作嘛。但铁岭市委、市政府不让我走,我也不能擅离岗位呀!王海洲知道,王立军说的是实话。可是如何才能把眼前这个障碍放倒呢?王海洲便与亲信谋算:一是把王立军整倒;要么把王立军整走。

  眼看着王立军在组织上、群众心中威信越来越高,经过一番虑算,王海洲觉得,整倒王立军不大容易,还是把他整走为妙。可是,王立军深得人心,一时又整不走他……干脆,先来个“软刀子”割肉,零打碎敲收拾他!本报主任记者 邱宏
 
[FONT=宋体]辽宁铁岭王海洲诬陷王立军案内幕(上)
[/FONT]


[FONT=仿宋_GB2312]在当今社会风气还不太纯净的情况下,一个坚守正义法律和良心的执法者,会被一些人认为是与众不同的[/FONT][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仿宋_GB2312]另类[/FONT][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仿宋_GB2312]和[/FONT][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仿宋_GB2312]怪物[/FONT][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仿宋_GB2312],很可能是要遭到这些平庸奸邪之徒的排挤和陷害的。王立军也不例外。提起那段黑暗痛苦的经历,王立军感慨万千。
[/FONT][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仿宋_GB2312]编者题记

[/FONT]

[FONT=仿宋_GB2312]搜集整理:翟勇彪 采访报道:邱宏 剑侠[/FONT]



王立军连续打掉一个个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铲除一大批警界败类,在遭到这些黑恶势力陷害的同时,也遭到曾是自己同事和上司,后同时担任铁岭市公安局副局长,后又担任铁岭市司法局局长的王海洲的诬告和陷害。"另类"王立军一时间成为匿名诬告信成堆、跪地上访人员纠缠不休的对象,王海洲等人乘机策划,一些媒体大加恶意炒作,当时全国70多家报纸竞相报道。 “打黑英雄”“王青天”一时间臭名昭著,陷入一片讨伐之中
王立军的辉煌荣誉被蒙上了[FONT=宋体]臭屎和阴影[/FONT]国外某出版社发行一本书,书名是《[FONT=宋体]中国打黑警察被推上了被告席[/FONT]》;一些外国机构不断给王立军打电话或发传真,询问王立军是否需要“政治避难”或其他援助。王海洲的行为使王立军的声誉受到极大伤害。王立军前往参加第三届犯罪科学侦察新进展国际研讨会等四次国际会议的资格均被取消。原定公安部授予王立军共和国卫士、一级英模的光荣称号均因此被推迟和取消。王立军及其太太的精神和身体均因此受到伤害,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
这是什么原因呢?请阅读沈阳晚报记者邱宏采写的下面这篇连续报道 ,您便会知道内幕。

2000年08月24日17:26 沈阳晚报

沈阳晚报铁岭专电: 1月24日,记者在铁岭市纪检部门获悉,铁岭市纪委通报了对举报王立军“违法违纪问题”的调查结论意见。
  日前,铁岭市纪委、市监察局有关领导在铁岭市公安局党组扩大会上,通报了对举报王立军“违法违纪问题”的调查结论意见。纪委有关领导说,去年以来,中央、省、市纪检部门陆续接到举报王立军“违法违纪问题”的匿名信。对此,中央纪委、辽宁省纪委责成铁岭市纪委、省公安厅纪委,抽调专门人员,历经3个多月进行调查。经查实,匿名信反映王立军“违法违纪”的63个问题全部失实。
  铁岭市纪委副书记陈秋江指出,调查事实证明,王立军无愧于全国公安战线“英雄模范”称号。“举报”王立军事件,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对王立军的政治陷害行为,这些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党纪、政纪的严肃处理。(主任记者 邱宏)

(一)

