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国的日系车有六大品牌,包括日产、丰田和本田三大企业,以及铃木、马自达和三菱。事实上,今年8月,除本田外,日系主流车企销量均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9月情况更糟。
据已陆续公布的9月销量情况,当月丰田、日产、马自达、三菱、铃木、富士重工业汽车(斯巴鲁)在华销量同比分别下滑48.9%、35.3%、35%、62.9%、42.5%、64.5%。
此经销商也比较悲观,认为日系车销量下滑可能会长期持续下去,日系车4S店恐怕将迎来较大规模的倒闭整合潮。
摩根大通甚至预计,在10-12月除汽车的出口量将暴跌70%以外,日本向中国市场出口的汽车部件可能下挫40%,跌幅将与电子产品等其他消费产品的跌幅相当。
中国消费者拒买的理由很朴素:怕被爱国同胞砸。
遗憾的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并非主要受益者。随着节能车的推进到位,德系、美系等节能车型需求释放,市场喜人。韩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商现代汽车10月5日则宣布,今年9月在华销量为84188辆,同比增长15%。
而我们都知道,韩国也和我们有领土之争,钓鱼岛事件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德国是对华核心技术输出控制最严格的欧洲国家。便宜了它们,算哪门子爱国啊。
因此,有必要从更客观的角度、更长远的视野看待这场愈演愈烈的中日经济战。
我去日本很多次,各个层面的人物也都接触过,从官员到财团的老大、制造业的老总还有普通的日本人。
不管你带什么情绪去日本,刚开始接触日本人时,可能是很愤怒,说这个国家以前经常侵略我们。这得益于我国宣传部门宣传得很成功,中国拍抗日题材的电视的投资是空前的,到今天还有很多抗日剧在播放,这可能让我们对日本的记忆还停留在60年前的状态。
对于今天的日本,我觉得存在着巨大的误读,误读是双方的,日本对中国有很大的误读,中国对日本也有很大的误读。有这么一个笑话,是说深圳的爱国青年上街砸日系车,砸完以后发现原来是“中国制造”,因为日系车无论是尼桑还是本田,国产的零部件已经占到60%以上,日本只占40%,至于利税,日本得到的更少一些,从对就业的贡献率来说,中国获益更大。
我想问“爱国青年”:爱国是什么?爱国有时候人表现的很尖刻,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为什么这么说?“爱国青年”砸完人家的车就去抢别人的东西。我看到在座的各位都比我年轻,“自拍神器”听说过吗?“自拍神器”是一个满足广大青少年自恋的东西,中国青少年特别爱自拍,自恋的一个标志就是自拍,这个“自拍神器”是谁制造的?卡西欧听说过吗?是卡西欧TR150。它在日本生产出来之后基本上卖不动,成本几百人民币,销售顶天了一千人民币。没想到台湾、香港和内地人民无比自恋爱自拍,目前在香港的价格是五千人民币,比16G的Iphone5官方零售价还要贵。现在形成一个景象——日本人生产的“自拍神器”赚取400%的利润卖给中国人,中国人自拍为日本人创造高额的附加值,而自拍完以后去砸日本料理店和日系车。
我没有诋毁任何爱国热情的意思,我觉得通向罪恶的阶梯往往是由无知砌成的。如果你想击败日本,真正成为有尊严的强国,你现在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了解它,了解这个国家究竟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知耻而后勇,然后才能完成对这个非常可怕邻居的超越。
现阶段中日经贸关系的官方数据,大家一查便知。我查了两部分的中国官方数据,这两部分数据和日本的官方数据还不一样,因为我们统计模式不一样。如果中国官方数据算数,那么按照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中日一旦爆发贸易战,日本将损失很大。日本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家,即使在中国制造纵横世界的今天,日本制造依然能够做到对中国贸易顺差。按照中国海关的数据,今年1—8月份日本对中国顺差达到220多亿美金,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数字。中国一直靠要素成本在挣全世界的钱,基本都是贸易顺差,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但只有对日本是逆差。间通过技术的领先,使我们这场胜利瞬间化为泡影,游戏规则改变了——液晶时代来临了。现在家里条件比较好的,都会有夏普的电视,那就是液晶之王。好吧,我们又经过很多很多年的努力,才攻克了液晶的技术难关。 家电应该是中国人的天下。现在我们在液晶彩电市场上,又占据了“东方不败”的位置,今年有一个记录,工业市场亏损的记录。2012年松下、夏普还有索尼确实巨亏,中国人靠后发优势、靠强大市场优势完成了对液晶电视的强势反击战。但是2012年,不知各位注意到广告赞助没有,松下开始推一个新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将来有一天,甚至不出三年你的家里会摆上这样的电视机——3D彩电。