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之际画屈原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URL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URL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2-04-20
消息
863
荣誉分数
114
声望点数
153
又到端午,不能不提屈原。屈原生活的年代,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屈原所代表的那样一种爱国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虽然不能见容于他的时代,也不能复现于衮衮众生之间,但却人们世世代代所尊敬,怀念。

从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屈原的画作,看看是否能反映出你心目中屈原大夫的精气神。先看屈原的形象。

这一幅,最见屈子的脱俗与孤傲:
 

附件

  • 屈原.jpg
    屈原.jpg
    47.9 KB · 查看: 162
傅抱石先生所作,多了沉痛,少了狂放。
 

附件

  • 屈原.jpg
    屈原.jpg
    52.2 KB · 查看: 162
现代油画,我的观感是太写实了些:
 

附件

  • 屈原.jpg
    屈原.jpg
    65.6 KB · 查看: 162
还是最喜欢范曾先生的描绘:
 

附件

  • 屈原.jpg
    屈原.jpg
    48.2 KB · 查看: 155
屈原的诗作,文采华丽,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富有理想色彩和浪漫精神,自然给画家们提供了取自不竭的灵感来源。看图读诗,不亦乐乎!

《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附件

  • 屈原.jpg
    屈原.jpg
    66.7 KB · 查看: 155
《天问》,顾炳鑫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 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 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 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 何本何化
 

附件

  • 屈原.jpg
    屈原.jpg
    49.3 KB · 查看: 155
《哀郢》, 戴敦邦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附件

  • 屈原.jpg
    屈原.jpg
    112.7 KB · 查看: 152
《湘夫人》 , 傅抱石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附件

  • 屈原.jpg
    屈原.jpg
    34 KB · 查看: 154
《橘颂》 , 程十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附件

  • 屈原.jpg
    屈原.jpg
    85.3 KB · 查看: 154
屈原悲剧性的人生走到最后,在司马迁的笔下有一段精彩的记述: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 《史记》

范曾先生的这幅《屈原和渔夫》,描绘的正是这个情节。

这一段记载真实与否已无从考证,我的感觉,那个渔夫很有可能是司马迁杜撰,代表自己与三闾大夫进行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渔夫的话,反映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一种豁达人生观,也许会更为后人所接受。屈原高洁的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执着,是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态度,非人人所能为,在他身后却更为世世代代所景仰。
 

附件

  • 屈原.jpg
    屈原.jpg
    73.3 KB · 查看: 147
国画有种说不清的独特魅力,看着比油画什么的空灵,给人想象空间。

发现自己古文好差啊 :cryin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