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rie
本站元老
- 注册
- 2004-10-17
- 消息
- 9,146
- 荣誉分数
- 3,103
- 声望点数
- 323
前不久写了一篇回忆小时候的文章,总结了六七十年代北京孩子玩的游戏,引起了很多在四九城长大的人们的共鸣。在最初论坛激动人心的大讨论大回忆中,很多人提到了吃。我因为属于吃饱就成好养活的那一类,所以没有太感兴趣。但我同时也感到,吃喝总是一段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因为吃可以是吃饱不饿,还可以是一种跟文化,跟地域,跟亲情,跟时代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回味。所以,我也决心当一回吃货代言人,抖落抖落我们吃过的孩童时光,吃过的青春年华。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同,就我们小时候的经历而言,有读书型,有顽皮型,有苦难型,也有公主型。读书的可能失掉了玩游戏的乐趣,顽皮的长大以后可能会发现腹中无物,苦难的未必就能成才,公主大多被惯着管着也不一定被人羡慕。我小时候属于有那么一点苦难,后来越来越公主的,但我绝对是读书和顽皮的完美结合体,所以我没有禁锢了童年时光的遗憾,也没有虚度光阴,没有成为读书人的懊悔。我回忆起小时候,全是美好记忆,即使是苦难,我也知道那是无奈,我还因为有了后来的被疼爱而把回忆的眼泪不止一次的洒给所有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不同的人回忆起童年可能内容和心情会有些复杂多样,但有一点,对于食物的回忆,我们应该没有太多分别,因为那个时代决定了我们对于吃什么没有太多选择,我们就是在有限的资源和品种品质上过着回忆起来同样富足的吃喝人生。
一。冷饮
东皇城根和北河沿的街口,那个卖冰棍的大娘,您怎么那时只是每天卖我冰棍,不跟我多说话啊,是不是嫌我是一小犟丫头啊,要不今天我想起您,不光能想起您的长相身形神态,我还能讲述出跟您有关的更多故事。胖胖的您只是坐在那里,守着那大棉被盖着的冰棍箱,一动不动,有时吆喝“红果冰棍小豆冰棍”。每次我说“一根红果的”,您只是眼睛咪起来一笑,给我冰棍,然后又那么安详的坐着。那个大棉被,一样起到了冰箱的作用啊。这就象一篇课文里提到的,冬天的白雪给庄稼盖上了厚厚的棉被,让庄稼不会受冻。保温制冷,都是棉被。
没有冰棍的我们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每个孩子的记忆中都有一个卖冰棍的老太太。就那样,我心中卖冰棍的老太太那一类人的形象,就定格在您身上。电影里的水鸭子没有那么早,而且水鸭子只是借卖冰棍做掩护,干着特务的勾当。
我父母和姐姐后来还总是提起,那时我每天要去找父亲,满院子找,就为要3分钱,5分的不要,因为我最爱吃红果冰棍,找回2分钱我也没地方放。红果冰棍最解渴,有酸又有甜;小豆的里面还有固体东西豆皮渣,吃完感觉不够凉;巧克力的太甜了,吃完腻腻的不解渴;奶油的哪符合我的性格。红果冰棍里面也有一些微粒,但味道又纯又不影响过冷瘾。
吃完的棍也留着玩,我们管那个叫冰棍枝。我还从地下捡别人扔的枝,医院附近啊,联想不下去了,也想不出我后来的洁癖是怎么形成的。
那时街上人少车少,安静又安全,可不利于生意啊。那时估计连冰棍都是国营或集体的,就象副食店里挂着的匾,卖冰棍也是为人民服务。
除了冰棍,还有汽水。那时有雪糕,有点贵,有点太大,也并不爱吃。汽水叫做北冰洋,真正的大名牌啊,现在还有。几年前的夏天我跟同学逛后海,然后往柳荫街那边走,路边的小铺外面摆着北冰洋汽水,我当即要喝,久违了那种辣辣的直冲鼻子的汽,多少年了还是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汽水。边上光膀子的摊主,和那一摞的汽水箱子,还有那夜幕,是跟另一种回忆有关的景象。而我记忆中的北冰洋汽水,是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游园会,是北大31楼下面,燕南园旁边的小卖铺,北冰洋汽水高端大气啊。