但是,我们还是常年停留在山寨阶段。我一直说山寨是小偷,模仿、山寨包装成引进消化吸收,出口西方先进国家赚血汗钱,我们为此沾沾自喜很多年,描绘成我们伟大的经济成绩报表。 还有DVD,在中国的DVD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的时候,日本又做了一个技术革命,我们都知道蓝光。 日本企业在技术上的投入是中国企业的三倍以上,在日本制造的阴影下,只有一个企业突围成功,那就是韩国三星。其实,就算我们击败了日本,在某些领域占便宜的也是韩国。韩国三星实际上在跟日本的对抗中占据了非常大的便宜,比如液晶显示器的竞争,一个三星跟所有日企抗衡而不是中国人。我们一定要进行认真的反思,而不是盲目的抵制。 除了制造业,中国和日本在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也很大。我去日本那么多次,最受刺激的一句话是一个日本青年说的。他说:“你们老说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才是社会主义国家,你们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不信你可以考察我们的养老,考察我们的医疗,考察我们国民的幸福指数。” 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差距,盲目的去打中日贸易战,显然不符合现代公民首先是一个理性公民的要求。 我也爱自己的国家,坚信钓鱼岛是中国的,但坚持认为中国真正超越日本依旧任重道远。中日经济战中国赢面很小。(部分内容引自我在搜狐财经经济学人论坛上的发言)
因为统计口径不一样,从表面上看,日本损失肯定更大。日本经历了“失去的两个十年”,进而失去了第三个十年,中国市场成为它“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它需要我们的市场没有问题,但是有一点,日本制造业对华投资额在2010年增长49%,相关联的服务业投资也上升速度很快,日本对中国的依赖度实际上是在增强。什么依赖度?市场的依赖度,包括我刚才讲的“自拍神器”的故事,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看那是一个什么破玩意儿,比苹果的技术含量低很多,但是日本企业对市场,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判断力,我觉得中国制造业的很多人应该羞愧跳楼自杀而死。即使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还总是被人家占据上风。
日本目前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欧盟是第一、美国第二、东盟第三、日本第四,占的份额是9.6%,这是2011年的数据。日本供应我们的东西,我们没去做研究,请记住是关键零部件,这其中中国需要从日本进口的东西很多是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因为我们特别不幸的处在世界产业链当中的下端。世界产业链第一级的是美国,70%的知识产权都被老美掌握了;第二个级别是德国,有一定的知识产权还有应用技术比较发达。其实,我认为中国现在最值得学习的国家是德国造,因为它的各种体系很完善很强大;第三级是日本这样的国家。至于中国,处在世界产业链的最低端第四级,跟日本的互补性特别强。
但特别不幸的是,日本正好是在我们的上游,从短时间来看,如果贸易战全面打的话,日本的阵痛还是很剧烈的。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易战,日本将损失很大。日本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家,即使在中国制造纵横世界的今天,日本制造依然能够做到对中国贸易顺差。按照中国海关的数据,今年1—8月份日本对中国顺差达到220多亿美金,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数字。中国一直靠要素成本在挣全世界的钱,基本都是贸易顺差,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但只有对日本是逆差。 因为统计口径不一样,从表面上看,日本损失肯定更大。日本经历了“失去的两个十年”,进而失去了第三个十年,中国市场成为它“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它需要我们的市场没有问题,但是有一点,日本制造业对华投资额在2010年增长49%,相关联的服务业投资也上升速度很快,日本对中国的依赖度实际上是在增强。什么依赖度?市场的依赖度,包括我刚才讲的“自拍神器”的故事,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看那是一个什么破玩意儿,比苹果的技术含量低很多,但是日本企业对市场,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判断力,我觉得中国制造业的很多人应该羞愧跳楼自杀而死。