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了:日本外务省称《人民日报》曾承认钓鱼岛属冲绳一部分

councilor

初级会员
VIP
注册
2009-10-04
消息
6,436
荣誉分数
141
声望点数
73
75549373.jpg




凤凰卫视10月6日《直播港澳台》节目播出“日本以旧文为据称中国曾承认钓鱼岛属冲绳”,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钓鱼岛争端引发的国际舆论战日趋激烈,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已决定使用1953年的《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作为论据,声称中国曾承认钓鱼岛为日本领土,消息一出立即招来各方驳斥,专家指出日本政府的说法牵强附会,纯属自欺欺人。

解说: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外务省已在其官网上刊登了《人民日报》相关文章的照片,并以此注释称:“可见中国曾将钓鱼岛视为冲绳的一部分”。日方将在与 各国首脑及外相的会谈中主动提及上述内容,并将通过互联网强化信息发布,积极对外宣传。据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查证,《人民日报》的这 篇文章在于1953年1月8号,该报第四版资料专栏,这篇文章是一篇编译自日文材料的无署名资料,该文既不是评论文章,更不是社论,不能够代表中国政府有 关钓鱼岛归属的立场,所谓中方曾承认钓鱼岛属日本的说法,不成立。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日本现在这几个证据都是有问题的,从专业角度来讲都可以驳它,我们这边有力的证据,综合来讲比它多得多,所以如果大家比较公正的打这个舆论战,中国胜算比较大。

解说:专家分析这篇资料文章,把琉球群岛上的居民一律称为琉球人民,更表示琉球人民与日本人民是互不包含的两个不同国家的人民,文章未明说,但十分显然的 意思是琉球应该是个独立的国家,它不属于日本。专家分析上世纪五十年代,琉球还是美国的托管地,这篇文章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

金灿荣:琉球是联合国托管的一个地方,具体是由美国人托管,既然托管,那就说明主权不是日本的,美日出于当时的冷战战略考虑,做的这么一个安排,这个安排 在国际法上,就是存在问题的,过去日本不闹,我们不追究它,它现在闹,我估计中国以后就会追究下去,从国际法角度来讲,这里面是大有文章可做。

解说:对于1953年《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的政治背景和法理意义,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王江雨也曾做过分析,他认为报纸文章在国际法上并不能视为 代表政府立场,否则要外照会和政府声明何用?对于钓鱼岛问题1951年时任外长的周恩来发表的,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才是正式政府文 件,声明当时就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无论其内容和结果如何,中国人民政府一概认为是非法的,因而也是无效的。这是各种国际法论述所认可的, 日本拿报纸文章说事,在国际法理上不被认可,如果日本一定要讲歪理,那日本在1970年以前还发行过将钓鱼岛划归中国的地图。

王江雨(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亚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有法律约束力的声明是要通过政府本身这个体系出来,有外交部有一系列的政府发言人,那么 政府真正的声音是要通过这些正式的机构发出来,在法律上,不管是在国际法还是国内法上,都不能把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去当做代表政府的意思。

解说:王江雨强调1971年在美日签约交付琉球行政权之前,台湾在1971年3月5号也曾正式照会美国,主张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1971年12月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对钓鱼岛主权的正式声明,而无论是从实例、策略和充足的法理基础建构的角度来说,要拿回钓鱼岛必须两岸合作。

王江雨:钓鱼岛本身就是两岸共同争取的,整个中国不管是1949年前的中华民国,还是1949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有一个历史传承性 是不能够分割的,而且在国际法上单凭两岸任何一方的行动或者主张都是不够的,那么需要把两方的东西结合起来,中国政府刚刚发布的白皮书,也明确地指出,钓 鱼岛在行政上是属于台湾的。
 
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如何作为论据??这么多年人民日报假话还说少了吗?

谁信谁傻b。
 
早上好,耍牙了吗?
 
