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访俄:我不是痛并快乐着 是累并快乐着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238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习近平:外交第一步

  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一周后,习近平启动首次出访,前往俄罗斯和非洲三国,并将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此次出访因为传递出有关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外交风格与思维的信息,而备受关注。

  截至2013年3月26日下午《中国新闻周刊》发稿时止,习近平出访行程已经过半。观察家从中发现,“习式外交”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中国新领导层将延续多元外交战略,统筹考虑外交布局。

  此访的另一个亮点,是习近平伉俪展示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习近平夫人彭丽媛温婉大气的表现,给世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有评论称,这位“第一夫人”正在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软实力”。

  随着人员、班子的逐步确定,中国外交的人事格局已然形成。当前中国已经步入改革深水区,“改革和发展压倒一切”,而如何维护周边稳定、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将是摆在外交班子眼前最重要的任务。

  中俄之间的特殊“熊抱”

  一天半时间,约20场正式活动,习近平说,他是“累并快乐着”。中国新任国家元首将首访定在俄罗斯,以及俄方做出的种种安排,都在凸显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本刊记者/田冰(发自莫斯科)

  当地时间3月22日11时55分许,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莫斯科伏努科沃2号机场。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受到俄远东地区发展部长伊沙耶夫的热情迎接。俄政府在机场举行了迎接仪式,习近平检阅了俄三军仪仗队,并观看了分列式。

  按外交礼仪惯例,国事访问,东道主国家会派出部长或副部长等高官到机场接机。俄方派伊沙耶夫接机,或许暗含深意。

  2010年,同样是早春时节,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将访俄第一站选择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滨海边疆区。伊沙耶夫长期在远东地区任要职,目前担任俄远东地区发展部长,同时兼任俄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而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是习近平此访重要议题之一。

  “他希望能与习近平性格相似”

  俄罗斯主要市场化报纸之一《生意人报》刊登了标题为“中国―克里姆林宫仪式”的文章。该报在描述“习普会”时透露,普京在克里姆林宫接待中国领导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礼遇。因为一段时间以来,普京越来越少、而且只在极为必要的情况下,才会离开新奥加廖沃。新奥加廖沃是俄罗斯总统郊外官邸,距离莫斯科数十公里。

  “但昨日(3月22日),除了向无名烈士墓献花活动外,与中国国家主席到访有关的所有活动都安排在克里姆林宫举行。正式欢迎仪式在大克里姆林宫最有名的乔治大厅举行,欢迎仪式和迎接阵容非常豪华,就像金碧辉煌的乔治大厅本身一样。”

  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观察,俄方参加欢迎仪式和会谈的政府官员约有30人,其中有3名副总理(戈洛杰茨、德沃尔科维奇、罗戈津)、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和外交、国防、经济、农业、能源等各部部长。此外,由上届政府副总理转任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的谢钦、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等大公司高层也位列其中。这在俄方接待外国元首历史上极为少见。

  在《生意人报》笔下,习近平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身形略显壮硕,衣着非常得体”,“脸上写满温厚与友善”。

  在会见中,习近平回忆与普京的交往,“3年前我应你的邀请首次访俄,那次访问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和深刻的印象。去年6月,我们又在北京再次相见。此外,我们还数次相互通信,不久前我们进行了电话交谈。”

  当习近平说他们两人“很能谈得来,性格很相似”时,普京会心一笑。

  “他(普京)希望能与习近平性格相似。”《生意人报》写道。

  除了最高规格的礼宾安排外,俄方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也做足了功课,有些活动是普京亲自主动提议的,如邀请习近平参观俄国防部,会见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等。这些安排,除了体现俄方欲显示“最大诚意”之外,也彰显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以及两国最高层之间的默契和友好。

  3月23日下午3时许,习近平抵达俄国防部大楼前,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在此迎接,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安排――习近平是第一位到访俄国防部并参观俄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的外国元首。

  在俄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正在指挥中心值勤的俄陆海空军军官全体起立,向习近平敬礼。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习近平报告说,“尊敬的主席先生 ,您是我们为之打开俄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这扇门的首位外国领导人。”

