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我们共同的家庭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100% non-fiction, 顶楼含大结局)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迷茫的男人

新手上路
注册
2012-04-19
消息
78
荣誉分数
2
声望点数
0
世上难有绝对客观的描述。即便是结集付梓的正史,也往往会存在着多个与之相左甚至对立的版本,更不用说我们这个渺小家庭的“家庭史”了。

但我还是想尽可能客观地描述一下我们过去共同的8年。一方面是希望听听朋友们的中肯建议,另一方面也是帮自己理清已经接近混乱的思路。

平心而论,我们两个人的家庭背景差异较大。我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而太太的父母都是农村的普通劳动者。但我真心觉得人的高低贵贱是不能按照出身来划分的,只有勤奋与懒惰才能将人的高低贵贱区分开。就像我们在加拿大,其实也无非都是一群无依无靠的加漂罢了,过去的一切出身差异都被抹平,唯一能依靠的是个人能力与努力。在国内时,我也鄙视某些啃老的城市孩子,而真心敬佩依靠自身努力在北京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的她。与我自己的工作相比,她的工作不算高收入,但她用心做事,是一个很踏实的人。

可是,我们两人的矛盾也由来已久。一是由于我自己年轻时的脾气很急躁,在北京时经常吵架,有时我甚至还动手,现在回想起来,总是觉得当时真的非常对不起身形瘦小的太太。

二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以及双方父母的观念差别很大。我自己从中学到大学都毕业于名校(真心没有任何夸耀的成分,而且实在并不想扯到这一层,但考虑到这种差异对于我们在教育理念方面的争执确实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尽可能地客观还是在此适当提及),而且我毕业之后的工作也属于北京top 5%收入的职业,让我有理由相信自己并不是一个死读书、读死书的人。

我爱读书,工作之后依然是,无论到哪里出差,我必去的一站一定是书城,因为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而非压力。大学毕业后工作的几年里,我在业余时间从未停止阅读,而且确实感觉受益匪浅。我自己从小热爱英语学习,也一直很向往国外的生活。所以2003年的时候申请了移民。移民加拿大之后,我在排名前三的一所大学里读了一个硕士学位,而且期间还获得了竞争激烈的国家研究生奖学金。由于个人所受的家庭熏陶以及教育和职业经历,我更认同西方的教育模式:多开阔孩子的眼界,努力培养孩子对于所学内容的兴趣,同时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对孩子的棒喝。

太太多次提到过自己接受的小学和中学教育是压力过重而且填鸭式的,但现在在对孩子的教育里,我依然能看到一些她自己所受过的教育的影子:孩子在做题时犯错就会被责骂(有时还含有侮辱性的词语),而且经常让孩子罚站(同时要求数数到几百),但我觉得这样的措施甚至已经不适合在国内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子,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其实已经有了一颗需要被父母呵护的自尊心。在中国尚且如此,在加拿大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逐渐把被主流教育宠坏的孩子从心理上越推越远。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我有一个很糟糕的太太。但我之所以很纠结,正是因为我觉得她脾气不好其实是有客观原因的。她的英语不好,也没有专业技术(在北京时从事的是办公室管理工作),在加拿大找工作很难,当时移民的全程都是我为全家人办理的,所以她现在在争吵时还是总拿”把她带到加拿大来了“作为指责我的理由之一。所以我觉得她对孩子的态度也许是因为她的失落感很强,而并不是因为她是一个坏妈妈。在移民之前由于我们要生老二,她已经辞去了在北京的工作,但如果现在还留在北京的话,她至少不会像现在找工作这样难。所以我觉得她抱怨我带她一起移民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让我觉得很痛苦的是:现在她总是因为一点很小的事情就要离婚,今晚同样如此。现在我们全家四口的生活是靠我自己并不高的收入,而且我们努力把孩子的牛奶金存起来今后给她们上大学再用,可以想象生活是较为艰难的。现在每天晚上我还给国内的一些报纸杂志投稿,想努力赚一点额外的生活费。虽然人民币换算成加元实在微不足道,但多少总还是可以补贴家用。我现在每天的工作时间累计超过12个小时,而且没有一天不是工作到凌晨一两点钟,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确实有身心俱疲的感觉。这个情况太太是最清楚的,但今晚,我们又吵架了,仅仅因为她给孩子洗澡时在炉灶上烧的一锅水忘了及时关电磁炉,而我去厨房时却没有能够发现。我解释说:”我的脑子里装的都是思路,同时在想好几件事情,实在没有能力再注意锅上的水。”她则是冷冷的一句,”咱们离婚吧!”