我最初尝到酸奶是在和平里104路总站马路对面的奶品店,那算是路边的奢侈品店了。那里的大瓶酸奶,2毛4一瓶,我可喝不起,是那个从新疆来借读的漂亮姐姐请我喝了两次。她有钱,她有美貌,但她也忧郁。表哥欺负她,她只好坐姑姑家的马桶上哭。她说在新疆的家里,每到周末,都是父母把吃的端到她的被窝里。。。那酸奶真的是酸味的,有时也偏甜一点,每次到的货都不是特别精确一个味。我觉得还是原味的东西回味悠长,添加剂太多或者杂拌的都不是我爱的。去年回国在颐和园还喝了这种大瓶酸奶,味道还可以,就是太稀了,用吸管就可以喝。原来是用小勺,在奶味十足的小店里,象孔乙己那里面穿长衫的,慢慢的坐喝。
二,面包点心
义利食品厂的维生素面包和果料面包,那时一直是小学生们春游秋游最爱带的饭。我至今记得那包装纸的模样。那是一种油纸,维生素面包以黄色调为主,兼夹蓝绿红的不规则条纹,跟抽象派画似的。果料面包的纸上蓝色多点,上边有几种水果图案。这两种面包不光吃着味道好,就连闻着都很香呢。面包在面包房里的时候香那不新鲜,打开油纸掰一块面包闻到的那种香甜才是一辈子让人都难忘的。
义利食品厂开始是在上海,最初是外国人的,后来成了民族的工业,建国后搬到北京,公私合营。我的大姑父,是公私合营后公(或者共)方的经理。要不是我大姑不爱张扬家里的历史,我大姑父应该是某个舞台银幕人物的原型,就象《革命家庭》那个片子。
在和平里住或上过学的都知道和平西街那个稻香春。我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和平里上学,和平街北口,南口,西街都串熟了,哪里象现在那样宅。后来买的稻香春点心都是在商场柜台里。同样是点心,不知道为什么稻香春的就是好吃。牛舌饼,酥皮,萨其马,枣泥饼,就连普通的桃酥,都是稻香春的甜到恰到好处。牛舌饼在于椒盐和糖的比例让你喜欢甜还是咸都说不出什么,萨其马要的就是看到一小块一小块都酥得新鲜得要掉下啦,而吃货的眼睛还在盯着嫩红的山楂。枣泥饼呢,那刻模子的师傅,一定是精细之人,圆圆的饼,是一幅团圆的画,而枣泥馅就是名副其实的枣--泥。
三,小吃
北京变化虽大,但离紫禁城故宫博物院方圆几里地还让人找得着北。皇城根没有住家了,改皇城遗址公园了;南锣鼓巷四合院在消失,改老北京民俗旅游了,但城里基本的道路结构还是好认的。对吃货们最重要的是,皇城根附近的隆福寺小吃店和南锣鼓巷附近的护国寺小吃店还是岿然屹立,宾客盈门。任你八大菜系扎堆北京也好,任你八国快餐扎根又被本土化也好,那些小吃仍是北京人割舍不掉的趣味。就算早中晚你都泡在小吃店里,也总有一些美味适合那顿饭。
隆福寺曾经是热闹过的,那三家电影院,隆福大厦,小吃店,其他小吃馆,精品店,曾经让那条街也引领过潮流。但随着90年代忘了哪一年隆福大厦着火,那条街再也没有重振成原先那样。小店不少,街摊也不少,但整条街给人旧不旧新不新的感觉。隆福大厦门前,更是让狼藉的早市体现着那块空间的价值。小吃店这个老字号倒是给这个老街带来了很多客流量。
我每次回国,似乎应该抓住机会吃我没吃过的,但我几乎每次都要去那里吃那些糖火烧,炸糕,驴打滚,艾窝窝,蜜三刀,豌豆黄,小豆粥。
糖火烧和炸糕是每个早点铺必备的品种。一个完美的糖火烧,应该看不见过多的面的白色,没有麻酱块,没有粘手的化了的红糖,没有干硬的皮。完美糖火烧如果用心烤制,应该是浑圆的,一咬不会掉渣也不会把糖沾嘴上,面有数不清的层次,味道足够甜又不能掩盖芝麻酱的天然香。不是我苛刻,不敢自称吃货的我确实吃过这样好的糖火烧哦。上面提到的那个新疆小美女小馋猫,兜里有几个钱,有时就爱跑和平里总站那里的小吃亭买个糖火烧解馋,在新疆估计吃不到的。
糖火烧可以吃热的,也可以吃凉的,凉的我觉得还更有味道,炸糕就必须吃刚炸出来的,吃凉的胃要不舒服,用我母亲的话说,就是“搁肚子里了”,意即不消化。如果是温吞的,或是微波炉热的,那面就塌下去,油都渗出来,会很腻的。刚出锅的也是那种金黄或焦黄的最好,发白的看着就不让人羡慕。刚炸出来的看着圆鼓鼓,应该一咬是脆的,让人沾一嘴渣也顾不上。馅应该是豆馅,有豆粒的,而不是豆沙。