即使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还总是被人家占据上风。 日本目前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欧盟是第一、美国第二、东盟第三、日本第四,占的份额是9.6%,这是2011年的数据。日本供应我们的东西,我们没去做研究,请记住是关键零部件,这其中中国需要从日本进口的东西很多是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因为我们特别不幸的处在世界产业链当中的下端。世界产业链第一级的是美国,70%的知识产权都被老美掌握了;第二个级别是德国,有一定的知识产权还有应用技术比较发达。其实,我认为中国现在最值得学习的国家是德国造,因为它的各种体系很完善很强大;第三级是日本这样的国家。至于中国,处在世界产业链的最低端第四级,跟日本的互补性特别强。 但特别不幸的是,日本正好是在我们的上游,从短时间来看,如果贸易战全面打的话,日本的阵痛还是很剧烈的。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些年在对外合作的过程当中,我们老骂日本,但是,我们不是不要战争赔款吗?从无息贷款和技术开放度来说,日本对中国帮助最大,比西方国家帮助都大。我举一个一汽的例子,我们老说德国如何如何,但是,当年一汽想改一下捷达的车屁股,嫌原版捷达的车屁股高,但是因为我们不掌握这个技术,得向人家德国总部汇报,德国人不同意,咱们就连改“屁股”的能力够不到。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方面,一汽跟德国合作,我们只能生产两样东西,点烟器中国可以过关,第二个是汽车玻璃,其他整个汽车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我们都不掌握,核心的板材日本新日铁是主要供应商。 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我不是说学习日本,而是说能够找到双方之间在经济上真正的差距,知耻后勇做大自己,国际间所有PK都不是爱国者喊口号就能赢的,都是靠实力,打经济仗只讲经济实力。 中日的四个差距怎么弥补?金融上的差距不说,就单说制造业,我们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制造业,但中日制造业的差距就很大。我讲一个电子业PK的复杂流程,大家都知道差距有多大。 彩电,大家都知道曾经一统江湖的是日本彩电,在模拟阶段,中国人靠打价格战奋起直追,长虹、TCL、康佳等巨头完成了超越。但是进入了等离子时代,中国不掌握技术。2004年TCL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并购了欧洲的汤姆逊,我们曾经以为只要拿下核心技术,我们就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彩电制造王国,为此TCL集团搭尽了整个集团六年的利润。引进消化、吸收并购是需要花钱的,而并购,国际上的失败率是70%,TCL能拿下汤姆逊,显然彩电王国是中国,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日韩合谋,用一年的时
这些年在对外合作的过程当中,我们老骂日本,但是,我们不是不要战争赔款吗?从无息贷款和技术开放度来说,日本对中国帮助最大,比西方国家帮助都大。我举一个一汽的例子,我们老说德国如何如何,但是,当年一汽想改一下捷达的车屁股,嫌原版捷达的车屁股高,但是因为我们不掌握这个技术,得向人家德国总部汇报,德国人不同意,咱们就连改“屁股”的能力够不到。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方面,一汽跟德国合作,我们只能生产两样东西,点烟器中国可以过关,第二个是汽车玻璃,其他整个汽车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我们都不掌握,核心的板材日本新日铁是主要供应商。
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我不是说学习日本,而是说能够找到双方之间在经济上真正的差距,知耻后勇做大自己,国际间所有PK都不是爱国者喊口号就能赢的,都是靠实力,打经济仗只讲经济实力。
中日的四个差距怎么弥补?金融上的差距不说,就单说制造业,我们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制造业,但中日制造业的差距就很大。我讲一个电子业PK的复杂流程,大家都知道差距有多大。
彩电,大家都知道曾经一统江湖的是日本彩电,在模拟阶段,中国人靠打价格战奋起直追,长虹、TCL、康佳等巨头完成了超越。但是进入了等离子时代,中国不掌握技术。2004年TCL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并购了欧洲的汤姆逊,我们曾经以为只要拿下核心技术,我们就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彩电制造王国,为此TCL集团搭尽了整个集团六年的利润。引进消化、吸收并购是需要花钱的,而并购,国际上的失败率是70%,TCL能拿下汤姆逊,显然彩电王国是中国,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日韩合谋,用一年的时间通过技术的领先,使我们这场胜利瞬间化为泡影,游戏规则改变了——液晶时代来临了。现在家里条件比较好的,都会有夏普的电视,那就是液晶之王。好吧,我们又经过很多很多年的努力,才攻克了液晶的技术难关。
