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华裔女诡异自杀

向问天

日月神教光明左使
VIP
注册
2012-09-04
消息
64,446
荣誉分数
11,685
声望点数
1,373
20121030081840-0.jpg



Heng “Nikita” Guo, 28, a graduate student at the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was found deceased on Friday at her off-campus residence in Cambridge.

A native of Shenzhen, China, Guo had lived in New York before enrolling in Sloan’s MBA program in 2011. She was expected to graduate from Sloan next year.

http://web.mit.edu/newsoffice/2012/obit-heng-nikita-guo-1030.html
 
原题:独立思考,规划未来,建立正确求学理念

  作者:郭晏均

  高燕定按语:从我的博客上,大家对郭晏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她毕业的那天,我请她为中国的莘莘学子写篇文章,讲述她在求学道路上的思考和经验,给后来者以借鉴。毕业典礼之后,她与父母一起穿梭于美国各地度假,在繁忙的旅途中写下了这篇长文。我相信,这篇文章不仅对于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于即将在中国上学的大一新生、在读大学生以及高中生,也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很感谢她用这篇文章,帮助我为很多给我来信的家长和学生解答了很多问题。

  2001年夏天,我从深圳实验中学只身来到美国参加哈佛大学的暑期教程,修大学一年级化学。一晃五年,我站在毕业典礼颁奖台上以电子工程专业,数学和化学两个副专业的“学校荣誉”毕业(University Honors),获工学院学者称号(Engineering Scholars), 并是工学院两名最佳毕业生之一。我即将加入花旗公司投资银行部,开始在曼哈顿做分析师的新生活。在此,回首五年异国他乡作为小留学生的经历和父母教导的一些人生理念,只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后来的学弟妹们在为未来奋斗的征途上激发一些灵感。

  大学时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于我来说,是发掘自己潜能,兴趣爱好和建立事业开端的阶段。我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定位自己最终的人生价值:我这一生要成就什么才能最开心最满足,我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人生的目标定了,就不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自己的背景,就会独立思考,有意识有主见地做每一件事。大学仅有四年,毕业的时候,你会准备好迎接未来事业上的挑战吗?进了大学就好比从零开始,有些人四年之内打造出一份傲人的简历,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在学科研究上小有成就。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毕业等于失业,四年以后才感觉到茫然无措。许多中国的父母都叮嘱孩子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好大学,可是考上以后呢?大学仅仅是人生的开始,不是终结。

  大学四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或许是专业的选择了。从小到大,我的兴趣就很广泛,发掘和领悟世界的各个层面对我来说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希望,暮年之时,有能力研究天文和物理,梦想能够坐宇宙飞船上太空,希望能有时间有能力创作视觉和听觉方面的艺术作品,更希望在没老的时候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母亲说,路要从宽往窄走。大一的我曾经是化学专业,曾经要转行建筑和视觉设计专业,最后正确评估自己能力之所长,决定学电子工程,决定先从商。除了自身能力限制之外,为什么要先从商而不是走学术或者是艺术的道路呢?因为只有经济独立了以后,我的艺术品才不用为了销路而创作,我的研究才不需要以经济回报为目标,我才能有资本做教育慈善事业。可是,要从商,为什么不学商呢?大部分的商业是跟工业有关系的,电子工程和化学的背景可以让我有能力学习理解大部分电子、电脑、通讯、生化甚至机械和能源领域的产品。而商学院的知识却是完全可以通过实践和工商管理硕士的课程弥补的。选择投资银行分析师的职业作为事业的第一步,就是为了弥补商业方面的知识。因此,独立地由全局思考专业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你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你到底听说过多少个专业,你真的适合你现在的专业吗,这个训练过程对你的将来合适吗?

  父亲是商业人士,他总跟我说,在美国求学的这些年里,你要完成你的知识结构和人事结构。我花了四年半才毕业,足足修了168个学分,就是为了完成我自定的知识结构。在大一的时候我已经在上大三的化学课,大二已经罕有地做了化学系的助教,本来可以三年毕业的我因为从商的决定要重新决定选课的范围和内容,就是为了尽量充分准备毕业以后的知识结构。从商是一个需要全面知识的行业,因此在兴趣广泛的我看来也是最有意思,最具有挑战性的职业。作为国际学生,如果说在国内基础知识打得牢靠,加上中国孩子原本刻苦耐劳的学习作风让我的知识构架的建立过程相对容易的话,建立人事构架却是尤其困难的。