小吃店里的那些驴打滚,蜜三刀,豌豆黄,据说都是清宫廷的点心。可以看出,那几样小吃做工是很精细的。豌豆黄我记得小时候吃的确实是有豌豆的痕迹在里面,质地很细腻。那时候可能也是舍不得大吃的原因,吃一口能回味半天。
现在生活富足了,可选择的也多了,从吃的内容看,老百姓天天都能过宫廷日子了,但似乎在稀缺的日子里收获到的甜美更加让人十分怀恋珍惜。这是一种奇怪的心理,很多时候,快乐就是建立在不容易得到的满足里。
四,小零食
买小零食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小学校旁边的小酒铺,一个是宽街路口的食品店。学校旁边的小酒铺现在是一个不大的超市,宽街路口那个食品店现在干嘛呢?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正对面原来是理发店,现在是建行大楼,斜对面一直就是风吹雨打不动的白魁老号饭庄。
北京市中心地区这些年没有靠外围一些地区变化大,所以,街道马路的纵横还能分得出。
我的那个小学校现在已经不在街面上,大取灯胡同的那个门是不是就是大门还得回去考证一下。我得考证是因为我不认为大取灯胡同能容纳得了接送孩子那场面。我2008年冬天在那个门外面留了影,好歹把学校牌子照进去了,却还是跟一辆停在墙边的汽车合的影。
我们小时候那个学校外面的空间较大。学校内部虽然只有一幢四层教学楼,两排对着面的低矮平房,以及一个操场,但校门外往南往北各一二百米,都是我们体育课赛跑和课下玩游戏的空间。学校正门离马路还是比较宽,马路上车辆都不算多,便道上车辆更是绝迹的,所以我们玩起来很安全。一种无忧的状态,偶尔买些小零食,不光解了馋,记忆里同时还是玩乐日子的一部分。
1. 糖
那时知道父母工资不多不能乱花钱,但兜里多少还是有几分钱。别小看几分钱,那时水果糖1分一块,奶糖2分一块。糖从来不是我的最爱,但有时踏上那个高台阶,买个一块两块糖,就是要的那个乐趣。水果糖其实不好吃,可能是没有现在的添加剂多,所以味道挺单一。奶糖品种还是比较多,味道自然也更丰富多样。有时亲朋串门送礼,家里也有些杂拌糖,杂拌糖里面除了水果糖,奶糖外,还有酥糖,话梅糖,粽子糖。
糖吃完了,还有糖纸可以玩,那是一种艺术呢。纸的糖纸一般就丢掉了,但塑料的,我们称为玻璃糖纸,花花绿绿的,是留着的。糖纸的印制应该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艺,每个品种的糖纸都不一样,很多设计的非常精美呢。剥那种玻璃糖纸的时候尽量不要把糖纸弄破或弄皱,如果糖纸还完整,就泡在水盆里,润平了,然后贴在窗玻璃上,不等完全干的时候拿下,让它自然再干会儿,就可以夹书里。那时我和我姐夹了一本书的糖纸,忘了那是怎样一本书,但是那本书鼓鼓的里面可都是我们五颜六色的宝贝。平整得完美的糖纸才神奇,放在手上,两边自然向上卷曲,轻飘飘的,让人不忍去触摸。
2.豆
鱼皮豆,鱼皮花生,开花豆,奶油豆,就是这几种。就象鱼香肉丝里面没有鱼,鱼皮什么的也跟鱼没有一毛钱关系,就是把熟黄豆或者花生豆外面裹上酥的面,在酱油里面泡过烘干,就成了鱼皮豆或者鱼皮花生,这是我猜出来的制作过程。5分钱一包豆,用纸包着,放在兜里,一颗一颗往外拿着吃,后来包装纸就破了,最后剩的那几颗搀着兜里的脏东西吃。鱼皮豆比较硬,有时咯嘣咯嘣嚼,有时也先把面的部分在嘴里泡软了,没别的,就为好玩。鱼皮花生早先也许不常卖,也许相对贵点,所以吃鱼皮花生的印象属于稍大一点年龄了,而且是那种制作比较讲究,很酥很脆的鱼皮花生了。
奶油豆就是蚕豆,皮和豆泡软但也还是硬,皮外表有一层咸奶油味,所以叫奶油豆。原味的硬的蚕豆那叫铁蚕豆,是把人牙硌掉了你都可能把牙当蚕豆咽下去的那种。奶油豆也硬,但还不至于嚼起来很痛苦,而且还因为嚼,有一种征服的快感,有点意思。开花豆比较油,当时基本不太当小零食,有时大人拿它当下酒的。学校旁边的小铺实际上算是小酒馆,有一张桌子,大人可以买酒现买现喝。有时看见吃开花豆的,也许跟孔乙己吃茴香豆的情形有些类似吧。