俗话说,“铁岭的大葱开原的蒜,昌图的姑娘最好看”。可见辽北这疙瘩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连葱、蒜都上了讲究,那其他的好玩意儿还差啥?据说,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高鹗,就是铁岭人;周恩来少年时代还在铁岭读过书;闻名全国的笑星赵本山、潘长江,都是出自这儿的“坐地炮”。近年来,这“大城市”铁岭,又出了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王青天”王立军。
  提起王立军,可就应了“人怕出名猪怕壮”那句老话儿,自从他当上铁岭市公安局副局长,胸脯子上的奖章、勋章越来越多了以后,他就一直没消停过。为啥?遭诬陷、挨整呗!谁整他?就是那个当了被告的王海洲。王海洲跟王立军有啥“过节儿”?听我慢慢道来—
  王立军是蒙古族人,今年才41岁,长得雄壮英俊,浑身透着一股正气和灵气。王立军自打1983年6月当上警察以后,廉洁自律、秉公执法,政绩突出,34岁就当上了铁岭市公安局副局长。当时,是1993年的8月,王立军万万没想到,铁岭市委、市政府的这一破格提拔决定,却恼怒了一个人———王海洲。
  王立军在铁法市当民警、当派出所所长时,王海洲是他的领导。1991年竞聘铁法市公安局局长,王海洲落聘,被派到法库县当公安局局长;而组织上却选送王立军到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管理系深造。这一来,王海洲心里像打碎了醋坛子,酸溜溜的不是个滋味儿。后来,王海洲调任铁岭市交警支队队长,而王立军此时已经是副局长;这更使王海洲妒火中烧。王海洲常常叫王立军是“小字辈儿”、“爷们儿辈儿”的。王立军听罢,便笑着说,历史在发展,人人每年都“普调”一岁,你长我也长嘛!
  王海洲与王立军结下疙瘩,是为了给岳某、马某说情那桩事儿。岳某是王海洲的屯亲,在铁岭参与黑社会犯罪,四处敲诈,无恶不作;马某是王海洲的朋友,在王海洲任法库县公安局局长期间倒腾假烟。1993年年底,岳、马均被王立军拿下,听候处理。当时,王海洲已经是铁岭市交警支队队长。他找到王立军说情,让王立军放岳、马一“马”。但王立军坚持原则,没给王海洲面子。
  1995年夏季的一天,一次散会后,已经当上铁岭市公安局副局长的王海洲,又找到王立军,让他对岳、马“通融通融”。在这以前,王海洲的女婿也托人找到王立军,被王立军回绝。这次,王海洲对“小字辈儿”王立军大为恼火,他说:“怎么的?谁还没个仨亲俩厚的?你今后就不求我办事?这事儿你不办,就是卷我面子!”王立军说:“这是黑社会犯罪,牵一发动千钧,党政领导关注、老百姓眼巴巴瞅着。你最好别管这事儿。”听到这话,王海洲一抖手中的折扇,说:“行,走着瞧!”然后,悻悻而去。
  没过多久,矛盾又来了:王海洲的一个朋友杨某,从大连弄到铁岭两辆高档豪华的走私“房车”。刚到铁岭,车就被警察扣了,拉到铁岭公安局的后院。当时是一个周六的晚上,王立军在外地办事,不知道这件事儿。王海洲对办案的警察说,怎么的?你们是不是跟着王立军,跟我过不去?一时给警察们弄得直“愣当”。
  王立军回到铁岭后,便接到王海洲的电话:“我朋友杨某的事儿,你咋不给面子呢?好些地方在走私,就差这两台车吗?你咋不上北京、海关去抓走私车呢?你太不像样子了!”王立军说:“我刚回来,还不知道咋回事儿。你冷静点儿,有话说话嘛。”王立军听明白了事情经过后,说:“你也是副局长,你就可以放车嘛!何必跟我发牢骚?”
  眼看着王立军工作成绩越来越突出,全国、省、市的荣誉称号一个接一个,王海洲的心里就越来越不平衡。他认为,在铁岭公安局里,能与他竞争的,只有王立军一人;如果想再“伸伸腰儿”,那么王立军便是惟一的障碍。
  一次,王海洲与王立军“商量”,能不能往边儿上闪闪,让他坐把“庄”。他年龄大了,没多少机会了。当时,省公安厅对王立军准备委以重任的呼声很高。王立军说,我这不是正在积极准备到外地去工作嘛。但铁岭市委、市政府不让我走,我也不能擅离岗位呀!王海洲知道,王立军说的是实话。可是如何才能把眼前这个障碍放倒呢?王海洲便与亲信谋算:一是把王立军整倒;要么把王立军整走。
眼看着王立军在组织上、群众心中威信越来越高,经过一番虑算,王海洲觉得,整倒王立军不大容易,还是把他整走为妙。可是,王立军深得人心,一时又整不走他……干脆,先来个“软刀子”割肉,零打碎敲收拾他!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二 )[/FONT]    
  按理说,王海洲当时的地位已经“不二马虎”了:铁岭市公安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政工、人事、财务等大权在握。可是,他还是咽不下“小字辈儿”“以小犯老”的这口气。王海洲觉得,王立军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如今翅膀硬了,就“黑”下脸儿来六亲不认,卷他面子,这还了得?
  
