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稳增长,为何老百姓生活却下降?

tianyahaijiao'

新手上路
注册
2012-06-05
消息
44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创三年新低;上半年经济增长7.8%,略高于年初制定的7.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在预期之内,并且从上半年数据可以看出,经济趋稳的迹象已经出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对记者说。张立群称,尽管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至7.6%,但回落幅度有所收窄,由此前的0.8个百分点缩至0.5个百分点。而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上半年投资和消费增速止跌企稳,略有回升,出口增速较一季度提高,这表明二季度以来采取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效果开始显现。
  每次政府GDP稳增长数据一出,必然会引来社会一阵议论,原因为何,政府的GDP每年都在持续增长,而老百姓的生活却在下降。可以说GDP的增长和老百姓生活的下降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而为何在中国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呢?这跟吾国政府一些行政人员好大喜功有关,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和内心都普遍认为,只有增长,才突现出个人的政绩来,才能向老百姓交代,就算是下降了,也要想办法去弥补。
  因此,吾国政府,不管在任何情况之下,GDP都是在稳增长。仿佛告诉吾国国民,吾国政府在不断的强大,民众的幸福在逐渐升高。然而纵观现实社会,每回GDP稳增长的消息一出,民众的怨言便四起,质疑声,讨伐声连成一片。仿佛GDP的稳增长只是政府的一厢情愿,跟老百姓的生活并无相关。因此,政府行政人员应该要多走走基层,听听老百姓的呼声,因为他们的声音是最真实,也是时代的强音。如果只是关起门来,搞数字,听报告,不了解实情,一边想编织美丽的谎言,一边民众也不讨好,两头都不是人。就只会出现现今GDP在稳增长,老百姓生活却下降的尴尬局面。
  其实对于GDP这东西,政府大可勇于去承认下降的事实,因为中国民众并非是一群愚昧无知的,相反会认定政府的诚实,不会期骗民众,认为值得信赖。如若你一味的靠欺骗,靠隐瞒,只会让民众对你一再失去信心。因为再美丽的谎言终有一天被揭穿的。
  要说GDP每年都在稳增长,老百姓的幸福感应该是如日冲天,依现在不断的稳增长形势来看,应该已是超出亚洲,直逼发达的欧美国家。而事实上呢?随着GDP的不断稳增长,老百姓非但感觉不到幸福,反而认为生活水平在不断下降,贫富之间的差距日益在拉大。这一些现实存在的现象,做为政府行政人员来说,不可能是不知道,然而为何GDP每年在不断增长,而老百姓的生活却在下降呢?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先是否就此提问而解释一下呢?
  GDP的稳增长,可能对政府来说也是一种维稳的手段,因为他们怕GDP的下降,会引起民众恐慌。然而中国现今最需要的维稳则是如何安抚民心。现今GDP在不断增长,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却在不断下降,这种伪增长只会造成民众的诽议和不信任,算是给维稳制造更大的麻烦了。所以说,不管是出于维稳,还是伪装,GDP是否增长要如实反应,而现今GDP的稳增长,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却跟不上,相反出现落差,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否值得当局政府去反思呢?

作者:天涯海角客1 发表日期:2012-7-14

  GDP稳增长,为何老百姓生活却下降?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创三年新低;上半年经济增长7.8%,略高于年初制定的7.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在预期之内,并且从上半年数据可以看出,经济趋稳的迹象已经出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对记者说。张立群称,尽管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至7.6%,但回落幅度有所收窄,由此前的0.8个百分点缩至0.5个百分点。而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上半年投资和消费增速止跌企稳,略有回升,出口增速较一季度提高,这表明二季度以来采取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效果开始显现。
  每次政府GDP稳增长数据一出,必然会引来社会一阵议论,原因为何,政府的GDP每年都在持续增长,而老百姓的生活却在下降。可以说GDP的增长和老百姓生活的下降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而为何在中国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呢?这跟吾国政府一些行政人员好大喜功有关,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和内心都普遍认为,只有增长,才突现出个人的政绩来,才能向老百姓交代,就算是下降了,也要想办法去弥补。
  因此,吾国政府,不管在任何情况之下,GDP都是在稳增长。仿佛告诉吾国国民,吾国政府在不断的强大,民众的幸福在逐渐升高。然而纵观现实社会,每回GDP稳增长的消息一出,民众的怨言便四起,质疑声,讨伐声连成一片。仿佛GDP的稳增长只是政府的一厢情愿,跟老百姓的生活并无相关。因此,政府行政人员应该要多走走基层,听听老百姓的呼声,因为他们的声音是最真实,也是时代的强音。如果只是关起门来,搞数字,听报告,不了解实情,一边想编织美丽的谎言,一边民众也不讨好,两头都不是人。就只会出现现今GDP在稳增长,老百姓生活却下降的尴尬局面。
  其实对于GDP这东西,政府大可勇于去承认下降的事实,因为中国民众并非是一群愚昧无知的,相反会认定政府的诚实,不会期骗民众,认为值得信赖。如若你一味的靠欺骗,靠隐瞒,只会让民众对你一再失去信心。因为再美丽的谎言终有一天被揭穿的。
  要说GDP每年都在稳增长,老百姓的幸福感应该是如日冲天,依现在不断的稳增长形势来看,应该已是超出亚洲,直逼发达的欧美国家。而事实上呢?随着GDP的不断稳增长,老百姓非但感觉不到幸福,反而认为生活水平在不断下降,贫富之间的差距日益在拉大。这一些现实存在的现象,做为政府行政人员来说,不可能是不知道,然而为何GDP每年在不断增长,而老百姓的生活却在下降呢?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先是否就此提问而解释一下呢?
  GDP的稳增长,可能对政府来说也是一种维稳的手段,因为他们怕GDP的下降,会引起民众恐慌。然而中国现今最需要的维稳则是如何安抚民心。现今GDP在不断增长,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却在不断下降,这种伪增长只会造成民众的诽议和不信任,算是给维稳制造更大的麻烦了。所以说,不管是出于维稳,还是伪装,GDP是否增长要如实反应,而现今GDP的稳增长,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却跟不上,相反出现落差,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否值得当局政府去反思呢?
 