现在脑子真的很木,不是因为深夜,而是因为确实心很痛。我不愿意相信她是一个坏妻子,宁愿相信都是我的错。但我觉得同时又觉得:尽管生活是艰难的,但如果两个人齐心协力,就并不会觉得煎熬。但现在的我,却突然觉得一切让我去身心憔悴地加班工作的动力原来只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

希望有人能给我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或者,太太这次是真的做了决定,我已经不再需要理由了。

PS:

真心谢谢下面每一位网友的劝解与祝福。其实我并不相信“吐槽”就能够解决婚姻中的问题。但今天凌晨写这个帖子的时候确实很难过。如果说我缺乏对于婚姻的经营,我承认自己情商不高,但至少可以非常肯定自己是CFC上为了劝解全职太太的心理压力投入时间最多的单职工男之一,而且太太也很清楚我每天为了让全家能生活得更好天天加班到凌晨的事实,但太太仍然几乎是天天为了很小的事而发火,而且几乎隔天要提一次离婚。如果说我在孩子上面投入的时间不够,事实上,由于太太英语不好,所以孩子在学校里的所有联系活动都是我在做,以至于现在孩子已经上二年级下学期了homeroom老师都还不知道孩子的妈妈是谁。

大家说得对,婚姻需要经营,我也很清楚这一点,但我是一个脑力劳动者,沉思太入神时忘记了关注电磁炉上烧的水实在真的不应该算是严重的过失(而且昨晚太太也并没有提前告诉我炉子上烧了水需要关注),也并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不良后果。仅为了这么小的事,又一次招来指责,而且我为自己辩解太太就又是一句“离婚!”,我真的觉得自己为全家付出的艰辛劳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我觉得自己确实在努力经营,当然,以上仅是我的一面之词,也许不够客观,甚至也许还不如一贴广告信息来得对大家实际有用。但如果看帖的朋友当中也有婚姻存在问题的,你会知道还有我也在这个同在一个阵营里苦斗的哥们儿。

现在很麻木,只希望孩子好,希望朋友们好。如果自己不好,由它去吧。

PPS:
感谢刚才几位朋友的回复,你们说的很有道理。我一直都觉得太太带孩子是很辛苦的(从今天凌晨匆匆写就的文中大家也许也能体出来),所以我一直尽自己可能地协助她在家里的工作。但她持续不断地因为很小很小的事情指责确实让我感到“很受伤”,而她一再地提及离婚也渐渐让我对分开感到麻木。

有个大姐提到的一点我过去做的不够,就是多称赞全职在家的太太,但上周在网上看到这种说法之后,我就立刻开始注意多称赞她了。这种瞬间的转变也许让人肉麻,但至少真实地说明了我在内心里确实很在乎她。

PPPS
大家的安慰也好,鼓励也好,拍砖也好,都让我觉得自己应该再努力,最终还是做不到放弃这份8年的感情。

但同时发自内心地恐惧再一次听到太太的吼声,非常刺激大脑,听到时感觉整个耳膜都在颤,希望她也能看到大家的回帖,希望我们今后都能有话好好说。

谢谢大家的关注,也希望有类似问题的朋友们能比我们处理得好。

Grand Finale
刚才回到家后,安排好两个娃做游戏,就和太太一起把从今天凌晨2点直到晚间10点的全部回帖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

首先,我们完全被大家的诚意所感动(太太是含着泪看完的)。虽然大家对我本人发帖的立场甚至动机都有褒有贬,但看得出朋友们都是设身处地为了我们两个人的幸福考虑的,有的回帖长达300字以上,这种为了两个陌生人的幸福完全纯义务的精力与时间投入,本身就感人至深。网上无法鞠躬,但请大家接受我们的敬意。

其次,各种不同的视角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了双方在处理我们之间关系里的不足甚至狭隘之处。也许问题一时还难以根治,但至少两人都看到了很多也许可以解决我们婚姻关系问题的途径和思路。整整二十三页看下来,确实获益匪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大家的讨论所产生的结果。长远的结果目前不得而知,但至少我们都同意再给这份持续了8年的感情一次机会,也都表态在今后的生活里要更多地倾听对方的心声,也更多地体量对方的难处与困扰。

我想,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也是CFC上这个在20个小时里获得近万点击率的帖子所可能拥有的最好的结束。谢谢!