  我把人事构架分三层,一是人生导师,二是朋友,三是社交圈。作为想从商的年轻人三者缺一不可。出门在外,朋友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国外的小留学生,没有了父母亲友的蔽护,如果没有朋友在各方面支持就更是举步维艰了。另外,从商最重要是人,大学时代建立的牢固的友谊会让你拥有一批可以信赖的未来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我第一次实习的公司里,正副老总就是大学时代的好朋友。社交圈的重要性体现在信息量上。认识的人多信息量就大,而最正确的选择往往建立在庞大信息量的基础上的。作为留学生,融入美国社会是尤其困难的事情。可是何谓真正的美国社会呢?社会都是分层次的,在德克萨斯A&M这个四万多学生的大学里,学生也分精英层、学者圈、普通学生和低层次的喝酒逃学甚至吸毒辍学的学生。我们需要谨慎地选择自己所在的层次。许多小留学生在国外交友不慎误入歧途,或者因为交友的局限性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机会。刚刚进入新环境的小留学生切忌自闭,一定要广交朋友睁大眼睛看世界,多听取过来人的意见,但是要保持自己的思想独立性。我有许多朋友比我的年纪大,都是我各个层次上的人生导师,这些年里有许多决定都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其中教育家高燕定先生为我指明了许多道路和在美国发展的理念。作为青年人的我们一定要认清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尊师重教,谦虚谨慎。所幸A&M大学也是很注重这方面培养的,在大二的时候参加学校秋季领导才能交流会(Fall Leadership Conference),曾任中情局局长的校长就教诲我们拜求人生导师(mentor)的重要性。他半开玩笑说,他由一名小职员做到中情局局长,就是因为他最后一位导师是老布什。大三的时候,我有幸作为唯一的国际学生选入了18人的05届未来国际领袖学院(The Academy for Future International Leaders),有机会与多名国际性着名大公司的校友高层讨教一些人生理念,生意经和世界观,才逐渐对商界和美国精英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http://m.backchina.com/?tid-219250.html
 
大学的意义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有更多的层次。在A&M大学之前,我在哈佛大学读暑期班,毕业的时候,以班里总成绩第二结业的我还是选择在 A&M大学读本科。其实,综合排名当年勉强进入前50的A&M大学每年都有非常优秀的毕业生进入华尔街、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各大石油公司、科技性公司;被长春藤的研究院、医学院和法学院录取,也有学生荣获美国最高学者荣誉奖。这所大学好的毕业生跟长春藤学校的本科毕业生丝毫无差。学术修为固然重要,可是本科四年,更是学生给自己定位的四年,是打基础的四年,是培养素质,建立人生观和增加人生经验的四年。A&M大学工程系排名全美只有前15名,可是这所综合性公立大学给学生个人素质培养的空间却是无限的。

  现代社会里,有许多高收入的工作并不需要本科学历,而有许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本科毕业根本干不了。本科究竟学了什么,而本科毕业究竟是什么概念呢?我想,投资银行招人的理念可以阐述这一点。分明是金融方面的职业,这些公司却在专业上不设局限,东方艺术系的,政治历史系的,工程系经济系的通通都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在寻找拥有强的学习研究能力,性格好,吃苦耐劳,成熟稳重,心思缜密,有独立思考能力,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的毕业生。他们认为只要了有以上素质,这些毕业生经过合理训练就能成为优秀的银行家。作为事业起点的铺垫,A&M大学提供的培训和机会有过之而无不足。

  拿我的经历为例子,除了学术外,为了有意识地了解美国社会和培养自己的性格,我在大一的时候参加了大学独特的军乐队(Aggie Band),接受了一年的Corps of Cadets ROTC美国军事化管理。结业的时候,除了拿到军校最高奖学金之外和获得唯一的乐队新生学习优异奖之外,我2分钟可以做88个俯卧撑,13分钟能跑2英里,还学会了许多实用的军事技能。记得父母常感叹上山下乡对他们能力和个性上的锻炼对他们现在事业上深远的影响,教育我年轻人该多吃点苦才能有所作为。我常跟朋友说,军校虽然很辛苦,可是要是到了A&M没有领教过军校我一定会很后悔。

  军校以后,因为高中和大一的学业底子打得好,大二大三的时候,我的主要时间是做学生活动和各种工作和实习。这些经验对未来找工作或者升学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有选择有意识地决定自己要如何打造这些背景。我的一些经验包括担任代表3500人的亚裔学生总会的会长,因为作为Academy成员为海啸赈灾召集全校二十几个学生会募集了上万美金而被老布什接见,在全国第三大物理超导磁铁实验室做实验助理,也在三个国际性大公司做过实习。除此以外,学校还提供了许多机会让学生领袖参与学校的政策决策,培养学生大局着眼小处着手的能力。我在过去的两年里定期参与三名副校长的不同建议班子,通过自己的知识影响学校方针,同时也受到了学校高层氛围的熏陶。对于今后目标是从商的我,学校的这些机会更是让作为国际学生的我有机会接触美国社会,了解了决策层的一部分运作模式。
 
这么美丽这么优秀的女人还自杀,让做父母的情何以堪
 
可惜了,从她的那个文章看她过于钢。钢一定程度是好事,但钢则欲折。
 
可惜了,从她的那个文章看她过于钢。钢一定程度是好事,但钢则欲折。


是无欲则刚吧?但钢易折么?
 
