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牛肉可能要降价了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ccc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太好了.

总也舍不得买五花肉吃, 能降到一块以下吗?
 
有白给的吗?
 
村长忒懒,不给中文翻译就算了,能不能像西西妈那样给个故事梗概? 浪费别人时间就是图财害命地说。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ug/6/today-o2.htm
瘦肉精有三種 Ractopamine可以用

■ 賴秀穗

過去筆者經常造訪豬場,常聽聞有飼料中添加瘦肉精,甚至聽說,有養豬業者因為在攪拌飼料時經常接觸瘦肉精而造成男性胸部肥大健美如女性的情形。

養豬業者為什麼要違法使用瘦肉精呢?瘦肉精是一種乙型受體素,美國禮來公司開發的瘦肉精,在一九九九年經美國FDA核准上市,商品名為Paylean (培林),其成分為Ractopamine。在肉豬上市前二十八天加二十ppm的培林於飼料中,可使每頭豬隻增加瘦肉五公斤,降低脂肪三公斤,節省飼料十八點五公斤,並且可提早四天達到上市的體重,又可減少十八公斤的排泄物,對養豬業者而言,既可降低成本,又有好的豬肉品質,可說是一項利多。

禮來本來在研發要以Ractopamine做為治療人類氣喘的用藥,但發現Ractopamine要達到能治療氣喘的藥量要很高,因此不適用於製成人類用藥,但在動物試驗中偶然發現,少量用於豬隻時卻有提高飼料換肉率,增加精質瘦肉的效果,就如輝瑞公司開發治療心臟病藥物而意外發現威而鋼情形一樣。

禮來這種藥物可使養豬成本減低,在豬體內的代謝很快,殘留量低,因此沒有停藥期的限制,更重要的對人類的毒性非常低,比起其他乙型受體素,如Clenbuterol及Salbutamol,其對人類的毒性低了二千倍以上(在不知情之前,過去歐洲使用Clenbuterol做為瘦肉精時,曾有人食用肝臟因殘留的藥物中毒,引起心悸及心律不整的副作用)。

據筆者了解,台灣過去豬場違法使用的瘦肉精以Salbutamol最為普遍,因價格便宜,它的毒性比Ractopamine高,比Clenbuterol低。最近檢出的瘦肉精則以Ractopamine為主,偶也有Salbutamol的案件。

禮來的Ractopamine上市後,除美國外,尚有加拿大、澳洲、韓國等二十三個國家核准使用,日本、紐西蘭雖然未核准使用,但他們都訂有美國Ractopamine的最高殘留量的標準限制;日本、紐西蘭豬肉殘留量不可超過十ppb,美國、澳洲較高,五十ppb,加拿大則為四十ppb,而人類可以接受的Ractopamine的濃度約七萬五千ppb還不至於中毒,最近由美國進口或本地產的豬肉檢出的瘦肉精,都低於一點○ppb。

據了解,禮來公司近年來多次向農政單位申請核准進口Ractopamine瘦肉精,但未被考慮接受。筆者認為農政單位應重視、面對瘦肉精在台灣的肉品殘留問題,邀請學者及養豬業者研商雙贏的對策,應朝正面思考,有效管理,杜絕非法走私,讓Ractopamine瘦肉精能合法的使用。

我國已加入WTO,外國農產品的進口是無法避免的,一味保守的禁止政策,是無法與國際接軌的。

(作者為台灣大學獸醫學系名譽教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萊克多巴胺
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是一种β促效剂(β-agonist)药物,是瘦肉精的一种,可以被用来作为动物饲料添加物,用以助长猪、牛、火鸡生出肌肉(俗称瘦肉),减少体脂肪。其肉品残留毒性远低于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瘦肉精添加物,在由美国制定的容许残留量下合法使用,将不会对人类造成中毒或短期危害。但目前的实验数据无法确定是否对人体会产生其他副作用,人体长期摄取残留的莱克多巴胺是否会造成健康问题也尚不清楚,因此仍然存在争议。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为在安全残留量内的安全性通过了科学检验,因此允许在饲料中添加使用,但不得直接使用于人体。除美国外,全世界核准于牛只饲料中添加莱克多巴胺的国家,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印尼等三国[1]。中华民国于2012年批准使用。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认为这些科学检验数据,其中人体实验的样本数太少(只有六例,且其中一人出现心悸现象,中止实验),没有采取双盲测试,而且所有数据都由负责制造莱克多巴胺的美国爱兰可公司(Elanco)提供,缺乏可靠性,认定此药物在科学上无法确保安全无虞,因此禁用。除欧盟外,国际社会的多数国家,包括俄罗斯、中国,目前仍然禁用此类添加物。
目录

1 历史
2 人体使用
3 饲料添加物名称
3.1 培林
3.2 欧多福斯
3.3 汤玛士
4 动物实验
4.1 猪
4.2 狗
5 急性中毒与致死剂量
5.1 急性毒性
5.2 中毒症状
6 副作用
7 最高残留限量(MRLs)
8 参考来源
9 外部链接

历史

莱克多巴胺原先是研发作为气喘用药,但未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人体实验。因为发现它能够增加动物肌肉,因此被使用为饲料添加剂。
人体使用