  一天半时间,约20场正式活动。习近平同普京举行会谈并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会见梅德韦杰夫总理、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以及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等俄方领导人,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出席中共六大会址纪念馆建馆启动仪式,参观俄国防部,会见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及媒体代表。双方发表由两国元首签署的联合声明,并共同见证双方经贸、能源、投资、地方、人文、环保等诸多领域达成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观察到,甫下飞机,从当地时间22日下午3点多到晚上10点40分,习近平访俄首日与普京共同出席活动持续了7个多小时。“会谈非常富有成效,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驻俄使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而因为会谈时间拉长,以至于当晚在克里姆林宫大礼堂举行的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比原定时间推迟了近两小时。

  习近平一行访俄的次日,一天的日程从早晨9点开始,至晚上会见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及媒体代表为结束。最后这一项活动持续至晚上10点多,比预计时间又延长了40多分钟。

  据中国驻俄使馆工作人员透露,几乎每场活动都有延长,但是因行程安排紧密,能压缩的只有中间非常短暂的休息时间。使馆方面曾考虑到行程安排太密集,根本没有时间休息,欲压缩一些活动的时间,“但是习近平主席一点都不打折扣”。

  在会见中国驻俄使馆工作人员和中资机构代表时,谈及此次访俄之旅,习近平说,“我不是痛并快乐着,是累并快乐着。”

  推进务实合作

  3月22日,习近平同普京会谈,中俄元首同意紧密加强两国全方位战略合作,并共同签署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宣示了中俄就两国战略协作及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主张。

  普京表示,习近平主席出访的第一个国家选择俄罗斯,显示了双方对发展俄中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这一关系的特殊性和战略性。“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相信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有力推动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

  习近平则强调,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两国外交全局和对外关系中都占据优先的战略地位。中俄要更加紧密地加强全方位战略合作。

  中俄元首认为,两国开展大规模经济合作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要加强贸易、投资、工业、林业、高技术、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在经贸领域,双方表示要继续改善贸易结构,提高贸易质量,提前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的目标。

  能源合作是中俄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领域,不仅包括石油和天然气,还涉及核能、煤炭、电力和新能源。习近平此次访俄期间,中俄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深化能源合作的文件。

  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习近平在评价此次访俄成果时说,“不虚此行”。也许双方在此期间签署的涵盖多个领域的30多份双边合作文件,是对此评价的一个最好的注解。

  有待发掘的机遇

  “早春3月,意味着一个新的万物复苏季节的到来,意味着一个新的播种的时刻的到来”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时,习近平以“春”为喻,阐述中国对当前世界形势的看法和对国际关系的立场主张,呼吁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对于中俄关系,习近平提出,一要坚定不移发展面向未来的关系,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以实际行动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坚定支持对方办好自己的事情。二要坚定不移发展合作共赢的关系,不断创造出更多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增长点,不断提高两国务实合作层次和水平。三要坚定不移发展两国人民友好关系,人文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不可替代。

  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他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名言“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以及中俄谚语;在会见俄汉学家时,他引用果戈里的话“青年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拥有未来”,希望培养中俄友谊接班人要从青年人抓起。

  “他是一位智者,对中俄和国际关系作出了全方位的分析,阐述了一套很有智慧的理论。他本人稳重又有风度,讲话语速缓和,但回答尖锐问题又很机智和有力。”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康斯坦丁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描述他的感受。

  “习先生讲话很有亲和力,他说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上才知道,这句话很风趣,让人对理论产生真实的感受。”该院另一名学生扎哈琳卡说。

  俄中友协主席、俄科学院远东所所长季塔连科院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习近平此访延续了中俄领导人首次出访到对方国家的惯例,两国有共同的边界、共同的有利条件、以民为本的共同发展目标,诸多“共同之处”令领导人之间保持着上述高度互信。“我们视其为两国关系重要性的体现、双方真正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展示、极其信任的两国关系的典范。”

  他认为,从普京的外交纲领和总统法令可以看出,与中国的关系被视为俄“特别优先”。“扬帆搭乘‘中国风’,普京用这个比喻描述了两国关系。”

