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4-07-25
- 消息
- 33,821
- 荣誉分数
- 375
- 声望点数
- 243
8月经济数据9日公布 CPI或重返2时代
2012年09月08日09:59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 刘阳)本周日将是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的日子。受食品价格连续上涨、非食品价格小幅上行影响,据同花顺统计,机构纷纷预计8月份CPI同比将回升至“2时代”,均值为2.15%,较7月CPI增速水平1.8%有所反弹。
根据安排,9月9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8月份月度经济报告,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房地产投资和销售五项经济运行数据。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进入8月份以来,受极端天气及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食品价格连续上涨,并且食用农产品价格已连续6周上涨。此外,受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等因素的影响,非食品价格同比与上月相比继续小幅上行。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约六成主要食品价格上涨。
根据统计,多家机构对8月CPI涨幅作了从1.9%到2.5%不等的预测。其中海通证券、方正证券预计8月份CPI涨幅为1.9%,长江证券等预测为2.2%;兴业证券认为可能会达到2.5%。
粮食价格上涨成CPI回升主要动力
多家机构预测,受前期暴雨天气的影响,8月份蔬菜价格环比明显上涨,同时受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已经进入上涨通道,再加上8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的推动下上涨,这些因素使得8月份CPI反弹成为大概率事件。
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汤云飞预计,8月初以来,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将带动食品价格环比大幅上升;考虑成品油价格上调,衣着、交通和旅游类消费季节性回落,非食品或温和上涨;考虑翘尾因素降至0.68%,预计8月CPI同比将大幅回升至2.1%。
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表示,一定程度上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8月份食品价格有所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止跌,加上基数效应,估计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增速将从7月份的2.4%升至3.2%,推升8月份CPI同比增长率至2%。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2日还发布预测报告称,8月CPI同比涨幅预计将回升至2.3%左右。其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全年物价并不会出现大幅的反弹,究其原因,一是9、10月份CPI翘尾因素仍将处于持续回落过程,10月份翘尾因素将回至0.12%的低水平,12月份则将归零;二是进入秋季,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基本结束,蔬菜价格有望出现回落;三是虽然9月份国内成品油价可能再次上调,但由于前期已有“三连降”且近期市场价格对国际油价上涨有所提前反映,预计调价对未来新涨价因素的短期推动作用不大。
经济形式依然面临挑战
大通证券认为,央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显示我国货币政策开始走向宽松,随着政策刺激力度持续加码、经济增长放缓触底,以及新一轮投资启动,再加上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国际油价快速反弹的传导,7月CPI1.8%的涨幅很可能成为年内低点,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是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挑战。
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胡艳妮表示,虽然CPI环比为正,从目前经济数据看,经济短周期下行的趋势仍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保增长的任务将更为重要,货币政策作为逆周期的传统政策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和通胀的平衡中,通胀的趋势性下行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提供了支撑。预计3季度货币政策可能会再降低存款准备金、降息一次。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也认为,尽管当前经济放缓是周期性和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还需政策继续放松。他表示,在政策放松过程中,需把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调结构”结合起来,比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既能弥补历史欠账,还能“稳增长”,更能促进城市化进程。
虽然市场降准降息呼声渐起,但仍有市场人士给出不同意见。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鲁政委称“在逆回购已成为常态操作的背景下,继续关注是否会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萧条时点没有任何意义”。
方正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分析师汤云飞也认为,考虑到四个因素的制约,货币政策在价格方面可能难有动作。首先,在当前的经济政策中,尚未出台拉动基建的综合政策,货币宽松的效果有限。其次,由于翘尾因素的作用,通胀回升,降息空间受限,未来如果通胀步入上行通道,意味着央行的降息空间有限。第三,在中性基础货币投放预期下,未来可能仅需降准1次。最后,美国QE3的预期使我国货币宽松进一步受限。
2012年09月08日09:59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 刘阳)本周日将是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的日子。受食品价格连续上涨、非食品价格小幅上行影响,据同花顺统计,机构纷纷预计8月份CPI同比将回升至“2时代”,均值为2.15%,较7月CPI增速水平1.8%有所反弹。
根据安排,9月9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8月份月度经济报告,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房地产投资和销售五项经济运行数据。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进入8月份以来,受极端天气及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食品价格连续上涨,并且食用农产品价格已连续6周上涨。此外,受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等因素的影响,非食品价格同比与上月相比继续小幅上行。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约六成主要食品价格上涨。
根据统计,多家机构对8月CPI涨幅作了从1.9%到2.5%不等的预测。其中海通证券、方正证券预计8月份CPI涨幅为1.9%,长江证券等预测为2.2%;兴业证券认为可能会达到2.5%。
粮食价格上涨成CPI回升主要动力
多家机构预测,受前期暴雨天气的影响,8月份蔬菜价格环比明显上涨,同时受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已经进入上涨通道,再加上8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的推动下上涨,这些因素使得8月份CPI反弹成为大概率事件。
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汤云飞预计,8月初以来,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将带动食品价格环比大幅上升;考虑成品油价格上调,衣着、交通和旅游类消费季节性回落,非食品或温和上涨;考虑翘尾因素降至0.68%,预计8月CPI同比将大幅回升至2.1%。
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表示,一定程度上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8月份食品价格有所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止跌,加上基数效应,估计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增速将从7月份的2.4%升至3.2%,推升8月份CPI同比增长率至2%。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2日还发布预测报告称,8月CPI同比涨幅预计将回升至2.3%左右。其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全年物价并不会出现大幅的反弹,究其原因,一是9、10月份CPI翘尾因素仍将处于持续回落过程,10月份翘尾因素将回至0.12%的低水平,12月份则将归零;二是进入秋季,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基本结束,蔬菜价格有望出现回落;三是虽然9月份国内成品油价可能再次上调,但由于前期已有“三连降”且近期市场价格对国际油价上涨有所提前反映,预计调价对未来新涨价因素的短期推动作用不大。
经济形式依然面临挑战
大通证券认为,央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显示我国货币政策开始走向宽松,随着政策刺激力度持续加码、经济增长放缓触底,以及新一轮投资启动,再加上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国际油价快速反弹的传导,7月CPI1.8%的涨幅很可能成为年内低点,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是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挑战。
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胡艳妮表示,虽然CPI环比为正,从目前经济数据看,经济短周期下行的趋势仍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保增长的任务将更为重要,货币政策作为逆周期的传统政策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和通胀的平衡中,通胀的趋势性下行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提供了支撑。预计3季度货币政策可能会再降低存款准备金、降息一次。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也认为,尽管当前经济放缓是周期性和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还需政策继续放松。他表示,在政策放松过程中,需把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调结构”结合起来,比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既能弥补历史欠账,还能“稳增长”,更能促进城市化进程。
虽然市场降准降息呼声渐起,但仍有市场人士给出不同意见。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鲁政委称“在逆回购已成为常态操作的背景下,继续关注是否会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萧条时点没有任何意义”。
方正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分析师汤云飞也认为,考虑到四个因素的制约,货币政策在价格方面可能难有动作。首先,在当前的经济政策中,尚未出台拉动基建的综合政策,货币宽松的效果有限。其次,由于翘尾因素的作用,通胀回升,降息空间受限,未来如果通胀步入上行通道,意味着央行的降息空间有限。第三,在中性基础货币投放预期下,未来可能仅需降准1次。最后,美国QE3的预期使我国货币宽松进一步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