家电应该是中国人的天下。现在我们在液晶彩电市场上,又占据了“东方不败”的位置,今年有一个记录,工业市场亏损的记录。2012年松下、夏普还有索尼确实巨亏,中国人靠后发优势、靠强大市场优势完成了对液晶电视的强势反击战。但是2012年,不知各位注意到广告赞助没有,松下开始推一个新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将来有一天,甚至不出三年你的家里会摆上这样的电视机——3D彩电。但是,我们还是常年停留在山寨阶段。我一直说山寨是小偷,模仿、山寨包装成引进消化吸收,出口西方先进国家赚血汗钱,我们为此沾沾自喜很多年,描绘成我们伟大的经济成绩报表。
还有DVD,在中国的DVD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的时候,日本又做了一个技术革命,我们都知道蓝光。
日本企业在技术上的投入是中国企业的三倍以上,在日本制造的阴影下,只有一个企业突围成功,那就是韩国三星。其实,就算我们击败了日本,在某些领域占便宜的也是韩国。韩国三星实际上在跟日本的对抗中占据了非常大的便宜,比如液晶显示器的竞争,一个三星跟所有日企抗衡而不是中国人。我们一定要进行认真的反思,而不是盲目的抵制。
除了制造业,中国和日本在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也很大。我去日本那么多次,最受刺激的一句话是一个日本青年说的。他说:“你们老说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才是社会主义国家,你们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不信你可以考察我们的养老,考察我们的医疗,考察我们国民的幸福指数。”
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差距,盲目的去打中日贸易战,显然不符合现代公民首先是一个理性公民的要求。
我也爱自己的国家,坚信钓鱼岛是中国的,但坚持认为中国真正超越日本依旧任重道远。中日经济战中国赢面很小。(部分内容引自我在搜狐财经经济学人论坛上的发言)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b878a0102eh7o.html) - 抵制日货便宜了谁?_石述思_新浪博客
据已陆续公布的9月销量情况,当月丰田、日产、马自达、三菱、铃木、富士重工业汽车(斯巴鲁)在华销量同比分别下滑48.9%、35.3%、35%、62.9%、42.5%、64.5%。
此经销商也比较悲观,认为日系车销量下滑可能会长期持续下去,日系车4S店恐怕将迎来较大规模的倒闭整合潮。
摩根大通甚至预计,在10-12月除汽车的出口量将暴跌70%以外,日本向中国市场出口的汽车部件可能下挫40%,跌幅将与电子产品等其他消费产品的跌幅相当。
中国消费者拒买的理由很朴素:怕被爱国同胞砸。
遗憾的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并非主要受益者。随着节能车的推进到位,德系、美系等节能车型需求释放,市场喜人。韩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商现代汽车10月5日则宣布,今年9月在华销量为84188辆,同比增长15%。
而我们都知道,韩国也和我们有领土之争,钓鱼岛事件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德国是对华核心技术输出控制最严格的欧洲国家。便宜了它们,算哪门子爱国啊。
因此,有必要从更客观的角度、更长远的视野看待这场愈演愈烈的中日经济战。
我去日本很多次,各个层面的人物也都接触过,从官员到财团的老大、制造业的老总还有普通的日本人。
不管你带什么情绪去日本,刚开始接触日本人时,可能是很愤怒,说这个国家以前经常侵略我们。这得益于我国宣传部门宣传得很成功,中国拍抗日题材的电视的投资是空前的,到今天还有很多抗日剧在播放,这可能让我们对日本的记忆还停留在60年前的状态。
对于今天的日本,我觉得存在着巨大的误读,误读是双方的,日本对中国有很大的误读,中国对日本也有很大的误读。有这么一个笑话,是说深圳的爱国青年上街砸日系车,砸完以后发现原来是“中国制造”,因为日系车无论是尼桑还是本田,国产的零部件已经占到60%以上,日本只占40%,至于利税,日本得到的更少一些,从对就业的贡献率来说,中国获益更大。
我想问“爱国青年”:爱国是什么?爱国有时候人表现的很尖刻,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为什么这么说?“爱国青年”砸完人家的车就去抢别人的东西。我看到在座的各位都比我年轻,“自拍神器”听说过吗?“自拍神器”是一个满足广大青少年自恋的东西,中国青少年特别爱自拍,自恋的一个标志就是自拍,这个“自拍神器”是谁制造的?卡西欧听说过吗?是卡西欧TR150。它在日本生产出来之后基本上卖不动,成本几百人民币,销售顶天了一千人民币。没想到台湾、香港和内地人民无比自恋爱自拍,目前在香港的价格是五千人民币,比16G的Iphone5官方零售价还要贵。现在形成一个景象——日本人生产的“自拍神器”赚取400%的利润卖给中国人,中国人自拍为日本人创造高额的附加值,而自拍完以后去砸日本料理店和日系车。
