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报道有点意思

councilor

初级会员
VIP
注册
2009-10-04
消息
6,436
荣誉分数
141
声望点数
73
[ZT]浦东机场被海关截下 一加拿大商人的警世故事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12月19日(周三)报道,总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跨太平洋贸易公司总裁Jim Tyrer曾想他将无法回家过圣诞节了。   11月30日,47岁的Tyrer到达上海浦东机场。他刚刚结束日常业务的中国商务旅行,要赶飞机返回加拿大。他每年都要来中国几趟。然而,这一趟却与以往不同。

  当Tyrer把他的加拿大护照递给海关官员时,警铃响起。他被带到了一间房子,并被告知他被禁止离开中国,直到与一名客户的法律纠纷得到妥善解决之后才能离开。该名客户向Tyrer的公司购买了木材。

  随之而来的是Tyrer被迫滞留中国10天,花费了超过1万美元的法律及生活费用。他在支付了220万元人民币(35万美元)以解决法律诉讼后,才获准离开。Tyrer称,该客户的指控是没有根据的,并基于伪造的文件。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已经象磁铁一样吸引着在寻找新市场的加拿大企业。

  但Tyrer的痛苦经历代表了一个警世故事,曝露出在中国可悲的法律制度,在那里,法治受到政府官员及政府各部权力的践踏。“别以为你在加拿大习以为常的法律和商业惯例会在那里适用。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一套规则”,Tyrer在温哥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Pitman Potter说,因商业纠纷,外国企业高管被关押在中国的情况并不少见。

  Tyrer在中国不是新手:跨太平洋贸易公司向中国出口木材已超过10年,销售超过1亿美元。他的问题源于一个叫南京海外木材公司2011年7月一份200万美元的订单。该公司抱怨说,在加拿大卑诗省北部一家工厂生产的木材等级有问题,Tyrer飞到中国亲自检查。

  他告诉该客户说,他同意那些木材档次低于合同所承诺的。然后,他提出现金结算和解,或者由(加拿大)林业委员会(COFI)来检查。该组织评定并认证在卑诗省生产的木材。

  南京海外木材公司不同意和解,并坚称那些木材由中国检验检疫总局(CIQ)来检查。Tyrer称,他听后表示反对,因为CIQ不具备评定木材等级的资格。

  尽管Tyrer反对,南京海外木材公司说,它已经让一名来自上海的CIQ检验员检查了木材,该检验员称木材等级不达标。

  记者联系了南京海外木材公司,请求他们置评,但他们没有回应。中国驻温哥华领事馆也没有回应记者要求置评的电子邮件。外交事务和国际贸易部称,对特定的案子,他们不能发表评论。

  在2012年2月,Tyrer收到了法院的传票,通知他该客户对他的公司提出了诉讼。在南京的一次庭讯中,Tyrer的律师认为,CIQ既没有权力、 也没有评定木材的专业级别,并且,检验员要在其声明的一天内完成木材鉴定是不可能的。这近20万件木材被分别放在上海和太仓两个相距50多公里的城市。 Tyrer称,该检验员伪造了文件。

  但法院并没有让Tyrer的律师有机会向该CIQ检验员质问。 Tyrer称,该检验员提交给法院的唯一证据是一份简短的说明。

  法院在5月份裁定Tyrer的公司败诉。Tyrer 说:“底线是,(中国的)省级法院不愿意去对抗中央政府的一个局。”

  判决之后,Tyrer的律师告诉他不用担心,因为跨太平洋公司在中国没有任何资产,因此任何裁决将是不可执行的。因此,当他11月份被拘押时,他感到 很震惊。接下来的一周在法庭上,他的律师的论点没有成功,这名加拿大人开始琢磨他什么时候及何时才能离开中国。“我告诉我的律师,我必须离开这里,我不能 永远呆在这里。圣诞节快到了,我的家人会全被吓坏的。”

  经过近一周的谈判,Tyrer在12月10日向那家中国的法院转帐了220万元人民币。当天下午,他的旅行限制被取消。他于第二天离开了中国。
 
  “他告诉该客户说,他同意那些木材档次低于合同所承诺的。”

那还有什么好辩解的。
 
  “他告诉该客户说,他同意那些木材档次低于合同所承诺的。”

那还有什么好辩解的。

可能是关于赔偿数额。

例如,合同规定n档次的木材,加方提供的木材低于n档次,中加双方对此有共识。但中方认为,加方提供的木材是n-2档次,所以要求赔偿50万,而加方认为,加方提供的木材是n-1档次,加方只需要赔偿20万。

于是关于谁来鉴定这批木材,存在很大争议。
 
问题是这里:

Tyrer的律师告诉他不用担心,因为跨太平洋公司在中国没有任何资产,因此任何裁决将是不可执行的。
 
"判决之后,Tyrer的律师告诉他不用担心,因为跨太平洋公司在中国没有任何资产,因此任何裁决将是不可执行的。因此,当他11月份被拘押时,他感到 很震惊。”


想做无赖,居然没成功, 他很震惊?:D:D:D
 
“他告诉该客户说,他同意那些木材档次低于合同所承诺的。”

都已经承认了, 就认罚吧。
 
问题是这里:

Tyrer的律师告诉他不用担心,因为跨太平洋公司在中国没有任何资产,因此任何裁决将是不可执行的。

因为中国的司法过程,极其不完善。

例如,在加拿大,警察给我开个超速的罚单,我不交钱,选择上法庭,我有权利在法庭上质问开单的警察。但是在这个案件里,被告Tyrer的律师却没有机会质问原告请来的检验员。
 
“他告诉该客户说,他同意那些木材档次低于合同所承诺的。”

都已经承认了, 就认罚吧。


可能是关于赔偿数额。

例如,合同规定n档次的木材,加方提供的木材低于n档次,中加双方对此有共识。但中方认为,加方提供的木材是n-2档次,所以要求赔偿50万,而加方认为,加方提供的木材是n-1档次,加方只需要赔偿20万。

于是关于谁来鉴定这批木材,存在很大争议。
 
可能是关于赔偿数额。



例如,合同规定n档次的木材,加方提供的木材低于n档次,中加双方对此有共识。但中方认为,加方提供的木材是n-2档次,所以要求赔偿50万,而加方认为,加方提供的木材是n-1档次,加方只需要赔偿20万。



于是关于谁来鉴定这批木材,存在很大争议。

老康,在中国当然是中国质检总局检测。老外假如有dispute,可以到国际上打官司,请加拿大出质检证明,这是后话,当然开销也不会小。

anyway,这老外的律师应该被fire。
 
老康,在中国当然是中国质检总局检测。老外假如有dispute,可以到国际上打官司,请加拿大出质检证明,这是后话,当然开销也不会小。



anyway,这老外的律师应该被fire。





这才是正经做生意之道啊。不同意质监局的检测,可以打官司。脚底抹油,即使在民主的米国也完蛋,属于胡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