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每一个留学生的身后,除了爱人,还有一份没有誓言的等待

NANAKO

初级会员
VIP
注册
2009-09-20
消息
2,805
荣誉分数
67
声望点数
58
转贴如下:


每天给父母各打一个电话,出国后从未间断。今天父亲在外地宴请客人,略有不便,匆匆挂断了电话。今天却莫名的想再打一个,跟父亲说说话聊聊天。

电话接通,父亲已然大醉。父亲说,孩子,还有多长时间考完试啊?考完试别等了,赶快回来吧。我听出语气上与往日略微的不同,应道,是是,考完试改最近的机票就回来。

父亲说,你不知道啊。今天酒席宴上,听说有个孩子,出国几十年,父母为了支持他的事业没有敢让他回国,儿子30多岁,每次打电话母亲还是像嘱咐孩子一样嘱咐他,过马路小心,别和人家打架...之后其母罹患癌症,儿子归国服侍左右,料理一切。一年后,母亲弃养。

我说,古人讲,父母在不远游,就是为免此憾啊。但不还说么,游必有方。

父亲说,对,老子送你出去,是让你学本事;师夷长技以制夷,咱不为制夷,但要师技。但你学了本事,就赶快回来。老子养你这么大,不是找一个重病时照顾照顾之后送终的人。老子养你这么大,不说财力付出,这么多心血,不是为了给他娘什么大英帝国、美利坚养个儿子。你回来,要说中国打仗,你战死阵前,我哭你,但我不可惜。但你要一直留在国外,坚决不行。事业,前程,把亲情抛弃了,有他妈什么意思。你有本事,两年能把本事学成,他娘剑桥的文凭咱不要了你也赶快回来,把刘家做大做强你是我的骄傲;你怂,英国学不明白,再去美国,读什么博士硕士,三年五载,老子也供你;你要什么都不行,你现在就回来,陪在我身边,老子照样养你。但怎么说,儿啊,得回来啊!今天我喝酒了跟你说这个,平时不敢说怕影响你,可等我老了,我还是得要儿子在身边..............

酒话含糊,八千公里外的声音,断断续续,但感情无比真挚。我静静地听着,说不眼泪出话,渐渐地流下。

我想起每天打电话,妈妈还都会像嘱咐孩子一样嘱咐我,添减衣服,坚持锻炼,别和人打架;父亲也几乎每天都会问,吃的好不好,学院吃不好就去外面吃。

积年累月,我早已对这些叮嘱颇不耐烦;可细想之下,这句句嘱咐的背后,是父母内心的不安,以及对我们的期盼。越洋的电话里虽然看不到父母那热切的眼神,但千叮万嘱中却实实在在地能感受得到亲情的温度。

我们的父母是可怜的一代人。他们的是时代是病态的,他们在这个要想成就理想和事业就要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亲情的社会里挣扎着为我们创造出一片天地,一份尽可能丰盛的精神与物质基业;为此,他们拖垮了身体,更没享受到亲情。

当然,道理绝不是父母为我们创造了,所以我们要回报。亲情,绝不是这么功利的事情。父子天性,钱太师宾四说人伦之大者有五,而惟父子一伦,与生俱来,自然之至,又兼有世代之绵延,天人之际,意义最深。父子天性,万金难换。

我十九岁上曾发愿父母弃养之时守孝三年。

今再发一愿,毕业后五年为期,纵弃前程锦绣,亦决然还家,以全人子之心。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是的,我们在国外学习最大的代价,不是数以百万计的费用或失去的与朋友们欢聚的时光,而是让父母独自老去。

出国后,我看过无数情侣送别的文章和场景,也听过和听说过无数的誓言。

但要记得,北京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国际出发入口,在那个著名的紫薇恒辰雕塑下,流下泪水最多的,永远是鬓角斑白的父母。

我深深地知道,在我们每一个留学生的身后,除了爱人,还有一份没有誓言的等待!

PS:又到了一年的毕业时节,不少毕业生在痛苦焦急的找寻着想要在加拿大立足的第一份或者第几份的工作。在国内这一代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对父母心里的牵挂我相信大家都是一样的,希望年轻人好好考虑自己的未来,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在加拿大这里寻的是一份宁静,在国内求的是亲情和机会,人生之路刚刚开始,留下还是回去真的没那么难。早做决定,然后按照自己的目标前进吧。年轻,最大的好处是不要害怕犯错~!

1263df341c7g215.jpg
 
看的心理挺难受的。。。想家了,想爸妈了
 
没事多回去看看你的老爹老娘。每一次送你回程,都有可能是最后一次。
 
子欲养而亲不待,唉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一切,但我们给他们什么了呢?每每想到这些,就觉得愧对父母!
 
This kinds of topic make me feel bad...
 
看完了才知道是转贴。仍然顶一下。
 
好贴,看了要掉眼泪,本人有计划两年后,回国陪老娘住几年。
 
写得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当然,也得有个度。
 
您老一慣反中反華,還要中華傳統幹嗎?
我没有一开口先肯定成绩的习惯。:blowzy:

中华文化有很多优秀的东西,也有很多糟粕的东西。
优秀的东西,人们说得已经足够多了。不再需要我整天挂在嘴边。
而糟粕的东西,却是非常容易被忽视的。所以,更值得去揭示出来。
 
明天母亲节了,记着打个电话吧。:cool:

电话是要打,但不一定是以洋人的母亲节的名义。

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更要打电话。别忘了。
 
电话是要打,但不一定是以洋人的母亲节的名义。

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更要打电话。别忘了。

中国母亲节是哪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