我没有诋毁任何爱国热情的意思,我觉得通向罪恶的阶梯往往是由无知砌成的。如果你想击败日本,真正成为有尊严的强国,你现在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了解它,了解这个国家究竟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知耻而后勇,然后才能完成对这个非常可怕邻居的超越。
现阶段中日经贸关系的官方数据,大家一查便知。我查了两部分的中国官方数据,这两部分数据和日本的官方数据还不一样,因为我们统计模式不一样。如果中国官方数据算数,那么按照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中日一旦爆发贸易战,日本将损失很大。日本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家,即使在中国制造纵横世界的今天,日本制造依然能够做到对中国贸易顺差。按照中国海关的数据,今年1—8月份日本对中国顺差达到220多亿美金,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数字。中国一直靠要素成本在挣全世界的钱,基本都是贸易顺差,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但只有对日本是逆差。间通过技术的领先,使我们这场胜利瞬间化为泡影,游戏规则改变了——液晶时代来临了。现在家里条件比较好的,都会有夏普的电视,那就是液晶之王。好吧,我们又经过很多很多年的努力,才攻克了液晶的技术难关。 家电应该是中国人的天下。现在我们在液晶彩电市场上,又占据了“东方不败”的位置,今年有一个记录,工业市场亏损的记录。2012年松下、夏普还有索尼确实巨亏,中国人靠后发优势、靠强大市场优势完成了对液晶电视的强势反击战。但是2012年,不知各位注意到广告赞助没有,松下开始推一个新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将来有一天,甚至不出三年你的家里会摆上这样的电视机——3D彩电。但是,我们还是常年停留在山寨阶段。我一直说山寨是小偷,模仿、山寨包装成引进消化吸收,出口西方先进国家赚血汗钱,我们为此沾沾自喜很多年,描绘成我们伟大的经济成绩报表。 还有DVD,在中国的DVD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的时候,日本又做了一个技术革命,我们都知道蓝光。 日本企业在技术上的投入是中国企业的三倍以上,在日本制造的阴影下,只有一个企业突围成功,那就是韩国三星。其实,就算我们击败了日本,在某些领域占便宜的也是韩国。韩国三星实际上在跟日本的对抗中占据了非常大的便宜,比如液晶显示器的竞争,一个三星跟所有日企抗衡而不是中国人。我们一定要进行认真的反思,而不是盲目的抵制。 除了制造业,中国和日本在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也很大。我去日本那么多次,最受刺激的一句话是一个日本青年说的。他说:“你们老说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才是社会主义国家,你们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不信你可以考察我们的养老,考察我们的医疗,考察我们国民的幸福指数。” 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差距,盲目的去打中日贸易战,显然不符合现代公民首先是一个理性公民的要求。 我也爱自己的国家,坚信钓鱼岛是中国的,但坚持认为中国真正超越日本依旧任重道远。中日经济战中国赢面很小。(部分内容引自我在搜狐财经经济学人论坛上的发言)
因为统计口径不一样,从表面上看,日本损失肯定更大。日本经历了“失去的两个十年”,进而失去了第三个十年,中国市场成为它“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它需要我们的市场没有问题,但是有一点,日本制造业对华投资额在2010年增长49%,相关联的服务业投资也上升速度很快,日本对中国的依赖度实际上是在增强。什么依赖度?市场的依赖度,包括我刚才讲的“自拍神器”的故事,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看那是一个什么破玩意儿,比苹果的技术含量低很多,但是日本企业对市场,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判断力,我觉得中国制造业的很多人应该羞愧跳楼自杀而死。即使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还总是被人家占据上风。