浏览附件290656




凤凰卫视10月6日《直播港澳台》节目播出“日本以旧文为据称中国曾承认钓鱼岛属冲绳”,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钓鱼岛争端引发的国际舆论战日趋激烈,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已决定使用1953年的《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作为论据,声称中国曾承认钓鱼岛为日本领土,消息一出立即招来各方驳斥,专家指出日本政府的说法牵强附会,纯属自欺欺人。

解说: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外务省已在其官网上刊登了《人民日报》相关文章的照片,并以此注释称:“可见中国曾将钓鱼岛视为冲绳的一部分”。日方将在与 各国首脑及外相的会谈中主动提及上述内容,并将通过互联网强化信息发布,积极对外宣传。据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查证,《人民日报》的这 篇文章在于1953年1月8号,该报第四版资料专栏,这篇文章是一篇编译自日文材料的无署名资料,该文既不是评论文章,更不是社论,不能够代表中国政府有 关钓鱼岛归属的立场,所谓中方曾承认钓鱼岛属日本的说法,不成立。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日本现在这几个证据都是有问题的,从专业角度来讲都可以驳它,我们这边有力的证据,综合来讲比它多得多,所以如果大家比较公正的打这个舆论战,中国胜算比较大。

解说:专家分析这篇资料文章,把琉球群岛上的居民一律称为琉球人民,更表示琉球人民与日本人民是互不包含的两个不同国家的人民,文章未明说,但十分显然的 意思是琉球应该是个独立的国家,它不属于日本。专家分析上世纪五十年代,琉球还是美国的托管地,这篇文章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

金灿荣:琉球是联合国托管的一个地方,具体是由美国人托管,既然托管,那就说明主权不是日本的,美日出于当时的冷战战略考虑,做的这么一个安排,这个安排 在国际法上,就是存在问题的,过去日本不闹,我们不追究它,它现在闹,我估计中国以后就会追究下去,从国际法角度来讲,这里面是大有文章可做。

解说:对于1953年《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的政治背景和法理意义,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王江雨也曾做过分析,他认为报纸文章在国际法上并不能视为 代表政府立场,否则要外照会和政府声明何用?对于钓鱼岛问题1951年时任外长的周恩来发表的,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才是正式政府文 件,声明当时就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无论其内容和结果如何,中国人民政府一概认为是非法的,因而也是无效的。这是各种国际法论述所认可的, 日本拿报纸文章说事,在国际法理上不被认可,如果日本一定要讲歪理,那日本在1970年以前还发行过将钓鱼岛划归中国的地图。

王江雨(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亚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有法律约束力的声明是要通过政府本身这个体系出来,有外交部有一系列的政府发言人,那么 政府真正的声音是要通过这些正式的机构发出来,在法律上,不管是在国际法还是国内法上,都不能把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去当做代表政府的意思。

解说:王江雨强调1971年在美日签约交付琉球行政权之前,台湾在1971年3月5号也曾正式照会美国,主张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1971年12月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对钓鱼岛主权的正式声明,而无论是从实例、策略和充足的法理基础建构的角度来说,要拿回钓鱼岛必须两岸合作。

王江雨:钓鱼岛本身就是两岸共同争取的,整个中国不管是1949年前的中华民国,还是1949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有一个历史传承性 是不能够分割的,而且在国际法上单凭两岸任何一方的行动或者主张都是不够的,那么需要把两方的东西结合起来,中国政府刚刚发布的白皮书,也明确地指出,钓 鱼岛在行政上是属于台湾的。


老康,今儿我得请假,不办公了:D
 
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如何作为论据??这么多年人民日报假话还说少了吗?

谁信谁傻b。

说的对!

人民日报不算数,清朝的证据才算。
 
需要鸟证据。美国占加州给老墨证据了吗?

当然要证据,而且我们有很多证据证明自古以来,钓鱼岛就是中国的。

你为什么说需要鸟证据? 你是日本人么?
 
民间收藏家展示古地图显示钓鱼岛属于中国(图)
2012-10-02 04:0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谭兆璋收集多幅古地图显示钓鱼岛是中国领土。