中国陷五个巨大灾难 大量富豪开始外逃

http://www.creaders.net 2012-07-18 18:40:33 网络


  编者按:MarketWatch专栏作家Paul B. Farrell撰写专栏文章称,中国面临的问题比美国还要大,以下为全文:

  美国面临的“财政悬崖”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四个:布什时代的减税政策、五角大楼预算削减、社会性项目支出削减,以及有关“奥巴马医改”的持续争论。不过中国面临的问题比美国还要大。

五个月前,我们引用了世界银行(World Bank)行长佐立克(Robert Zoellick)提出的一个警告。他说中国面临着一种“持续扩散的危机”,有可能对75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当时我们直率地问:谁将率先击垮全球经济?中国还是美国?当时我们头脑里想的是:中国。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柏凯斯(Keith Bradsher)报道,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新下调后的GDP预测,中国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经济体仍在放缓。

  本周早些时候,MarketWatch的莫泽(Carla Mozee)报道说,中国经济放缓已经影响到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巴西的股市。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使全球市场焦虑不安。那么让我们暂时忽略大选年的相互攻诘,问一问:中国会不会把美国逼入经济衰退,让美国迎来新一波熊市?

  莫斯(Trefor Moss)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发表的大作《中国经济灾难的五个迹象》(5 Signs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Apocalypse)提醒人们:中国或许已经进入衰退。实际上,中国可能陷入五个巨大的灾难。

  文章指出,如下数据显示中国广为传颂的经济增长引擎已经熄火:企业借款减少;制造业产出下降;利率意外削减;进口增长停滞;GDP增速预期已经下调。温家宝对2012年增长目标的预测是7.5%,如果实际增长率如此,那么就是中国从1990年以来的最低年度增长率。

  莫斯据此进一步深究,发现了他所说的五个迹象。不需要在拉斯维加斯赌场玩扑克,你就会想,中国五张牌的灾难会不会打赢美国四张牌的“财政悬崖”。

  我们知道中国经济的低迷已经影响到巴西的股市。那么,下一个受影响的将是美国。

  灾难1:中国地方政府正在被债务淹没

  还记得流入美国银行业的那数千亿美元吗?好吧,中国中央政府把5,860亿美元的刺激款项给了地方政府。

  这减轻了2009年全球经济困难时期的疼痛。但刺激只是推迟了痛苦。莫斯在《外交政策》上写道,现在到了地方政府还债的时候了,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必须认真地紧缩财政。听起来似曾相识吧?像不像欧元区的状况?或者是美国地方政府的状况?