日本目前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欧盟是第一、美国第二、东盟第三、日本第四,占的份额是9.6%,这是2011年的数据。日本供应我们的东西,我们没去做研究,请记住是关键零部件,这其中中国需要从日本进口的东西很多是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因为我们特别不幸的处在世界产业链当中的下端。世界产业链第一级的是美国,70%的知识产权都被老美掌握了;第二个级别是德国,有一定的知识产权还有应用技术比较发达。其实,我认为中国现在最值得学习的国家是德国造,因为它的各种体系很完善很强大;第三级是日本这样的国家。至于中国,处在世界产业链的最低端第四级,跟日本的互补性特别强。
但特别不幸的是,日本正好是在我们的上游,从短时间来看,如果贸易战全面打的话,日本的阵痛还是很剧烈的。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易战,日本将损失很大。日本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家,即使在中国制造纵横世界的今天,日本制造依然能够做到对中国贸易顺差。按照中国海关的数据,今年1—8月份日本对中国顺差达到220多亿美金,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数字。中国一直靠要素成本在挣全世界的钱,基本都是贸易顺差,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但只有对日本是逆差。 因为统计口径不一样,从表面上看,日本损失肯定更大。日本经历了“失去的两个十年”,进而失去了第三个十年,中国市场成为它“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它需要我们的市场没有问题,但是有一点,日本制造业对华投资额在2010年增长49%,相关联的服务业投资也上升速度很快,日本对中国的依赖度实际上是在增强。什么依赖度?市场的依赖度,包括我刚才讲的“自拍神器”的故事,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看那是一个什么破玩意儿,比苹果的技术含量低很多,但是日本企业对市场,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判断力,我觉得中国制造业的很多人应该羞愧跳楼自杀而死。即使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还总是被人家占据上风。 日本目前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欧盟是第一、美国第二、东盟第三、日本第四,占的份额是9.6%,这是2011年的数据。日本供应我们的东西,我们没去做研究,请记住是关键零部件,这其中中国需要从日本进口的东西很多是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因为我们特别不幸的处在世界产业链当中的下端。世界产业链第一级的是美国,70%的知识产权都被老美掌握了;第二个级别是德国,有一定的知识产权还有应用技术比较发达。其实,我认为中国现在最值得学习的国家是德国造,因为它的各种体系很完善很强大;第三级是日本这样的国家。至于中国,处在世界产业链的最低端第四级,跟日本的互补性特别强。 但特别不幸的是,日本正好是在我们的上游,从短时间来看,如果贸易战全面打的话,日本的阵痛还是很剧烈的。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些年在对外合作的过程当中,我们老骂日本,但是,我们不是不要战争赔款吗?从无息贷款和技术开放度来说,日本对中国帮助最大,比西方国家帮助都大。我举一个一汽的例子,我们老说德国如何如何,但是,当年一汽想改一下捷达的车屁股,嫌原版捷达的车屁股高,但是因为我们不掌握这个技术,得向人家德国总部汇报,德国人不同意,咱们就连改“屁股”的能力够不到。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方面,一汽跟德国合作,我们只能生产两样东西,点烟器中国可以过关,第二个是汽车玻璃,其他整个汽车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我们都不掌握,核心的板材日本新日铁是主要供应商。 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我不是说学习日本,而是说能够找到双方之间在经济上真正的差距,知耻后勇做大自己,国际间所有PK都不是爱国者喊口号就能赢的,都是靠实力,打经济仗只讲经济实力。 中日的四个差距怎么弥补?金融上的差距不说,就单说制造业,我们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制造业,但中日制造业的差距就很大。我讲一个电子业PK的复杂流程,大家都知道差距有多大。 彩电,大家都知道曾经一统江湖的是日本彩电,在模拟阶段,中国人靠打价格战奋起直追,长虹、TCL、康佳等巨头完成了超越。但是进入了等离子时代,中国不掌握技术。2004年TCL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并购了欧洲的汤姆逊,我们曾经以为只要拿下核心技术,我们就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彩电制造王国,为此TCL集团搭尽了整个集团六年的利润。引进消化、吸收并购是需要花钱的,而并购,国际上的失败率是70%,TCL能拿下汤姆逊,显然彩电王国是中国,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日韩合谋,用一年的时