  人一钻牛角尖儿,就爱牢骚满腹、疑心生暗鬼的,啥事儿都往自己身上划拉。铁岭公安局的人说,有时候开会就座、人来客往、介绍领导,王海洲都要计较个先后,就连走路、开门进屋谁先谁后,他也要掰扯掰扯。一旦王立军无意中抢了前,他便大为不满。
  
  王立军在抓捕罪犯中,曾10多次负伤。一次他外伤发作,加上积劳成疾,住院治疗。王海洲却拖欠了10个多月的医药费,不跟医院结算,结果医院差点儿到法院起诉铁岭市公安局。王立军昏迷9天,生命垂危,医院让续交5000元押金。王海洲说:“局里没钱,不能交。”
  
  王立军的住房只有80多平方米。公安局盖了4栋住宅楼,王立军提出调房,王海洲说:“领导班子一个不给,你有能耐自己去想办法吧!”
  
  作为副局长,王立军主管刑警、巡警和几个科室。按规定,每年应该拨给经费300余万元。可是,王海洲每年却只给不足30万元的办案经费,还要扣除一些费用。铁岭市财政局每年拨给公安局50万元的情报费,但刑警却一分钱都得不到。
  
  王海洲不给王立军配备车辆,找他要车,他说局里没钱买,让王立军自己去借车用,或者去开没收来的赃车。这还不算,对王立军主管的刑警、巡警和几个科室,王海洲每月统共才发给200升汽油票,憋得民警们只好四处“化缘”。王海洲曾在局务会上说,让王立军借车或使用走私车,如果出问题由组织承担。可是他却背地里向省纪检、省公安厅反映,说王立军乘坐超标车、走私车。
  
  当时,王立军简直难透了,就连主持开会安排吃饭也得自己掏腰包儿。1996年,全国统一“严打”。根据省公安厅精神,铁岭市委决定由公安局牵头儿,召开各县区、公安局领导会议,有百余人参加,由公安局安排午餐。申请会议经费时,王海洲说:“只要是王立军主持会议,那吃饭便是王立军个人的事儿,花钱由他个人负责,局里不管。”结果,这次会议花掉3500余元,全扣到了王立军个人头上。这笔钱直到现在还没报销。当时的局长让王海洲报销这笔钱,他说:“没钱,以后再说。”
  
  一次,铁岭市领导和公安局局长带王立军去香港公出。临行前,王海洲满口答应给王立军报销差旅费。没想到王立军回来后,王海洲却变了卦,死活不给报销。结果这笔公差费又由王立军个人承担。
  
  1994年到1995年,王立军主持的“打黑”专项斗争成果显赫,打掉了盘踞铁岭多年的5个黑社会犯罪团伙,查破刑事案件200余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270余人,省公安厅和铁岭市委决定表彰有功人员。铁岭公安局将名单报到省公安厅。省公安厅来人考核,王海洲却说:“我不知道这事。”考核后,他又到省公安厅说,这事没经铁岭公安局党组研究。一直拖了4个多月,直到铁岭市委去人到省公安厅问这件事儿,才知道是王海洲在这里撒谎“打脖拦儿”。
  
  不久,省公安厅决定上报王立军一级英模,铁岭市委、市政府、公安局党组研究通过。公安部有关人员来征求意见,王海洲当面说,王立军出生入死,功勋卓著,够一级英模,还签了字。可是,背后他却跑到省公安厅,说“铁岭班子意见不统一”,结果,王立军上报一级英模一时搁浅
  