  在繁荣时期,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像美国养老基金一样陷入癫狂,大量买进豪华汽车。然而现在的情况呢?莫斯举例说,温州正打算在今年拍卖掉80%的汽车,算下来有1,300辆,全国其他地方也都出现了类似亏本甩卖的现象。

  此外,中国中央政府曾决定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房屋销售量和销售额随之下滑,造成现金短缺和潜在买家信心不足。听起来很耳熟吗?难道是和美国的情况一样(在美国,政府收入随纳税人和投资者的收支下降而下降了)?是的,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实际上,中国很可能已经陷入衰退,并且将把衰退输出到美国。

  灾难2:中国的经济危机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

  正如我们从《外交政策》上看到的,中国专家警告说,经济放缓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但到目前为止,据驻香港的作家莫斯说,中国中等速度的经济增长足以令大多数人感到满意。

  不过,随着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向“超级大国”转变,可以预料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这种转变已经开始,莫斯警告说,随着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低于8%的GDP增速,中国的社会结构可能受压,特别是在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的外来务工人员会发现自己的工作面临危险的时候。

  灾难3:中国的超级富豪开始“输出”资本

  莫斯说,尽管美国的亿万富翁固执地认为“多多益善”,并且竭尽全力用中共的方式管理美国政府,中国的超级富豪却抱着这样的想法:一旦大事不好,抓紧时间跑路。

  奢侈品在中国销售强劲,但去年底,显然很多中国有钱人开始对国内市场失去信心,他们开始投资外汇等易于转换的资产,而不是像中国房地产之类的固定资产。

  不错,中国的亿万富翁开始转向海外投资高档房产,制造了一波中国有钱人海外购房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国外有好买卖,且不像国内那样有太多的限制。

  灾难4:中国环境危机

  中国人口正经历着天文数字般的增长过程:现在是13亿,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中国下一代人将再增加3亿。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福格尔 (Robert Fogel)预计,中国经济将迅速超越美国,达到令人吃惊的123万亿美元的规模。也就是说,2040年中国经济将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0%,而美国仅占 14%。

  但是,这种增长会给中国的“中央计划者”和中国环境带来巨大挑战。例如,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早就已经开始进口能源。但现在,中国码头的煤炭堆积如山,而这些煤本该在中国的发电厂里发挥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

  莫斯回答说,因为制造业产出较低。去年,中央计划者认为应该囤煤,以备急需。现在电力需求不断下降,因为民众、企业和工厂迫于经济压力都在削减用电量以减少开支。

  很明显,中国在调和中央计划与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方面遇到了真正的难题。在全球市场中,大家都在争抢相同的稀缺资源。中国吸取这些经验教训的方式是惨痛的。过去一年,煤价降了10%。煤价下降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减少对出口的需求。莫斯一语中的:全球化是什么?就是一个中国人关掉空调,世界经济就会感冒。

  灾难5:中国人改变生活方式的要求引发通胀

  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标准出现爆炸式提高、经济迅勐增长(大体上可以这么说)以及对奢侈品需求的增加,中国经济的微小变化都会增加一个充满竞争的全球市场的价格压力。

  莫斯写道:中国消耗的肉产品越来越多,而且受持续不断的需求影响,禽类和牛肉价格也在上涨,这就使得通胀成为中国决策者需首要解决的问题。但中国市场也在努力进行自我修正:价格上涨,需求下降,然后供过于求,中国政府就会介入,买进猪肉以稳定物价。但莫斯也说,到那时,蛋类价格已经飙升了。

  结论:中国经济不景气近年来对中国消费者信心造成了巨大破坏。再考虑到跑路的富豪、对违法官员的查处、食品安全丑闻以及通胀、债务、能源和环境问题,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五大灾难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可能──达到临界点,随时引爆并迅速传导至其它国家,加剧美国四大财政危机的影响,让美国再度陷入经济衰退并迎来新一波熊市?
 
暴雨过后:中国GDP高增长背后有多少猫腻

http://www.creaders.net 2012-07-18


  一场暴雨,让举世闻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受伤不浅。大桥桥面上出现大大小小的坑洞多达117处。不少坑洞深约7至8厘米长约50厘米。今年5月初,南京长江大桥就开始做全面的维修。当时媒体披露,大桥上的施工方称,该次维修有别于以往“坏哪儿补哪儿”的维修方式,是将整个路面作为一个整体来维修,因此这次维修较为彻底。但一场大雨过后,“彻底”维修过的大桥还是“露了馅”。

南京长江大桥自2002年进行了建成30年来首次大修工程后,几乎每年都要进行维修。然而连年维修,仍然无法阻止桥面的破损坑洞出现。

  2003年的11月,对大桥南、北引桥梁桥伸缩缝及部分坑洼路面维修施工;2004年9月,对大桥路面进行全面整修,这是第二次维修;2005年7月,耗资2100万元、为期50天的大桥一期维修出新工程正式启动,工程相继对大桥车行路面、桥梁栏杆、人行道、照明设施、桥头堡等进行装修、更新、亮化等系列施工;2006年8月,对大桥桥面伸缩缝进行为期22天的维修;2007年7月,对大桥公路路面坑洞进行铣刨、摊铺施工;9月至10月,分两阶段对公路桥南、北坡道破损严重的混凝土梁梁端及桥面伸缩缝进行维修;11月对桥面伸缩缝进行维修,持续10天左右;2008年2月,对大桥路面的裂缝、麻面、坑洞等全面维修。7月对长江大桥伸缩缝、桥面进行维修;2011年4月,对长江大桥公路桥路面进行维修施工;2012年5月,南京长江大桥又开始了新一轮维修施工。