  中俄务实合作存在哪些困难?季塔连科表示,合作的主要条件,一是政治意愿,二是对项目合作的意愿。他坦言,要实现这些目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合作的基础在于相互了解,“因为中俄大型商业代表都集中到了西方,而中俄双方企业相互却不够了解。事实上,‘俄罗斯机遇’和‘中国机遇’都有待发掘。”

  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嘉丽娜・库里科娃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中国向那么多国家和地区投资,而对俄西伯利亚、远东投资并不充足;而俄罗斯一些远东城市和中国一方面签订劳务合同,另一方面却担心中国务工者留在当地,造成威胁。为什么?因为信任不足。”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您常说中国是我们的朋友,您就不害怕中国对我们存在威胁吗?’我说,我不害怕。为什么?因为中国不需要我们的领土,他们需要的是合作,合作是可行的。”库里科娃说。

  “习式外交”新布局

  习近平首访之旅,凸显中俄关系重要性和多元外交战略。随着新一届外交班底格局渐现,关于提升外交机构层级的讨论再度成为热点话题

  3月25日傍晚,南非约翰内斯堡坦博国际机场,一架专机如期降落。

  当地时间19时45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夫人彭丽媛走出机身。滂沱大雨中,东道主和来自世界各地穿着“绿马甲”的记者们,已经在此翘首以盼。

  同时在静候远方客人的,是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布置一新、大幕待启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会场。

  南非总统祖马用“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语,来阐述这次国事访问的意义。他在当天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3月26日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对“南非和非洲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则强调,中国和南非同为有重要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同为最具发展活力的新兴市场国家。此番访问将为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首访俄罗斯顺理成章

  习近平的机场讲话发生于他在俄罗斯阐述“中国梦”后的第三天。彼时,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受到举世关注。

  3月23日当天关注这场演讲的,有一位正在加拿大出差的美籍华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他很快被一个词语打动: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称之为‘中国梦’,”电视直播中的习近平解释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的演讲,强调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实现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那一刻,中国、俄罗斯、美国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发生了关联。就在习近平于3月22日启程前往首站俄罗斯时,各种评论已铺天盖地,其中诸多观点集中于分析此访“为何是俄罗斯而非美国?”路透社的报道认为,习近平首访未选择美国是给美国敲响了警钟,美国政府需慎重考虑其亚太战略及外交战略,习近平出访计划可能显示中国新政府对欧美的冷落。

  李成也关注到了这些议论,但是他从“中国梦”的表述中听到了不一样的答案。这个新概念,对外释放出“中国不会成为霸权国家、不会像西方一样成为过分强调个人主义的国家”的强烈信号,而能够在这方面与中国达成最大共识的,“无疑是俄罗斯”。

  李成曾经作为美国“百人会”成员,在2012年习近平访美期间他参与接待。他并不赞同“冷落美国”说。在他看来,2012年2月习近平访美,即可看出美中关系在这位新任中国领导人心中地位同样重要。并且,习近平在就任国家主席未满一周之际,就已经接见过为新时期中美关系投石问路的美国新任财长雅各布・卢。

  李成认为,美国当下的关切点包括朝核问题,中日钓鱼岛风波,美国对中国网络安全的质疑,美国国内关于中国经济保守主义的批评。这些问题对于刚刚上任的习近平而言,很难马上有实质性突破,双方也较难马上形成共识。而中俄两国有着越来越深的合作共识,首访定在俄罗斯是顺理成章。

  中国前驻外大使和APEC高级官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生也认同李成的观点。“习近平上任后第一个访问俄罗斯,在当前大形势下理所当然,因为两国关系是最重要的战略关系。”这位已逾八旬的老外交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强调。

  王生表示,中俄两国同时也希望与美国发展良好关系。习近平访美和接见雅各布・卢时,曾表示“建立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王生认为,这其实已向美国表达了一种善意。

  延续多元外交理念

  习近平访俄期间,中俄军事领域的合作引发关注,两国签署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武器采购合同,购买24架苏-35战机和4艘“拉达级”潜艇。