在医学上,莱克多巴莱不能直接使用于人体,作为药物或食品添加剂之用。
饲料添加物名称
培林

用于猪只饲料添加物的商品名称“培林”(Paylean®)[2],是由美国的礼来公司所生产,内含盐酸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 hydrochloride)。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在1999年12月22日允许使用培林,另外还有多于20个国家允许培林的使用,包括澳洲、巴西、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泰国等地[3]。其他多数国家(如欧盟)则禁止使用此添加物,包括在2002年禁用的中国[4]。
欧多福斯

用于牛的商品名称为“欧多福斯”(Optaflexx®)[5]。 仅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印尼四国开放使用。
汤玛士

用于火鸡的商品名称为“汤玛士”(Topmax®)[6]。 仅美国、加拿大两国开放使用。
动物实验


莱克多巴胺可促进动物肌肉的生长,此物质并非类固醇或荷尔蒙,而是一种称为β促效剂(β-agonist)的化合物,只需要少量即可使动物,尤其是猪只的蛋白质显著增加,并使脂肪的生成量减少。以90磅的体重为例,只须在饲料中添加每吨18.5克的莱克多巴胺(也就是20ppm,ppm为“百万分之一”之义),就可以使蛋白质的产量增加24%,并使脂肪产量减少34%[7]。


在一篇名为《灰狗在投与莱克多巴胺之心肌毒性》的研究中,证实喂食1 mg/Kg高剂量的莱克多巴胺,将导致心脏肌肉纤维化。[8]
急性中毒与致死剂量
急性毒性

在动物实验中,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3547-2545 mg/kg,大鼠的半数致死量为474-365 mg/kg。[9]
中毒症状

在大量食用含有莱克多巴胺残留的肉类或内脏时,可能引发中毒症状,恶心、头晕、肌肉颤抖、心悸、血压上升、促进心血管疾病等。[10]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长康照洲认为,以10ppb的残留量,根据老鼠实验数据估算,正常人需当天吃500公斤才会达到人体的半数致死量。 [11]
副作用

在猪只的动物实验中,喂食药剂后,许多猪只的新陈代谢出了问题,而且产生攻击性、情绪紧绷等情绪上的问题。母猪会出现雄性化现象,导致卵巢萎缩。

爱兰可公司对莱克多巴胺进行人体安全性实验时,参与实验的六个人中,有一人出现心悸现象而退出实验,但实验报告中并没有追踪该名实验者的后续身体状况,也未列入数据中。2002年,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对爱兰可公司发出警告信函,认为爱兰可提供的莱克多巴胺安全性评估数据、药物效用报告并不完整。FDA同时要求爱兰可在产品标签上加注,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该产品时必须提高警觉,要穿戴手套、口罩和防护衣,避免暴露在带有莱克巴多胺成分的环境中。因此,医学界认为,莱克多巴胺对于罹患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与代谢疾病等患者有潜在的危险性,应避免摄取,十八个月以下婴幼儿及哺乳妇女等也最好避免。
最高残留限量(MRLs)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与世界卫生组织(WHO),2004年由JECFA(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进行评估[12],2006年向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提出草案[13]。2012年7月5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因缺乏共识,美方提议表决,以69对67通过莱克多巴胺残留容许量标准,其中只包括牛与猪,但火鸡部份没有订立[14][15]。
肌肉和脂肪(牛和猪):0.01 ppm
肝(牛和猪):0.04 ppm
肾(牛和猪):0.09 ppm
肺(牛和猪),被排除在外
火鸡,没有订立
美国[16]
牛肉:0.03 ppm
牛肝(内脏):0.09 ppm
猪肉:0.05 ppm
猪肝(内脏):0.15 ppm
火鸡肉:0.1 ppm
火鸡肝(内脏):0.45 ppm
欧盟
2009年,欧盟宣布,因为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即使以最严格的标准来制定莱克多巴胺的每日容许摄取量(ADI)和最大残留限量(MRLs),都无法确保安全无虞,因此禁用莱克多巴胺以及维持零检出标准。
2012年7月6日,欧盟对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表决结果感到令人遗憾,重申立场,认为为莱克多巴胺订出国际标准是没有道理的。欧盟仍然坚决反对将莱克多巴胺用于猪和牛,即使采用最高残留限量(MRLs)仍然有安全问题。欧盟的风险评估机构,欧洲食品安全局的结论是,即使有足够的数据作出了莱克多巴胺最高残留限量的提案,但危害人类健康也不能排除。由于其安全性问题,欧洲联盟的现行法例,将留在原地。(表示不跟进Codex于强行表决下制定的标准)[17][18]

台湾
2006年10月11日,将莱克多巴胺与其它乙类促效剂(β-agonist)类药品公告为动物用禁药。
2012年3月5日晚间,行政院宣布“安全容许、牛猪分离、强制标示、排除内脏”的16字政策方向,将对饲料添加莱克多巴胺的牛肉“有条件解禁”。正式有条件开放时间会先与各界充分沟通后再作决定。[19]
2012年7月25日,立法院临时会三读,以63票赞成对46票反对,通过美牛案,含莱克多巴胺美牛于九月中旬解禁开放进口。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认为这些科学检验数据,其中人体实验的样本数太少(只有六例,且其中一人出现心悸现象,中止实验),没有采取双盲测试,而且所有数据都由负责制造莱克多巴胺的美国爱兰可公司(Elanco)提供,缺乏可靠性,认定此药物在科学上无法确保安全无虞,因此禁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