  同一天,南方的报纸报导了广州多条主干道又要“开膛破肚”的消息。今年9月至11月,仅以市交委和城管委审核过的挖路申请计算,广州中心城区道路就有279处将被开挖。消息一出,网友吐槽不断,围蔽造成的交通拥堵,道路开挖是否存在“猫腻”等,均成为大家担心的问题。

  “建设宜居城市是广州的目标,不集中大量开挖道路是市政府的承诺,难道市政部门就这样把市政府的承诺当作菠菜?”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发问。@李公明更是写诗豪“赞”,“随时挖路真豪气,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民意何处有,市民遥指滚尘中。”

  广州道路反覆开挖的典型案例:

  长堤大马路五年三改造:从2007年至2012年,被改造整治了三次。第一次施工时间: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月;工程费:846万多元。第二次施工时间: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工程费:1080万元。第三次施工时间:2012年3月起;工程费:预算6500万元。

  东风路:每隔两三年一次施工。从2009年9月份开始,迎亚运东风路大修正式开工,当时全长7.63公里的东风路所有路面加铺新型SMA沥青,人行道路也重新铺设了吸水砖,连道路中央的绿化带和路灯都一并新建,整个焕然一新。而更早工程记录显示,2005年东风路(陵园西路至广州大道路段)曾进行饮用净水改造,工程将南洲水厂内饮用净水转输到市区;2007年在城市交通综合整治专项中,东风路从西场立交至中山一立交,全长约8.4公里进行改造,对部分破损情况比较严重的车行道、人行道以及沿线设施整治。

  亚运大中修之后,东风路一度休养生息,不过,今年5月,东风东路东风广场路段又进行了排水应急抢险工程,当时一条200米长的车道被围蔽,该项目于5月底结束。但在今年11月份,由于先烈路片区完善燃气管网工程,东风东路农本新村2~6号、东风东路农本新村2~7号门前又将再次开挖,届时需要分别围蔽50米长的车道和人行道,此外,在11月份还有东风东路731号广东工业大学南门小区内因为农林下路片区完善燃气管网工程,也需要围蔽200米长的车道和人行道。

  工业大道:修地铁两年两开挖。2010年,工业大道(江燕路~江南大道南、凤安桥~江燕路)进行了道路升级改造,对路面破损进行了修补并重新铺上新型SMA沥青。2012年,因为地铁广佛线二期,工业大道北与南田路交叉路口、工业大道中泉塘路口至江燕路口分别围蔽开挖了车行道长100.5米和216.4米。

  这样频繁的开开挖挖重复建设,一般老百姓都不理解,然而,类似的重复建设,官员们就能明白其中的奥秘,只要是为了GDP,无论保八还是保十,重复建设造成的腐败和浪费都是值得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官员因为重复建设而丢掉乌纱帽!

  为了所辖区域的GDP,官员们可以拆掉刚建的大楼,可以重复修建同一条马路,可以拆掉刚建的大桥,可以重复修建同一个广场……目的就是编项目编故事把财政的钱花出去,不管这钱值不值得花!于是,百年大计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已成为一个笑话,如果一幢楼可以使用百年,如果一座桥可以使用百年,如果一条路可以使用百年,一茬又一茬的官员拿什么去搏政绩?又编什么故事说给官员听?

  国家统计局7月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2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成功完成中国政府在年初制定的“7.5%”的任务。但这个位居世界第二的数字里面,有多少是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有多少是被大小贪官通过贪腐在洗钱?

  空头大师查诺斯警告,中国用投资支撑的经济将面临崩溃,而不是很多经济学家预测的持续繁荣。尤其是中国飙涨的房价,是由涌入的投机性资金在推升,查诺斯并不理会中国的GDP数字。他说:“经济活动不等于创造财富。你如果盖一座桥,然后这座桥每隔5年就要塌一次或拆一次,于是你每过五年就要盖同一座桥,这能转化成为很多很多GDP增长,但显然不会增加国民福祉。”
 
中共GDP是数字游戏,叫他大她就大,叫他小她就小,是为党的脸面服务地,要不,怎么可以体现出党的伟大。经济发展是叫太子党富,叫当官的富,钱有没有,有。在党的口袋里,老百姓有口饭吃就行了,你还必须说“这都是党的政策好“,不然就是饿死人,就是三年自然灾害。这就是中共地政治游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