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上海外省籍女孩约辩,为什么没有一个上海人敢于应辩?

嚷嚷涌到北京上海去高考的,属于政治正确,但舍本求末。

即使清华不录取一个北京考生,平均到其他省份也就是多百分之十几的录取率,从取前50名到取前60名。绝大部分考生还是没戏。那种自认北京上海放开异地考,以为就能低100分上好大学的都是做梦。

把富人杀光了,穷人也变不成富人。

根本原因是各地的好大学太少,想办法多建设一些更可行。滑铁庐从建校到一流也没用多少年。
 
嚷嚷涌到北京上海去高考的,属于政治正确,但舍本求末。

即使清华不录取一个北京考生,平均到其他省份也就是多百分之十几的录取率,从取前50名到取前60名。绝大部分考生还是没戏。那种自认北京上海放开异地考,以为就能低100分上好大学的都是做梦。

把富人杀光了,穷人也变不成富人。

根本原因是各地的好大学太少,想办法多建设一些更可行。滑铁庐从建校到一流也没用多少年。

所以北京人上北大清华应该比外地人容易几十倍?
 
所以北京人上北大清华应该比外地人容易几十倍?

我没有推论出北京人上北大清华应该比外地人容易几十倍。事实上也不是比所有的外地都容易几十倍,大概是容易几倍到几十倍不等,比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可能更难。这么做是否公平,可以讨论,但是不可避免这是屁股决定脑袋的讨论,双方都会夸大其辞。

我只是指出,放开异地高考,解恨解气不解决问题。北京上海的高考放开了全国人民随便考,即使到了极限,只能使非京沪考生的录取概率增加不到百分之二十,比如你本来有20%可能上某一流大学,变成24%。我也讲了,解决办法是在各地多搞好大学,这个比放开高考更可行也更解决问题。
 
我没有推论出北京人上北大清华应该比外地人容易几十倍。事实上也不是比所有的外地都容易几十倍,大概是容易几倍到几十倍不等,比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可能更难。这么做是否公平,可以讨论,但是不可避免这是屁股决定脑袋的讨论,双方都会夸大其辞。

我只是指出,放开异地高考,解恨解气不解决问题。北京上海的高考放开了全国人民随便考,即使到了极限,只能使非京沪考生的录取概率增加不到百分之二十,比如你本来有20%可能上某一流大学,变成24%。我也讲了,解决办法是在各地多搞好大学,这个比放开高考更可行也更解决问题。

你说的也没错。但北京考生人数比河南四川山东少十倍,招生多几倍,容易多少倍?
 
我没有推论出北京人上北大清华应该比外地人容易几十倍。事实上也不是比所有的外地都容易几十倍,大概是容易几倍到几十倍不等,比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可能更难。这么做是否公平,可以讨论,但是不可避免这是屁股决定脑袋的讨论,双方都会夸大其辞。

我只是指出,放开异地高考,解恨解气不解决问题。北京上海的高考放开了全国人民随便考,即使到了极限,只能使非京沪考生的录取概率增加不到百分之二十,比如你本来有20%可能上某一流大学,变成24%。我也讲了,解决办法是在各地多搞好大学,这个比放开高考更可行也更解决问题。

现状如此,开放异地高考可能不一定是好办法。其实我觉得真正应该做的是
第一,要让北京上海的人明白现在的做法是不公平的,不能太TAKE FOR GRANTED,
第二,要让小学中学基础教育的资源由国家调控,边缘落后地区国家补贴老师5倍到10倍工资
第三,国家用钱的方式平衡各地的大学资源
第四,在学院专科院校上投资
 
现状如此,开放异地高考可能不一定是好办法。其实我觉得真正应该做的是

第一,要让北京上海的人明白现在的做法是不公平的,不能太TAKE FOR GRANTED,这条做不到。现在的北京上海人,他们的上一代大部分就是移民来的外地人,为了给下一代的机会,他们付出了努力和代价,所以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有权享受这些给下一代的福利。

第二,要让小学中学基础教育的资源由国家调控,边缘落后地区国家补贴老师5倍到10倍工资。应该。

第三,国家用钱的方式平衡各地的大学资源。应该。

第四,在学院专科院校上投资。应该。



基本上都是应该的;)
 
你说的也没错。但北京考生人数比河南四川山东少十倍,招生多几倍,容易多少倍?

具体容易到什么程度,我自己的估计是这样的:

越是好学校,京籍学生和非京籍学生的实际水平差距越小。上海80年代就单出卷子了,所以不好比。我查过在90年代初北京和其他省份一张卷子的时候,清华的分数线,原始分,北京大概比江苏低20多分。到第一批录取线这个层次,低50分。到专科录取线,大概低100分了。考虑到江苏是平均水平非常高的省份,京籍学生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还要小一些。如果现在各校招京籍学生的比例没有更大,这个差距应该也没有更大。

北京考生占便宜的地方,清华北大没那么多,其实最多的是中央财经学院北京商学院这种地方。

后来很多省份不用原始分而用标准分,这个是以排名为依据的,各省没法再比较了。
 
具体容易到什么程度,我自己的估计是这样的:

越是好学校,京籍学生和非京籍学生的实际水平差距越小。上海80年代就单出卷子了,所以不好比。我查过在90年代初北京和其他省份一张卷子的时候,清华的分数线,原始分,北京大概比江苏低20多分。到第一批录取线这个层次,低50分。到专科录取线,大概低100分了。考虑到江苏是平均水平非常高的省份,京籍学生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还要小一些。如果现在各校招京籍学生的比例没有更大,这个差距应该也没有更大。

北京考生占便宜的地方,清华北大没那么多,其实最多的是中央财经学院北京商学院这种地方。

后来很多省份不用原始分而用标准分,这个是以排名为依据的,各省没法再比较了。

老兄十几分二十分的差距,在有几十万考生的省,能多出多少人来?
 
老兄十几分二十分的差距,在有几十万考生的省,能多出多少人来?

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如果全国一张卷子全国统一录取,北京上海的优秀学生没有想像的那么弱。能在北京上清华的学生,在江苏也是能上南京大学的水平,不存在某省普通大学水平到了北京能上清华北大这种事。

我同意北京考生总的机会大于很多省份几十倍。
 
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如果全国一张卷子全国统一录取,北京上海的优秀学生没有想像的那么弱。能在北京上清华的学生,在江苏也是能上南京大学的水平,不存在某省普通大学水平到了北京能上清华北大这种事。

我同意北京考生总的机会大于很多省份几十倍。

这个我同意,上海北京孩子优秀的很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