The End
 
都不容易!你在经济上要支撑一个四口之家,太太要照顾两个孩子。
哥们,拥抱一下。已是下半夜,先休息。
 
唉,你读了1500册书,这点事情还看不出来吗,啥事没有,就是累了。
你们两人都很好, 哪里有什么真正的矛盾啊,是生活中小的不能再小的磕碰而已。。。谁家没有这样的小矛盾啊。。。

你们就是处于人生中生活艰难的阶段,凭你们2人的能力,以后一定会好起来。一点小建议,牛奶金的什么完全不必存起来为孩子读大学用,一来以后上大学不需要那个, 二来就算以后需要用,以后你们收入增加了,现在存的钱就不算什么了,而现在是你们最需要用钱的时候。
如果可能的话,我建议你们全家度次假,再小的Vacation都可以,就是要放松休息一下,人不能太累,长时间的工作需要休息

最后,再补充一句,你太太那句咱们离婚吧,根本不是认真的话,就是一种抱怨的表现形式,是太累了
 
放下你的优越感,珍惜你的太太,改改你的脾气,要懂得经营婚姻。
 
和为贵!忍为高!退一步,海阔天空!
 
远远没有走到尽头

看你写的文字,知道你们正在经历一个很困难的时期。所有的技术移民刚到加拿大时都会有这么一段艰难的时光。这跟家庭背景,出身没有任何关系。

你之所有觉得很难受,是因为你太太总用一种很NEGATIVE的态度对待婚姻中的小摩擦。动不动就用离婚来对抗,这对你是不公正的。

但我猜想你太太可能不会用很恶毒的话来诅咒,只好匆忙中找到一个她能想到的会伤害你的词来抒发情感。她本意也许不是如此。但发泄多了,可能这真的就成了她的想法。

建议你跟太太好好谈一谈。肯定她的牺牲,理解她的付出,但指出她方法的不对之处。

而你有空的时候,也多陪陪你的家人,积极主动地参与你太太的教育孩子的工作。不要花太多时间给国内的杂志投稿什么的。
 
对,我也建议把牛奶金用于提高生活质量。我记得刚来加拿大时家里也很困难,父母也担心以后供不起我上大学。
结果后来申请大学时才发现只要高中稍微努力一点,这里大学给你的奖学金,补助金 (bursary) 真的挺多的,我和好几个同学大学第一年发一笔小财。再加上孩子14-15岁就可以打零工,几年下来也可以攒个一万块钱了。而且实在不行,安省政府给你提供学生贷款,这个在你毕业以前是零利息。

这里大学暑假是四个月,也是让学生出去打工的好时间。大学二三年级以后可以实习,平均每个月起码可以挣到税后2000以上。一个暑假下来,绝大部分学费就到了。当然你要是想去上藤校,费用会高得多,但是我觉得靠攒牛奶金也攒不起来。

所以楼主加油!第一代移民一开始都很辛苦。我现在想起刚来这里父母也和楼主情况差不多,不过后来慢慢就好了。就是现在想起他们为了我受的那些苦都觉得难受,但同时又非常感激。最近心理学里面学到了一个culture shock model, 觉得比较符合很多新移民的情况。楼主喜欢读书可以google一下。

当然我们都是站着说话腰不疼,这里面真正的难度只有楼主自己知道。希望楼主一家能早点走出这个困难时期。
 
是经济压力大造成了太太心理压力大,但她对压力的化解能力也比较差。这就需要先生一方可以接受抱怨的情况下,给太太多点沟通,一起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
 
是啊,对一个养猪长大的农村人来说,好不容易混到了巨大城市北京,是丑小鸭去了自在的天鹅湖。现在又冷不丁地回到了渥太华这个小村庄,看到满地跑的狗,所以心不甘哪。
另外,所谓饱读诗书的中国学子,满腹学问却不是英语的,如罐子里的螃蟹施展不开。在国语为英语法语的国家基本上算半个'文盲',只能偶尔在CFC上忽悠,残酷的现实怪得了谁?
重要的是,要相信本地的新民主党议员,要相信安省的自由党省长,要相信联邦政府的保守党总理,还要相信加拿大的领袖英国女王,任何困难一定会克服的。Oh,Canada!
 
看了半天还真没看出是啥事!
 
钟老先生早就说过,那啥就是坑,上面的人想往坑里跳,坑里的人想往上爬出来。
好好经营,别瞎折腾。
 
Check now! Here we go! You play go, play go, play go!

:D:D:D
 
从LZ的行文描述看,他的脾气比我的好很多。

出现这些摩擦,或许经济压力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太多时间投入工作了,多陪陪家人。我家LD说的好,如果闲别人照顾小孩不好,教育理念不对,那就自己花时间来照顾。
 
患难夫妻不容易。 多沟通,加强相互理解。 问题都是能解决的。
 
看了半天还真没看出是啥事!
没看出是啥事是更大的事。一般人都是劝和不劝离,让两个错误地生活在一起的继续错误下去,直到麻木。。。
姨,上次我劝离那对离没离哪,也不给个反馈,不够意思!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