  “此次军售等领域的成功合作,将为中俄两国未来更为紧密的协作铺路,会推进双边关系更上一层楼。”王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另外一位曾任外交官的外交学院教授周尊南,则将此番军售合作以及普京邀请习近平参观俄罗斯国防部作战指挥中心的举动结合起来考虑,认为这意味着双方关系的复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认为“现在的中俄关系是历史以来最好的,但更重要的是双方一致认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外交理念。”由此,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将两国关系誉为现代大国关系的典范。

  除此之外,王生还注意到习近平此次首访之旅的全部行程中,“金砖国家峰会同样是极大亮点”。在习近平抵达南非当日,他还在个人微博上发表观点:金砖国家为何能走到一起?此次会议将有两大新亮点;粉碎唱衰金砖国家论。

  之所以如此重视金砖国家峰会,王生认为是中国多元外交战略延续与推进。并认为新一届领导班子应加强三种多边关系:金砖国家、G20、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在其中要居首位。”他说。

  据联合国此间发布的一份报告,金砖国家已成为全球投资的重要来源,2012年其对外投资规模占全球对外投资总规模的10%,该比例在十年前仅为1%。中俄两国占金砖国家对外投资总额的94%。金砖国家对非贸易和直接投资将在未来5年增长3倍。

  从习近平对话金砖国家,李成同样看到了“多边外交”理念的彰显:“中国在外交关系中并未囿于大国关系,而是发展多元关系。”

  “中国以一种全新合作方式进入非洲,就是在帮助其发展来维持合作共赢局面。”中国社科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将中非合作视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援助非洲老路的范例,实现了中国经验和西方经验的成功融合。

  不过,在多元外交战略推进中,亦有难题。除了美国咄咄逼人的重返亚洲脚步,一边是中日关系难题未解,一边是南海争端迭起,错综复杂的周边关系考验新一届领导班子。李成将之称为“很复杂很危险”的外交关系。此前亦有人因此将中国称之为“孤独的大国”。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中国并不孤独。”张蕴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面对周边关系的复杂性,中国所要做的是不主动恶化关系,同时要自信应对。

  李成还建议,中国新一届政府应在外交策略中融合多元的技术手段,“不能单独依靠经济,而要手段多元化,以消弭各种分歧和误解,赢得邻国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此外,他对于此次访问中彭丽媛的形象大加赞赏,认为这位“第一夫人”正在变成中国外交的一种软实力,“她对于公益事业的热情,对于艾滋病和烟草等公共卫生安全的关注,都将是有益于中国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和提升外交地位的重要因素。”

  外交班底全面“50后”

  随着习近平首访之旅的深入,中国新一届外交班底也格外受人关注。

  长期以来,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外交的决策和协调。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外事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分管有关外事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与外事、国家安全工作有密切工作联系的相关机构部长组成。而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则为中央外事办公室。

  现年72岁的戴秉国,2005年开始,以外交部副部长的身份出任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直至2008年,戴秉国以国务委员的身份出任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而随着戴秉国国务委员卸任,外界也一直在推测其担任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是否将由新人出任。但无论其继任者为何人,随着新一届国务院的组建,与外交相关的部委机构一把手各自就职,包括十八大后调整到位的中央直属机构负责人,新一届外交班底已经逐步浮出水面。

  这其中,新任国务委员杨洁篪和常万全,将在新政府的外交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外交部长王毅、商务部长高虎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王光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等与外交关系密切的部委负责人,以及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也将发挥各自的作用。

  除了常万全和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两位是1949年生人,其他清一色为“50后”。 “‘50后’将全面掌握中国新时期外交。”一位专家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这些人中,多位为博士学历(位)。并且几乎清一色为文科背景,其中大多具有法学受教背景。

  李成认为,“外交必须与政治、经济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中国的现实更多还是致力于内部改革和治理。他建议,在国家层面应有更多人参与外交事务,“帮助其他国家全面了解中国”。

  “看习近平的讲话,中国还是会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同时坚持有所作为。”王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