是什么让深圳美女留学生殒命麻省理工

  深圳晚报报道,中国女留学生郭衡(化名)丧生校外公寓的消息令人扼腕。特别是境外媒体刊发了一张郭衡的婚纱照,照片上的她,年轻秀美,温文尔雅。人在深圳的汪笑(化名)更是难以接受这个冰冷的事实,因为她和郭衡在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一起度过三年的校园时光。

  朋友:她是个乐天派

  昨天黄昏时分,汪笑在自己的工作间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痛苦的过程。在采访中,她的泪水几次潸然落下。

  汪笑和她的同学是前天下午获悉郭衡去世的消息的。她和郭衡是同学,又因为家离得近,接触也比别的同学多。高中三年,她们始终是可以聊得天昏地暗的好 朋友。在汪笑的心目中,郭衡是一个特别活泼的乐天派。“乐观、坚强、阳光、向上”是同学对她的评价,郭衡还是她们班的班长,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因此,郭衡去世的消息,对大家打击非常大。

  “具体的事情一时说不上来,但我对她的记忆是点点滴滴的,可惜都已成了追忆。”汪笑说,郭衡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假小子”,办事总是风风火火的,她印象最深的是,郭衡竟然可以一边蹬着单排轮滑一边写作业!

  高中毕业后,郭衡去了美国留学。但汪笑和郭衡并未因为远隔重洋而断了联系。“我这个人比较懒,因此每次都是郭衡打电话过来。还像以前那么聊天,也没发现她有什么烦恼啊!相反,我有什么烦心事总会跟她说,她也总是安慰我。”

  出国后,郭衡也回来过几次。最近的一次是2010年,回来举行婚礼。“我们同学都去了,场面很温馨。她老公是一个美籍华裔,感觉很绅士,两个人看起来也很甜蜜。”

  汪笑和同学们没有想到,此次相逢,竟成永别。汪笑表示,因为签证原因,她们无法去美国参加当地11月3日的葬礼,但是她们会在网上建立一个灵堂来纪念她们曾经的班长、好友。

  自述:有很多的不快乐

  在同学们眼里如此开朗如此乐观的郭衡究竟为何殒命呢?在警方公布正式结论之前,所有的推断都只能是猜测。

  但是,在郭衡的博客里,却不难发现,她也有许多不快乐的时候。这会是她离世的诱因吗?

  小时候,她不快乐。在郭衡的一篇博文里,她是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三岁的时候,我便离家,开始了一个星期只能回一次 家的独立生活。在幼儿园里面,我经常是感到恐惧的。我没有朋友,而我又是那么可笑地自闭和敏感。别人随便对我说点什么我就当真,于是逆反和打击心理非常 强,小学的时候常常跟班里的男同学打架。这种没有朋友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初中。可是,好不容易交了四个女生好朋友,还都被我气走过。”

  “先天体质的柔弱,导致了后天发育的不健全和心理的进一步压力。我是典型的太平公主,在高中的时候别人还在嘲笑我说我像男孩子。”

  更有可能施加影响的是,她离婚了。

  郭衡和她的前夫在同学们眼中是幸福的一对,婚姻却没有维持长久。对于这一点,她在博客里也有描述:“生命在2010年以后就开始变得很快。首先是结 婚,我非常精确地按照父母的旨意在26岁生日那天办完了我中西合璧的婚礼,并开始准备完美的28岁在顶尖商学院生小孩的计划。生活到这个时候,虽然很辛 苦,一直都很所谓完美。然而,关上门回到家里,问题却非常深刻。”

  “……在我总算能够决定摆脱婚姻枷锁,父母的忧虑,去面对自己的独立性,寻找自己幸福的同时,也正是我毛毛虫脱茧的时刻。我要飞,蓝天才是我的未来,我一切都不管了,我再也不要被人唾弃地以他人的标准去循规蹈矩地爬了!”