  1996年,辽宁省评选“十大杰出执法者”,王立军以最多票数当选。审批前,王海洲以铁岭市公安局党组副书记的身份说:“党组不同意。”铁岭市委领导听说后,及时对他进行批评,才使王立军获得了这个荣誉称号。


  (请继续阅读下部分)
 
辽宁铁岭王海洲诬陷王立军案内幕(下)

   ( 三 )

掏心窝子说话,王海洲也是为党的公安事业做过不少贡献的人。今年57岁的王海洲,17岁就当上了法库县卧牛石煤矿的护矿队员。1960年10月,王海洲来到铁法矿务局煤矿学校工作;1962年12月,到铁法矿务局保卫处工作。1983年3月,40岁的王海洲出任铁法矿务局公安处副处长,兼任铁法市公安局副局长。
  当时,王立军还没走入公安行列。可见王海洲的确有资格称呼王立军是“小字辈儿”。1992年5月,由于竞聘落选,王海洲出任法库县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说得上是“衣锦还乡”,荣耀得很。一年多后,他又来到铁岭市交警支队,出任支队长。又一年,王海洲当上了铁岭市公安局副局长;同年12月他被委任为铁岭市公安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1998年4月,王海洲担任了铁岭市司法局局长职务。当时,他刚好55周岁。
  记得8月4日,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复庭审理王海洲伪造公文私刻印章,诬告陷害罪一案时,王海洲曾对法庭陈述:他对公安工作有过贡献,政绩突出,请法庭量刑时给予考虑。的确,王海洲的“功劳簿”上有过记载:1986年12月,获铁法矿务局先进工作者;1990年2月,荣立铁岭市公安局三等功;1990年11月,获省公安厅“颁发居民身份证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12月,为“第四次普查人口先进个人”;1991年7月,获公安部“颁发居民身份证先进个人”称号。
  也正像王海洲在法庭上陈述的那样:他忽略了思想改造,私心太重,为女儿能转为干部,私刻了军队的印章。尽管他矢口否认诬告陷害王立军等人,但大量的证据,却使他难以反驳。王海洲说对了一句话,就是忽略了思想改造,私心太重。不然的话,他就不会对王立军耿耿于怀,针尖儿对麦芒了。
  在工作上,王海洲对王立军“撂绊儿”没生效,便变着法儿的“臭排”王立军。王立军指挥“打黑”威名大振,王海洲便写匿名信、诬告信上告,说王立军和刑警刑讯逼供、受贿,那“罪状”多达63条。工作中,只要谁对王立军不满,王海洲就立即拉过来,做一番文章。有一个大队长,一天上午挨了王立军的“批”;当天下午,王海洲便找到他,掏出笔记本,列举王立军7条罪状,还让这个大队长用郭某、赵某、田某等七八名民警的名字,写信状告王立军。这个队长还算有良心,没这么做,可是10天后,这个上告信却邮出去了。结果,王立军被调查50多天。半年后,上级部门又接到了类似上告王立军的信件,王立军又被调查了一个多月。后来,王海洲在被审查期间,向省纪委、省公安厅联合调查组承认,这是他的“大手笔”。
  1995年以来,由于王海洲炮制匿名信、诬告信,让王立军遭受了4次被调查的“待遇”,有两次竟被有关部门立案侦查。每次,当纪委和办案单位宣布王立军“无问题”的结论时,王立军都是站在窗前,满眼噙泪,仰天长叹。

( 四 )