说到喝酒,那时我家山西老乡常来常往,所以经常有个汾酒竹叶青的存货。我父亲当时爱买一种叫做粉肠的熟肉来喝酒,当然也不是经常买,普通大众工资都有限,都得几分几毛计算。我父亲老年的时候经常抱怨吃什么都不香,当时觉得老人牙不好,味觉可能也不如从前。现在想想,身体原因肯定有,自然规律也存在,但他的抱怨,可能多半是心理的。很多时候我们想什么东西,心里联系的其实是风华正茂的年代。
3.米花
玉米花3分一包,大米花4分一包,估计是大米比玉米贵的原因。爆米花的话,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我觉得还是玉米花更香,而且可以一颗两颗的拿着吃。大米花不可能一粒一粒吃,那样跟吃手也差不多。吃大米花总得一把一把往嘴里送,到了嘴里立马软掉,也没什么味。还有一种叫米花糖还是糖米花忘了,每粒大米花上粘的有糖,还比较脆,比白米花好吃,但也得一把一把抓嘴里,挺烦。
搬家到南锣鼓巷后,就是改革开放初期,胡同里开始有小贩扛着爆米花的机器沿街喊叫,手工费两毛钱爆一炉。居民家里有大米,但很少有人家有玉米粒。那时胡同里就时不时的有爆大米花的香味,大米花刚出炉闻着是很香的。我父亲有时爱跟那些小贩聊天,就象他对老家的乡亲有感情一样,他对小贩这样看起来比较底层的人们有深厚的同情心,尽管自由的劳动力可能比他这个说话算点数的干部挣钱还多。他甚至说过也想买这么个机器去爆米花,不知是真的有过经济头脑,还是厌烦了单位种种复杂的纷争,还是就是童心一闪,但归根到底,从本质上崇尚劳动,是他劳动人民的本色。
4.话梅
杏话梅可以说是我最爱的小零食。宽街路口那个食品店的杏话梅味道最纯正,酸甜咸比例配得口感最好。话梅吃在嘴里一开始酸得或还有点难受,但过一会就尝出杏本身的果肉香甜味,一颗话梅可以回味半天。吃剩的核有时砸杏仁吃,但也没觉得有什么好吃的,甚至有苦的。后来听说有的杏仁有毒,就再也不敢吃了。八几年的时候开始有一种零食叫美国大杏仁,当时深信就是杏仁,当然一直也觉得那跟小时候杏或者话梅核里面砸出的杏仁的味道是两码事。前段时间看到说那种美国大杏仁根本不是杏仁,自己也觉得醒过闷来,杏仁是我玩剩下的东西,怎么没见过有那么大,那个形状的呢?看来我从没有真正把杏仁这个东西当吃的过,小时候那是在玩杏仁。
5.小店有关的记忆
我对于那个小酒馆和宽街食品店的记忆还不止是小零食,那时相对简单固定的人物和场景倒给我留下了比熙熙攘攘更清晰的印记。
小酒馆就是一个老头在那里。我们小孩子当时管商店售货员叫卖东西的。小孩当时过家家爱玩的游戏,卖东西是其中之一。那个卖东西的老头显得不太能跟小孩打交道,估计碰上一帮中午下午下学讨人嫌的小顾客他没脾气却也不喜欢。相比之下,宽街食品店高台阶旁边坐着晒太阳的老头就跟小孩子友好多了。
宽街路口,现在还是宽街路口,只是没有了那个警察岗楼,没有了那种岗楼旁边设的栏杆。那个简单的栏杆,当年我们磨磨蹭蹭回家的路上在那里靠着说话,等同学,也停在那里玩翻绳等游戏。警察岗楼隔两米远的地方是那个食品店,正规的食品店。食品店台阶旁边,经常坐着一个老头晒太阳,旁边放着他的拐棍。他有时也到中医院里面呆着,所以我父亲认识他,他也知道我是谁的孩子 -- 我管他叫黑老头。
黑老头这个名字是不是我开始叫的不记得了,多半不是,但他最喜欢的是我叫他。他知道这谁谁的丫头以调皮著名,一个女孩假小子一样也挺好玩,他倒还很享受我这么叫他。每次我见到他,一边走一边叫“黑老头”,他就笑眯眯清脆地答应“哎”。一次我的一个同学和她弟弟跟我一道走,我叫“黑老头”,她弟弟也跟着叫“黑老头”,她马上教育她弟弟说“不许叫黑老头,叫爷爷”。我才不管她是在教育她弟弟,还是在说我。后来我大了一点,意识到女孩子那么没礼貌不对劲,不好意思叫了,当然也没有改邪归正叫爷爷,所以我有一次看了他一眼,算是打招呼,却什么也没叫,他脸上现出了失望的神情。
两位我记忆中的老人,尤其是那位在太阳下孤独的老人,你们那时无论如何不会想到,那时我也不会想到,快40年过后,那些在美术馆后街,宽街顽皮过的孩子中的一个,在大洋彼岸的白求恩大夫的故乡,娓娓诉说着跟您们相关的故事。故事我只讲得出这么多,但你们的人生,更多的悲欢,更多的曲折,是否有人了解过并记录过呢?