  办公司:不被支持的决定

  去年,郭衡还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公司——自然龙集团(Natural Loong Group)。按照郭衡所述,这个公司成立的初衷是回归本真,推崇自然,和谐,健康的生活模式。“公司的经营模式将会以网络社区,远程教学,个人国学私塾 的形式为主,为真正的精英带来一对一的高质服务。”然而公司的成立却没有得到父亲和老师的支持。郭衡在博客中这样描述:“作为发起人,我个人在这个公司上 要投入所有‘业余’时间和这几年投行攒下来的钱,于是我爸爸对我要超越能源投资的本行,办一个养生的公司非常不支持。爸爸非常不客气地说我:你以为你懂什 么?一个好点子跟商业运作还差得远。你说的也许很理想,但是可能吗?老师一听我要投一百万人民币才能把这个架子搭起来,一开始也非常不支持。他说,咱们做 善事是好事,但是不能把自己搭进去啊。对于我的父亲和待我如父亲的老师的看法,我不是没有思考过。但是,在华尔街犹太人的家族里这几年干下来,我对企业运 作,风险和回报都形成了不同的见解。”

  求学:“要付出毕生精力”

  在外人眼里看来,她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精英。但是却少有人知道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她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在哈佛上暑期班,一样年纪的美国上层阶级的 女孩子,不论是白人还是华人,都要比我成熟和老练很多。”“在麻省理工商学院,跟世界的高级人才比,我唯一的优势就是一口流利的中文……同学们不光工作认 真勤奋,并且十分高效和考虑周全。不光学业和工作的专业程度让我无法胜出,而且我发现他们很会说话和做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知道如何不动声色地 达到他们的目的。”

  为了弥补自己的所谓不足,郭衡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在博客中,她这样表述:“在游学这方面,我到现在为止走访了35个国家和地球两极,上了西藏, 下了深海,探访了宗教圣地耶路撒冷两次。而在拜师方面,我已经有不下十位完全不同的我敬重为老师的人,从医学到艺术到商业到人文到体育竞技,我都在马不停 蹄地补课。我现在才意识到,人类社会里面的真知,我今年才勉强找到门。从这一刻开始,做到世界级,每一步都将非常艰难。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会越来越难以 达到,而我将会为此付出一生的精力。”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在博客中要为游学付出一生的精力的郭衡,花样的生命却在这样一个秋冬之际戛然而止。究竟是什么压倒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稻草?
 
看这2段就能看出问题来了:

求学:“要付出毕生精力”

  在外人眼里看来,她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精英。但是却少有人知道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她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在哈佛上暑期班,一样年纪的美国上层阶级的 女孩子,不论是白人还是华人,都要比我成熟和老练很多。”“在麻省理工商学院,跟世界的高级人才比,我唯一的优势就是一口流利的中文……同学们不光工作认 真勤奋,并且十分高效和考虑周全。不光学业和工作的专业程度让我无法胜出,而且我发现他们很会说话和做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知道如何不动声色地 达到他们的目的。”

  为了弥补自己的所谓不足,郭衡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在博客中,她这样表述:“在游学这方面,我到现在为止走访了35个国家和地球两极,上了西藏, 下了深海,探访了宗教圣地耶路撒冷两次。而在拜师方面,我已经有不下十位完全不同的我敬重为老师的人,从医学到艺术到商业到人文到体育竞技,我都在马不停 蹄地补课。我现在才意识到,人类社会里面的真知,我今年才勉强找到门。从这一刻开始,做到世界级,每一步都将非常艰难。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会越来越难以 达到,而我将会为此付出一生的精力。”

  
 
别对生命苛求过多, 生命有不可承载之重; 完美主义者活的会很累。有的马甲就太刚烈了, 结果咔吧, 木了。
 
看这2段就能看出问题来了:



求学:“要付出毕生精力”



  在外人眼里看来,她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精英。但是却少有人知道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她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在哈佛上暑期班,一样年纪的美国上层阶级的 女孩子,不论是白人还是华人,都要比我成熟和老练很多。”“在麻省理工商学院,跟世界的高级人才比,我唯一的优势就是一口流利的中文……同学们不光工作认 真勤奋,并且十分高效和考虑周全。不光学业和工作的专业程度让我无法胜出,而且我发现他们很会说话和做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知道如何不动声色地 达到他们的目的。”



  为了弥补自己的所谓不足,郭衡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在博客中,她这样表述:“在游学这方面,我到现在为止走访了35个国家和地球两极,上了西藏, 下了深海,探访了宗教圣地耶路撒冷两次。而在拜师方面,我已经有不下十位完全不同的我敬重为老师的人,从医学到艺术到商业到人文到体育竞技,我都在马不停 蹄地补课。我现在才意识到,人类社会里面的真知,我今年才勉强找到门。从这一刻开始,做到世界级,每一步都将非常艰难。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会越来越难以 达到,而我将会为此付出一生的精力。”



  



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这么年轻的姑娘有如此伟大的追求,真是令人尊重

游学了那么多国家,经历那么多常人不可能经历的,怎么会轻生了,让人心疼
 
人有涯而学无涯,以有涯而逐无涯,怠矣。

也好,打了个还算不错的底子,来世再说吧,只是可惜了这难得的人身。
 
从MIT走出来的中国人多了去了。同时,也不是谁都该进MIT。
 
没看懂,比不过就要自杀?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