清嘉庆年间墨迹本《记事珠》。
  针对日本的“购岛”闹剧,中国政府于9月25日发表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白皮书从历史、地理和法理的角度,全面阐释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然而,29日,即将成为野田内阁中重要阁僚的日本执政民主党前政策调查会长前原诚司,在神户市发表讲演时,却公开指责中国“伪造”能证明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历史,称中国是一个“歪曲和伪造历史的国家”,此言论一出,引发全球华人同声怒吼。
  古地图是铁证
  集有20多万幅古地图的香港知名收藏家谭兆璋,近日拿出珍藏的历史“铁证”,到广州、北京等城市进行专题展示。“古地图是铁证:钓鱼岛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谭兆璋说,古地图标示的地名证明中国早于日本发现钓鱼岛、为钓鱼岛命名。
  在他的收藏里,有87张古地图明确标出了钓鱼岛,并都是采用闽南话发音(如Tia Yu Su、Hao Yu Su等)。这些古地图有的是明清两代中国地图,有的是同时期英法等国航海图,甚至还有日本人自己绘制的地图。地图往往同时印有彭佳屿、花瓶屿、黄尾屿、赤尾屿等钓鱼岛的附属岛屿。
  谭兆璋特别点出一幅由法国传教士绘制、1750年巴黎出版的《中山传信录》所载的“琉球诸岛图”以及一幅清代光绪年间日本人绘制的“东亚地图”,使用的均为闽南话发音“钓鱼岛”标示。谭兆璋解释,主权涉及发现、命名及使用等,由于中国早已发现及使用钓鱼岛,当时西方绘制的地图自然而然使用中国沿海一带民众使用的闽南语译音来标注这些地图。
  谭兆璋说,日本政府坚称钓鱼岛列屿由琉球人古贺辰四郎私人发现并开发,这完全是荒谬的说法!“日本人说的最早到达钓鱼岛的时间是1884年,而中国官方早在1372年就派出测风士杨载,在钓鱼岛上竖起‘钓鱼屿’石碑,这是可以用地图和文字记载来证实的。”
  《记事珠》添新证
  日本人谈论购岛的前提是钓鱼岛主权属于日本,然而,如果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考察历史,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钓鱼岛的主权并不归属于日本。随着钓鱼岛主权争议的发展,大量新的证据为人们所关注。
  9月24日,为期15天的“钓鱼岛主权铁证及国宝大展”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展。一本《记事珠》为钓鱼岛属于中国增添了新的证据。
  山西省平遥收藏家彭令在南京朝天宫“鬼市”上淘到的一本名为《记事珠》的手抄本,也曾为钓鱼岛属于中国增添了新的证据。因为这本手抄本中的内容经专家鉴定,确认就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失传已久的《浮生六记》中的第5卷初稿《海国志》。经过考证,鉴定专家们还原了这样一个事实:1808年,沈复以“司笔砚”身份,随同齐鲲等出使琉球。途中,沈复以生动简洁的笔触记下了在钓鱼岛海域祭海的场景:“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即转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这些优美灵动的文字,足以从另一个侧面证明钓鱼岛毫无疑问地属于中国。文中明确指出,琉球国西部领域是从姑米山(即现在冲绳的久米岛)开始的,黑水沟是中国与琉球国的分界线,显然钓鱼岛在中国领域内,这与之前的历史记载完全相吻合。
  天皇瓷盘“无钓鱼岛”
  据台湾TVBS报道,台北古董收藏者黄伟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展示了一件珍藏的百年传家宝――1830年日本仁孝天皇登基时,所烧制的一个瓷盘。磁盘上的地图同样为钓鱼岛主权争议,提供了历史证明。
  黄先生表示,当年在1896年日据时代时,他的祖先是台南的望族,曾从第3任日本总督手上受赠一个瓷盘,已经传承6代,有100多年历史。该瓷盘是在仁孝天皇时代,大概1830年烧制而成,瓷盘上所绘制的是当年的日本地图,领土最远只到琉球,根本没有钓鱼岛。“所以没有话说,钓鱼岛是我们的,没有错。”
  同样见诸岛内媒体报道的明证还有:日本在19世纪末之前从未把钓鱼岛列为日本属地,反倒是有大量钓鱼岛属于中国的记载。日本的古地图都未将钓鱼岛划归在日本领土内。已故日本著名史家井上清1972年出版《“尖阁列岛”钓鱼岛列岛的历史解析》一书,列举详尽的中日史料指出:“所谓的‘尖阁列岛’中的任何一个岛屿从未归琉球领属,而是自古以来就归中国领属。”
 
紧跟不跑调。。。:D
 

附件

  • 000.jpg
    000.jpg
    33.7 KB · 查看: 737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