在国外生活了这许多年,见过异国他乡的精彩,也经历过从头再来的奋斗,心理上有过文化的碰撞,生活上要逐渐适应不习惯的种种。外面的世界有亮色有灰暗,思乡情绪一点浓似一点。回国后匆匆走过住过的地方学习过的地方,似乎是找到了归依,一颗心却总是不知怎样才能抚平。如今我能把这些难忘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也算是给自己心灵一个交代,如果有跟我同在一个镜头里出现过的小伙伴看到,那才是更大的安慰。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同,就我们小时候的经历而言,有读书型,有顽皮型,有苦难型,也有公主型。读书的可能失掉了玩游戏的乐趣,顽皮的长大以后可能会发现腹中无物,苦难的未必就能成才,公主大多被惯着管着也不一定被人羡慕。我小时候属于有那么一点苦难,后来越来越公主的,但我绝对是读书和顽皮的完美结合体,所以我没有禁锢了童年时光的遗憾,也没有虚度光阴,没有成为读书人的懊悔。我回忆起小时候,全是美好记忆,即使是苦难,我也知道那是无奈,我还因为有了后来的被疼爱而把回忆的眼泪不止一次的洒给所有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不同的人回忆起童年可能内容和心情会有些复杂多样,但有一点,对于食物的回忆,我们应该没有太多分别,因为那个时代决定了我们对于吃什么没有太多选择,我们就是在有限的资源和品种品质上过着回忆起来同样富足的吃喝人生。
一。冷饮
东皇城根和北河沿的街口,那个卖冰棍的大娘,您怎么那时只是每天卖我冰棍,不跟我多说话啊,是不是嫌我是一小犟丫头啊,要不今天我想起您,不光能想起您的长相身形神态,我还能讲述出跟您有关的更多故事。胖胖的您只是坐在那里,守着那大棉被盖着的冰棍箱,一动不动,有时吆喝“红果冰棍小豆冰棍”。每次我说“一根红果的”,您只是眼睛咪起来一笑,给我冰棍,然后又那么安详的坐着。那个大棉被,一样起到了冰箱的作用啊。这就象一篇课文里提到的,冬天的白雪给庄稼盖上了厚厚的棉被,让庄稼不会受冻。保温制冷,都是棉被。
没有冰棍的我们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每个孩子的记忆中都有一个卖冰棍的老太太。就那样,我心中卖冰棍的老太太那一类人的形象,就定格在您身上。电影里的水鸭子没有那么早,而且水鸭子只是借卖冰棍做掩护,干着特务的勾当。
我父母和姐姐后来还总是提起,那时我每天要去找父亲,满院子找,就为要3分钱,5分的不要,因为我最爱吃红果冰棍,找回2分钱我也没地方放。红果冰棍最解渴,有酸又有甜;小豆的里面还有固体东西豆皮渣,吃完感觉不够凉;巧克力的太甜了,吃完腻腻的不解渴;奶油的哪符合我的性格。红果冰棍里面也有一些微粒,但味道又纯又不影响过冷瘾。
吃完的棍也留着玩,我们管那个叫冰棍枝。我还从地下捡别人扔的枝,医院附近啊,联想不下去了,也想不出我后来的洁癖是怎么形成的。
那时街上人少车少,安静又安全,可不利于生意啊。那时估计连冰棍都是国营或集体的,就象副食店里挂着的匾,卖冰棍也是为人民服务。
除了冰棍,还有汽水。那时有雪糕,有点贵,有点太大,也并不爱吃。汽水叫做北冰洋,真正的大名牌啊,现在还有。几年前的夏天我跟同学逛后海,然后往柳荫街那边走,路边的小铺外面摆着北冰洋汽水,我当即要喝,久违了那种辣辣的直冲鼻子的汽,多少年了还是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汽水。边上光膀子的摊主,和那一摞的汽水箱子,还有那夜幕,是跟另一种回忆有关的景象。而我记忆中的北冰洋汽水,是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游园会,是北大31楼下面,燕南园旁边的小卖铺,北冰洋汽水高端大气啊。
