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情人
Moderator
- 注册
- 2002-05-21
- 消息
- 7,248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万维读者网】据中国媒体报道,为了保护石油运输航道的安全,中国可能考虑以参股的形式,支持在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开凿一条全长100公里的运河,以减少它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避免过分依赖
马六甲海峡
联合早报消息,最新一期的《经济》月刊引述中国“一位石油专家”说,中海油和中石化入股俄罗斯里海北部油田的计划近日宣告失败,意味着在未来颇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对中东原油进口的依赖度不会降低,为了保障石油运输渠道的畅通,中国当局有可能重新考虑支持一度搁置的克拉运河方案。
《经济》月刊是与国务院主办、中共中央直属党报《经济日报》配套出版的大型权威经济新闻类杂志,由经济日报社主办,创刊于1999年。
它的报道指出,目前中国从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石油的运输都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但这个地区却面对着越来越大的安全隐患,一是海盗活动猖獗,二是航道拥挤,交通秩序混乱。
过分依赖这条“咽喉水道”的问题,已引起当局的关注。
报道还引述“石油专家”称,中国之所以始终对这个项目犹豫不决,一个重要原因是考虑到“对新加坡影响太大”,不过由于沙斯肆虐期间新加坡对中国的态度,让很多中国人大感意外,加上里海石油投资的失败,中国“有可能重新考虑自己在东南亚的利益”。
早在17世纪,泰国人就产生在南部开凿一条运河,来缩短印度洋及南中国海之间航程的构想。达信2001年出任泰国首相后,泰国政府大有把这个讨论已久的想法付诸实现的架势。
不过,泰国的巨额外债和国内外政治因素的考量却限制了当局推动这个计划的进度。
(图片:克拉运河路线示意图:克拉运河有两个主要的建设方案,(1)“北线”穿越克拉地峡,衔接泰国湾的春篷和安达曼海的拉廊,全长90公里。由于这条线路穿越山区,增加了工程的困难,因此近年又出现了(2)“南线”方案,选择在宋卡和沙敦之间开凿一条全长102公里的运河,工程长度虽然有所增加,但地势却较平坦。(3)为马六甲海峡。)
日本一向支持
日本因为严重依赖中东的石油进口,所以向来就主张建设克拉运河。
据报道,担心马来西亚和印尼回教原教旨主义抬头的美国,近来也开始考虑支持泰国政府的这个建克拉运河的构想。如果再加上中国的支持,这个计划实现的可能性将大为提高。
截至目前为止,泰国克拉地峡运河开发项目委员会组团前往中国访问已经至少三次,一名泰国参议员还曾指出,如果克拉运河由中国来建造,费用会比让其他国家来承包低。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当局不会因为新中双边往来近来出现的一些波折,而去支持克拉运河的建设,它如果改变对这个工程所持的立场,只能是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理性考量。
中国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使它越来越依赖进口石油。
据统计,中国去年的石油进口占它石油总需求的大约30%,这一数字可能在2020年以后,上升到50%以上。
中东目前是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按不同的统计,中东原油在中国石油进口所占的比重在60%至85%之间。
中国高层兴趣日浓
中国高层近年来对开凿克拉运河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财经时报》去年底就曾报道,中国高层正酝酿投资数百亿美元,注资克拉运河、昆明―曼谷公路等大型基建工程,来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
中国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查道炯昨天接受本报电话访问时说,印尼海域海盗问题近年来明显增加,已让东亚各国头疼不已,印度、越南等国家以此为由在南中国海进行军事活动,更导致区域关系出现不必要的紧张,因此开凿克拉运河“是好事”。
据一些报道,中国的石油储备只足以维持国内大约7天的需求。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原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凤起指出,如果马六甲海峡因为出事故导致航道暂时封闭,尽管不足以对中国的国家安全造成致命的打击,但仍会给中国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和恐慌。
查道炯:“按我个人的看法,积极地介入(克拉运河计划)对中国有利无害。”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Pool/4A173639.html
避免过分依赖
马六甲海峡
联合早报消息,最新一期的《经济》月刊引述中国“一位石油专家”说,中海油和中石化入股俄罗斯里海北部油田的计划近日宣告失败,意味着在未来颇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对中东原油进口的依赖度不会降低,为了保障石油运输渠道的畅通,中国当局有可能重新考虑支持一度搁置的克拉运河方案。
《经济》月刊是与国务院主办、中共中央直属党报《经济日报》配套出版的大型权威经济新闻类杂志,由经济日报社主办,创刊于1999年。
它的报道指出,目前中国从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石油的运输都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但这个地区却面对着越来越大的安全隐患,一是海盗活动猖獗,二是航道拥挤,交通秩序混乱。
过分依赖这条“咽喉水道”的问题,已引起当局的关注。
报道还引述“石油专家”称,中国之所以始终对这个项目犹豫不决,一个重要原因是考虑到“对新加坡影响太大”,不过由于沙斯肆虐期间新加坡对中国的态度,让很多中国人大感意外,加上里海石油投资的失败,中国“有可能重新考虑自己在东南亚的利益”。
早在17世纪,泰国人就产生在南部开凿一条运河,来缩短印度洋及南中国海之间航程的构想。达信2001年出任泰国首相后,泰国政府大有把这个讨论已久的想法付诸实现的架势。
不过,泰国的巨额外债和国内外政治因素的考量却限制了当局推动这个计划的进度。

(图片:克拉运河路线示意图:克拉运河有两个主要的建设方案,(1)“北线”穿越克拉地峡,衔接泰国湾的春篷和安达曼海的拉廊,全长90公里。由于这条线路穿越山区,增加了工程的困难,因此近年又出现了(2)“南线”方案,选择在宋卡和沙敦之间开凿一条全长102公里的运河,工程长度虽然有所增加,但地势却较平坦。(3)为马六甲海峡。)
日本一向支持
日本因为严重依赖中东的石油进口,所以向来就主张建设克拉运河。
据报道,担心马来西亚和印尼回教原教旨主义抬头的美国,近来也开始考虑支持泰国政府的这个建克拉运河的构想。如果再加上中国的支持,这个计划实现的可能性将大为提高。
截至目前为止,泰国克拉地峡运河开发项目委员会组团前往中国访问已经至少三次,一名泰国参议员还曾指出,如果克拉运河由中国来建造,费用会比让其他国家来承包低。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当局不会因为新中双边往来近来出现的一些波折,而去支持克拉运河的建设,它如果改变对这个工程所持的立场,只能是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理性考量。
中国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使它越来越依赖进口石油。
据统计,中国去年的石油进口占它石油总需求的大约30%,这一数字可能在2020年以后,上升到50%以上。
中东目前是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按不同的统计,中东原油在中国石油进口所占的比重在60%至85%之间。
中国高层兴趣日浓
中国高层近年来对开凿克拉运河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财经时报》去年底就曾报道,中国高层正酝酿投资数百亿美元,注资克拉运河、昆明―曼谷公路等大型基建工程,来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
中国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查道炯昨天接受本报电话访问时说,印尼海域海盗问题近年来明显增加,已让东亚各国头疼不已,印度、越南等国家以此为由在南中国海进行军事活动,更导致区域关系出现不必要的紧张,因此开凿克拉运河“是好事”。
据一些报道,中国的石油储备只足以维持国内大约7天的需求。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原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凤起指出,如果马六甲海峡因为出事故导致航道暂时封闭,尽管不足以对中国的国家安全造成致命的打击,但仍会给中国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和恐慌。
查道炯:“按我个人的看法,积极地介入(克拉运河计划)对中国有利无害。”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Pool/4A17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