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不懂历史的作文怎得满分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mike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mike

知名会员
注册
2002-01-19
消息
1,763
荣誉分数
97
声望点数
158
评论:不懂历史的作文怎得满分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1日02:39 信息时报

  蒋晨

  高考作文评卷已经结束,关于满分作文的报道不少。先是有报道说海南的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写得很好,可是第二天就被读者“揭发”该文涉嫌抄袭。抄与不抄这不多说,毕竟那只是两个多小时的闭卷考试,最多算是借鉴。然而,目前又有几篇满分作文被媒体报道了出来,可是笔者横看竖看都不对劲,这些文章竟然也能得满分?


  首先说说江西满分作文《公则生明》。文章立意的确不错,很能跟得上时代,可惜其硬伤太大,因为只要稍懂历史的人都会注意到:在包拯那个年代根本就不可能“上斩昏君”,如果是的话,那也不是什么封建社会;还有岳飞更不可能“保全北宋”,因为岳母没能早一百年生他,所以他只能屈就去保南宋。

  再说说陕西的满分作文《无题》诗。标新立异是该文的最大特点,诗写得好与不好在下也不多论,因为笔者并不太懂。但该文根本不合题意。要求是字数不少于800字,可209字的短诗就能拿满分?

  因此说,可能不光是笔者,肯定也有其他人尤其是考生对这些评卷老师产生怀疑。他们水平究竟有多高?谁来监督他们的评判标准?好在现在媒体实在高明,能搞到这些原本不能透露出来的文章,让大家见识一下这些“满分”好在哪里。但看了这些文章后,不免就为当年自己的高考感到怀疑,原来有些评卷“大人”的水平的确不敢让人恭维,因为这些决定我们命运的人就是这样批阅试卷的,所以只能安慰自己可能也像这几位同学一样沾了他们的“恩泽”。

  不管怎么说,满分作文不能瞎给,笔者希望某些评卷老师能够笔下留情,让真正高质量的作文能够给评出来。就如前年南京考生的《赤兔之死》,那才是拍案叫绝的好文。因此阅卷老师不要为了评满分而搞出个满分,对满分作文更要宁缺毋滥,要让每一篇文章都能经得住推敲。

---------------------------------------------------------------------


  附蒋璐作文:公则生明

  朱槠基总理将“公则生明,廉则生威”这句话作为他的人生信条,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个公正无私、威严廉洁的高大形象。

  “公则生明”,单单四字,意韵深远。公正,不偏私地想问题、办事情,则处理问题明智正确;反之,带有主观色彩,便不能公正无私地认识和处理问题。而人往往受主观影响,难以对事物做出正确深刻的认识,所以要做到“公则生明”并非易事。

  人们首先得克服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韩非子》中一则寓言曰:“宋国一富人,一日大雨把他家墙淋坏了。他儿子认为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家老人也如此认为,是夜,果然富人被窃。富人于是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邻家老人为窃贼。”可见,富人对被窃一事,完全受感情亲疏所左右,自己的儿子,偏私地认为聪明,邻翁却是怀疑对象,这样不客观,很难认识到真相。或许,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也未可知。所以,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理智客观地分析研究事物,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在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我们要向包拯学习,他公正廉洁,不包庇一切罪行。他的铡刀上斩昏君,下斩黎民,只要是真相,就能在他面前闪光,只要有罪恶贪婪,一律逃不过他公正无私的眼睛。于是,才在青史上永远镌刻着他的名字。

  我们要向岳飞学习,他训练的岳家军,行军迅猛,杀敌勇武,这与他的公正无私是分不开的,儿子岳云,犯军规违纪按军法处置,不因他是自己的儿子而有所偏颇,于是全军上下,无人不服,无人不赞,因此,岳家军才使金军闻风丧胆,才使得北宋得以保全,岳飞的精神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一事物的认识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感情上的偏私只能陷人于不分青红皂白,不辩是非之中,我们要坚决拒绝让感情主宰理智。

  “公则生明”这句话犹在耳边回荡,让我们摒除感情的干扰,理智公正地在世为人吧!
 
估计改卷的没什么文化
 
有点挑剔啊.人家才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写成这样,不容易了
 
满分也不能为了论证而胡编,小时候是岳飞迷,实在不记得有岳云违反军规的故事,哪位能指点一下。
 
那只是个答卷

最初由 mike 发布
满分也不能为了论证而胡编,小时候是岳飞迷,实在不记得有岳云违反军规的故事,哪位能指点一下。

MIKE老弟是不是太苛求啦.要知道那只是一个小孩在规定的时间里,在指定的范围内完成的一个答卷.不是历史,也不是学术论文.
记得在上TOEFL和GMAT时,老师讲到写作时总强调举例说明,一来可以增加说服力,二来又可以增加字数.而且最好是中国的,老外不了解,要不会穿帮的.
所以对这篇文章我们只要看它的逻辑性,以及文法修辞什么的就够了.至于举的例子是不是史实.WHO CARES.除非他非要说煤球是白.
 
第一,一篇作文不止的这莫挑剔
第二,有人告诉过我说,有些地方为了尽快把卷子评出来,老师评分的时候一般是看开头,结尾,还有字数,然后评分;还有的地方人手不够,居然有学校的烧锅炉去评卷,评一天卷80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