我最初尝到酸奶是在和平里104路总站马路对面的奶品店,那算是路边的奢侈品店了。那里的大瓶酸奶,2毛4一瓶,我可喝不起,是那个从新疆来借读的漂亮姐姐请我喝了两次。她有钱,她有美貌,但她也忧郁。表哥欺负她,她只好坐姑姑家的马桶上哭。她说在新疆的家里,每到周末,都是父母把吃的端到她的被窝里。。。那酸奶真的是酸味的,有时也偏甜一点,每次到的货都不是特别精确一个味。我觉得还是原味的东西回味悠长,添加剂太多或者杂拌的都不是我爱的。去年回国在颐和园还喝了这种大瓶酸奶,味道还可以,就是太稀了,用吸管就可以喝。原来是用小勺,在奶味十足的小店里,象孔乙己那里面穿长衫的,慢慢的坐喝。
二,面包点心
义利食品厂的维生素面包和果料面包,那时一直是小学生们春游秋游最爱带的饭。我至今记得那包装纸的模样。那是一种油纸,维生素面包以黄色调为主,兼夹蓝绿红的不规则条纹,跟抽象派画似的。果料面包的纸上蓝色多点,上边有几种水果图案。这两种面包不光吃着味道好,就连闻着都很香呢。面包在面包房里的时候香那不新鲜,打开油纸掰一块面包闻到的那种香甜才是一辈子让人都难忘的。
义利食品厂开始是在上海,最初是外国人的,后来成了民族的工业,建国后搬到北京,公私合营。我的大姑父,是公私合营后公(或者共)方的经理。要不是我大姑不爱张扬家里的历史,我大姑父应该是某个舞台银幕人物的原型,就象《革命家庭》那个片子。
在和平里住或上过学的都知道和平西街那个稻香春。我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和平里上学,和平街北口,南口,西街都串熟了,哪里象现在那样宅。后来买的稻香春点心都是在商场柜台里。同样是点心,不知道为什么稻香春的就是好吃。牛舌饼,酥皮,萨其马,枣泥饼,就连普通的桃酥,都是稻香春的甜到恰到好处。牛舌饼在于椒盐和糖的比例让你喜欢甜还是咸都说不出什么,萨其马要的就是看到一小块一小块都酥得新鲜得要掉下啦,而吃货的眼睛还在盯着嫩红的山楂。枣泥饼呢,那刻模子的师傅,一定是精细之人,圆圆的饼,是一幅团圆的画,而枣泥馅就是名副其实的枣--泥。
三,小吃
北京变化虽大,但离紫禁城故宫博物院方圆几里地还让人找得着北。皇城根没有住家了,改皇城遗址公园了;南锣鼓巷四合院在消失,改老北京民俗旅游了,但城里基本的道路结构还是好认的。对吃货们最重要的是,皇城根附近的隆福寺小吃店和南锣鼓巷附近的护国寺小吃店还是岿然屹立,宾客盈门。任你八大菜系扎堆北京也好,任你八国快餐扎根又被本土化也好,那些小吃仍是北京人割舍不掉的趣味。就算早中晚你都泡在小吃店里,也总有一些美味适合那顿饭。
隆福寺曾经是热闹过的,那三家电影院,隆福大厦,小吃店,其他小吃馆,精品店,曾经让那条街也引领过潮流。但随着90年代忘了哪一年隆福大厦着火,那条街再也没有重振成原先那样。小店不少,街摊也不少,但整条街给人旧不旧新不新的感觉。隆福大厦门前,更是让狼藉的早市体现着那块空间的价值。小吃店这个老字号倒是给这个老街带来了很多客流量。
我每次回国,似乎应该抓住机会吃我没吃过的,但我几乎每次都要去那里吃那些糖火烧,炸糕,驴打滚,艾窝窝,蜜三刀,豌豆黄,小豆粥。
糖火烧和炸糕是每个早点铺必备的品种。一个完美的糖火烧,应该看不见过多的面的白色,没有麻酱块,没有粘手的化了的红糖,没有干硬的皮。完美糖火烧如果用心烤制,应该是浑圆的,一咬不会掉渣也不会把糖沾嘴上,面有数不清的层次,味道足够甜又不能掩盖芝麻酱的天然香。不是我苛刻,不敢自称吃货的我确实吃过这样好的糖火烧哦。上面提到的那个新疆小美女小馋猫,兜里有几个钱,有时就爱跑和平里总站那里的小吃亭买个糖火烧解馋,在新疆估计吃不到的。
糖火烧可以吃热的,也可以吃凉的,凉的我觉得还更有味道,炸糕就必须吃刚炸出来的,吃凉的胃要不舒服,用我母亲的话说,就是“搁肚子里了”,意即不消化。如果是温吞的,或是微波炉热的,那面就塌下去,油都渗出来,会很腻的。刚出锅的也是那种金黄或焦黄的最好,发白的看着就不让人羡慕。刚炸出来的看着圆鼓鼓,应该一咬是脆的,让人沾一嘴渣也顾不上。馅应该是豆馅,有豆粒的,而不是豆沙。
小吃店里的那些驴打滚,蜜三刀,豌豆黄,据说都是清宫廷的点心。可以看出,那几样小吃做工是很精细的。豌豆黄我记得小时候吃的确实是有豌豆的痕迹在里面,质地很细腻。那时候可能也是舍不得大吃的原因,吃一口能回味半天。
现在生活富足了,可选择的也多了,从吃的内容看,老百姓天天都能过宫廷日子了,但似乎在稀缺的日子里收获到的甜美更加让人十分怀恋珍惜。这是一种奇怪的心理,很多时候,快乐就是建立在不容易得到的满足里。