  王立军有个“雅号”,叫“东北虎”。这是他大学同学给他起的“外号”。王立军真“虎”,“虎”得别人直伸舌头。
  有一年,铁岭市一个乡里发生了凶杀案,被害人被凶手扔到一个水塘里,大热天儿的泡了好几天,尸体漂在水面上,直招蝇子。当时,王立军已经出任了铁岭市公安局副局长,按常理应该坐镇指挥。
  那尸体浮在水塘中央,刑警们费了半天劲儿,就是捞不上来。王立军见状,脱掉衣服,跳入水塘中,向尸体靠拢。刚到尸体跟前,那臭气差点儿把王立军薰昏,绿豆蝇子“轰”地一声飞起来,打头撞脸。王立军咬着牙,硬是把这具腐烂的尸体抱了上来。事后,王立军把全身洗了又搓,搓了又洗,差点儿搓掉一层皮,还用牙膏洗头去味儿……
  1994年夏天,铁岭市的一个个体户犯了事儿,被法院传审。这个个体户就是不服,多次到法院纠缠不休。一天,他又来到法院,缠住办案的女法官胡咧咧,俩人争吵起来,隔壁的一名工作人员过来劝解。他们哪知道,这个个体户是个地赖杆儿虾亡命徒,身上竟然带着炸药包!说时迟,那时快,个体户一转身,拉响了腰上的炸药包!“轰隆”一声巨响,3个人同归于尽!
  5分钟后,王立军带领刑警们赶到现场。刑警们往屋里一探头,便立即捂着嘴退了回来。那办公室里血肉横飞,惨不忍睹。王立军分开众刑警,只身入室,先挨个找到人头,再把支离破碎的肢体归拢到一块儿,一一对位、依次拼好,认定死者身源。他还把个体户的人头翻来覆去地查看了一个多小时,查找爆炸点。两个多小时后,王立军才把现场清理完毕,掌握了案情的第一手资料和证据。
  王立军“东北虎”的外号,如今铁岭人几乎妇孺皆知。但喊他“王青天”的人更亲切、顺口。老百姓都说,王立军平时不“虎”,看到犯罪分子才“虎”。就因为他“虎”,才能为老百姓撑起辽北地区的一方“青天”。
  说起这些,王立军总是淡淡一笑,说:“没啥,本职工作嘛!就像你们记者天天写稿子一样。”问王立军胳膊上的一块大伤疤是咋整的,他平静地说:“老虎有时候也要负伤,很正常。”他还说,个体户炸法院的那个案子,过去谁也不知道,是独家新闻。现在你可以写出来了。
( 五)

王立军赢了。然而,面对本报记者采访,王立军却说自己“虽赢犹输”。赢,是组织赢了,是正义赢了;而对于他本人,造成的损失却无法弥补。

  王立军深有体会地说,再高的荣誉,再多的辉煌,都没有任何保护功能。当风雨袭来的时候,你依然要面对,荣誉做不了保护伞。

  在无助的日子里,王立军经常思考“英模”的意义。

  在受冲击的日子里,王立军经常一个人开着车到大山里,问天问地,人间到底有没有公平?他曾把数百名罪大恶极的人绳之以法,为众多老百姓讨回公道,可自己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公道。

  王立军最消沉的时候,铁岭市社会治安开始恶化,已逃跑的黑势力一批一批地回来了,他们以为王立军不管事了,犯罪率一下子上升了1/3。老百姓围着公安局,要求王立军站出来。面对群众的请求,王立军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能选择奉献。他又带领干警出发抓坏人,一个月内就抓了300人。在一次追击抢劫犯的途中,一个老太太递给他一条毛巾,他接过毛巾一看,原来里面包着2只鸡蛋。他十分感动:这鸡蛋就像老百姓的心,既值得你珍藏又需要你的保护。

  王立军坚定了在铁岭市与黑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这既有领导的要求,又是老百姓的需要。他有多次调动的机会,沈阳市、深圳市、海口市……他也知道大城市比这里好,职务比这里高,工资比这里多,但他始终没走。对付王立军,王海洲之流有两个策略:一是整倒,二是整走。经过较量,他们知道,要整倒王立军,难;但要整走王立军,则有希望。在这股邪恶势力面前,王立军告诫自己:回避等于屈服。辽宁省的领导干部也说:王立军遭诬陷报复,现在得以澄清,让他坚守岗位,以压歪正清。
 
问题是,他没有后台。
 
问题是,他没有后台。

他有后台,就是薄。但后台撤了。

不知道这回是谁在诬告他。可能比薄还牛。薄撑不住就撤了。
 
林彪如何?

王立军不够中庸、不留后路,忒猛了点。就寄托在上面有人能主持公正了,即便他有问题,也能秉公处理。

王这么一折腾,估计能保条命。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