这些年在对外合作的过程当中,我们老骂日本,但是,我们不是不要战争赔款吗?从无息贷款和技术开放度来说,日本对中国帮助最大,比西方国家帮助都大。我举一个一汽的例子,我们老说德国如何如何,但是,当年一汽想改一下捷达的车屁股,嫌原版捷达的车屁股高,但是因为我们不掌握这个技术,得向人家德国总部汇报,德国人不同意,咱们就连改“屁股”的能力够不到。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方面,一汽跟德国合作,我们只能生产两样东西,点烟器中国可以过关,第二个是汽车玻璃,其他整个汽车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我们都不掌握,核心的板材日本新日铁是主要供应商。
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我不是说学习日本,而是说能够找到双方之间在经济上真正的差距,知耻后勇做大自己,国际间所有PK都不是爱国者喊口号就能赢的,都是靠实力,打经济仗只讲经济实力。
中日的四个差距怎么弥补?金融上的差距不说,就单说制造业,我们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制造业,但中日制造业的差距就很大。我讲一个电子业PK的复杂流程,大家都知道差距有多大。
彩电,大家都知道曾经一统江湖的是日本彩电,在模拟阶段,中国人靠打价格战奋起直追,长虹、TCL、康佳等巨头完成了超越。但是进入了等离子时代,中国不掌握技术。2004年TCL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并购了欧洲的汤姆逊,我们曾经以为只要拿下核心技术,我们就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彩电制造王国,为此TCL集团搭尽了整个集团六年的利润。引进消化、吸收并购是需要花钱的,而并购,国际上的失败率是70%,TCL能拿下汤姆逊,显然彩电王国是中国,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日韩合谋,用一年的时间通过技术的领先,使我们这场胜利瞬间化为泡影,游戏规则改变了——液晶时代来临了。现在家里条件比较好的,都会有夏普的电视,那就是液晶之王。好吧,我们又经过很多很多年的努力,才攻克了液晶的技术难关。
家电应该是中国人的天下。现在我们在液晶彩电市场上,又占据了“东方不败”的位置,今年有一个记录,工业市场亏损的记录。2012年松下、夏普还有索尼确实巨亏,中国人靠后发优势、靠强大市场优势完成了对液晶电视的强势反击战。但是2012年,不知各位注意到广告赞助没有,松下开始推一个新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将来有一天,甚至不出三年你的家里会摆上这样的电视机——3D彩电。但是,我们还是常年停留在山寨阶段。我一直说山寨是小偷,模仿、山寨包装成引进消化吸收,出口西方先进国家赚血汗钱,我们为此沾沾自喜很多年,描绘成我们伟大的经济成绩报表。
还有DVD,在中国的DVD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的时候,日本又做了一个技术革命,我们都知道蓝光。
日本企业在技术上的投入是中国企业的三倍以上,在日本制造的阴影下,只有一个企业突围成功,那就是韩国三星。其实,就算我们击败了日本,在某些领域占便宜的也是韩国。韩国三星实际上在跟日本的对抗中占据了非常大的便宜,比如液晶显示器的竞争,一个三星跟所有日企抗衡而不是中国人。我们一定要进行认真的反思,而不是盲目的抵制。
除了制造业,中国和日本在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也很大。我去日本那么多次,最受刺激的一句话是一个日本青年说的。他说:“你们老说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才是社会主义国家,你们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不信你可以考察我们的养老,考察我们的医疗,考察我们国民的幸福指数。”
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差距,盲目的去打中日贸易战,显然不符合现代公民首先是一个理性公民的要求。
我也爱自己的国家,坚信钓鱼岛是中国的,但坚持认为中国真正超越日本依旧任重道远。中日经济战中国赢面很小。(部分内容引自我在搜狐财经经济学人论坛上的发言)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b878a0102eh7o.html) - 抵制日货便宜了谁?_石述思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