四,小零食
买小零食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小学校旁边的小酒铺,一个是宽街路口的食品店。学校旁边的小酒铺现在是一个不大的超市,宽街路口那个食品店现在干嘛呢?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正对面原来是理发店,现在是建行大楼,斜对面一直就是风吹雨打不动的白魁老号饭庄。
北京市中心地区这些年没有靠外围一些地区变化大,所以,街道马路的纵横还能分得出。
我的那个小学校现在已经不在街面上,大取灯胡同的那个门是不是就是大门还得回去考证一下。我得考证是因为我不认为大取灯胡同能容纳得了接送孩子那场面。我2008年冬天在那个门外面留了影,好歹把学校牌子照进去了,却还是跟一辆停在墙边的汽车合的影。
我们小时候那个学校外面的空间较大。学校内部虽然只有一幢四层教学楼,两排对着面的低矮平房,以及一个操场,但校门外往南往北各一二百米,都是我们体育课赛跑和课下玩游戏的空间。学校正门离马路还是比较宽,马路上车辆都不算多,便道上车辆更是绝迹的,所以我们玩起来很安全。一种无忧的状态,偶尔买些小零食,不光解了馋,记忆里同时还是玩乐日子的一部分。
1. 糖
那时知道父母工资不多不能乱花钱,但兜里多少还是有几分钱。别小看几分钱,那时水果糖1分一块,奶糖2分一块。糖从来不是我的最爱,但有时踏上那个高台阶,买个一块两块糖,就是要的那个乐趣。水果糖其实不好吃,可能是没有现在的添加剂多,所以味道挺单一。奶糖品种还是比较多,味道自然也更丰富多样。有时亲朋串门送礼,家里也有些杂拌糖,杂拌糖里面除了水果糖,奶糖外,还有酥糖,话梅糖,粽子糖。
糖吃完了,还有糖纸可以玩,那是一种艺术呢。纸的糖纸一般就丢掉了,但塑料的,我们称为玻璃糖纸,花花绿绿的,是留着的。糖纸的印制应该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艺,每个品种的糖纸都不一样,很多设计的非常精美呢。剥那种玻璃糖纸的时候尽量不要把糖纸弄破或弄皱,如果糖纸还完整,就泡在水盆里,润平了,然后贴在窗玻璃上,不等完全干的时候拿下,让它自然再干会儿,就可以夹书里。那时我和我姐夹了一本书的糖纸,忘了那是怎样一本书,但是那本书鼓鼓的里面可都是我们五颜六色的宝贝。平整得完美的糖纸才神奇,放在手上,两边自然向上卷曲,轻飘飘的,让人不忍去触摸。
2.豆
鱼皮豆,鱼皮花生,开花豆,奶油豆,就是这几种。就象鱼香肉丝里面没有鱼,鱼皮什么的也跟鱼没有一毛钱关系,就是把熟黄豆或者花生豆外面裹上酥的面,在酱油里面泡过烘干,就成了鱼皮豆或者鱼皮花生,这是我猜出来的制作过程。5分钱一包豆,用纸包着,放在兜里,一颗一颗往外拿着吃,后来包装纸就破了,最后剩的那几颗搀着兜里的脏东西吃。鱼皮豆比较硬,有时咯嘣咯嘣嚼,有时也先把面的部分在嘴里泡软了,没别的,就为好玩。鱼皮花生早先也许不常卖,也许相对贵点,所以吃鱼皮花生的印象属于稍大一点年龄了,而且是那种制作比较讲究,很酥很脆的鱼皮花生了。
奶油豆就是蚕豆,皮和豆泡软但也还是硬,皮外表有一层咸奶油味,所以叫奶油豆。原味的硬的蚕豆那叫铁蚕豆,是把人牙硌掉了你都可能把牙当蚕豆咽下去的那种。奶油豆也硬,但还不至于嚼起来很痛苦,而且还因为嚼,有一种征服的快感,有点意思。开花豆比较油,当时基本不太当小零食,有时大人拿它当下酒的。学校旁边的小铺实际上算是小酒馆,有一张桌子,大人可以买酒现买现喝。有时看见吃开花豆的,也许跟孔乙己吃茴香豆的情形有些类似吧。
说到喝酒,那时我家山西老乡常来常往,所以经常有个汾酒竹叶青的存货。我父亲当时爱买一种叫做粉肠的熟肉来喝酒,当然也不是经常买,普通大众工资都有限,都得几分几毛计算。我父亲老年的时候经常抱怨吃什么都不香,当时觉得老人牙不好,味觉可能也不如从前。现在想想,身体原因肯定有,自然规律也存在,但他的抱怨,可能多半是心理的。很多时候我们想什么东西,心里联系的其实是风华正茂的年代。
3.米花
玉米花3分一包,大米花4分一包,估计是大米比玉米贵的原因。爆米花的话,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我觉得还是玉米花更香,而且可以一颗两颗的拿着吃。大米花不可能一粒一粒吃,那样跟吃手也差不多。吃大米花总得一把一把往嘴里送,到了嘴里立马软掉,也没什么味。还有一种叫米花糖还是糖米花忘了,每粒大米花上粘的有糖,还比较脆,比白米花好吃,但也得一把一把抓嘴里,挺烦。
搬家到南锣鼓巷后,就是改革开放初期,胡同里开始有小贩扛着爆米花的机器沿街喊叫,手工费两毛钱爆一炉。居民家里有大米,但很少有人家有玉米粒。那时胡同里就时不时的有爆大米花的香味,大米花刚出炉闻着是很香的。我父亲有时爱跟那些小贩聊天,就象他对老家的乡亲有感情一样,他对小贩这样看起来比较底层的人们有深厚的同情心,尽管自由的劳动力可能比他这个说话算点数的干部挣钱还多。他甚至说过也想买这么个机器去爆米花,不知是真的有过经济头脑,还是厌烦了单位种种复杂的纷争,还是就是童心一闪,但归根到底,从本质上崇尚劳动,是他劳动人民的本色。
4.话梅
杏话梅可以说是我最爱的小零食。宽街路口那个食品店的杏话梅味道最纯正,酸甜咸比例配得口感最好。话梅吃在嘴里一开始酸得或还有点难受,但过一会就尝出杏本身的果肉香甜味,一颗话梅可以回味半天。吃剩的核有时砸杏仁吃,但也没觉得有什么好吃的,甚至有苦的。后来听说有的杏仁有毒,就再也不敢吃了。八几年的时候开始有一种零食叫美国大杏仁,当时深信就是杏仁,当然一直也觉得那跟小时候杏或者话梅核里面砸出的杏仁的味道是两码事。前段时间看到说那种美国大杏仁根本不是杏仁,自己也觉得醒过闷来,杏仁是我玩剩下的东西,怎么没见过有那么大,那个形状的呢?看来我从没有真正把杏仁这个东西当吃的过,小时候那是在玩杏仁。
5.小店有关的记忆
我对于那个小酒馆和宽街食品店的记忆还不止是小零食,那时相对简单固定的人物和场景倒给我留下了比熙熙攘攘更清晰的印记。
小酒馆就是一个老头在那里。我们小孩子当时管商店售货员叫卖东西的。小孩当时过家家爱玩的游戏,卖东西是其中之一。那个卖东西的老头显得不太能跟小孩打交道,估计碰上一帮中午下午下学讨人嫌的小顾客他没脾气却也不喜欢。相比之下,宽街食品店高台阶旁边坐着晒太阳的老头就跟小孩子友好多了。
宽街路口,现在还是宽街路口,只是没有了那个警察岗楼,没有了那种岗楼旁边设的栏杆。那个简单的栏杆,当年我们磨磨蹭蹭回家的路上在那里靠着说话,等同学,也停在那里玩翻绳等游戏。警察岗楼隔两米远的地方是那个食品店,正规的食品店。食品店台阶旁边,经常坐着一个老头晒太阳,旁边放着他的拐棍。他有时也到中医院里面呆着,所以我父亲认识他,他也知道我是谁的孩子 -- 我管他叫黑老头。
黑老头这个名字是不是我开始叫的不记得了,多半不是,但他最喜欢的是我叫他。他知道这谁谁的丫头以调皮著名,一个女孩假小子一样也挺好玩,他倒还很享受我这么叫他。每次我见到他,一边走一边叫“黑老头”,他就笑眯眯清脆地答应“哎”。一次我的一个同学和她弟弟跟我一道走,我叫“黑老头”,她弟弟也跟着叫“黑老头”,她马上教育她弟弟说“不许叫黑老头,叫爷爷”。我才不管她是在教育她弟弟,还是在说我。后来我大了一点,意识到女孩子那么没礼貌不对劲,不好意思叫了,当然也没有改邪归正叫爷爷,所以我有一次看了他一眼,算是打招呼,却什么也没叫,他脸上现出了失望的神情。
两位我记忆中的老人,尤其是那位在太阳下孤独的老人,你们那时无论如何不会想到,那时我也不会想到,快40年过后,那些在美术馆后街,宽街顽皮过的孩子中的一个,在大洋彼岸的白求恩大夫的故乡,娓娓诉说着跟您们相关的故事。故事我只讲得出这么多,但你们的人生,更多的悲欢,更多的曲折,是否有人了解过并记录过呢?
在国外生活了这许多年,见过异国他乡的精彩,也经历过从头再来的奋斗,心理上有过文化的碰撞,生活上要逐渐适应不习惯的种种。外面的世界有亮色有灰暗,思乡情绪一点浓似一点。回国后匆匆走过住过的地方学习过的地方,似乎是找到了归依,一颗心却总是不知怎样才能抚平。如今我能把这些难忘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也算是给自己心灵一个交代,如果有跟我同在一个镜头里出现过的小伙伴看到,那才是更大的安慰。
最后编辑: